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这样抱怨和指责孩子:
“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你还不好好珍惜!”
“给你买了这么多书你也不看!”
“花了这么多钱到这个学校上学,你还不珍惜!”
“花大价钱买了钢琴,你却不愿意练习了!”
……
我曾经听一位母亲的怨诉与冤诉长达数个小时,每个治疗五十分钟,有四十分钟以上是她说,怎么都打不断、引不开。一切都那么不好,父母、兄妹、老公、孩子,都有负于她;也有好的,但由于别人的原因,她都无法享受。她的唯一缺点呢?太忍耐、太纵容、太自律,总之我是好的,别人和环境嘛,唉,一言难尽。
总是在抱怨的好像大多数是妈妈,那是因为她们更容易把埋怨说出来。我接手的案例中,持有“怨天尤人”的态度的父亲也相当地多,只不过他们没有唠叨出来,不那么容易被人察觉。
我遇到过一位父亲,面容很僵,身体也很僵地坐在沙发上,很少说话,面对母亲的控诉,一脸不屑,有时讽刺地回一两句,难得笑一下也是嘲笑。他的态度、身姿、言语都传递出一个意思:我没有问题,都是别人不好。领导和单位不好,所以我怀才不遇;老婆不好,所以我懒得理她;孩子也被她教得不好,所以我也没办法;老师和学校不好,所以我孩子很糟。
总是抱怨别人的人是生活的败将,是说不上快乐、幸福的。他们的抱怨时间久了就没人听、没人信了,于是孩子就成了听众和对象。孩子承受的往往是家长过度的情绪宣泄,孩子的事只是个导火索而已。
无论“怨母”还是“怨父”,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是一样的。
其实父母的抱怨,无论是直接对孩子发的,还是抱怨社会,抱怨亲戚,抱怨别人,对孩子来说,影响都非常坏。
1)让孩子自责、愤懑、不服气。孩子一般都辩不过父母。父母的抱怨一定是有实际证据的,借此发挥和引申,“你要的东西都给你买了,你怎么还不行呢?”“我该请家教该买教材全买了,你怎么还考不好呢?”等等。这会让孩子的自责加深,想反驳又反驳不了,则愤懑加深,不服气加深。孩子如果反抗了,则是忘恩负义、白眼狼,没大没小不孝顺,仍然不对,还罪加一等。
2)孩子不得不背负过多的责任和压力。不少家长抱怨是为了推脱责任,例如:“因为你是女孩儿,爸爸才不喜欢回家了,我们才被别人歧视。”“你学习不好,我在同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你不知自立,我天天忙完工作还要忙你的事”……逼得孩子加深负罪感和愧疚之情。
3)抱怨的人往往感情不睦,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谁都不愿整天和一个怨天怨地的人待在一起,而且谁都不能长期忍受软性的被动攻击。抱怨的人夫妻感情一定是有问题的。我就有一个已经成年的来访者,他回忆小的时候,常常是同情妈妈,恨爸爸,后来慢慢感觉不对,妈妈说的好像不全是事实。现在呢,他很后悔当初对父亲的憎恶,可是父子关系好像已经不可恢复了,因此他变得加倍憎恨妈妈。可有时候想起妈妈,又觉得她其实也挺可怜。两种情绪纠结下,让他倍感痛苦。
4)孩子除了学会抱怨,很难增长其他的能力。想一想,抱怨其实是多简单多有效的事啊:我们只要把失败和错误归因于别人或环境就行了,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必主动付出,甚至已经不会主动付出。
1)习惯了“被动期待型”的行为和态度。抱怨的人是承认自己的失败的,承认自己生活不幸福,或者孩子不争气,但是,失败不怨我,怨别人,都是别人的错,包括孩子的错。我们管这类行为和态度叫“被动期待型”——
他们完全是被动的受害者,他们无能为力;他们付出了那么多的爱心和努力,期待别人的转变,可是别人总是让他们失望。他们仿佛认命了,他们不闹不嚷不发火,承认失败,甚至刻意表现自己可悲可怜。他们散发的所有信息其实都是攻击性的:别人不好、不对。这种攻击又是很隐形的,他们已然是可怜的受害者了,你们还能反击吗?你们的反击只能被别人更加指责和唾弃。因此,被他们抱怨的人真是有苦说不出。
2)习惯了通过抱怨来纠正孩子的行为。对于习惯抱怨的父母来说,当孩子的行为偏离我们的期望方向时,我们往往为了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苦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合理”,而发出各种抱怨,希望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辛苦付出而浪子回头,能听我们的话,按照我们的意愿去生活和学习。我们习惯了通过抱怨来纠正孩子的行为,认为这是在教育孩子。其实我们是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1)平心静气地接受失败的结果,用理智去分析失败的原因,尤其是分清自己的原因和别人的原因。
2)对于自己的原因,要勇于承担责任,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3)对于孩子的原因,指出他的错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或者启发孩子如何改进、如何完善,至少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觉察自己的情绪,如果不仅是对孩子,对他人、对环境,都经常持有抱怨、指责的态度,那么需要做深刻的自我发现和个人成长,清理过去的积怨,学会宽容对待他人,学会适应环境。
下一篇:
<7>用贬低、蔑视和嘲讽击碎孩子的自尊心
本文节选自曲韵老师新书《父母这样做,就是在毁掉孩子》。本书当当网上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