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心学之源——鹅湖论剑
(01)双星临世
朱熹,字元晦,出生于南剑州尢溪,出生时右眼角有七枚黑痣,排列如北斗,这表明他是位有痣青年。
6岁时,朱熹以手画八卦于地,问父亲:爹子,天上有啥子?
天上……朱爹当时晕菜:天那老高,虚无飘渺,爹又爬不上去,怎么会知道……不过孩子,你能出这个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了!
爹严重看好你!
让此前无数的读书人,去死吧!
他们读了一辈子书,也未曾问出这个问题,这书还读个屁用?
——如果,按有疑问者才算读书人,这个严格标准来划分,那么,此前的读书人只是随大溜而已,唯其朱熹,才是数百年生下的一个读书人。
然而,饶是小朱熹眼角生有七枚黑痣,他也不会知道,就在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一个孩子刚刚出生,这泼孩一生下来就满地乱爬,大哭大闹。
这泼孩到处乱爬,想做啥子?
当时大家还不明白,过了四年,这孩子四岁了,父亲教他识字,他突然问道:爸比,天地的尽头,是什么?
是……孩子他爹放下笔纸,出门找了个小酒馆,狂喝起来,喝多了大叫一声:以后这天地世界,是我们家孩子的啦!
他问出来了,学人们最期待、而等待数百年不见有人问出来的,那个伟大问题!
他此来,在在找朱熹。他是朱熹的对手,大概是因应了朱熹问天的那句话而感应化生,此来就是踏平朱氏之学的。
他是陆九渊。
陆九渊生,心学狂潮泛起。这时候,朱熹就可以死了。
但朱熹好死不死,非要惹祸弄出个鹅湖论剑,结果震骇天下,把江湖最大的黑帮——朝廷给招惹来了。
(02)决战前夜
初春,雪飘。
大地皆白。
信州铅山,鹅湖之泊,静谧之极。
突然间,一个沙哑的声音,于天地之间,缓缓扬起:
月圆之夜,鹅湖之边。一贱东来,疯疯癫癫!
声毕,四声苍凉的号角,划破天际,就见风雪之中,鹅湖的四面八方,出现了许多人影,各施踏雪无痕之学功,迅速的向鹅湖正中集结。
自东而来者,是一长须中年男,实际年龄39岁,身材坚挺,形貌儒雅,身披鲜红披风。此人身后,跟着两名青年,各执大旗,旗上分别写着巨大的婺字和莱字。
两名青年身后,是四名童子,各举四面长幅,联起来是首诗。
诗曰:婺宗小东莱,脾气有点坏。今日战鹅湖,连踢又带踹!
这一组人马,乃名震天下的婺宗东莱学派,当头的中年男,就是江湖人号东莱先生的吕祖谦。婺宗开山鼻祖是也。他身后两名年轻人,是他的儿子,吕希哲及吕希纯。四个撑幅童子,是吕祖谦的孙子,吕大器、吕大伦、吕大猷及吕大同。
本次鹅湖论剑,就是吕祖谦发起的,可知其人在学术江湖上的学霸地位,绝对不是可以小瞥的。
威武——自西而来者,是一个短胖官员,只见他坐在轿里,轿夫健步如飞,当前是两排衙役开道,身后跟多名文士。疾步行来,就听官员长吟道:老去怕寻年少伴。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公子看花朱碧乱。新词搅断相思怨。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毕竟啼鸟才思短。唤回晓梦天涯远。
哈哈哈,吟罢,就听官员长笑道:某乃临川太守赵景明是也。适才所吟,乃文武双全的辛弃疾送给本官的词,此时辛弃疾正要单骑入金营,剑诛叛奸而返。临行之前他特意写词送本官哦,本官在学术江湖中的地位和影响,就不需要再强调了吧?哈哈哈,不需要强调了吧?
没错,这位临川太守赵景明,就是吕祖谦请来的仲载人。他身后跟着的文士,就是请来的刘子澄、赵景昭等江浙学人子弟。之所以还要带三班衙役,那是引而不发,万一论剑时双方难分难解,让衙役们水火棍齐下,不信打不死他们。
除此之外,西北有一伙人,打着华山气宗的招牌,于雪中扎下帐子,打谱要星夜观战。
东南有一伙人,打着镰溪道宗的旗,意思是说他们乃道宗周敦颐的传人,但大家谁也不认得他们。
东北有一伙秃头,打着大大的禅字,这是禅宗弟子前来观摩。
西南有一伙长袍怪客,一看就是老道,打着谁也叫不出名堂的云书,也立下自己的帐蓬。
雪地之中,另有多名算卦先生——这当然是邵雍先生的数宗传人,正自无头苍蝇般乱窜乱钻。若然他们之中,有一个能算得中,也会被邀请到贵宾台。但算不准,那就没人理他们了。
主持人来了,仲载者已到场。观众已经就位,该来的不该来的,全都到了。
屏心静气,大家等待着选手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