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清晨、吃饭时和睡觉前。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和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2.批评孩子之前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孩子犯了错,特别是犯了比较大的错或者屡错屡犯时,家长难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很可能会一时冲动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者做出不该做的举动,这都可能会对自己和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在批评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只有冷静,才能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帮助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错误的方法。
3.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也有可能是客观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有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4.批评孩子之前先进行自我批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等,会让父母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
5.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要形成“统一战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一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当孩子犯错后,他们所想的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积极去寻求庇护。如果父亲、母亲或长辈每次都能给他们一个“避难所”,孩子甚至可能因此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所以,当孩子犯错后,父母一定要旗帜鲜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努力,让孩子能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
6.批评后要给孩子一定的心理安慰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可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新再来”之类的话;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感谢广州市少年宫副主任、《媒介素养》系列教材主编张海波提供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