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的医学名字叫脑卒中,是一种突然发作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通俗地讲,就是大脑里的血管突然被堵住或破裂了。根据医学统计数字显示,每6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一人因脑卒中导致永久致残。中国是全球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发病人数每年以近9%的速度增长。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组长王拥军教授呼吁:脑卒中并非老年人专属病,40岁一过就要关注自己的脑卒中风险。
什么是脑卒中风险评估?
为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我国从2009年起就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脑卒中筛查主要的筛查对象为中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主要的筛查内容为在上述人群中筛查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并根据目前国际通用的量表简化筛查方法,评为低危、中危、高危。需要做脑卒中风险评估的高危人群,也是评估项目包括血压大于等于140/900mmHg、血脂异常(血脂四项中任何一项异常)、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体育活动少、超重或肥胖的,脑卒中家族史的,一共八项。一项1分,如果超过3分,即是高危的,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均属高危。如果你这三分是吸烟、不运动和超胖,你立刻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就能远离脑卒中高危人群。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防治
仅仅做过脑卒中风险评估是远远不够,之后的预防也同样重要。这里所说的预防主要指对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目前尚未有脑卒中病史的个体发生脑卒中的预防。
1、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血压控制目标:中青年患者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130/85 mmHg;老年患者的血压,应<140/90 mmHg。
2、防治高脂血症:治疗措施主要有调整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降脂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根据血脂水平适当调整降脂药物的剂量和种类。3、防治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易加速动脉硬化形成,使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功能也常发生改变。糖尿病患者必须积极进行合理治疗,主动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应以控制总热量、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增加运动量、调节心态及生活方式等为主,并要定期检查血糖。
4、抗血小板预防用药: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可根据医嘱每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适当体力活动可降低卒中风险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经常进行体力活动者发生卒中或死亡的风险较平时不运动者降低 25%-30%。各种类型的体力活动均有益,如闲暇时的休闲活动、职业运动以及散步等。体力活动与卒中之间的关系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缺乏锻炼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卒中的风险。长期规律的体力活动可以提高神经认知功能,促进神经生长因子分泌,并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对应激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有规律的运动还可降低血压,减少糖尿病、肥胖的发生,从而减少卒中的风险。
医生建议:健康成年人从事有氧运动,每周 3-4 次,每次持续约 40 分钟,可涉及中度至强度的体力活动。
KK提示:饮食和行为方式与中青年脑卒中关系密切,频繁在外就餐、肥胖均为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糖、高脂饮食及酗酒、吸烟、睡眠不足、久坐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中年人群中普遍存在,都是导致脑卒中病人增加的重要诱因。
KK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