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来自湖南大学的大四学生代晴几乎很少回家。她独自留在寝室里,继续和雅思考试“死磕”。“七分能降暑”是她进入暑假后的朋友圈签名,一直没有变过。再过一周,她将要参加第五次雅思考试,这也是她暑假中的“二战”。
8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来自全国的1937位大学生中发起投票,55.06%的大学生表示暑假基本“‘宅’在家刷手机度过”。同时,在面向180余所高校的62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72.87%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曾对暑假有过规划,其中36.34%的规划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36.28%的大学生受访者对自己的暑假生活表示满意,52.73%的大学生认为满意程度与金钱无关。
暑假“打开”方式多样化
代晴在本科班级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的计划是毕业后去国外读研究生。但是她和她的目标学校之间还有一张雅思7分成绩单的距离。去年12月,代晴就开始为这张小小成绩单奋斗。
雅思考试9点开始,代晴坚持每天7点左右起床,9点开始听力练习,紧接着做阅读,状态好的话就继续写作文。“这样就相当于自己在寝室完成了一次雅思笔试。”代晴说,“一个暑假下来自己进行的模拟考试也有几十次。” 除此之外,线上线下口语模考、私教课、小班课,她几乎都尝试了个遍。每天晚上,代晴会一直学习到12点。生活中的唯一波澜,就是偶尔在练习中听力考砸或者阅读失利,“做听力的时候偶尔紧张,一个没听到后面的都听不懂了,这个时候我会很沮丧,另外有些阅读题目很难,我对了答案都不想改答案了。”她笑着说。
看到朋友圈里同学晒出实习和旅游的照片,代晴并不羡慕。她觉得每个人志向不同,而自己对前途非常清楚。学习累的时候,她会把大二在英国做暑期交换生的照片拿出来看看,鼓励自己全力以赴。
代晴也很坚定地表示,“我很满意这样的暑假,为自己想去的学校一直努力,我几乎没有想过放弃。”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中,学习或备考的占26.81%,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占21.03%,20.71%的大学生外出旅行,18.14%的大学生兼职或打工。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庞强入选了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紫光阁”大学生实习计划。在这个暑假,他有机会进入到国家发改委实习,“触摸中央部门是如何运转国家这部庞大机器的”。一个月的实习,他觉得自己“更加切实地感受到了高强度、高压力与蓬勃有力的国家公务员的工作状态与职业要求”,明白从一页页“轻薄”的公文函件到“厚重”的国情咨文,再汇聚思想,淬成国策背后的严谨与艰辛,庞强觉得这都会成为他坚定前行的力量。
而来自天津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陈佳明在假期里则选择到一所教育机构做兼职老师,两个月下来的收入近乎可以支付他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陈佳明的专业是食品质量与安全,在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初一的国学班、预科班和针对分班考试的辅导。辅导班的课程9天为一期,他参与了4期6个班的教学。一节课大概3个小时,课程的长度要求他在备课时不仅要内容丰富,还要有吸引力。“我也把这份兼职当作一种职业的尝试,因为自己就业时也可能会考虑这个方向。”陈佳明表示,每期课的准备都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如果有课程安排的话,那这段时间应该基本都花费在备课上。”
选择刷手机的“宅”方式超过半数,67.19%受访者承认自己有手机依赖症
在受访的大学生中,55.06%的大学生表示暑假基本“‘宅’在家刷手机度过”,67.19%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有手机依赖症,其中认为自己“重度依赖,手机就像身体的一部分”的大学生占9.46%。
就读于内蒙古一所高校的大学生南定觉得自己患有重度的“手机依赖症”“小红点强迫症”。南定告诉笔者,自己每天早晨起来首要的事情就是看手机,有没有未接电话、未读信息,闲着的时候就狂刷“两微”。即便是实习时,也会忍不住总拿出手机来刷朋友圈,看到“小红点”提示就一定要点进去看。她说自己的手机永远不会关机,有时候走路也会戴着耳机听歌,刷手机。“现在最怕的就是家里没电,手机充不了电我的世界就黑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