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民居 独具特色的吴氏民居

吴氏民居的中院

西门题字

第一院大门

影壁墙

独具特色的民居 独具特色的吴氏民居

西门

上院

第二院大门

  “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榆林卷”《子洲文物》一书中古建筑内有“吴家山吴氏民居”词条。吴山村坐落在子洲县三川口镇(原西庄乡)的一个偏僻山沟里,吴氏民居已是断壁残垣,却在其间流淌着一段神秘而久远的历史。

  小车从子洲县城出发,在高渠村沿着小河沟一直向西北方向前进,拐进一条不知名的山沟,走不多远,便可以看到两沟之间的一座山峁上分布着不少的窑洞、大门、院墙、寨墙、寨门等。虽然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但破旧的窑洞、坍塌的四合院、高耸的寨墙、威严的寨门,掩藏在绿树和丛生的杂草之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得古朴苍凉,历史就这样在眼前铺成开来。

  庭院深深令人思

  吴氏民居建筑群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最上面的是囤积粮食和储藏草料的地方,有5孔窑洞,七八间库房;中间是寨主举家居住的地方,有3个院落,20多孔窑洞;下院有一个院落,是吴氏民居最后修建的一个新院,有12孔窑洞。

  漫步在残破的建筑群中,最高一院的西边一排,显然是储藏粮食的库房,窑洞内,青石板搭成的粮仓一个接着一个排列有序,中间是窄小的人行通道。西北方向有一孔窑洞相当宽大,是喂牲口的地方,还是放草或者其它,由于好像后来有人居住,改变了原始的痕迹,我们一时无法得知,而正阳面的5孔,应该是看管粮食、草料库人员的住房和放置工具的库房了。

  中间主人居住的院落,最里面的一院有7孔窑洞,大门的门楣匾额上写着“安且吉兮”四个字,前面的题款是“光绪丁末”(1906),后面的是“上□题”,由于中间一字已经无法看清,我们只能猜想大概是什么人的姓名吧;第二个院落也有7孔窑洞,大门的门楣匾额上写着“祖稷宗尼”四个字,没有题款;第三个院落正窑5孔、侧窑3孔,大门的门楣匾额上写着“善有余庆”四个字,也没有题款;遗憾的是,几个大门、影壁上的砖木雕刻和石刻楹联,经过多年的风吹雨蚀,无人修缮,形状大多变形,有的已模糊不清,但从残存部分,我们依稀可以辨别出精雕细琢的痕迹。窑洞的门和小窗大多被砖石堵住,可保存且可以看到的部分,那镶嵌在门窗上的花卉和窗格,古朴典雅,庄重大方,虽然不太完整,但其精美之处的艺术观赏价值,仍可领略到昔日的雕梁画栋和豪华气派。

  就在这最里面一个院落大门内的西侧,一个长方形的石板柜箱似的东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长约2米、高约1.8米,四周除了背阳的一面留一口之外,其余全部被三寸左右厚的石板围满,且内部中间空开,上有挂钩,两旁是大小不等的石仓。有人说是鸡窝,有人说是粮仓,正在我们争论不休之时,一位路过的老人告诉说是肉柜。我们不解,老人又说,四周用厚石板是为了防止太阳光线的照射,里面大小不等的石仓,是夏天储存水的地方,下面还有放水的小口,只是现在被杂土掩埋了。你们想想,即使是夏天,柜内的温度有石板的阻挡、有水的降温,能不保持恒温吗?也真是,每天在柜内的石仓里灌入冰凉的井水,再加上厚石板的隔热,中间的温度自然就比外面低很多了,挂钩上的肉怎么能放坏呢?近百年前,主人能够想出这样的法子储藏肉食,确实有些科学的原理。

  最下面一组建筑比中间的垂直下降了十多米,是一组比较新的窑洞建筑,正面6孔,两侧各有3孔,窑洞比上面的都要大而整洁,整个院落平整宽敞,左面碾子右面磨排列有序,据说西侧面窑洞内还有暗道直达中院,可惜已经被毁,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看样这也是山寨最后修建的一个院落。正窑和东西厢窑上部都装饰着条石托木挑檐,即使下雨天人去每一孔窑洞也不会湿衣。大门外是20多米的垒起的石壁,整个院落既独立,又呈山寨的一个部分,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到之处。不明白的是,古人修建住宅一直认为单数为阳,是增长的意思,因此弃双取单,取三、五、七、九,希望顺应自然,达到“人财两旺”,而这里的正窑却是6孔,是有什么含义还是其它,我们不解其意,询问主人,也说不知,我们几人提出许多猜想,但均一一推翻,一时无法知晓。

  民宅寨堡成一体

  吴氏民居的寨门,现保存有4个。与中间主人居住这一层平行的有两个,东边的上方写着“长胜寨”,由于字体已经被完全破坏,我们只能猜测,却无法认识前面的题刻和后面的落款;西面的寨门,下一缓坡才是,也许是面对大沟的缘故,上方刻的“长胜寨”三个字,前面的题款“米县”,后面的落款“中华民国五年(1916)瓜月”,依然保存完好,清晰可见。寨门外,石砌的道路宛转向下,路边的排水渠坚实宽敞,也许这里就是原来通往山外的主要道路。其余现存的两个寨门,一个在最高一层库房的中间,应该是通往山后道路的,也是运送粮草入内的寨门;另一个在东南角的下方,门内门外均是石筑的斜坡路基,应该是通往山下道路或者是下山取水道路的寨门。

  登上吴氏民居后山寨的最高处四处眺望,北面是深深的山沟,西面民居外也是深深的山沟,南面民居下还是深深的山沟,只有东北面与附近基本等高的山头相连,但人工开挖的山口有十几米宽,垂直落差也有七八米之高。南边对面的炮楼疙瘩,将整个山寨几乎遮挡,沟口外是看不到山寨的。因此,吴氏人便在那山头上修了一个高高的瞭望台,就是现在看似烽火台的高土堆,站在那儿,沟口及周围山头有什么动静,可以说一目了然,尽可掌握。

  《子洲文物》一书中介绍,“庄园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墙残长约30米,东门以北墙体分石筑墙体和土筑墙体两部分,靠近东门的墙体为石筑墙,长14米,高6.2米,由长42.5—62厘米,宽17—18厘米的石块砌筑而成。石筑墙向北依山而建,土筑墙长25米,夯层厚12—13厘米,土质坚硬,土色纯净。东墙东北角有打谷场一处。北墙残长约80米,墙体下部为削山墙,上部为土夯墙,残高2—5米。西墙已残,残长约30米,为石筑墙体。靠近北门处墙体保存较好,残长16米,高6.2米。中部至西门墙体已坍塌。南墙残长约40米,为石筑墙体,靠山体修筑”。“东寨门通高4.85米,顶宽2.7米,底宽3.46米,门洞宽1.7米,高2.35米,深3.46米。西寨门通高6.42米,顶宽2.8米,底宽3.5米,门洞宽1.7米,高2.35米,宽3.5米;北寨门宽1.4米,高2.58米,深3.7米”。“寨门均由石块砌筑而成,内有踏步可登到顶部”。可见是一处“集民宅与寨堡为一体的、具有明显独特建筑风格的民间建筑典范”。

  光阴似箭数沧桑

  《子洲县志》载,“清朝道光年间,西庄乡吴家山村有一户地主拥有土地4998亩”,说的就是拥有吴家山长胜寨的大地主。据居住在山寨的吴姓唯一直系后代讲,祖上发达之后,就开始修建这座山寨,中间的三个院落,就是吴刚、吴强、吴楠兄弟三人的。听说他们都有过顶子,至于任过什么官职,那就不得而知了。土改之时,吴氏兄弟三人的院落全部分给了当时的佃户,每户一孔,一直居住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搬走,成了如今的空窑。吴姓财主当时就总共只留下现在居住的一院,而随着岁月的延伸,吴姓的后代也大多各奔东西,分布在陕西、山西省的多个地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多少年过去了,由于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现在根据吴氏民居中存有的文字和直系后代的讲述,是不是可以说,长胜寨的第一院建成于光绪丁末(1906),山寨寨门落成于民国五年(1916),这一组民居从开始修建到落成,总计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呢?

  满院的杂草,掩盖了地面的污迹,四处的断壁,显示了辉煌的没落,可吴氏民居巧妙地利用了三沟夹一峁的独特地形,将山峁的阳面建设成院连院、院顶院的格局,在保持了北方传统窑洞建筑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卓越的个性风采,不失为“集民宅与寨堡为一体的、具有明显独特建筑风格的民间建筑典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7551/730440492541.html

更多阅读

母乳充足的表现 母乳充足的表现 奶水充足的表现有哪些

妈妈在生产之后,最关注的就是婴儿的哺乳问题,而我们知道在最初时,母乳喂养婴儿是比较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婴儿,提高身体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伤害,而有一些妈妈不了解,到底什么样的情况,说明自己的奶水相对来讲比较充足,所以下面我

苴的读音 苴的读音 苴怎么读音?

相关解答一:田穰苴 求正确读音 田 tián (第二声)穰 ráng(第二声)苴 jū (第一声)相关解答二:春秋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中“穰苴”的读音是什么? 司马穰苴 ráng jū 中国春秋末期军事家。生卒年不详。齐国人,田氏,名穰苴,任司

声明:《独具特色的民居 独具特色的吴氏民居》为网友本多情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