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内容:
暑假专题:综合性学习
二. 复习要点:
考查要点:
1. 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简单方案。
2. 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
3. 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考查的基本形式:
1. 写广告语或宣传口号;对广告词语加以品味。
2. 结合表格复述内容,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3. 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4. 对生活现象进行点评。
5. 设计活动方案,并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分析。
6. 仿写。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目标”中的一项内容。此类试题常常是以“活动”(校园活动、社会活动)作为试题载体,其实就是提供一个情境,在情境中完成语文考查任务。
综合性学习试题,是围绕一个主题(“话题”“对象”),以综合考查(积累、运用、阅读等)为主要目的。“主题”就是活动的中心,比如“读书与成功”。积累一般包括字词、语句、修辞、语段。阅读一般包括语句和语段。强调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而不是简单的单项能力的相加。
综合性学习类试题,以能否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为主要着眼点。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在活动的进程中,在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总会存在问题,并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活动的参与者因人而异,又会产生自己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因此,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成为这类试题考查的一个着眼点。
目前综合性学习试题有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活动参与型”。
试题提供一项“活动”,要求答题人以虚拟的形式参加到活动中去,完成各项任务(试题要求)。
第二种:“活动设计型”。
试题提供活动任务,要求答题人按照试题要求,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
第三种:“活动评价型”。
试题提供活动内容,要求答题人按照试题要求,对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进行评价。
这三种形式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综合出现。无论是哪一种形式,作为试题载体的“活动”都要具有若干活动的环节。
试题用于活动的材料,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表,也可以是图画、照片、数字等。
活动的内容(主题)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积极影响。
题量一般为3-5题。
【典型例题】
例一: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从2007年开始,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中提出的口号是:“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为落实《通知》要求,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召开“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班会,请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下面要求,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要求:
(1)开场白中要有“阳光体育”和“民族素质”这两个词语。
(2)开场白中要有与“奥运”相关的内容,如五环旗帜、奥运口号、奥运健儿、
奥运吉祥物等(涉及一项内容即可)。
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答案示例: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开始了。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而努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看,福娃正在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国的朋友。让我们和福娃一起,迎接奥运,走进阳光,走向明天。
分析:
例1:大家好。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进行阳光体育运动。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强壮。在奥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要争做一名奥运健儿,只有这样,我国的民族素质才能够提高。(“我们要争做一名奥运健儿”,句子不合逻辑)
例2:大家好!众所周知,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奥组委颁布的奥运吉祥物生动、活泼,体现了阳光体育,把我们每个人都调动了起来,当然,在锻炼的同时,在奥运期间,我们更要体现出我们的民族素质,让全世界看到一个新的北京,现在就让我们围绕阳光体育、奥运来畅谈吧。
(“奥组委颁布的奥运吉祥物生动、活泼,体现了阳光体育,把我们每个人都调动了起来”,句子不合逻辑)
例3:增强民族素质走进阳光体育向下一位奥运健儿加油。
(没有标点,语言极不通顺;句子不合逻辑)
2、第一小组的同学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准备在发言中用这两则材料引导全班同学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迫切性。请你帮助他们从下面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信息,让他们的发言具有针对性。
材料一
内容
范围
视力不良率
初中生
高中生
大学生
全国
58.07%
76.02%
82.68%
北京市
62.12%
77.88%
86.42%
材料二
根据有关部门2005年的调查,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却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
(材料引自有关部门对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报告)
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北京市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北京市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明显。
分析:
材料一
答案强调根据整个表格来提取信息,北京和全国的比较,如果只从局部提取信息的不得分。
材料二
(1)表述应为完整的句子。没有主语不得分,例如“体质在下降”;主语错误不得分,例如“全国学生的体质下降”。
(2)答案全部或局部抄写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3、为了更好地落实《通知》中“每天锻炼一小时”和“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要求,第二小组的同学制订了一份体育锻炼计划。下面是这个计划的要点,其中有三项内容不符合《通知》中提出的这两项要求,请找出来,并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二小组阳光体育锻炼计划要点
①每周日组织半天的爬山活动,以弥补平时锻炼时间的不足。
②每天到学校或体育场所进行锻炼,要保证一个小时的时间。
③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进行棋类、球类等游戏活动,但时间要限制在一个小时之内。
④每个同学要在踢毽、跳绳、跑步、跳远、打球等项目中选择至少两项进行锻炼。
⑤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严格训练,争取达到或超过学校甚至区运动会的比赛记录。
⑥利用体育课或课余的时间,向体育老师请教自己所选定的运动项目的训练要求。
计划中不符合《通知》要求的是:第______项、第______项、第______项
答案:①③⑤
例二: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
认可度
快乐度
对象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年人
结果
春节
高
高
中
高
中
低
结果
圣诞节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③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
相关链接:
a. 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
b. 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
c. 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答案示例:
①(2分)青年人 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 或:对“洋”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
评分标准:答出“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或:更喜欢“洋”节日);或“对‘洋’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即可得2分。只单方面答出对“洋”节日或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度情况,得1分。
②(2分)【答案示例】“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好奇和求新的心理。或:认同感高的“洋”节日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较浓厚,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和精神追求。评分标准: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得2分。
③(3分)【答案示例】加强保护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或:加大政府保护和扶植力度,尽早将一些重要且影响较大的传统节日纳入“申遗”程序。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扩大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或:保护传统节日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可精心打造一批知名节日。或:应坚持继承、保护、改造、创新并重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生活化,人文化。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新华社天津3月14日专电(记者张建新)连续3年的年度十大病毒、被反病毒专家称为最危险的后门程序的“灰鸽子2007”正在大规模集中爆发。
与“熊猫烧香”病毒的“张扬”不同,“灰鸽子”更像一个隐形的贼,潜伏在用户“家”中,监视用户的一举一动。专家称,如果说“熊猫烧香”的危害还停留在对电脑自身的破坏,而“灰鸽子”已经发展到对“人”的控制,而被控制的人却毫不知情。金山总裁雷军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灰鸽子”的危害超出“熊猫烧香”10倍。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2008年奥运会将有更多的旅游者和运动员涌入北京。他们的涌入会不会加剧北京的缺水?全国人大代表、南水北调江都站改造工程建设处总工程师孙汉明表示:奥运前,北京人可以喝到长江水。
总投资达5000亿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保证在2008年奥运前送水到北京。这不仅意味着北京人可以喝到长江水,同时也意味着运动员洗澡等生活用水问题将得到缓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能超过15个字。(2分)
[合众社联合国1948年12月10日电]“历史将这一宣言看成是联合国最显著的成就。”联合国大会主席赫伯特·伊瓦特博士在通过《人权宣言》时说: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苏联集团国家和沙特阿拉伯及南非弃权。尽管这一宣言详细内容不完全清楚,但它在一个国际人权法案中规定了基本的自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期游离于城市社会主体之外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建设中日益发挥出他们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工厂企业、餐厅宾馆、社区街道,到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已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速他们融入城市的步伐,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常州市已创建和正在创建的“新市民”学校达数百所,青龙镇还为他们修建了“新市民”公寓。然而,对他们的称呼,却不尽相同。在2007年6月4日中央电视台3套播出的“共建和谐家园——心连心慰问农民工演出”专场晚会上,主持人称他们为“农民工”,此外,还有“流动人口”、“外来人口”、“外来妹”、“打工仔”等多种说法。这些不同称谓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那么,给他们一个怎样的称呼好呢?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6年11月13日开始,12集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综合下面材料,说说“大国”的含义。(3分)
荷兰: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在三百年前,仅有150万人口,却将自己的经济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荷兰没有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统一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美国:只有230年的历史,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还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最终在20世纪后期,美国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下面这个句子,写一句话。(2分)
例句:青春的岁月像一条河,天天唱着欢快的歌。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下面的例句,按照所给的提示,发挥想象,续写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3分)
例句: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仿写:农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问题。(2分)
项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02年
7703元
2476元
2003年
8472元
2622元
2004年
9422元
2936元
2005年
10493元
3255元
2006年
11759元
3687元
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今年5月13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4分)
(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6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作为此次班会的结束语。
母亲!我是航船,您是风帆,时时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母亲!我是________________,
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是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请根据调查结果回答问题。(2分)
年份
1999年
2003年
2005年
图书阅读率
60.4%
51.7%
48.7%
网上阅读率
3.7%
18.3%
27.8%
(1)从表中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调查结果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灰鸽子”大规模爆发,危害超过“熊猫烧香”10倍。
2、奥运前,北京人可以喝到长江水。
3、联合国投票通过《人权宣言》。(答“联合国通过《人权宣言》”也可)
4、不设统一答案。赞成“农民工”或“新市民”的说法都可以,也可提出一种新的称呼。参考:赞成“农民工”的称呼,是因为突出了这些务工人员的特殊身份;赞成“新市民”的称呼,是因为突出了对这些务工人员的关爱,体现了人本精神,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观点鲜明,理由充分,语言通顺,得3分;有一方面不足,得2分;有明确观点即可得1分。如既赞成“农民工”又赞成“新市民”不视为观点不鲜明)
5、答题要点:在经济,或科技,或军事等方面占世界领先地位,并影响世界。(领域1分,地位或影响1分,语言表达无明显毛病1分)
6、略
7、答案示例: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累的秋天就是美,一种丰富富饶的美。”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8、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收入低且增长相对缓慢。
9、(1)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1分)②略(围绕班会主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
(2)略(围绕班会主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
(3)略(符合所给句式,言之有理即可)(1分)
10、(1)结论:网上阅读率在逐年提高,图书阅读率在逐年下降,2005年首次低于50%。
(2)肯定态度:由于网络具有快捷、信息丰富等优点,吸引了一批读者。比起图书阅读,它的叙述评论更新更快,是大势所趋。 否定态度:网络阅读不能取代图书阅读,图书阅读更利于人们的抽象思维。网络阅读是图书阅读的一种补充,但对图书阅读的冲击太大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