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每到春夏或秋冬之交,都会有老年人到门诊要求挂水,挂“活血化淤”的水,名曰“疏通血管”。问他们有没有相关的症状,他们往往说没有,只是听说挂水有好处,洗洗血管,身体更健康。我会耐心地对他们讲,真的不需要,把血压、血糖、血脂都控制好了,如果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平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物,就可以防患未然了,不需要挂水的。有些老人会听,而有些老人执意要挂,医生实在也是很无奈。
举个例子来说明,小姑子的老公公80多岁了,以前每年因为头晕头胀,至少去医院住两次院,每年都定期去“疏通血管”。小姑子要在医院陪着,还要送饭,付出很多精力不说,老人家还是不舒服,三天两天跑医院,找不同的专家看病。
3年前的一个冬天,老爷子挂了水之后,仍然不见效果,头晕头胀的都下不了楼。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小姑子突然脑洞大开,跟老爷子说:要不你找我嫂子看看。其实老爷子就住我家楼上,但是他从来没想到过要找我看病。
老爷子是个很仔细的人,他保存着既往的住院病例和每天测量的血压值,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和血糖值。我看了检查结果,发现主要问题是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有蛋白尿和腔隙性脑梗塞。平时虽然也口服降糖和降血压的药物,但是血糖和血压、血脂控制均不理想,特别是血压控制不理想,到了冬天血压控制尤其不理想。
关于血压,我提了几个建议:首先把家里的空调开起来,冬天气温低,血管容易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其次是要调整降压药物,考虑到老人有蛋白尿和单纯收缩性高血压,采用我自己“首创”的降压方案,氢氯噻嗪缬沙坦和缬沙坦方案,早上一片氢氯噻嗪缬沙坦,晚上一片缬沙坦。这个方案受到很多专家的质疑,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适合这位老爷子的方案。关于这个方案的理论依据,感兴趣的同行可以单独交流。降压方案个体化非常重要,不能随意复制。
关于血糖,我建议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老人的血糖控制也无需太严格,空腹6-8mmol/l,不超过9mmol/l,餐后8-10mmol/l,不超过11mmol/l。同时考虑到老爷子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而且有腔隙性脑梗塞的头晕头胀等症状,建议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动脉粥样动脉斑块(阿托伐他汀 20mg 每晚一次)。老爷子问我,要不要吃点中药 ,鉴于老人长期服用多种中药,对中药心理依赖性较强,我回答说可以辅助,但品种不宜过多,最好一种,最多两种。
大概一周后,老爷子反馈头痛头晕症状明显好转,也敢下楼了。从那次以后,到现在3年多的时间里,老爷子再也没有去挂过水,生活完全能自理,小姑子也不要为了老爷子挂水的事忙前忙后了,可以继续游山玩水了。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实预防性挂水的有效性,而且长期挂水,会有血管损伤。国家药监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多种中药注射液存在严重过敏反应。如果在小诊所挂水,出现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还会有生命危险。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还是要从源头抓起,比如控制血压稳定,避免血压大起大落,控制血压达标,控制血糖的同时预防低血糖,血脂要达标,加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等等,这些才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有人还要问我:需要定期挂水疏通血管吗?我的回答是: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重要的事要说三遍!
声明:本文为@刘燕荣医生 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最后修改于2016-06-22 17:10:55阅读(43576)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