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痛.眩晕” 草药偏方治:头痛. 方 1
〔组成〕鲜杨桃根50~100g,豆腐200g。
〔用法〕炖服、每日 1次。
〔附注〕此方用于慢性头痛。
方 2
〔组成〕鲜六棱菊根60g。
〔用法〕水煎服。或与羊脑1个合炖,加酒少许服。
〔附注〕此方用于久年头痛,也可用于产后关节痛。
方 3
〔组成〕石仙桃30g,灰藜15g,鸡蛋1个。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痛,亦可用于脑震荡后遗症。
方 4
〔组成〕仙人掌适量。
〔用法〕仙人掌去刺,剖成2 片、剖面澈食盐少许,合拢,湿纸包裹,
用细铁线捆扎,放入火内煨至八成熟,将剖面贴额颞部,胶布固定,每次约
4 小时,可连续使用。
方 5
〔组成〕羊乳(草药)45g,猪瘦肉适量。
〔用法〕水煮服。
〔附注〕此方用于阴虚头痛,亦可用于白带。
方 6
〔组成〕野艾15g,鸡蛋1个。
〔用法〕水煎服。
方 7
〔组成〕野枇把根茎30g,野鸦椿果1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风湿头痛。
方 8
〔组成〕野菊花180~210g,野养麦60~120g。
〔用法〕水煎,冲酒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风。
方 9
〔组成〕向日葵花托30g,野鸦椿果15g,鸡蛋1个。
〔用法〕水煎服。
方 10
〔组成〕麦斛30g,藁本6g,向日葵10g,丹参9g。
〔用法〕水煎服。
方 11
〔组成〕鲜鹿蕾21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习惯性头痛。
方 12
〔组成〕鲜梧桐叶7 片,星宿菜根60g。青壳鸭蛋1个。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风痛。
方 13
〔组成〕大青根30g,臭牡丹根30g,鸡蛋2 个。
〔用法〕水煎,吃蛋和汤。
〔附注〕此方用于高血压头痛。
方 14
〔组成〕桃金娘鲜叶茎30g。
〔用法〕酌加水煎成半碗,连服2~3 天。
方 15
〔组成〕桃金娘干根6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虚寒哮喘。
方 16
〔组成〕山梅花根皮、白糖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敷贴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太阳头痛。
方 17
〔组成〕千日红花9g,马鞭草21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风痛。
方 18
〔组成〕天荞麦根60~120g (鲜品加倍),野菊花180~210g。
〔用法〕水煎,冲黄酒、红糖,每日早晚2 次分服。
方 19
〔组成〕马缨丹鲜根30~60g。
〔用法〕捣烂煎水服。
〔附注〕此方用于暑天头痛。
方 20
〔组成〕对坐叶全草15g。
〔用法〕炖鸡服。
〔附注〕此方用于慢性头晕痛。
方 21
〔组成〕牛尾菜60g,娃儿藤根15g,鸡蛋2 个。
〔用法〕水煎,服汤食蛋。
〔附注〕此方用于头痛头晕。
方 22
〔组成〕石楠叶、水朝阳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
方 23
〔组成〕紫花前根30~60g。
〔用法〕酒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风痛。
方 24
〔组成〕辰砂草15g,青鱼胆12g,蓝布正9g,水皂角15g。
〔用法〕煎服。
方 25
〔组成〕对叶四块瓦9g。
〔用法〕水煎服。
方 26
〔组成〕头顶一颗珠3~5颗。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同鸡蛋、白糖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神经性头痛,也可用于高血压头昏。
方 27
〔组成〕西番莲叶、菊花、桑叶、夏枯草、荷叶各适量。
〔用法〕煎汤服。
〔附注〕此方用于风热头痛。
方 28
〔组成〕干向日葵花盘24~30g (或加鸡蛋1个)。
〔用法〕和水煎成半碗,饭后服,1 日2 次。
〔附注〕此方用于风热夹湿头痛。*******************************************************************草药偏方治:眩晕
方 1
〔组成〕六棱菊30g,石仙桃30g,苍耳根15g。
〔用法〕水煎服。
方 2
〔组成〕白背黄花稔30g,鸡蛋1个。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
方 3
〔组成〕锦鸡儿花30g,天麻2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也可用于头痛。
方 4
〔组成〕麦斛30g,向日葵15g,菊花10g,钩藤1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
方 5
〔组成〕鲜三张叶全株15~30g。
〔用法〕煎水频饮。
〔附注〕此方用于高血压头昏。
方 6
〔组成〕三铃子嫩叶10g。
〔用法〕蒸鸡蛋吃。
〔附注〕此方用于虚证头晕。
方 7
〔组成〕大黑药15g,千针万线草15g。
〔用法〕水煎服,红糖为引,也可煮肉吃,或研末蒸肉,鸡鱼吃。
〔附注〕此方用于伴心慌,耳鸣、出虚汗者。
方 8
〔组成〕头晕药(水杨梅)60g,猪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用汤煮青壳鸭蛋吃。
〔附注〕此方用于老年头晕。
方 9
〔组成〕头晕药30g,仙桃草30g。
〔用法〕研末,肉汤或油汤送下,每次服15g。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疼痛。
方 10
〔组成〕头晕药根30g,猜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肾阳虚眩晕。
方 11
〔组成〕白补药30g。
〔用法〕炖肉吃。
〔附注〕此方用于虚弱干瘦、头晕目眩。
方 12
〔组成〕头发七9g,瑞苓草9g,羌活9g,藁本9g,石花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3
〔组成〕刺沙蓬、绢毛苣、黄芩各适量。
〔用法〕煎汤服。
〔附注〕此方用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
方 14
〔组成〕细叶十大功劳根30g,莲子肉120g。
〔用法〕酌加开水炖1小时,饭后服,1 日2 次。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耳鸣。
方 15
〔组成〕金丝带9g,手儿参9g,葵本9g、石菖蒲6g,鹿衔草12g。
〔用法〕煎汤服。
方 16
〔组成〕金刷把9g,鹿衔草9g,太阳花9g,藁本6g。
〔用法〕水煎服。
方 17
〔组成〕小贯众适量,乌鸡适量。
〔用法〕二物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血虚头晕。
方 18
〔组成〕密马(美花兔尾草)15g。
〔用法〕煎水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心烦。
方 19
〔组成〕野洋参根30g。
〔用法〕蒸鸡或炖猪肉吃,或煎水服,早晚空腹时各服1次,每次半碗。
〔附注〕此方用于肾气虚弱头日眩晕,伴四肢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