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在京发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诊治指南》(基层版)。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韩芳教授表示,我国OSAHS治疗设备多局限于大型医院,公众对打鼾盲目轻视,使得大量OSAHS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断能力和宣教意识,是阻挡这一“睡眠杀手”的有力武器。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消失或明显减弱,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0秒。临床上,患者表现为中重度打鼾,且鼾声不均匀,自觉憋气,甚至反复被憋醒。
由于患者夜间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易造成慢性间歇性低氧,可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加重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甚至出现夜间猝死。
《指南》指出,出现高度肥胖、颈部粗短,顽固性慢性咳嗽及咽炎,难治性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等近30种症状时,应当考虑患OSAHS的可能性。
《指南》同时列出12个转诊指征,包括临床上怀疑为OSAHS而不能确诊者,难以解释的白天低氧血症或红细胞增多症,疑有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夜间心绞痛,晨起口干或顽固性慢性干咳等。
考虑到基层医疗条件,《指南》提出将初筛便携式诊断仪作为基层医疗单位诊断OSAHS的主要手段。将控制体重列为治疗的第一要素,并强调侧卧位睡眠的治疗作用。
相关链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及交通事故,甚至出现夜间猝死。因此OSAHS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
OSAHS的直接发病机制是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但其发病并非简单的气道阻塞,实际是上气道塌陷,并伴有呼吸中枢神经调节因素障碍。引起上气道狭窄和阻塞的原因很多,包括鼻中隔弯曲、扁桃体肥大、软腭过长、下颌弓狭窄、下颌后缩畸形、颞下颌关节强直,少数情况下出现的两侧关节强直继发的小颌畸形,巨舌症,舌骨后移等。此外,肥胖、上气道组织黏液性水肿,以及口咽或下咽部肿瘤等也均可引起OSAHS。关于OSAH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延伸阅读:中华医学会发布睡眠呼吸暂停诊治指南基层版科学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脏事件复发相关1/4打鼾者有呼吸暂停症 有症状者早就医11岁胖妞一月疯长20斤 呼吸暂停险些危及生命睡眠呼吸暂停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七岁宝宝患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