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是入伏第二天了,俗话说「热在三伏」,入伏之后就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光了。对于热得让人郁闷的伏天,古人也不吐不快了,诗云「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
【导读
今天是入伏第二天了,俗话说「热在三伏」,入伏之后就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光了。对于热得让人郁闷的伏天,古人也不吐不快了,诗云「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
从入伏到出伏的这段时间,是一年里最宝贵的「出汗季」,抓住机会把寒气赶跑!
三伏天,该出汗时就出汗!
今年的伏天时间更长些,初伏7月17~26日,中伏7月27日~8月5日,润中伏8月6日~15日,末伏8月16日~8月25日,一共40天。
对于热得让人郁闷的伏天,古人也不吐不快了,诗云「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
现今有空调,可以随时告别闷热,但身体也失去了借天地之势进行自我调节的机会。
从入伏到出伏的这段时间,是一年里最宝贵的「出汗季」,体寒的人尤其不能错过,抓住机会把寒气赶跑哦。
三伏天,该出汗时就出汗!
出汗有啥好?
出汗不必挥汗如雨,但身体在最热的时节自然出汗,可以排除体表和体内的寒湿,兵器通过汗液代谢身体的垃圾,让身体更清爽健康。
在中医上,手太阴肺经开在表的方式就是通过出汗,而太阴肺经开,同时也利于手太阴脾经开,表现在大便增多,脾胃功能恢复这些方面,所以说出汗对我们的脾胃功能都是有好处的哦!
如何利用“出汗季”冬病夏治?
①不得不吹空调时,注意保护自己!
空调制造的是阴寒之气,一定要注意防护。
不能近距离直接吹,尤其关键部位尽量避免受寒,如脚踝、膝盖、腰腹、肩颈。·最好不要光脚,脚部经络丰富,且阳气难于到达。
②管好嘴巴很重要!
除了空调,冰箱也是炎夏的「大杀器」,外凉内寒双管齐下。
所以要多吃些暖胃、温软、散寒的食物。最简单的是红糖姜汤,姜切末,闷入开水中3~5分钟,加红糖饮用。
③出汗后,要注意!
哪怕一身臭汗,也要注意不要踩到这些「雷区」。
忌马上洗澡
忌湿毛巾擦汗
忌后脑、双肩、后腰吹风
忌用低于体温的水洗澡
忌穿堂风、空调房
宜 多喝热粥、热汤
④冬病夏治——中医三大法宝
三伏贴+自用艾灸+汤药”三者联用进行系统治疗可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三伏贴里都用了什么药呢?
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就有记载: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现代中医还调整了用药的品种及计量,以适应现代需要。
我们在家做艾灸治疗,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艾条灸,简单易学又比较安全。如果能亲人之间相互灸,除了艾草的力量,还有爱的力量,效果更好。 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 每次灸15~30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 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处理掉,避免脱落在人身上。 如果家里没人帮忙,在灸背部等位置时,可以用艾灸盒。
艾灸穴位以足三里、关元、中脘穴为主。
内服汤药都该注意什么呢?冬病夏治,内服汤药,在治疗鼻炎、哮喘、关节炎、慢性胃炎、痛经等方面都有事半功倍的疗效。
例如鼻炎的治疗,可以在此阶段服用葛根汤化裁的方剂等,
哮喘类疾病,可以在此阶段服用小青龙汤化裁的方剂等,
脾胃类疾病,可以在此阶段服用附子理中汤、小建中汤化裁的方剂等,
妇科疾病,可以在此阶段服用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化裁的方剂等。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小道经方》的疑问,可以联系小道经方工作人员,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新浪微博:@小道经方
http://www.wxrw123.com/jk/20160718/178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