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儿科医生紧缺这一话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据了解,在兰有医学院的高校中,目前均未设置专门的儿科专业。记者2月24日下午从兰州大学医学院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从原先的兰州医学院合并到兰州大学,在其80多年办学历史上,兰州大学医学院从来没有单独设立过儿科专业,目前大多数从事儿科的医生都是临床医学转过去的。
随着国家“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儿科医生匮乏的局面已经越来越凸显。据《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名儿科医生,虽然官方并未发布儿科医生全国缺口的底数,但有专家推测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在20万。据调查,即使是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儿科医生的比例也才是0.4/1000,也就是说相当于500名孩子才有一名儿科医生,而美国儿科医生比例达到1.6/1000。一线城市尚且如此,乡镇医院中儿科医生的专业水平更是堪忧,有本科学历的只是少数,不少医疗机构中儿科医生由成人内外科医生兼顾诊治。
为加强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国家卫计委正在积极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2月24日,国家卫计委与教育部更是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要力争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与此同时,国家卫计委已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并将于今年7月份开始招收儿科学专业本科人才。
大的方向已经有了,但落实起来却是还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和更多的政策扶持。从业内专家的分析来看,相当多的医学院校并没有设置儿科专业,儿科学只是这个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计划里面的一门课来进行教授,如果作为专业设置的话,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包括实习见习,整个体系就都要发生变化。作为专业医学院来说,儿科专业的设置不是恢复的问题,而是要重新开办一个新专业,这对于开办的大部分医学院来说,还需要国家给予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设置专业、招生培养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儿科医生工作强度高、压力大、风险高,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也难留住医生,这是当前实际存在的突出矛盾。儿科被称作“哑科”,对医生诊断水平要求高,儿童病情变化快,儿科医生要承担的诊断风险也高。而许多家长爱子心切,对医生的治疗抱以极大期待,这种心理也给儿科医生带来了很大压力,甚至成为了医患矛盾的重灾区。
但这些矛盾显然不能成为儿科医生紧缺的理由,“全面两孩”政策下儿科医生更不应缺位。
全面放开二胎的背景下,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的状况,需要从宏观战略部署、资源优化和教育强化等方面重点发力,进行综合治理。首先,要加大儿科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在公共财政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中,明确重点投入儿科建设的预算所占的比例,补足短板,优化资源,在政策设计上尤其要注意向基层倾斜,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以此扩大儿科医务工作人员的规模,促进医务人员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各相关院校应加快落实儿科建设政策,扩大儿科医生专业招生规模,从根源上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同时,还要尽快完善儿童保健立法、强化预算监督和科学规划医改措施,从完善医改的决策层面加大对儿科领域投入、提升儿童保健水平,解除“全面两孩”医疗资源匮乏之忧。
延伸阅读:应对儿科医生荒 需制度设计内外兼修儿科医生谈缓解儿科看病难的四大要点恢复儿科专业能缓解儿科荒吗儿科医生缺口 忙碌时三到五分钟一位患儿儿科医生紧缺 解决儿科医生紧缺需改革解决儿科医生紧缺也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