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故事梗概 读《双城记》必知的10件事

读《双城记》必知的10件事 blockquote{margin-left:0;padding-left:0.85em;border-left: 3px solid #0078D8;}

众所周知,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是一个家庭在伦敦和巴黎两城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恩怨情仇。本书中有许多经典片段,例如人们围着一个盛着酒的木桶、喝得烂醉如泥。那条染满了红酒的鹅卵石道路,似乎预示着居民身上的血也会浸满这条路。

马奈特医生回想起在巴士底狱长达18年之久的生活,回想起他女儿从小生长的地方——英国。他的女儿在他离开之后嫁给了一位叫做查尔斯·达奈的男子。很不幸,这个男子被判处死刑;但幸运的是,达奈被一名他有着相似身世的律师——西德尼?卡顿救了回来。接下来她和达奈生了一个小宝宝,但是达奈不得不冒险回到当初他被逮捕的巴黎,因为他是厄弗里蒙得侯爵的继承者。被释放的马奈特医生又因为其他的革命带头者——德法奇夫妇的证词而重新入狱。这对德法奇夫妇曾受过侯爵的迫害。马内特医生在入狱期间写过一封信,信中谴责了厄弗里蒙得家族,认为他们应该为了自己肆意迫害穷人的恶行,以及令马内特蒙冤入狱去死。

达奈再次被跟他有着相似身世的西德尼·卡顿从牢里救了出来。在他准备上断头台时,卡顿已经顺利地将他从牢里安全地转移出来。 然而,这部书更多的是关于恐惧、复仇和牺牲,为此我们列举了10件在读这本书时需要知道的事情。

10. 文章经典的开头和结尾

这本书的开头非常经典:“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同样地,文章最后的一段话也为人熟知。这段话是西德尼·卡顿在前往断头台的路上说的:“这是我一生中最乐意做的事;这里是我最好的安息之所”。

这些经典名句已经被人们传颂千万遍,甚至其中一些人还未曾读过这本书。开头的经典名句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是因为无论哪个年龄层的人都能够读懂和理解这些言简意赅的句子。该书末尾的话之所以受人喜爱,是因为这些语句完美地诠释了一个人牺牲自我而唤起了人们对爱之真谛的寻觅的心。

9. 一个著名的英国法律案例的裁决以小说的第二部分——
“金丝网络”命名

本小说的第二部“金丝网络”涉及当时处于革命时期的英国和法国的社会大事件。这部分的内容也包含了这些夹杂在一起对露西·马奈特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事件。露西有着一头美丽的金发,这在整部小说中起着关键作用。当马奈特医生从巴士底狱释放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女儿没有任何记忆,脑海里只剩下18年前那个牙牙学语孩子的模样。随后,他开始认得他的女儿,是因为他的衣裳上残留了一缕女儿的金发。女儿的金发犹如那阿里阿德涅直线,带领他走出那段迷惘饱受折磨的时期,平安地回到家人身边。

在这部小说中,露西还是个重要角色,她把所有的人物角色都一一串连起来。她联系了她的父亲和她的丈夫查尔斯·达奈。达奈是邪恶的厄弗里蒙家族的一员,该家族曾将马奈特医生判处刑罚。通过的她的父亲,露西找到了德法奇夫人,这位夫人是当年被露西父亲和姑父奸杀的女子的妹妹,随后,她为了让厄弗里蒙家族为自己犯下的罪行付出代价,于是让露西、露西的丈夫和她的父亲被判处死刑。露西这个角色还有另外一项任务,即维系与西德尼·卡顿的联系,随着故事的展开,他将再次拯救露西的丈夫。

在英国,这本书第二部分名字被威斯康特桑基判定的一例的法律案例–Woolmington v DPP案例中所采用。在这个判决中,桑基说道:“一个人的金色头发总是会被察觉到——起诉的目的就在于证实犯人的罪行”,也就是说,在英语国家里这也是“普通法”中关于无罪的普遍推定。在《双城记》中,“正义”和“无罪”是两个重要的主题,因此该书的主题与法庭裁决有着密切联系。

8.书中如实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一部分原因和影响

对大多数人来说,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已经成为他们对革命的理解。很多人被要求描述每天的景象和事情时,他们可能会想到像达奈和马奈特医生一样被关进监狱的囚犯,像西德尼·卡顿和女裁缝一样在被送往断头台的囚车里,而且他们的生死被像德法奇夫人和她的同伴“复仇女神”这样做着针织的妇女,高兴地看着。这些“画面”是比较准确的;在当时,狄更斯非常看重法国革命中的创造性作品,《法国革命》就是托马斯·卡莱尔所写一部历史著作。因此,狄更斯对革命原因和影响的描写是以历史为基础的。

无论如何,这本书并不是为把生活带往“恐怖时期”(1793—1794)而创作,而是为解释这段时期为什么出现和如何开始。作为读者,我们同情杀死谋害自己孩子凶手的父亲,我们怜悯关在巴士底狱里依然有勇气坚持信念的马奈特医生,我们也能理解德法奇夫人要彻底毁灭那个迫害她家人的厄弗里蒙德家族的渴望。

然而,我们也能看到这些合理的渴望是如何扭曲的,以及光荣的革命是怎样在历史的无情下让路给混乱与无序。德法奇夫妇就是个中代表,原先他们是被厄弗里蒙德家族摧残的正派人士,在小说的开头,他们是马奈特医生的盟友,而且马奈特医生的朋友们帮助德法奇先生离开监狱、替他疗伤且送他回家。但是,德法奇夫妇强烈的复仇愿望使他们变得残酷无情,并最终摧毁了他们。德法奇夫人对厄弗里蒙德家族的恨意漫无止境。她要查尔斯·达奈被处死。达奈是厄弗里蒙德家族唯一的正面形象,他曾让其父亲和叔叔为自己各种暴行受到谴责。德法奇夫人的仇恨是如此猖獗,以致她甚至要去杀害马奈特医生的女儿和孙女。

7.《双城记》是非典型的狄更斯作品

《双城记》不是一本“让人感觉良好”的书,它不是一个喜剧,同时它缺少在狄更斯大多数作品中到处可见的智慧和幽默。尽管,狄更斯大部分的书解决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债务人监狱、大法官法院、济贫院等),这些特点常常赋予作品很多乐趣,让人能轻松地阅读。但是,《双城记》却是非常不同。

正如上述,《双城记》可能非常真实地反映了法国革命的社会原因和影响。尽管狄更斯创作的《双城记》是他写的两部有关历史研究的小说之一,但这部小说的角色关系和情节关联的复杂性,远比不上他的其它作品。这部小说也缺失狄更斯典型作品中的“幽默”与“典型人物”,就算是杰里·克朗彻这个“调剂气氛”的角色也是令人感到不安和恐惧,因为他是一个盗墓者,还经常虐待他的妻子。

6. 狄更斯用水作为混乱和无意识产物

狄更斯通常喜欢以“水”隐喻“时间的混乱”。这非常恰当,因为水的流动可能带来好的影响(如,环境卫生,水合作用,水的侵蚀沉积后的改变),但是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狄更斯的作品常出现诸如“海(即'暴徒’)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海喜欢的恰恰是破坏”的句子。

双城记故事梗概 读《双城记》必知的10件事

被厄弗里蒙得侯爵杀死的孩子的父亲,加斯帕德,因复仇而杀死侯爵,被吊死。然而对村民们的惩罚并没有终止,因为这起绞刑是在当地村庄的水井上实行——为了让尸体污染水源,令村民们受苦。这里也用了暗喻,表达了村民对那些给予他们很少关心的贵族有着深深的憎恨。

巴士底的暴风被形容为“滚烫沸腾水的漩涡”,“在生命的大海中潮起潮落”。隐喻并不没有在这里停止,比如达奈的狱卒,这是法国恐怖统治时期一个备受争议的男人,他被形容为一个“溺水时挣扎于死亡边际的人”。

5. 暗夜和光亮被用来象征正义和邪恶

光亮,和它的对立面,黑暗,是小说的主题。《双城记》是一部真正的黑暗小说,但是在描写的过程中,黑暗和光明也交错着。

小说始于一个在黑暗中旅行的故事,罗瑞去巴黎旅行,为了将马奈特医生从长期黑暗的牢狱生活中解救出来,甚至罗瑞和露西(小说的光的化身)的第一次约会也发生在晚上。

露西和她金黄色的头发,以及其温柔,有教养的品质代表着光明。她鼓励马奈特医生走出绝望和黑暗,并为他展示了世界仍存在这希望,带给他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她欢迎西德尼·卡顿去她家里;当她的丈夫遭受牢狱之灾时,她每天站在监狱外的街道上,以便他能看到她,并且坚信自己是被深爱着的,以此来给他带来希望之光。露西在小说中代表黑暗中的光明,而德发奇夫人被作为冷酷无情的象征。在年轻时,在自己的亲人接连被厄弗里蒙得家族迫害致死后,,她成为了一位令人畏惧的革命领袖。露西甚至感觉德发奇夫人是“自己的影子”。

4. 这是一部针对社会正义的犀利评论

狄更斯的童年非常悲惨——他爸爸因欠债而入狱,于是他不得不替人擦鞋以添补家用。因此,狄更斯的作品通常被解读为对社会黑暗面的抨击,而这也确实是他的创作目的。可以说,《双城记》也不例外。

本书如实反映了法国当时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关于厄弗里蒙得侯爵的章节着重描述了他害死一个孩子、奸杀德法奇夫人的妹妹等罪恶行径。德法奇夫人一家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对富人而言,穷人贱如牲畜,这些贵族小群体为了各自利益不断地对穷人进行压迫和剥削。随着对贫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本质的了解,读者的同情往往伴有对建立新秩序的期望。通读本书不难看出——狄更斯认为与些微轻罪动辄处死的法国相比,英国不过半斤八两。《双城记》是为英国贵族敲响的一记警钟——千万别像法国那样种下积怨的种子,否则必将结出一样的果实。

然而,狄更斯的怜悯之情有限。随着革命活动激化的日益突显,这仅存的怜悯也消失殆尽,这一点在他对暴徒行为的描写中展露无遗。他把暴徒的行为比作水的无情之举,还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描述了暴徒们随着可怕的革命歌曲大跳曼纽舞(carmagnole,流行于法国革命时期的一种歌舞)、兵戈抢攘的可怕场景。狄更斯在本书末尾提到“只要种下的仍然是暴戾恣睢与欺凌压迫的种子,那么结出的必然是暴戾恣睢与压迫欺凌的果实”。权力的腐蚀难以避免,真正的变革也不大可能实现。但西德尼预感,这个社会还是有解救的希望。他预示,一个全新的法国在革命的灰烬中重生,而那些在消灭旧压迫者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压迫者,必然在断头台上走向终结;随后,斩首之刑也被永久废除。

3.西德尼·卡顿与查尔斯·达奈是狄更斯性格的两个侧面

在创作《双城记》之前,狄更斯主演了威尔基·柯林斯的《冰渊》,他在该剧中饰演了同时爱上一名女子的其中一名男主角,但他最终牺牲了自己,成全了情敌——这就是露西、西德尼及查尔斯的三角恋的灵感来源吧!

卡顿与达奈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就像二重身,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卡顿前途远大,却纵情于酒精,浑噩度日;达奈则是走上正轨的卡顿。卡顿虽颓废却很迷人;达奈虽优秀却略显无趣,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丰满的角色,才更贴合狄更斯本人。有趣的是,这两个名字的结合正好是狄更斯名字的缩写。

2.这本书以死亡和复活作为其主题

英国是狄更斯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这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国家。这本小说里也弥漫着基督教的道德观念、以及对死亡和复活的信仰。

在小说的开始,我们看到了马奈特医生,一个被“生命召回”的人,在18岁以后便被“埋葬”在巴士底狱。杰瑞·克朗彻(一个挖坟墓的“复活者”)是一个被委托传递马奈特医生还活着的消息的人。小说的结尾,查尔斯·达奈真正从“死亡”中复活过来了,因为卡顿牺牲自己,走上了查尔斯·达奈本应该在的位置——断头台。而对于卡顿来说达奈就是“另一个他”。他可能放弃了现实的世界,但是他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了真正的“安息”。当卡顿走向自己的死亡和复活的时候,他有一个预感,英国会在革命的“深渊”中获得重生。同时他也在黑暗的时代“为自己做救赎”。

“复活”是小说里一个重要的主题,也作为引用死亡的一个镜子。书里的许多重要的事件都是围绕死亡和毁灭,我们可以从之后的革命中得知。对于穷人们来说,一旦命运的转盘转向不好的一面,他们的命便变得低贱,而死亡会来得更容易。

厄弗里蒙得侯爵的马车撞死了一个农民的孩子。他们没有过多地重视和考虑那位悲痛欲绝的孩子父亲的感受,仅仅只是从马车里扔出一些硬币在街道上。在后来一次意外中,红酒从被打破的木桶流了出来,染红了整个街道。而这预示着法国大革命的恐怖开端。于是厄弗里蒙得侯爵被那位孩子的父亲杀死在床上,而那位父亲在后来也被逮捕并处死。

查尔斯·达奈因为他父亲和叔叔(厄弗里蒙得侯爵)的罪行而被判刑,他们二人强奸一个女孩致死并且想要通过毁掉女孩的整个家庭来掩饰自己的罪行。就是因为马奈特医生拒绝作为同谋去掩饰这起死亡事件,所以才被厄弗里蒙得侯爵关进巴士底狱。

马内特医生的“同伴”——小板凳(他自18岁入狱后便对做鞋有了病态式的迷恋),被“杀死”了。当他因做鞋而陷入近乎癫狂的状态时,他的好友罗瑞先生和露西·马内特的侍女普洛斯小姐毁掉了医生的板凳,这个过程被称为“烧毁躯体”;看着残损的板凳,马内特医生开始反思自身。这个象征马内特先生出狱的物件的毁灭,预示着他的第二次重生,且享受着作为岳父与祖父的幸福生活。

1. 结尾处西德尼·卡顿的牺牲,让人想起耶稣在十字架上的那幕

卡顿感觉自己是一个放荡而无用的人,甚至对于他爱的人只有一点价值。他相信自己是没有价值的,甚至当他赢得官司的时候,他让同事施特莱佛居功,而自己默默的在背后工作。

然后,是他对露西·马内特和她家庭的尊重,让他愿意牺牲自己去代替查尔斯·达奈上断头台。查尔斯·达奈因此才得以和露西和孩子一起继续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走上了断头台,同时在断头台的还有女裁缝,一个可怜的被不公正的控告“搞阴谋”的人。他在面对死亡时的勇敢,让女裁缝感到慰藉和心安,让她有力量去面对自己的死亡。

就是这种自愿的、充满爱的牺牲和面对恐怖的勇气使得卡顿就像真正的耶稣一样。

《双城记》在那时就是一本畅销的经典作品,它让读者都坐在凳子的边缘,只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这本书的连载(狄更斯的作品是连载发布的),已经说明了一切。双城记是一本关于爱与恨,战争与和平,浪漫的爱情和恐怖的复仇书,每次阅读的时候它都可以给你更多感想。我们希望这些介绍可以激励你去阅读这本书。

翻译/Charlotte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8751/790003695656.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双城记故事梗概 读《双城记》必知的10件事》为网友仪莫红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