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家 我国这个时代,有真正的教育家吗? 图

     我国这个时代,有真正的教育家吗?       什么是教育家?我们这个时代有教育家吗?
     前一个问题,似乎比较容易回答,因为书本上已经给出了教育家的“广义”或者“狭义”的定位,诸如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教育活动家、教育事业家、教育改革家、教育实践家等等,而后一个问题,则很难回答。不少教育官员,因在任上喊出教育改革的口号,就被誉为教育改革家,不少学校的校长,刚一上任,就被冠上教育家的头衔,尤其是担任名校校长,可是他们真是教育家吗?还有的办学者,校内并无改革实践,却因炮轰中国教育问题而博得教育家的大名,这把自己的教育实践家身份,混淆为教育批评家。我国当下可以说是“教育家”帽子满天飞的时代,可在笔者看来,我们这个时代,极其缺乏真正的教育家。
     这不是对教育家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基于教育常识和本质的判断。事实上,不要说真正的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在现实中,也是极为缺乏的,有多少教育工作者,坚守教育的基本常识?在自己研究、实践、推进教育工作中,始终坚守教育的本质,甚或是教育的底线?进一步说,今天被“誉为”“教育家”的那一批人,只是比其他教育者,多坚持一点教育理想、多尊重一点教育常识。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教育局面。
     因此,谈论教育家这个问题,应该从生长教育家的土壤说起。只有培育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的土壤,才能生长出教育家来。     
     我国当前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两方面大的问题,一是教育的行政化,二是教育的功利化。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2010年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曾谈到“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二是让教育家办学,我这里所说的教育家他们可能不是某些专业的专门家,但是他们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要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是一时而是终身。如果两、三年一换,那么哪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办好。”
      教育的行政化是诞生教育家的最大障碍。在行政化的办学环境中,一方面,校长由于由行政部门任命,因此是按管理一级干部来管理校长的,就是基础教育实行校长职级制之后,也是如此,这让校长,首要的身份是官员,而不是教育管理着,校长在任上,必须对任命、考核的行政部门负责,而不是首先对教育、学校办学和师生负责,现实中,一些校长就因不执行行政部门的命令,而被撤职,学校没有办学自主空间,千校一面;另一方面,校长也用手中的行政权指挥教师,不论是教育事务,还是学术事务,大多由校领导说了算,学校办学有着很强的行政色彩,教师在学校办学中缺乏话语权,因此,也逐渐失去教育理想和追求,调查显示,我国有很大比例的教师群体,充满职业倦怠感,而重要原因是承担十分大的非教育教学压力。
     功利化的办学追求,则成为教育事业的最大毒瘤。教育的本质是让人生活更美好,但为追求应试教育的升学率、名校率目标,我国基础教育在一些学校,异化为竞技教育,只育分不育人,而为了提高竞技教育的成效,相当数量的学校对学生采取高强度的灌输教育和封闭式的圈养教育,这种教育,某种程度上说“反教育”,做得“越好”,对学生的伤害反而越大。
     去除教育的行政化和功利化,才能让我国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也才能让教育工作者有教育的理想和追求。为此,必须推进两方面重大改革。其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制度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明确提到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改革,这直面我国教育管理的核心问题。只有坚定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才能让学校有更大的自主办学空间,从而使学校富有办学活力。
     其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倡导学校多元教育、个性教育。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提到他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人成才”。实现这一梦想,必须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为每个学生创造多元成才、多元选择的环境。这就必须打破现在的教育评价体系。毋庸讳言,高考制度,制造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升学教育模式,学生都被纳入同一个成才模式,不改革高考制度,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往往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另外,必须从职业化、专业化角度,来思考教育管理者、教育实践者的管理、培养和发展。对于校长来说,要实行去行政化,做到职业化、专业化,对于教师来说,则要从行政考核、评价中解放出来,也实行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其中的第一步,是职业化,要从职业属性来思考校长、教师的发展。所谓职业属性,就是要从职业待遇的保障、职业权利的落实,来要求校长、教师履行自身的职业责任、提高其职业荣誉感。我国在校长选任、教师管理中,对职业待遇的保障、职业权利的落实方面做得并不好。这导致校长长期受困于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教师也对待遇得不到保障而心生去意,尤其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校,这种情况比较突出,而与办学自主权缺乏相对应,则是教师没有教育自主权、同行评价权,无论是校长、教师,都被纳入行政化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用现实的行政指标、利益标准,评价校长与教师,于是校长、教师都偏离专业化发展,学校的整体管理、教育教学就在低水平徘徊。所谓一流学生,二流教师,三流管理,四流校长,是我国一些学校办学的生动写照。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前述提到的这些改革,都已逐步启动,国家也明确提到要实行学校自主办学、校长职业化、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是整体改良教育土壤的重大举措。眼下的关键问题是,怎样破除既得利益的阻力,切实推进深层次的教育改革。以笔者之见,在切实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有一批真正的教育家涌现。
     这样的教育家,会利用改革释放的任何一点办学空间,做最大程度的改革探索。其实,在现实的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之下,教育管理者、办学者、教育者,也是有空间,给学生更好的教育的。只是有的办学者、教育者,以“受害者”情结,去放大制度、体系的弊端,把对学生的应试教育、对学校的功利办学目标的追求做到“极致”,同时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教育者当然不能回避现实,但是必须坚持教育理想,理想有时会向现实妥协,可是却不能破除教育的底线。
     功利的教育是简单而粗糙的——制订功利的目标,然后对学生进行灌输洗脑式“教育”,而真正的教育,则是需要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这对办学者、教育者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否有耐心、爱心、细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陪伴每一位学生成长。拿体育来说,真正的教育者,会每天给学生至少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让学生们在体育场上去健身、锻炼,而功利的教育者,则会挤占体育的时间,用其进行其他“核心”科目的教学、考试复习,只是在体测时,让学生集中突击、训练;再拿职业生涯教育来说,真正的教育者,会把对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融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并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通过课程以及相关的体验活动,确立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而功利的教育者,则会用成功学替代生涯规划教育,貌似教育充满激情,可是学生却没有理性对自我进行管理、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当学生离开这种成功学氛围,或者遭遇挫折之后,就会迷失人生方向,茫然无措。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今的“教育家”,都是功利视角的“教育家”,舆论也用一校的成果,来评价“教育家”,比如,对于基础教育,评价标准是,学生的平均成绩多少、升学率多少、考进国内外名校的多少,对于高等教育,则是发表多少论文、申请到什么国家课题、有多少专利,从中,根本看不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育家的贡献,在于为培养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学生,破除多少传统力量的阻碍,认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于管理者来说,在于争取学校独立的办学空间,给学生创造多元选择,做到兼容并包,于教育者来说,在于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人格、身心健全发展。
     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也必须评摒除功利教育观,建立全新的教育价值观。与我国“教育家”、“名师”大多产生于名校(近年来评选的高等教育国家教学名师,来自名校比例很高)不同,国外评选的优秀教师,更关注教师对改善薄弱学校、发展后进学生做出的贡献和努力,这是完全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当然,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取决于教育管理和评价制度的改革,但这也是相互作用的。要让我国教育回归本质,让更多教育工作者有教育的理想和追求,产生这个时代真正的教育家,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坚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导语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是弗里德里希·尼采三十岁时发表的一部充满激情的著作,以叔本华为范例,阐述了他对哲学家的品格、哲学的使命、哲学与人生及时代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的看法。他指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只有一次人生,因此都应该承担起“成为你自己”的责任,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青年人之所以需要教育家即人生导师,原因在此。哲学的使命是站在生命之画面前,解释其完整的意义。为此哲学家必须是真实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在自己身上战胜时代的弊病。尼采认为,用这个标准衡量,学院哲学家是冒牌哲学家,他主张取消国家对哲学的庇护,把哲学从学院里驱逐出去,以此来捍卫哲学的纯洁性。

内容提要

        弗里德里希·尼采,19世纪后期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与传统辩驳,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1889年,尼采在都灵的街头,看到了一匹被马夫虐待的马。在那个瞬间,他心生悲悯,抱住了马的脖子。这件事导致他精神分裂,失去了理智。
        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书中,尼采以叔本华为范例,阐述了他对哲学家的品格、哲学的使命、哲学与人生及时代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的看法。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成为你自己”的责任,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tle,1844—1900),19世纪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主要代表之一,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早年在波恩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不到25岁就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文学副教授,并在一年以后成为正教授。一生著述颇丰,如《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道德的世系》、《强力意志》等,对20世纪的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1889年初,在意大利的都灵街头摔倒,就此精神错乱,于11年后在德国的魏玛去世。

  

我国教育家 我国这个时代,有真正的教育家吗? 图

    (2015/01/08雨霖转载/编辑/收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8851/610163863712.html

更多阅读

《壮士出川》背后的真实川军8:王长生这个角色有原型吗?

《壮士出川》背后的真实川军8:王长生这个角色有原型吗?编写者 冉光泽《壮士出川》中的王长生,带着“死”字旗出川抗战,在滕县战役中负伤,被山东老乡救下,后加入“暴风”特别行动组,搞情报、搞偷袭,营救被敌人逮捕的科学家,在另

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转自凤凰网 凤凰网论坛 链接跳转

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王旭明在前不久举办的全国真语文教学活动青岛站上,我听了一位年轻教师上的研讨课《斑羚飞渡》。课后我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老师无节制地放纵情感,什么老羚羊的无私奉献呀,勇敢付出呀,伟大与崇高谱写动人之歌云云,在音

声明:《我国教育家 我国这个时代,有真正的教育家吗? 图》为网友死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