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善于写边塞诗,是“边塞四诗人”之一,跟岑参合称“高岑”,年轻的时候喜欢游历各地,崇尚游侠之风,后来经过几次科考并中第,开始踏足官场。高适历经官场沉浮和安史之乱,写下了反应当时现实生活的诗,题材和内容多样,有《高常侍集》流传至今。
高适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高适
中文名高适别名高常侍,达夫,仲武国籍/朝代唐朝职业诗人,官员民族汉族出生地渤海(今河北景县)出生日期约704年逝世日期约765年主要成就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作品《高常侍集》家庭成员高崇文,高逸高适简介 高适的资料
高适本来是渤海郡人,二十岁的时候前往长安,后来又游历到了宋州,并定居在了宋州宋城,亲自种田耕作,过了八年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高适画像
公元731年,时年二十八岁的高适往北到了燕赵之地,想要进入到信安王、张守珪的帐下,并写下了几首赠别、边塞诗作。四年后,高适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于一年后创作了不少诗。三十五岁的时候,高适回到宋州,写了名作《燕歌行》,此后的十年间都住在这里,偶尔出游到楚地、东平、魏郡等地方。
公元749年,高适张九皋的介绍下参加了有道科,通过考试,当上了丘尉。这时候他已经四十六岁了。第二年秋天,高适带兵增援驻守边境的青夷军,在回来的路上写了讲述这次边疆之行的诗。公元752年,高适辞去丘尉一职,到长安游览,同年初冬,在哥舒翰手下做掌书记,后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助其驻守潼关。
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沦陷,高适参与了讨伐永王和安史之乱的平叛,解救睢阳的危机。之后高适几经贬谪和升迁,最终在任散骑常侍时去世,终年六十二。
高适是哪个朝代的
高适是唐代人,大半生都处于唐玄宗在位的全盛时期,是继贞观之治后唐朝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当时的长安人口众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
高适雕像
高适得益于这样的环境,科考通过后在朝廷任职,并了解了唐朝边疆的一些情况,这对他写边塞诗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高适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写下了一些边塞诗,诗风宏伟磅礴,描写了边疆士兵的情感和风貌。
开元盛世看起来繁荣,背后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如赋税过重,改年号天宝后,国力不断衰退,于是高适就写了一些忧国忧民、褒扬好官和讽刺奢靡的诗,提醒当政者施以仁政,感慨边塞不利,对战死沙场的士兵表示同情。
安史之乱后,唐朝已不再繁盛,高适对唐朝的政局充满了忧虑,指出内政不清明带来边疆外患,批判了当时的局势。
高适是盛唐杰出的边塞诗人,早年不得志,游历与各地,在隐居过一段时间,年过四十才得以报效朝廷,对唐朝的局势和边塞之事比较了解,写的诗也多反映当时的情况。高适是一位豪放、爱国的人,写的边塞诗有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