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手工不断摔打而成的国宴狮子头
文/王明军
如果说,从大杂烩到佛跳墙,仅仅是叫法不同,那么从肉丸子到狮子头也只是称呼而已。名菜扬州狮子头是中国食文化中,历史渊源最为久远的一道名菜之一。在人民大会堂工作过的厨师都知道,清蒸狮子头是周恩来总理最喜爱的一道国宴菜。此菜形态丰满,犹如雄狮之首,因此得名“狮子头”。周恩来总理赞誉此菜“清淡不淡,肥而不腻”。然而,在共和国成立之日的开国第一宴上,肉丸子就担当起重要的角色。
扬州狮子头为何如此出名,其渊源还要从隋炀帝杨广讲起。没有隋炀帝开凿的扬州古运河,哪来的淮扬菜的传播;没有隋炀帝对扬州的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的迷恋,并让厨师应景做四道菜,哪来的狮子头的始祖——葵花斩肉?所以,扬州人对隋炀帝爱恨有加,恨的是开凿运河死了不少人;爱的是狮子头成为当今国宴菜式的当红名角!
素有“听戏要听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扬州评话界四大名家之一的王少堂,就曾经根据祖辈的口口相传,讲过扬州狮子头的来历:唐初功臣郇国公钱九陇有一次宴客,府中的名厨韦巨元也做了扬州的这四道名菜(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陆奇珍,令座中宾客们叹为观止。当“葵花斩肉”这道菜端上来时,大家眼珠都定了格,只见那巨大的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宾客们乘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郇国公高兴的举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斩肉’不如改名‘狮子头’。”结果,一呼百诺,从此扬州就有了“狮子头”菜名的新叫法。
北方流行肉丸子红烧,但却称呼“四喜丸子”,不但是家常菜,甚至连婚宴也少不了它。
从肉丸子到狮子头,或是葵花斩肉到清蒸狮子头,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斩”和“切”。“斩”的结果类似肉糜,而“切”还需要“捣”或“甩”的后续工艺,显然比前者来的更为繁杂和精细。从隋炀帝令御厨应景所做“葵花斩肉”的文字推断,显而易见是最简单“斩”肉糜的加工方法。北魏《食经》涉及食物储藏及肴馔制作,其中就有“作跳丸炙法“,专门讲述了肉丸子的制作方法。《食经》曰:“作跳丸炙法:羊肉十斤,猪肉十斤,缕切之,生姜三升,橘皮五叶,藏瓜二升,葱白五升,合捣,令如弹丸。别以五斤羊肉作臛,乃下丸炙煮之,作丸也。”制作的具体方法“缕切之”。到了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记录了的更为精彩的八宝肉圆:“猪肉精、肥各半,斩成细酱,用松仁、香草、笋尖、蔡养、瓜、姜之类,斩成细酱,加纤粉和捏成团,放八盘中,加甜酒、秋油蒸之。入口松脆。家致华云:‘肉圆宜切,不宜斩。’必别有所见。”袁枚的家厨王小余将肥瘦各半的猪肉斩成细酱(肉糜),而袁枚又介绍说家致华分司认为“肉圆宜切,不宜斩”。说明家致华分司家厨比袁枚家厨王小余更技高一筹。
从“斩”发展的“切”,也是肉丸子到狮子头质的飞跃。“切”的工艺,离不开摔打,摔打的目的是让其肉丁表面纤维松散,使之粘沾肉丁抱团作用。现酒店厨师一般选用肥四瘦六的五花肉手工切成小粒,并加上其它辅料经摔打抱团烫熟后,和清汤配菜心。
狮子头在近代,又有了红烧,清蒸之分,以及蟹粉、豆腐汤圆等各类做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第一宴”上,有600位贵宾出席,筵席结束后,服务员惊奇地发现,红烧狮子头居然一个不剩!不要说周恩来总理喜欢吃狮子头,其实从名人到百姓,谁不喜欢呢?!
红烧狮子头的制作:
1.葱姜蒜洗净切末,油菜洗净、胡萝卜洗净切丝;
2.猪肉馅“三分肥,七分瘦”为原则和葱姜蒜末、淀粉、白胡椒粉、酱油
充分拌匀,并摔打至有弹性,做成大小相等的肉丸;
3.烧热半锅油,将肉丸放置油锅炸至金黄;
4.炒锅内留少许油,略炒油菜及胡萝卜丝,再将炸好的肉丸倒入,并加入
酱油、料酒、清水同烧,中火焖煮10多分钟至熟透,用水淀粉勾芡,淋上明油装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