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不是尧都
陶寺村是周武王小儿子的封地。
陶寺村位于汾河以东,根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是周武王小儿子唐叔虞的封地,方圆达百里。考古队挖掘出来的坟墓和城墎应该是唐叔虞墓及其使用的城墎。《史记》记载如下:“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曰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逐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成王“十年(即公元前约1015年)王命唐叔虞为侯” 。唐叔虞的孙子为武候,凡带武字的君王和候爷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人。陶寺出土的残杀案,应该与武候有关,把它嫁接为舜帝所为,显示出个别主要项目负责人的自负与武断。《史记》说:舜为尧守丧三年,之后又让丹朱,(丹朱就是尧帝的大儿子),而尧臣皆归舜。孔子说:舜“濬哲文明、温恭允塞” ,证明舜是爱讲道理、禀性温和、为人谦恭,怎么把舜说成杀君夺权的小人?纯属胡说八道!
尧都平阳更不可能。晋书说:“自古冀州尧之都也。”临汾人根据《帝王世纪》中有“都平阳”三个字,说尧帝执政时期建都于平阳,平阳就是如今的临汾。《历代帝王世纪》是晋朝宁夏固原的民间人士皇甫谧于公元二百八十二年前个人所著,而《帝王世纪》是清朝时江苏省吴县举人宋翔凤于公元一八六零年前,把皇甫谧的《历代帝王世纪》改编后个人出的《帝王世纪》书。书中每每叙述各代开国帝王时总有“《帝王世纪》曰”出现 ,说明它不是皇甫谧原著,皇甫谧也绝不会用自己的书名在自己的文章中总是引用。所以,“都平阳”三个字很多学者认为是清朝宋翔凤加的个人意向。
平阳是周朝春秋后期韩世家族的居住地。据《史记》韩世家介绍:“晋定公十五年(即公元前497年)……(韩)贞子徒平阳。” 经过贞子、简子、庄子、康子四代人的扩张性战与争,“地益大,大于诸候” 。《竹书纪年》说:第五代“韩武子都平阳” 。又经第六代景侯、第七代列候、第八代文候至第九代哀候元年(即公元前376年)与赵氏家族敬候、魏氏家族武候三家分晋。第二年(即公元前375年)韩氏家族灭掉郑氏家族,由平阳迁都于郑(如今新郑)。“尧都平阳”是后人想象而言,并非事实。
陶寺挖出官墓,说是“尧墓”。上海复旦大学藩继安教授参观后,在《陕西文物》发表文章给于负认。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许永杰参观后,在《广州日报》发表文章提出疑意。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将陶寺村定为尧都,为时过早。”还是司马迁说的对:他是周武王小儿子唐叔虞的城池和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