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汉字】
“箸”就是筷子
当代某小说家作诗曰:“莫言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
这首诗的首句有“筷箸”二字,属架床叠屋,乃诗之大忌。这是因为,“箸”就是筷子,它是国人吃饭用的工具。民间传说,筷子的发明者是大禹。因治水而长期在外奔波的大禹,某日来到一座小岛之上,又累又饿,急急忙忙架起陶罐煮肉,片刻水开肉熟,正欲食用,却忘带羹匙之类的食具,滚烫的肉块一时无从下手。突然间,他看到身边长着小竹子,就砍了两截竹竿,夹起肉来就吃,竟然相当方便。从此,用两根小竹棍夹食物迅速推广开来。
然而,大禹发明竹筷的说法缺乏佐证;尤其是这个“筷”字,宋代以前的著作中从未见到。那么,国人使用了几千年的“筷子”会有别的名称吗?确实另有大名,它叫“箸”。
《说文》曰:“箸,饭攲也。从竹者声。”(笔者按:什么是“攲”?《通俗文》云:“以箸取物曰攲。”)
“箸”有个异体字“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注》云:“箸卽筯也。”
“箸”有个同义字“櫡(读zhù,不读zhuó)”。《史记·绛侯世家》:“景帝召条侯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注》:“櫡,《汉书》作箸,食所用也。”
“箸”又称“梜”。段玉裁云:“箸,《礼·曲礼》谓之梜。”《义证》云:“箸,筴也,饭具也。”《急就篇》云:“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
“筷”字出现较晚,据考证约在宋朝之后。既然夹食用的两根小棍有了箸、筯、櫡、梜(筴)等众多称呼,为什么还要再造个“筷”字呢?笔者以为,这件事和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紧密相关。秦汉以后,面食加工工艺突飞猛进,最为显著的标志是面条的出现。汉代称面条为“索饼”,到了唐代改称“汤饼”(面条的其它称呼从略)。在汤里捞面,用竹制的小棍子那是又利索又快速,于是就造个上“竹”下“快”的“筷”字来。由于“筷”字形体端庄、读音爽朗、字义明了,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叫它不迅速流行开来都难!
话又得说回来,“箸”字毕竟比“筷”字的历史悠久,所以前者比后者的文化气息要浓厚得多。就拿成语来说,带“筷”字的乏善可陈,而“箸”字当头的则有许多,最有影响的如:
闻雷失箸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用以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无下箸处 晋武帝时,何曾生活豪奢,“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輒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语出《晋书·何曾传》)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箸”,古文同“著”。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竹与艹隶属相似,故箸变为著。”如今,“著”作撰写,写作解。“箸”还有诸多引申义,本文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