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说一位美国妈妈给儿子定的手机使用家规,值得中国爸妈看看!
亲爱的格雷戈里:
现在你已经骄傲地成为一部iPhone的拥有者了。太棒了!你是一个优秀的、有责任心的13岁男孩,理应得到这份礼物。不过在接受这份礼物的同时,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
请把下面的使用合约从头至尾读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职责是把你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年轻人,从而能够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
如果你没能遵守下列约定,我将终止你对这部iPhone的所有权。
2、手机密码必须要让我知道。
3、如果电话铃声响了,就一定要接听,因为这是一部电话。接起电话要说“你好”,要有礼貌。永远不要因为来电显示是“妈妈”或者“爸爸”,就故意不接。永远不要这样做。
4、周一至周五晚上7:30、周末晚上9:00,准时把手机交给我或你爸。我们会把手机关机,到第二天早上7:30再开机。如果你不愿意给某个朋友家的座机打电话,因为他的父母可能会先接起电话,那就不要打,也不要用手机给他发短信。要听从自己的直觉,尊重别人的家人,就好像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那样。
5、手机不能带到学校。你要学会与那些你用短信联系的人面对面地聊聊天,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技能。如遇到只上半天课、外出参观学习以及有课外活动等情况,可另行考虑。
6、如果手机掉进厕所、摔到地上或是不翼而飞,你得承担更换零件的费用或负责维修。你可以修剪草坪、替别人看孩子或者把一部分生日礼金存起来。这样的事难免发生,你应当做好准备。
7、不要利用这个高科技产品说谎、愚弄或者欺骗他人。不要在电话里说一些伤害他人的话。要做一个良友,或者干脆远离争端。
8、远离色情内容。用手机上网时,只能搜索和浏览那些可以坦然与我分享的信息。如果你对任何事情有疑问,可以找个人问问,最好是问我或者你爸。
9、在公共场合要把手机设成静音,并收起来放好,尤其是在餐厅、电影院或者与另一个人交谈的时候。你不是一个无礼的人,不要让iPhone改变这一点。
10、不要发送或接收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身体私密部位的图片。不要笑。不要以为你很聪明,有一天也会被诱惑去做这样的事。这有很大的风险,可能会毁掉你中学、大学乃至成年后的生活。这永远是个坏主意。网络空间浩瀚无边,其力量远比你想象的强大,你很难让任何诸如此类的大事不留痕迹,包括坏名声。
11、不要无休止地拍照和录像,没有必要把一切都记录下来。要用心体验生活,这些生活经历将会在你的记忆中永存。
12、有的时候可以不带手机出门,并且决定这么做时要心无挂碍,不要觉得不安。手机不是活物,也不是你身上多长出来的东西,要学会抛开手机生活。不要总是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
13、下载一些新潮的、古典的或者与众不同的音乐,不要像你的无数同龄人那样,全都听一模一样的歌。你们这一代人有着史上无人能及的便利条件,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开阔你的眼界。
14、不要总盯着手机,抬起头来,留意你周围发生的事情,看看窗外,听听鸟鸣,散散步,和陌生人说说话。保持一颗好奇之心,不要总用谷歌寻找答案。
15、假设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那时我会收回你的手机。我们会坐下来谈心,然后再从头开始。你和我都在不断学习。我是站在你这边的“队友”,让我们共同面对。
我希望你能同意这些条款。以上所列举的大部分告诫,不仅仅适用于这部iPhone,也适用于你的生活。
这位美国妈妈的教育方式让小编想起了我们中国的父母,很多中国父母对孩子都过于溺爱。从小给孩子当保姆,管完小学管中学,管完中学管大学,大学毕业还帮着找对象,结婚时给孩子买齐各种家具、电器,甚至孩子生了子女,老家儿还得给看着,这保姆哪天才到头呢?这样做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代无能的人,甚至很多“啃老族”。
有一个学生从小什么活也不干,可对父母越来越不尊敬,父母商量后决定再也不能惯孩子,得让孩子干活。一天让孩子去倒尿盆,孩子不干,家长逼着孩子把尿盆端出去了,可孩子只倒了一小半又把尿端回来了,家长说:“你怎么不倒干净了,”孩子居然说:“这也不是我一人尿的,还有你们尿的呢,自己尿的自己倒。”家长的溺爱必然造成孩子懒惰、自私的心理。
家长对孩子“包办过多”、“保护过度”、“照顾过份”,导致一些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成了极强的依赖性,在这些孩子的眼里,家长就是他们的保姆,离开家长这根拐棍他们就不会走路了。对于这种问题,家长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
那么如何解决溺爱的问题呢?
1、藏起一半的爱,搞“挫折教育”
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性的爱,失掉原则的爱。导致溺爱的原因是家长有一种补偿心理。一些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受了许多苦,心想不能再让孩子受苦了,自己没享到的福一定要让孩子享到,于是在孩子面前摆满鲜花,铺满红地毯,想让孩子一辈子都顺心,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因此家长一定要藏起一半的爱,搞“挫折教育”、“生存教育”,让孩子去吃点苦,千万不要舍不得。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提高孩子自理能力,自强精神,家长要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这种机会。
2、变换角色
溺爱往往与血缘有一定的关系,有血缘关系的容易产生溺爱,没血缘关系的不容易产生溺爱。军官训练士兵没有溺爱;老师教育学生没有溺爱;教练员训练运动员没有溺爱。唯独家长教育孩子有溺爱,因为孩子是家长身上掉下的肉,是自己的血脉,这层血缘关系往往使家长的感性战胜理智,形成溺爱,因此要解决溺爱问题必须先从血缘上下功夫。
“变换角色”,就是在教育孩子时要有多重角色,在处理问题时不但是父母,还是教师,假如这孩子不是我亲生的,是我的学生我该怎么教育呢?一想到这儿往往就站到老师的立场上了,也就容易理智了,这叫主观上割断血缘关系,这样做就可以解决溺爱问题了。
3、小时严,大了宽
溺爱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小时家长认为闹一点没关系,对孩子放任,孩子骂了人还说,瞧咱们儿子会骂人了;孩子打了左脸,家长把右脸伸过去让孩子打,觉得好玩,宽容地过了火。在“好玩”之中养成了孩子很多不良习惯。
教育孩子应该宽严适当,宽严结合,但是不同时期宽严应该有所侧重。幼儿时,孩子可塑性很强,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时应以严为主,绝不能溺爱、放任。而进入青春期时,孩子自我意识增强,要求与大人平等,这时家长应给孩子以更多的民主,创造宽松一点的环境,这样才能防止逆反心理。如果小时候严了,养成好习惯,到大了宽一点也没关系,不会出大格,总之,小时严,大时宽才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
4、要有家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也应有家规,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让孩子心中十分明确。例如孩子不干活,家里就应有“家务劳动承包制”。家长把家里的活列出清单,分配孩子干一、两样,承包给他。假如孩子该洗刷餐具而没干,家长也要“罢工”,不给孩子做饭。有了规定要严格执行,家长要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要履行对家庭的义务,从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位美国妈妈的教育方式值得中国爸妈学习!
▍内容来源:世界华人周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综合编辑: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