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一:
南北大街东西走,
十字街头人咬狗。
拿起狗来砸砖头,
却被砖头咬了手。
有个老头才十九,
喝着藕来就着酒。
从来没见过这宗事,
三轮拉着火车走。
版本二:
倒唱歌儿顺唱歌,
河里石头爬上坡,
我打弟弟门前过,
看见弟弟摇外婆。
满天月亮一个星,
千万将军一个兵,
从来不说颠倒话,
聋子听见喜盈盈。
版本三:
太阳从西往东落,
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
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
山上鲤鱼搭成窝。
腊月苦热直淌汗,
六月暴冷打哆嗦。
黄河中心割韭莱,
龙门山上捉田螺。
捉到田螺比缸大,
抱了田螺看外婆。
外婆在摇篮里哇哇哭,
放下田螺抱外婆。
版本四:
颠倒歌,说颠倒,
石榴树上结红桃,
杨柳树上结辣椒;
吹着鼓,打着号,
木头沉到底,
石头水上漂;
小鸡叼了秃老鹰,
老鼠抓住大花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
版本五:
小小老鼠森林里面称大王,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事情全颠倒,你说可笑不可笑.
小小鱼儿飞呀飞在蓝天里,小鸟儿游呀游在大海里,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事情全颠倒,你说可笑不可笑.
版本六:(这个应该是自编的《颠倒歌》)
黄昏后,做早操。
看见老鼠抓个猫,
狗吃草,马长角,
吓得板凳满街跑。
吃牛奶,喝面包,
背着汽车上书包,
你说颠倒不颠倒?
以下是百度百科对《颠倒歌》的介绍:
简介
在我国俗文学园地有一种别有意趣的颠倒歌,它的创作风格类似于打油诗体,其特点是运用“故错”手法,偏把事物往反了说。这种歌因为其幽默谐噱的民间趣味,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歌谣
以下是在山东一带流传的歌谣“东西路,南北走,顶头碰上人咬狗。拾起狗来砸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老鼠叼着狸猫跑,口袋驮着驴子走。”还有一种版本是:“咬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砸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这是流传在单县的颠倒歌,内容上荒诞,但其趣味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特色
颠倒歌几乎都是这样,把自然界的某些规律、某些常见现象来个颠倒,在这个颠倒的世界里,四季可以打乱,雄雌可以混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等等,可以让想象力自由驰骋。曹县有这样一首:“颠倒话,话颠倒,石榴树上结樱桃。蝇子踢死马,蚂蚁架大桥。丫丫葫芦沉到底,千斤秤砣水上漂。我说这话你不信?老鼠衔个大狸猫。”它把多组事物放到一起颠倒着唱,思路非常活跃。莒县有这样一首:“说你诌,你就诌,大年五更立了秋。天地棚子蝈子叫,喝了咸汤(春节的饺子汤)打黑豆。五月十五发洪水,冲了一地秫秫头。捞着小的打八石,捞着大的打一斗。秫秫头上抱(孵)燕子,燕子窝里抱马猴。”这样的篇章与生产规律、生活规律完全相反,却成了颠倒歌的主要内容,在其中占很大部分。东平有类似的一首:“说瞎话,拉瞎话,荞麦地里耪三锄,一耪耪到枣树上,希令哗啦落石榴,虾腰错错着(摸索着)拾茄子,拾了马泡(一种野生植物,果实呈球状)两嘟噜,拿到家里熬瓜菜,盛到碗里是小豆腐。张三吃了李四饱,撑得王五满街跑。”曹县更有一首讲述从种到收再到吃的颠倒歌,语调非常紧凑,读来朗朗上口:“说胡拉,就胡拉,寒冬腊月种棉花。锅台上头撒种子,鏊子底下发了芽,拖着几根葫芦秧,开了一架眉豆花,结了一个大茄子,摘到手里是黄瓜,舀到碗里是芝麻,吃到嘴里是豆腐渣。”
网上还有教育人士探讨《颠倒歌》的作用,节选如下:
浅谈颠倒歌对幼儿的影响
颠倒歌,
也称滑稽歌、古怪歌和倒唱歌, 它通过大胆的夸张, 有意错倒地描绘某种自然景象或生活中的事物,
达到以反衬正的目的。它巧妙地运用相反相成的辩证法原则, 以表面的荒诞暗衬, 揭示事物的本质, 其中常常蕴含哲理。在我国,
颠倒歌最早出现于1900年出版的 《 孺子歌图》中。收编在《 孺子歌图》中的颠倒歌的表现形式已经比较完整、成熟。如: “ 东西街,
/南北走, /忽闻门外人咬狗。/拿起门来推开手, /拾起狗来打砖头, /又被砖头咬了手。/骑了轿子抬了马, /吹了锣鼓打喇叭。
”它跟今天儿童口中吟唱的颠倒歌已经没什么大的区别。颠倒歌幽默诙谐, 意味深长。如传统儿歌 《 听我唱个颠倒歌》 : “
太阳从西往东落, /听我唱个颠倒歌。/天上打雷没有响, /地下石头滚上坡。/江里骆驼会下蛋, /山上鲤鱼搭成窝。/腊月酷热直淌汗,
/六月暴冷打哆嗦。/黄河中心割韭菜, /龙门山上捉田螺。/捉到田螺比缸大, /抢了田螺看外婆。/外婆摇篮里面哭, /放下田螺抱外婆。
”这首儿歌看似十分荒诞、悖情逆理, 但仔细琢磨一下,它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揭示了事物的特征和秩序。颠倒歌几乎都是这样,
把自然界的某些规律、某些常见现象来个颠倒, 在这个颠倒的世界里, 四季可以打乱, 雄雌可以混淆, 弱者可以战胜强者等,
让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颠倒歌的形式非常简单, 只是将正常句子中指代事物的词语加以颠倒, 人们只需将这些词语位置互换,
歌词的内容就合理了。比如 “ 太阳从西往东落” , 只需把 “ 西”和 “ 东”互换位置,
儿歌内容就合理了。颠倒歌这种有意为之的理性倒错的单纯形式是它的重要特征,
这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幼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
颠倒歌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其次,
颠倒歌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再次,
颠倒歌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最后,
颠倒歌能陶冶幼儿的性情。
(欲知详情者,请自己网搜。)
这是另一篇谈山东《颠倒歌》的文章:
饶有趣味的颠倒歌
有一首台湾歌谣是这样唱的:“倒唱歌儿顺唱歌,河里石头爬上坡,我打弟弟门前过,看见弟弟摇外婆。满天月亮一个星,千万将军一个兵,从来不说颠倒话,聋子听见喜盈盈。”这是一首“颠倒歌”,民间文学专家段宝林先生说:“儿童游戏歌中有一类颠倒歌,似乎没什么意义,但联系实际看,则可以隐约体会到它的讽刺性。”颠倒歌是一种流行广泛、内容与形式都较为特殊的儿童歌谣类型,分布地域较广,在山东也有流传。
“东西路,南北走,顶头碰上人咬狗。拾起狗来砸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老鼠叼着狸猫跑,口袋驮着驴子走。”这是流传在单县的颠倒歌,内容上荒诞,但其趣味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颠倒歌几乎都是这样,把自然界的某些规律、某些常见现象来个颠倒,在这个颠倒的世界里,四季可以打乱,雄雌可以混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等等,可以让想象力自由驰骋。曹县有这样一首:“颠倒话,话颠倒,石榴树上结樱桃。蝇子踢死马,蚂蚁架大桥。丫丫葫芦沉到底,千斤秤砣水上漂。我说这话你不信?老鼠衔个大狸猫。”它把多组事物放到一起颠倒着唱,思路非常活跃。莒县有这样一首:“说你诌,你就诌,大年五更立了秋。天地棚子蝈子叫,喝了咸汤(春节的饺子汤)打黑豆。五月十五发洪水,冲了一地秫秫头。捞着小的打八石,捞着大的打一斗。秫秫头上抱(孵)燕子,燕子窝里抱马猴。”这样的篇章与生产规律,生活规律完全相反,却成了颠倒歌的主要内容,在其中占很大部分。东平有类似的一首:“说瞎话,拉瞎话,荞麦地里耪三锄,一耪耪到枣树上,希令哗啦落石榴,虾腰错错着(摸索着)拾茄子,拾了马泡(一种野生植物,果实呈球状)两嘟噜,拿到家里熬瓜菜,盛到碗里是小豆腐。张三吃了李四饱,撑得王五满街跑。”曹县更有一首讲述从种到收再到吃的颠倒歌,语调非常紧凑,读来朗朗上口:“说胡拉,就胡拉,寒冬腊月种棉花。锅台上头撒种子,鏊子底下发了芽,拖着几根葫芦秧,开了一架眉豆花,结了一个大茄子,摘到手里是黄瓜,舀到碗里是芝麻,吃到嘴里是豆腐渣。”
颠倒歌的特点就是幽默风趣,像高青县流传的一首:“瞎话,实话,锅台上种了二亩甜瓜。光光腚的偷去一裤兜儿,穿坎肩子的偷去两袖筒子。叫瞎子看见啦,聋子听见了,哑巴就喊,瘸子就撵。”另外,山东的颠倒歌有自己的特点,除了内容外,有些颠倒歌的节奏形式很像山东快书,句式也很灵活。曹县有一首就是这样的特点:“太阳出西落在了东,胡萝卜发芽长了一根葱。天上无云下大雨,树梢不动刮大风。滚油锅里鱼打浪,高山顶上把船撑。东洋大海失了火,烧毁了龙王的水晶宫。一只蚂蚱咬死驴,小麻雀一嘴叼死鹰。阳关道上有人骑着大刀扛着马,又来个口袋驮驴一溜风。半空中有个兔子咬死鹰,院子里老鼠拉猫钻窟窿。极小的公鸡下了蛋,蛋中长根骨头硬如钉。小鸡吃了黄鼠狼,青蛙吃了个长蛇精。老太太见了心害怕,胡子吓得直扑棱。”
这个是成人版的《颠倒歌》,单人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