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也能成为Jeremy 吗?是的,我们也可以。即使你一个月只挣5000 元,只要认真存钱,45 岁时也能够实现财务自由。
不信?跟着我们算一算。
小林和小芳是一对生活在中国的夫妇,今年25 岁,现在他们每个月的家庭收入是1 万元,一年挣12 万元。小林和小芳也想在45 岁提前退休,前提是他们得存下一笔钱帮助他们实现财务自由。
对他们来说,有两个挺有利的条件。
一是他们还年轻,收入增长的潜力很大,我们假设前10年他们的收入增长快一些,年均增长10%,后10 年收入增长速度稍微慢一些,年均增长7%。
二是他们挺会过日子的,虽然不像Jeremy 那样一个月能存70%的收入,他们每个月存下一半收入的问题并不大。
再做一个假设,他们每年存下来的钱都投在低风险的稳健理财产品中,年化收益率稳定在5%,这一点即使对于毫无投资经验的人来说也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那么,如表所示,在小林和小芳45 岁的时候,就能够存到444.6 万元。到那时,就算不工作,靠着这笔钱,他们每年也能赚到22万元的投资收益,轻轻松松实现财务自由!
怎么来看这张表呢?如第一行,小林和小芳25 岁时,年收入是120000 元,当年可存下一半,也就是60000 元,这笔钱在20 年后通过持续投资(5%的年化收益率)累计增值到151617.01 元。第二行,他们26 岁时,年收入132000 元(年收入增长10%),存下一半也就是66000 元,这笔钱在他们45 岁时累计增值到158836.87 元……依此类推,除了从第11 年开始他们的收入增长开始放缓到7%,别的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这样,在他们45 岁时就攒到了足够的钱,不工作也能够自在地生活。因为他们的总资产444.6 万元,每年按5%的收益率来计算的话,至少能够生息22万元,基本能够满足一年的生活支出。在这个时候,他们的被动型收入大于等于生活支出,这也正是“财务自由”的基本要求。
需要做个说明的是:在这个预算中,我们没有考虑养育子女的情况。如果考虑要抚养下一代的话,可能需要收入更高,才能实现目标。
走向财务自由的4个前提
这个测算把一个美好的可能呈现在我们面前:即使你没有金山银山,即使你收入一般,也会有实现财务自由的那一天。
当然了,要想走向财务自由,必须满足4 个重要的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能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资是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可能你现在的收入还不高,勉勉强强达到平均收入的水平,可是在这二十年的长跑过程中,保持收入的持续可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收入有个自然增长的过程,社会薪酬水平在不断提升,年轻人逐步在职场如鱼得水,收入也不断上新阶。但是,另外一方面,提升自己、抓住机遇更加重要。合理地规划、纵向地升职、横向地跳槽都能够带来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挣得越多、走向财务自由的速度也越快。
第二个前提是“能存”。月光族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必定是空谈,因为财务自由的前提是拥有一大笔能够为你带来被动收益的资产。记住:只有存下来的钱才是自己的。就像Jeremy 和曾琬铃那样,他们通过做一些改变,减少了许多并不必要的开支,并最终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在消费方面一定要理性规划,节制消费,才能攒下后续投资的资本。成功地节制消费不仅需要足够的智慧,也需要持之以衡的超强毅力,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第三个前提是“不买房”。对于一对普通收入的夫妇来说,购房所需要的首付、装修、各种税款、交易费用至少需要占掉他们10 年工作的积蓄。这还只是个开始,供房贷的钱也会占到收入的一多半。要想积累一大笔存款的愿望就此告别。
有人会说,买房也是一种投资,存房子比存钱来钱快多了。到45 岁的时候再卖出房产,换取现金,不是一样可以达到财务自由吗?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在经历了城市化高速发展之后,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少量的二线城市,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已经停止上涨。
未来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人均拥有的住房面积也会增加,对房产的需求进一步下降。如果把购房当作一种投资来看,不仅前期投入的成本很大,资产的流动性很低,预期收益率也不见得会高。
第四个前提是“会投”。在我们的测算中,达到每年5%的平均收益率就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也许你会认为,这点收益算什么呀,但是长期的、持续的增长对我们的资产增值就非常可观了。而且低风险的产品降低了门槛,即使你并不精通于投资,也能够找到合适的产品。
有了这4 个前提,再加上合理规划、严格执行,我们也能在45岁前实现财务自由,不工作也够花!
来源:理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