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原理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shenchang jixian ganshe celiang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简称VLBI

   一种独立站射电干涉测量技术。基线两端的射电望远镜各自以独立的时间标准(氢原子钟等),同时接收同一个射电源的信号,并记录于磁带上,然后将两磁带的记录一起送入处理机作相关处理,求出两相同信号到达基线两端的时刻之差 (简称时延)[115]和相对时延变化率(简称时延率)[114] (如图[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原理程序图])。[115]和[114]即是观测量。
 设被观测的射电源方向(赤纬δ,赤经λ)已知,在地心直角坐标系中,该两面射电望远镜位置间的坐标差(,,)同观测量间的基本观测方程为:
     c+ωcosδ(sinλ-cosλ)+   =-cosδcosλ-cosδsinλ-sinδz+c(+t),其中c是光速;左端第二项是自转项,ω是自转角速度,、用适当近似值代入计算;是观测误差;+t代表时延中来自仪器的部分。上式假设所有必须的改正均已作过,包括极移、周日极移、岁差、章动、传播介质、测站、和海潮负荷等。否则,在观测方程式中须有相应的待定参数。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原理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时延的观测精度很高,目前已达到 0.1毫秒,相应的距离是 3厘米。而且这种方法是纯几何性的测量,基本不涉及,测量的距离也只受地球自身的限制。所以,这种技术可以以厘米级的精度对全球进行测量。被观测的射电源是银河系以外的类星体,距离极远,它们的自行每年不大于0.0001″,射电源位置的精度目前已优于0.01″,还可更高,以此为参考的坐标系是很稳定的,是迄今为止可以利用的最好的惯性参考系。此外,这种技术测量速度快,几天或几小时的观测就可得出满意的结果。观测完全不受气象条件的限制,可全天候工作。所有这些,使它必将成为地球测量、地球动态测量和天体测量的特别有力的手段。
 这一技术是从连站射电干涉测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7年由加拿大的布罗顿(N.W.Broten)和美国的贝尔(C.C.Bare)、莫兰 (J.M.Moran)等人分别提出。十余年来进展迅速,现已发展到利用人造卫星作射电源。由于卫星的射电流量密度比类星体的强10万倍以上,干涉测量系统更趋微型化,可以更有效地用于流动测量。不过,因卫星高度有限,射电波波前是球面的,要作改正。卫星坐标用的是地球坐标系,成果处理时要作坐标转换,换算到以类星体为参考的惯性坐标系中去。
                 周江文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9751/250171122615.html

更多阅读

空间大地测量_PureSky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观测对象是各种人造地球卫星信号或河外射电源信号,各种卫星大地测量技术所获得的观测值均与卫地距向量(测站至卫星的向量)有关。卫星大地测量方法有几何法和动力法之分,在几何法中是把卫星当做高空的观测对象,并不去

关于血糖试纸条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要素 血糖仪测量原理

近期涉及了许多参比血糖测量方法,特别是关于血糖试纸条,所以分享一下有关原理。可能难免以偏概全,见仁见智地看吧。市场上的主流试纸条,现在测量时间都很短,几秒钟报出结果,信号采集方式基本上都是动态,动态又分为两种方式:积分式和直接读

StaMPS安装与使用心得二 -StaMPS下载与安装_Yunjun stamps

StaMPS (Stanford Method for Persistent Scatterers)是StanfordUniversity的Andrew Hooper开发时间序列雷达干涉测量开源软件, 在Dr. A. Hooper的个人网站提供下载。他和Gamma软件均为目前Time Series InSAR的常用软件。 该软件提供PS

声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原理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为网友你会坚强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