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成为现实,人们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可以在家里完成工作、看新闻、看电影、购物、点外卖、和朋友聊天……新一代宅男宅女也应运而生,不过,这种看似“省事儿”的生活方式虽然方便,却因为活动量较少,会带来不少新的疾病和问题。
来自江苏海安的杨东(化名),今年33岁,是医院内分泌科刚收治的一位糖尿病足患者。他的主治医生孙博士告诉我们:“这位患者虽然确诊糖尿病仅一年半的时间,但从他的入院检查结果来看,实际他的糖尿病病程已有10年左右。”10年前这位病人才23岁,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么年轻就患上了糖尿病呢?孙博士说:“从和他父母的交谈中得知,杨东是个名副其实的宅男。他平时的活动范围就是自己的家,如果没有必要,基本不会走出家门。”
据了解,杨东入院时,其右足第一趾溃破,右足红肿。入院后,孙博士为他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予以降糖、清创换药来控制创面。在其前期治疗效果良好的情况下,一周后孙博士为他进行生物蛆虫治疗。生物蛆虫可以进入到外科手术难以到达的深部创面,吞噬腐肉,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目前杨东的病情控制良好,创面已有新鲜肉芽长出。
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新一代宅男宅女也应运而生。不过,宅男宅女每天运动量过少,摄入的热量必然会转化为脂肪积存起来。即使每一餐都吃得不多,但由于不运动、消耗少,最后结果还是热量超标。体内脂肪多,尤其是腹部脂肪蓄积,必然造成胰岛素抵抗。再加上长期吃快餐和零食,这些食物中脂肪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脂血症既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也是促使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乃至发生高血糖的因素。
孙博士提醒当下年轻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生活所需固然是件好事,但也导致了户外活动量的减少。
现代化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传统、健康的生活方式,否则,“省事儿”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新的疾病和问题。
糖尿病趋年轻化 最小患者不到一岁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当天上午,清远市某医院内分泌科在中山公园举行糖尿病宣传义诊活动,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免费测量血压和血糖。
内分泌科主任介绍说,清远市糖尿病患者呈现出知晓率低、控制率低、发病率高等特点,此外,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我接诊的患者当中,最小的糖尿病患者不到一岁。”杨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尽早进行生活干预,管住嘴迈开腿,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市民,最好定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案例糖尿病患者不到一岁,需要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杨主任告诉记者,50岁以上的市民,将近有一半处于糖尿病初期或者即将患有糖尿病,不少年轻人,同样患有糖尿病。
杨主任介绍说,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四大类,其中I型糖尿病的病因并不明确,但一般和自身免疫以及环境有关;2型糖尿病病人大部分超重或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则相对较少。
杨主任从医20多年,在她印象中,最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还不到一岁,病因并不明确,由于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