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句的技巧
(根据中华诗词大学授课讲义整理)
什么叫对句呢?对句是指按照对联的格律,根据他人的出句而对的另外一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对联的基本格律也就是对联的六要素,包括:字句对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相对,语意相关。这是对句必需遵守的规则。在遵守对联格律的前提下,我们如果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对句步骤,对我们的对联水平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下面介绍一下对联前辈们总结的对句步骤。
我们准备对联的时候,首先要明白出句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明白了出句的意境,就按照对联六要素一步一步地来。
首先学会断句(断句可以参考余德泉老师的马蹄韵和王力的意节说),而后再进行对词,接着再去校正平仄,炼字,最后再锤炼意境。
下面我们就一个出句,系统地学习一下。
出句:夜雨随春到
第一,断句(“节奏对拍”要素,即判断出句的节奏点):夜雨随春到。
第二,对词(“字句对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要素,即为每段的词找个相应的合适的词来对):“夜雨”对“天风”,“随”对“伴”,“春”对“夏”,“到”对“来”。得到这么一个对句:“天风伴夏来。”对完词后,大致看一下,“天风”好像不知所指,我们炼一下字词,将其改为“山风”试一下:“山风伴夏来”,这句比原来那句似乎好了一些。
第三,查律(“平仄相对”要素,即检查一下平仄):确定平仄,如果不敢确定自己普通话水平和对入声字掌握水平的话,我们就用平仄查询工具来查,比如说《搜韵》或者《诗词对联平仄、重字、尾字韵目查询程序》,这个对句从平仄的角度来看,“平平仄仄平”没有问题。
第四,炼意(“语意相关”要素,即检查对句内容是否与出句联结紧密):从整联来看,一春一夏,隔了。那么我们试着将这两个景物拉近一些,将“夏”改成“晚”字,将“伴”改成“向”字,最后我们得到了一个意境统一的对句:
夜雨随春到;
山风向晚来。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基本找出的对句的基本步骤。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步骤”不是什么金科玉律,因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可能会有其它更直接、巧妙的方法或步骤,这里我们就不一一例举了。
如何做到语意相关?
大家一定有个共识,就是在对联的六要素中,“字句对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相对”这五个要素相对容易掌握,“语意相关”这一要素是最难把握的。
那么,如何做到“语意相关”呢?今天咱们就从以下三个环节介绍一下:
1.关联。
要做到语意相关,我们要养成首先找“关联点”的习惯。
什么是对联的“关联点”?“关联点”就是出句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关联点”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同一个事物、同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氛围、一种气质。“关联点”就如同一把折扇的扇轴,只有围绕它拨动,才能打开一个完整的扇面,否则,要么打不开这把扇子,要么打开的扇子就会破损。对句应在“关联点”下进行延展、深化、升华。
如何找对联的“关联点”呢?下面就介绍一下找“关联点”的几种法。
第一,重点字词法。即在出句中,寻找最关键的字和词。先看清代车万育《声律启蒙》中一联的出句:
两岸晓烟杨柳绿。
仔细读读,你会发现此句中“绿”字的特殊性。此字不仅透露出最多的信息,还决定了此句的基调。换句话说,此字不仅是一种颜色的展示,更主要是向你暗示了春的环境。此时再看对句:
一园春雨杏花红。
下联直接用“春雨”呼应,同时用“杏花”应景,“红”字收尾。(正合了“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两岸晓烟杨柳绿;
一园春雨杏花红。
此时一幅烟雨迷蒙、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象就在大家面前展开了,给我们一种和谐美的享受。这个上联的“绿”字,决定了上下联的关系,决定了整联的内容,决定了整联的意境。
第二,是事物特点法。即在出句中,找到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先看这个对联: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这副联就紧紧抓住了炭的特点,用炭的特点做“关联点”。上联从正方向说炭一直黑的时候有形有骨,下联转入反方向,当它十分红的时候就变成灰烬了,这也是反对的写法。它是一副警世联,通过此联,阐明了一个道理:人有逆境、顺境,逆境的时候要坚强,要有骨气,顺境的时候大红大紫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了,人生当以“炭”自警。
第三,是修辞技巧法。即以出句的主要修辞为“关联点”。咱们看下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此联出句,有一个亮点,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种拟人的手法自然成为特殊“关联点”。那么对句,自然要围绕这个“关联点”,修辞对应,风格一致,这样才能造成上下联的和谐一致,咱们知道,上下联应该是一个整体,如果风格不一致了很可能出现或者头重脚轻、或者自说自话等现象的出现。
第四,是合理延展法。即利用出句进行合理延展,以延展出的事物作为“关联点”。看这个出句:
客为坎上寓公,到此好吟千树雪
大家想想这句的关联点是什么?咱们看到雪字,思绪会不会一下子就飞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了,然后,就在冬天里使劲找可以应对的东西。咱们看看人家是怎么对的:
客为坎上寓公,到此好吟千树雪;
我是江南驿使,折来聊寄一枝春。
此联“关联点”就采用了延展的方式,用“梅”实现了合理延展:先从雪转到梅,再从梅转向春天,梅在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就是峰回路转、意境深远。读后会在心里细细品味他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内涵。
这是老师们总结出的寻找关联点的几种方法,,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总结出更多的好方法。掌握和找关联点的方法,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意“关联点”的首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应改变刚开始对句时“断句、对词、查律、炼意”的四步骤习惯,改为“关联、断句、对词、查律、炼意”五步骤。即对句时首先考虑找“关联点”,找到“关联点”后,再“断句、对词、查律、炼意”,这样才能保证既“对”又“联”。
第二,要注意“关联点”的稳定性。一个出句可能有多个“关联点”,但他们是有主次之分的,我们要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寻找最佳“关联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出句找到最佳对句。虽然语言文字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对联的意境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但是要围绕一条轴来展开想像,尽量地接近这个中心轴。越是接近中心轴了,就越是好的对句。找到“关联点”后,要注意它的稳定,也就是在调整平仄或提炼意境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字词进行修改,但这种修改应以不影响对联的“关联点”为前提,否则,就会造成因词害义或因韵害义的现象出现。
第三,要注意“关联点”的有效性。找到“关联点”,一定要注意上下联联意的合理,否则,即使找到“关联点”,也不能对出好作品。比如说正对,在找到“关联点”后,一定要注意这一事物的不同角度,从不同的侧面相互补充,形成整体。否则,就会犯合掌的毛病。而反对虽是一正一反,但一定要在关联点下注意要互相映衬,否则还是会出现“对”而不“联”的问题。串对也就是流水对,则要在找到“关联点”的基础上注意承接和顺连,使之形成固有的关系,否则又会出现只“对”不“串”的问题。
2.控制。
“控制”两字,实际上说明了出句与对句的基础关系,即对句是要受到出句控制的,如果不理会出句的“控制”,对句肯定要犯“隔”的毛病。我们借一个写景的出句,试着分析一下出句是如何“控制”对句的:
出句:静水飞花惊月影
第一,是景的控制,出句都写了哪些东西?看完例句,我们把“水、花、月影”罗列出来。根据罗列出来的物象,我们能分析判断出什么内容呢?能判断出出句描写的季节、时间和天气吗?出句有“水”有“花”,冬天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你最好不要在对句中出现“冰”、“雪”、“梅”等表现冬天的字词。出句有“月”,时间应是夜晚,所以你最好也应在夜晚的环境下找寻事物应对。同时还是因为有“月”,我们可判断出应是睛天,所以我们尽可能不要让“雨”、“雾”等看不见月亮的字词在对句中出现。根据一个静字,还可以判断出这个时候是风平浪静的,那么下联就不要出现风舞场柳这样的景象了。
第二,是色调的控制。一副对联,他可以通过文字显现给我们一副画面,有实实在在的画面,还是有心理的感受。所以说对联是有色调。它也是有“暖色调”、“冷色调”或者“中性色调”的,只要我们细心,就能分辨出它的“色调”来。比如说花好月圆、莺歌燕舞,就是暖色调,如果是凄凄切切呢,就是冷色调,如果没什么感情色彩呢,就是中性的。就这个例句而言,出句活泼灵动,我们可以把它归入“暖色调”。同理,“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清著名文学家金圣叹因哭庙案被杀,临刑前同其子女告别而作的一副联)”这个联便是“冷色调”。色调定了,那我们就要尽可能在这个色调下来应对,最好不要出现“暖调”“冷调”相互乱对的情况。因为只有色调一致了,才能使整联在情感上和谐一致。
从以上例句来看,“控制”一说,有些像破案推理,即通过事物的因果关系来推论未知的东西。同一个犯罪现场,有的警探看不出所以然,有的警探却能根据现场的很多细节将犯罪情景推论得八九不离十。“控制”的掌握与出句的分析,没有捷径可言,这需要大家平时一定要“细看多想多对”。
3.超越。
如果出句是上联,按上文所讲的“控制”,是不是说下联的对句就应在出句的控制下亦步亦趋呢?不是的。一个好的对句(以下均指下联),应该是努力使对句在出句“控制”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使对句适当重于、深化于、精彩于上句。这样,这个对句才更有质量,整联才有更好的意境。
上下联的关系,就好比我们建筑物的墙壁的根基的关系一样,如果根基不牢固了,那么整个建筑物就是豆腐渣了。上下联最其码要做到旗鼓相当,下联稍重于上联就更好了。
如这么一个出句:
琴伴庭前月
两个人各对了一句,分别是:
对句一:箫吹岭上云
对句二:衣无世外尘
两句均符合对联格律“六要素”,但我们再细细品一下,就会发现“对句一”完全受“控制”于出句了。如:见到出句的“琴”,他就只想到在乐器的范围内挑其它乐器,见到“庭前”,就只想到找另外一个具体的景物,见到“月”就只想到在天文景物中找个其他的,结果对的句子只能说中规中矩。再看“对句二”,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他在用字用词上,摆脱了义类工对的束缚,在词性一致的情况下适当放宽,结果便出现了对句二这种上联写景,下联写理的对联,通过下联的写理,将“无尘”“潇散”等传统哲学意味的清逸之气贯通,使得整联得到了升华,有了更高层次的意境。
一个好的对联,就像一个美女,不仅要天生丽质,还要有学识修养,一个没有学识修养的美女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花瓶而已。所以说,容貌之美与内在之美相比,内在之美更重要,同理,辞藻之美与意境之美相比,意境之美才是我们追求的。所以,我们在对句时,一定不要随随便便对完就算了,也学学古人的“推敲”,同一个意思,尝试着多换几个字或几个词,或面对同一个事物,多换几个角度写,看能不能实现化腐朽为神奇的“超越”?
虽是如此,“超越”也需要注意以下两个环节:
一是“宽”而不乱。用字用词虽然可以宽,但关键的词语词性、词语结构、词语节奏要尽可能保持一致,而绝不能“超越”的没了规矩。二是适可为止。下联的“超越”要把握尺度,要注意“适当”重于、深化于、精彩于上句。而绝不能“飞的更高”,否则很容易造成“上轻下重”过犹不及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