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2010大洪水 电影 七、女娲大洪水与极移-解密《山海经》

  七、女娲大洪水与极移
  从上文我们知道,《旧约》中的大洪水传说,实在是几次大洪水的模糊记忆。
  从中国典籍看,有记载的大洪水,首推女娲时的大洪水。
  女娲真的存在吗?
  从《山海经》看,女娲是存在的。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这是什么意思?
  经文前面说“十人”,可后面谈到的却只有一人,可见“十人”并不是十个人的意思。那“十人”是什么?这段经文要用上海话读。十人,上海话就是陕人。女娲之肠,上海话就是女娲之葬。肠、葬上古同音互译。栗广之野就是栗广之阳或栗广之岩(崖)。经文的意思是:有神,陕人,名叫女娲神,逝后为神,处于栗广之岩,困倒而逝。
  从经文意思来看,女娲是累死的。

  女娲是怎么累死的?
  因为大洪水。
  据《淮南子.览冥训》说:“昔者黄帝治天下……然犹未及虑戏氏之道也。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这是中国最早的大洪水----女娲时大洪水。
  大洪水的原因是什么? 
  《淮南子》实际已点明了女娲时大洪水的原因。只不过前人都没有看懂。
  原因是什么?
  是极移!
  为什么?
  我们看《淮南子》怎么说的。《淮南子》说,从前黄帝治理天下,......然而还是不及虑戏氏治国之道。往古之时,南极、北极、东极、西极四极紊乱,九州分裂,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火灾炎炎而不熄灭,洪水汤汤而不停息,凶兽到处吞食人民,猛禽到处扑食老幼。于是女娲炼红铜以补苍天,斩断大鳌的四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救冀州,积芦灰以止洪水。

  四极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都将它附会为四根天柱。那是后人不理解而附会的产物。天哪有什么柱子。四极就是东南西北四极。四极废就是说东南西北四极易位。也就是说原来的东方不是东方了,西方也不是西方了,南、北也不是从前的南、北方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太阳不是从以前的东方升起了,太阳可能从原来的南方升起,也可能从原来的北方甚至西方升起。
  太阳会从西边升起吗?
  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且慢。
  先让我们看一看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据希罗多德的《历史》说:“埃及人和他们的祭司所告诉我的事情就是这些了。他们跟我说,从第一个国王到最后的那个海帕伊司托斯的祭司,中间总计是三百四十一世,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也就有相同数目的国王和祭司长。三百世是一万年,三世等于一百年。不把三百世计算在内,剩下的四十一世则是一千三百四十年。这样算来,全部时间就是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年;他们说,在这全部时期当中,他们没有一个国王是人形的神,而在这段时期之前或之后的其他埃及国王当中,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告诉我说,在这一段时期里,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虽然如此,埃及现在却没有经受任何变化,不管是在河流和土地的生产方面,还是在疾病和死亡的事情上面都是如此。”

  希罗多德说,埃及的祭司告诉他,从埃及第一个国王到海帕伊司托斯祭司时埃及共有341世,341个国王。在这341个国王期间,“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太阳是东升西落的。“逆反常规”,说明太阳不是东升西落!埃及祭司也正是这个意思,他说有两次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现在下落的地方不就是西方吗?可见太阳有两次是从西方升起的。但后一句不好理解。太阳有升就有落。后一句“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这与前一句不是同一个意思吗?如果是同一个意思,那就只是从西方升起了两次啊。可它又说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当然这可能是埃及祭司在表达上有问题。事实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以现在的方位作参照的话,应该是太阳西升东落,再东升西落,又西升东落,最后东升西落。这样就是四次。每一次太阳运动和前一次比较起来就是逆反常规了。

  不管实际是怎么样,希罗多德的《历史》表明,太阳曾经有两次是从西方升起的!又有两次是从我们现在的方位升起来的。

  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误传吧?
  且慢!
  《山海经》里恰恰就记载了太阳异乎寻常的运动。
  从《南山经》首经招摇山来看,据《山海图》复原图,底格里斯河在上古是向西注入大海的,而现在却是东南流注大海。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上古太阳是从现在的西北方升起来的!当然,也可能是底格里斯河在《山海经》形成后改道了。原来是西流,现在改道为东南流。好。姑且放过招摇山,暂且承认它可能改道了。
  请再看《南次二经》柜山和长右山。《山海经》作者可能也估计到后人会以为是河流改道。在这里《山海经》提供了名山的方位信息。《南次二经》说:“南次二经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囱比](pí),东望长右。”这一句没有问题,意思也非常明白:长右山在柜山的东面。关键是后面经文又说:“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在这里长右山却是在柜山的东南面!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二座山不是同一个时期记录的。在记录柜山时,长右山是在柜山东边的;而记录长右山时,长右山此时却是在柜山的东南方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原来太阳是从东南方升起来的!现在却是从东方升起来的。太阳改变了运行轨迹

  !由原来的东南方运行到现在的东方了!
  再看《中次十一经》翼望山:“翼望之山。湍(zhuān)水出焉,东流注于济;贶(kuàng)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据《山海图》复原图,此翼望山就是今云南的高黎贡山。其西面的伊洛瓦底江之名就来源于翼望山。伊洛瓦、翼望同音互译。伊洛瓦底江在中国古称丽水。此山之大河现在都是南流,而上古却是东流或东南流,可见上古太阳是从南方或东南方升起来的。
  再看《西次三经》:“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摇-手](yǎo)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虫焉](yān)渊。”这里崇吾山就在现在陕西长武附近。长武之名来源于崇吾。冢遂,就是今同心,也是同音互译。[摇-手](yǎo)之泽就是渭河平原,上古为泽。[虫焉](yān)渊就是今延安。据此方位,当时此山成图时,太阳是从今东北方升起来的。

  再看《海内经》。《海内经》载:“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子]高,柏[子]高上下于此,至于天。”华山即今陕西华山,肇山在山西河北之间,山已不存在了。上古肇山在华山的东面,据《山海图》复原图,肇山所在的位置却在现在华山的东北面。这也表明《海内经》形成时太阳是从现在的东北方升起来的。这是什么时代的事?后文解读经文时再谈。附带说一句,柏子高中间的子字是后世注家所加。注文实际上是误注了。原经文根本就没有“子”字,也不是“子”字脱落之故。后世注家误注的地方不少,后面解读经文时再谈。
  还有一些,此不一一列出。具体见后面经文详解。
  由此我们看到,太阳曾经从我们的东北方、西北方、南方、东南方升起过!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的东南西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既然东南西北在不断变动,南极、北极也一定在跟着变化!东极、西极也一定在跟着变化!这不是极移又是什么?
  关于太阳改变运行轨迹的记录不仅《山海经》有记载,《彝族源流》也有记载,据《彝族源流》:“远古的时候宇宙忽然颠倒了一次,日月都沉没了,天翻地覆之后,日月倒着出。鸭子头碰到天顶,蝌蚪在天边游玩,凡是有生命的一天之内都消失了。…只剩下笃米俄住在洛恒山。”洛恒山在哪?如果用粤语读,就是《南次三经》的鹿吴山,其地在拉萨附近!

  此外西方神话中也有。但也没人看懂。
  请看下面这则希腊神话:
  法厄同向父亲要求
  驾驶带翼的太阳车
  任性的年轻人
  驾车狂奔改变了故道
  狂喜中手足无措
  太阳车失去了控制
  大地受尽炙烤
  大火蔓延耕地烧毁
  人的皮肤烤成了黑色
  乱窜的烈焰烧着了
  法厄同的头发
  一团火球飞旋而下
  水泉女神埋葬了法厄同
  福玻斯陷入深深的后悔
  这则神话明确指出,太阳“改变了故道”,也就是说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法厄同“驾车狂奔”,表明太阳是在加速运行!这也是当时发生了极移的记录。千万不要以为仅仅是神话,相传几千年的神话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在文字没出现之前,历史就靠口耳相传,口头传说是先祖向后代传授知识的载体。后人看不懂,附会解释之,就成了后世的神话。
  所以希罗多德的记载并没有错,《淮南子》的记载也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观念和认识!

巴黎2010大洪水 电影 七、女娲大洪水与极移-解密《山海经》

  从《淮南子》来看,极移会引发火山爆发,会引发陨星坠落,会引发地球的板块运动,会引发大洪水,还会由于社会动荡而引发战争!
  有这么恐怖吗?
  我们先来分析《淮南子》上面那段话。
  四极,前面已经解释了。就是东南西北四极。四极废就是说原来的东南西北乱了,不起作用了。这也就是《尚书》所说的“废时乱日”。
  九州裂呢。是说九州分离,也就是说出现了地裂或板块运动。地裂好理解,但当时会出现板块运动吗?板块运动不是非常遥远的地质时代的事情吗?非也。板块运动其实一直在进行,只是相对缓慢,人类感觉不到,但极移时板块运动会变得非常明显。
  你怎么知道上古曾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板块运动?
  因为先民告诉了我们。可惜后人没看懂。
  请看古希腊神话《欧罗巴》。《欧罗巴》神话说,腓尼基国王的女儿欧罗巴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世界的两大部分亚细亚和对面的大陆变成两个女人的模样在激烈地争斗,想要占有她。其中一位妇女非常陌生,另一位妇女亚细亚非常热烈渴望得到欧罗巴。天亮后女伴们把欧罗巴引诱到海边的草地上,海神波塞冬有一件漂亮的长襟裙衣,以前她把它送给了热恋中的利比亚,现在又送给了欧罗巴。欧罗巴非常高兴,跑在同伴的前头,奔到了海边的草地上。宙斯迷恋上了欧罗巴,就化作一头漂亮无比的公牛引诱欧罗巴骑上了他的牛背。欧罗巴骑上公牛后,公牛慢慢向海边走去,最后加快了速度奔跑前进,突然跳进了大海。海水从公牛身旁缓缓流过,欧罗巴生怕弄湿了衣衫,竭力提起双脚,公牛却像一艘船一样,平稳地向大海的远处游去,不久海岸消失了,公牛驮着欧罗巴向远处游去,周围永远是无边无际的海水,后来他们来到了远方的海岸,公牛爬上陆地,来到一棵大树旁,公牛让欧罗巴下来,自已却突然消失了。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了出现在她的面前,说他是克里特岛的主人,请姑娘嫁给她。姑娘答应了,宙斯实现了自已的目的,又像来时一样消失了。姑娘后悔失身于陌生的男子,女神阿弗洛狄忒告诉欧罗巴说把她带走的是宙斯本人,此后欧罗巴将成为女神,收容她的这块大地从此就以她的名字命名,叫欧罗巴。

  欧罗巴默认了自已的命运,与宙斯生下了三个强大的儿子:米诺斯、拉达曼提斯和萨耳帕冬。米诺斯和拉达曼提斯后来成了冥界判官,萨耳帕冬则成了小亚细亚吕喀亚王国的国王。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简单地把它当成神话。祖先可没有兴趣和你讲神话,他们其实是在向后人传递信息,之所以被当成神话是因为后人不理解、误读的缘故。
  这则神话说的并不是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而是说的亚、非、欧三大板块的运动!故事说妇女亚细亚和一位不知名的妇女想要得到欧罗巴,这表明亚洲和非洲当时在和欧洲板块碰撞,特别是亚洲板块,远古时其地形就是公牛的形状,公牛指的就是亚洲,它事实上是隐喻上古亚洲板块曾挤压欧洲板块向西南移动,使欧洲滑近了非洲板块,致使美女欧罗巴出现在“陌生的男子”克里特岛面前。这意味着克里特岛远古时离欧洲要远,同时海神波塞冬的那件连襟衣裙其实就是一狭长的岛屿,上古它与北非利比亚是连成一体的,后来整体下沉了。而亚欧板块运动时出现了大洪水,地中海北部岛屿下沉了。米诺斯和拉达曼提斯也下沉了。

  奇怪吧?希腊人如何知道欧亚非三大板块的运动的?
  如果当时的人类没有明显感觉到地球的板块运动,他们能杜撰出一个这样的我们现在才知道的地球板块运动的神话吗?所以,我们要么相信这是先民的亲身经历,要么就是上古本就有高度发达的科技。

  那么“天不兼覆”呢?
  天不兼覆,就是说天破了,所以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天会破吗?在古人看来,天确实是破了。为什么?因为天上有东西掉下来了。什么东西?陨星或慧星!天上有天体掉下来,不是天破了又是什么?所以才有女娲补天!
  “地不周载”呢?大地不能完全承载万物。这是什么意思?大地承载不起啊。就是说有山川沉陷了,甚至可能有大陆沉没了!
  “火爁炎而不灭”呢?火,可能指天火,也可能指地火,当然也可能是森林、草原火灾。天火,就是陨星燃烧降下的火;地火指火山爆发;有天火、有地火,当然免不了森林、草原火灾。所以“火爁炎而不灭”。从《淮南子》记载的“积芦灰以止淫水”这一句来看。芦灰是什么?一直不明。其实它可能是火山灰,当时可能出现了火山爆发现象。

  “水浩洋而不息”呢,这就是大洪水了。不需要多解释。但从女娲洪水后尚能炼铜这一描述来看,这次洪水绝不是传说中的灭世大洪水,也绝不是《彝族源流》记载的大洪水。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呢。从《山海经》看,上古的兽、鸟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兽和鸟,有时是指民族和人。所以这句话中的猛兽和鸷鸟完全可能是指的上古民族 。
  女娲是什么时期?考古学家认为是红山文化时期。红山文化是大约前4000年至前3000年的文化,集中在燕山以北、大凌河和西辽河上游,因最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
  从《山海经》来看,女娲主要活动范围却是在秦岭、汉水至甘肃、青海一带。前面《大荒西经》提到的“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十人就是陕人的图画表音,也就是女娲是陕人的意思,实际上上古陕人、秦人都是一个音。从女娲主要活动区域看,《山海经》的记载和学者们的看法是有区别的。

  如果赤峰红山文化也属女娲文化的话,那它也一定是女娲文化的边区文化。从《山海经》和《淮南子》的记载来看,至少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国陕甘、青海和汉水上游一带应该已经出现了铜器。
  女娲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据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女娲氏……承庖牺制度。……及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帝王世纪》说从女娲氏到无怀氏共15世,都是沿袭庖牺制度。庖牺,学者们说就是伏曦。
  根据《帝王世纪》的说法,无怀氏之前世系为:
  庖牺(伏曦)---女娲---庖牺氏15世。
  另外根据《春秋纬》的说法:“彧温......号曰遂皇,冬则穴居,夏则巢处,燔物为食,使民无腹疾,治五百三十岁。忽彰次之,号曰庖羲。有人苍色大眉,名石年,戴玉理,始立地形,甄度四海。治五百三十年而流纥纪作。禅于谋泯,号曰榆罔,治五十四年。轩提次之,号曰帝寿鸿,即轩辕,有熊之子也。”

  《春秋纬》说庖羲叫忽彰,庖羲之后是炎帝石年,炎帝治530年,禅位谋泯,即榆岡。榆岡(灵恝)治54年,然后是轩提,即帝寿鸿,也就是轩辕。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纬》说炎帝时“始立地形,甄度四海”,这意味着《山海经.五藏山经》很可能出于炎帝!
  根据《春秋纬》的描述,其世系为:
  遂皇(或温)--庖羲(忽彰)--炎帝530年---流纥纪谋泯(榆岡)54年--轩辕(帝寿鸿)
  从上面世系我们可以看出,《春秋纬》把《帝王世纪》中的庖牺--女娲--庖牺氏15世并称为庖羲了。
  结合《帝王世纪》和《春秋纬》,其世系应该如下:
  遂皇--庖牺(伏曦)--女娲--庖牺氏15世--炎帝530年---榆岡54年(流讫纪)--轩辕(帝寿鸿)

  根据中国传统的说法,轩辕大约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人,我们暂且以此推算女娲所处时代。
  轩辕为公元前3000年,则榆岡为公元前3054年,炎帝石年为公元前3584年,庖牺氏15世为公元前4034年。据此,女娲大约为公元前4050年左右的人,这个时间相当于红山文化的早期阶段,时间上与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大体吻合。
  如果《淮南子》所记没有错的话,那么大概在公元前4050年左右,当有一次非常重大的与陨星相联系的天文地质事件,与此伴随的是四极位移,火山爆发、洪水肆虐和山崩地裂,甚至可能还有陆沉事件。
  女娲其人,除了《山海经》记载外,有考古方面的证据支持吗? 
  下图的陶罐是在甘肃临洮发现的。陶罐上画的是一蛙形人,下面画有巨大的女阴,蛙人四围是上古之“巫”字,即后来出现在两河流域的所谓“上下四方之王”。这陶罐实际是“以图表音”的具体体现。蛙图表示“娲”之音,以女阴代表女性。也就是说该图代表的就是女娲。这是上古文字形成之初的图音符号。图音符号,这是我的专利,世界首创。以后有人借用,请务必偿还。

  
  同样的陶罐还有一个,也是在甘肃发掘的。这与《山海经》女娲神是陕人的记载是相符合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山海经》的记载实实在在不是神话。
  那么女娲时的极移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点以后再谈。我们先看历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59951/27721284392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98年长江大洪水的一个伤亡片段 描写长江的片段

只看楼主看直播、看小说,只看楼主满足你~98年长江大洪水的一个伤亡片段1楼=====================似乎是金逐流金兄在历史吧用手机匿名求证但是我耻于在那里回帖=====================我国洪水灾害频频发生,史不绝书。一九九八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经典电影歌曲 十大经典摇滚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经典电影歌曲一1956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乔羽作词、 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二1956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卢芒作词、吕其明作

史前大洪水的记载惊人的相似《续一》 史前大洪水 纪录片

毁灭人类的大洪水消失的大陆地月分离时的强大引力以及地轴在向现在的位置摆动时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地壳在这一巨变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特异变动,地震、火山活动十分频繁,而且规模巨大,这又加剧了地壳的移动。一方面,大陆架上许多陆地和海

声明:《巴黎2010大洪水 电影 七、女娲大洪水与极移-解密《山海经》》为网友优秀农民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