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翻译的五个环节
任何学习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高考试题中的文言翻译更应如此,需要在“积—猜—联—选—译”这五个环节上用心。
1.积。即积累,在高考能力层级上也叫识记。文言学习首先要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需要具备相关的文言知识,如古今异义、词的活用、各种句式、古诗文常用修辞、古文化常识等。只有平时加强识记,在大量的阅读中发掘文言文句所包蕴的知识并及时聚敛于高浓度的知识例句(典例),那么在译文的时候,才有可能心中有数,才有可能达到“似曾相识”的境界,获得应试时的“安全感”和“成就感”。高考语文大纲要求学生掌握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聪明的考生一定会在自己的语文复习计划中考虑到虚词的识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无米”或者“少米”的“懒”妇也不会成为“巧妇”的,这“积”的功夫主要在课外,在平时——机遇是为有准备的人设置的。
2.猜。即猜度。试题的设计者出题时必然在考察句中设置了一定的考点,作为一个考生要想译好句子,应该结合考点,参照自己的训练经验,对译句的重点、难点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像重点虚词“以”、成分省略、句子的倒装、被动等。只有猜了,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才能自觉调动知识储备,迁移课本知识去应对考点,不然就会落入出题者的圈套,满足于译通句子,而忘掉了文言翻译的大前提是“信”(准确的翻译),如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翻译句“盖忠臣执义,不应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考生务必明白“盖”是发语词,由成语“仗义执言”比照翻译“执义”,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成语“狐假虎威”、《屈原列传》文中信息译准“畏威失正”。“均”乃文中“宋均”,因译句是宋均的话,所以译为“我”。“虽”切不可译为“虽然”,因为“虽然”表“已然”(事情已经发生、完成),应该译为表假设(未然,还没有出现、发生)的“即使”。至于“易”可想一想“寒暑易节”。这些重难点词语弄清楚了,整个译句就能准确的译出。
3.联。即联系相关知识,联系译句的语言环境,联系熟悉的典例。就某一个词的翻译来说,它的翻译的最小语言环境就是它所处的句子,我们可以称之为“内语境”或“小语境”。句子从语义、语法甚至修辞方面,为这个词提供了“知识环境”,而一个词要翻译得准确,还要看这个词所处的句子以外的句子(前面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特别是前面的句子),即大语境或外语境。一个词的语义及功能就生活在它所处的大环境和小环境中,在语境中翻译就是用联系语境的眼光、回归语境的思想把握词语。如,要翻译“其一犬坐于前”,如果译成“其中一只狗蹲坐在面前”,句子是通顺的,但却有悖情理,怎么半路上会突然跳出个“狗”呢?难道“狼”“狗”要联手追击屠夫不成?如果把句中省略成分都补上并断好句,“犬”字的翻译便很快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其一(狼)/犬坐于(屠)前”。大语境没有“犬”,小语境中的“坐”应该便是“狼”了,“犬”字在动词前,按文言知识盘查,应是名词活用做状语“像狗一样”。
4.选。即在译词的义项里认真筛选,最后找出一个最佳义项作答。这里的功夫应该是平时识记的积累,应该是对考点的推敲,应该是在把握语境、明确句子结构、了解词性等语法功能的基础上的自我能力的升华。可以说,这一环节是前面几个环节的熔炼,它预示着一个新的希望的诞生——准确的译出关键词语。
5.译。即翻译。这里说的翻译是严格遵守“信(准)、达(通)、雅(好)”三原则前提下的翻译,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6个字——组(保留译字组词)、换(用不含译字的同义词替换)、留(留下译字)、删(因古今语言习惯不同或影响译文通顺而删掉译字)、补(补上省略的成分)、调(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或保证句中的通顺而调整词语或成分的位置)。这样译出的结果应该是:译的信息最全面,译的词语最准确,译的句子最通顺,译的考点最到位,翻译用词比较少,翻译效果也最好。可以说,是一种最理想的翻译。如2008年全国卷文言翻译句“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可用上述方法译为:兄长为国君就用对待国君之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就用对待兄长之礼对待他好了。
高考文言翻译的这五个环节,表现出有序性和渐进性的特点,体现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它要求考生功夫和习惯要并重,不可一曝十寒。需要考生把练习经验及解题技法结合起来。它也告诉我们:文言的基础是根,平时的积累是叶,应考乃是开花、挂果。但愿每一位考生在考场上心花怒放,喜得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