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历史学院 清华大学医院百年院史节选(1911~ )作者 石宏敏

在景色秀丽的历史名园—清华园的西北部矗立着一群白色的楼宇。

它毗邻著名的近春园遗址和美丽的荷花池。

四季风景如画。

这里就是清华大学医院。

清华大学历史学院 清华大学医院百年院史节选(1911~ )作者 石宏敏

它是一所历经百年雨雪风霜、情系清华大学师生员工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医院,它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与清华大学的发展血脉相连。

翻开厚重的历史,清华大学医院已经历了一百零五个春秋。

1911年,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之后,清政府用“庚子赔款”中美国退回之款创办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

在建校之初,即设立了校医室,它是清华大学医院的前身。其地址位于西大操场西南侧、校河之畔,为灰色平房,是清华最早的建筑物之一,校医室第一位医师是美国医学博士舒美克。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大学校医室随学校南迁,先在湖南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组的长沙临时大学设校医室。1938年2月学校西迁至云南昆明,又在西南联合大学设校医室。

西南联大校景。

当时西南联大医务室有陈志坚(左)、陈美贞(右)等医务人员三人。

她们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和战乱之难,始终与学校同生死、共命运,救死扶伤,共济时艰。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夏秋清华大学校医室随学校复员回到北平清华园。复员之初,清华大学对遭日军洗劫的校园进行了艰苦的修复工作。图为被日军作为马厩之用的教授住宅。

校医室也随学校重整旗鼓,得以恢复。

1949年全国解放之初,清华大学校医室有朱耆寿等三位医师,不分科。1951年增加到11人,其中内科医师6人,化验、药房、注射、预防、牙科各1人。

其间朱耆寿为校医室主任。

由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为朱耆寿签发的医师证书。

1954年谢祖培接任清华大学校医室主任。谢祖培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医学专家、留德博士、清华大学一级教授,他倾全部心血奠定了清华大学综合性医院的基础。

谢祖培先生在喜峰口为抗战伤员做手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962年,清华大学校医室已初具规模。除灰色平房为门诊外,先后开辟荷花池第二宿舍为内、外科病房(左图),三十六所为传染科病房(右图),构筑了一所综合性医院的基本框架。经清华大学校务会决定,清华大学校医室于1962年改制为清华大学校医院,第一任院长为谢祖培。

1962年全院职工合影。

1966年6月,全国发生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这场历时十年的浩劫中,校医院职工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恪守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职责,使医院的门诊、病房及预防保健工作得以运转。图为开胸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一猝死病人的医护人员。

老中医沈刚如大夫诊治病人。

1969年5月起,清华大批教职工陆续被派往江西鲤鱼洲农场劳动,“接受再教育”,成千人染上血吸虫病。校医院先后派多批人员前往鲤鱼洲,组成农场卫生队,边劳动边承担农场的医务工作。医务人员中有50%的人感染了血吸虫病。但他们克服困难,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

校医院院长谢祖培(中)、建筑系教授宋泊(左)、建筑系职员马春浦(右)在鲤鱼洲工棚前的合影。校医院副院长朱耆寿病倒在鲤鱼洲的水田中,英年早逝。

1994年10月,北京市卫生局正式批准将“清华大学校医院”更名为“清华大学医院”。悠悠岁月百余载,清华大学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既是历史的必然,更是清华大学医院一代又一代人用心血谱成的壮丽诗篇。

百年历史记载着一个个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专家学者,他们如闪闪烛光,用智慧和毕生精力映照着清华大学医院的前进道路。图为院长、留德归国的外科专家谢祖培。

左图为副院长、内科专家朱耆寿,右图为留美归国的外科专家盛今彦。

图左为内科专家谢文焕,图右为留日归国的儿科专家张瑞霁。

图为副院长、留日归国的内科专家王钟恵。

左图为留德归国的眼科专家孙粹征,右图为留日归国的外科专家李冀湘。

图为内科专家刘致用。

图为外科专家王经五。1956年王经五在校医室主刀手术,全绍志、石怀璧为助手,赵静宜、周毓筠为配台护士。

百年风云铭记着一个个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前辈,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曾奋不顾身、甘洒热血,奔赴民族解放的战场。图为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从左至右:张寿昌、张振水、赵毅。

图为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同志,从左至右:陈仁贵、史书珍、柴昌庆、胡建新。

图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同志:陈方(左)、方冰年(右)。

百年沧桑印刻着一批批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普通员工,他们如点点繁星,用青春和汗水汇成了清华大学医院的历史长河。图为校医院的护理人员及食堂师傅,前排左二左三是先后担任总护士长的李凤美和莫荷华(上世纪60年代初)。

出诊的全绍志大夫(1960年)。

校医院大夫为学校食堂师傅体检(1961年)。

护士王淑惠为住院病人送水(1962年)。

回顾历史,清华大学医院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与清华大学的发展一同走过。

展望未来,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清华大学医院一定会再创辉煌,为清华大学和我国高校医疗保健事业谱写出更新更美的篇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0251/337985318696.html

更多阅读

孙立群--从司马到司马 孙立群 介绍

孙立群,1950年4月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2012年3月,央视《百家讲坛》讲《从司马到司马》。--------看上去比电视上瘦些。现在的电视大都是液晶的,其高宽比为16:9。而我国电视信号是采用“PAL”制式播发,高宽比为4:3(

学生轻狂老师小气导致断绝师生关系 郭麒麟断绝父子关系

学生轻狂老师小气导致断绝师生关系  文/维扬卧龙  澎湃新闻9月21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孙家洲日前公开宣布与今年新招硕士生郝相赫断绝师生关系。孙家洲称其在微信上对北大教授阎步

义乌人吴惟忠抗倭功臣,被污蔑 抗倭援朝

不许污蔑老将吴惟忠   不久前,笔者从东北师范大学编的2011年1月《古代文明》杂志上见到一篇曹循写的《明代武职纳级述论》的文章,作者是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这篇文章主要是论述明代通过捐纳升除武职的现象,称为“纳级”。

声明:《清华大学历史学院 清华大学医院百年院史节选(1911~ )作者 石宏敏》为网友烟花易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