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友在@糖尿病之敌公号后台给会长留言,要求多发一些关于并发症的文章。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要搞清楚并发症,就必须搞清楚血糖控制和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
血糖波动大的原因是什么,对血管有何危害?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病变的风险。
因此,仅仅降糖是不够的,在降糖的同时还应该接受调脂、降压、抗凝、减肥等综合治疗。然而,糖尿病治疗的首要目标还是降糖。
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糖的波动大比血糖的持续性增高对血管的危害更大。地球人都知道,衡量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但HbA1c仅代表血糖的平均值,并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动。
HbA1c完全相同的患者,他们的血糖波动情况却可能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血糖波动很大的患者,其血糖平均值可以与血糖波动很小的患者的相同或相似,但前者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却远远大于后者。
有人说“HbA1c只反映高血糖对血管危害的量,却不能反映对血管危害的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造成血糖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餐后血糖的升高(“餐后血糖漂移”)。餐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显著大于稳定、持续的高血糖,这就好像海水波浪冲击对海岸堤坝的破坏力,大于水位虽然高但是却相对平静的海水。
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引发的低血糖。
为了减少血管并发症,要强调血糖达标,但血糖越接近理想的目标值,也越逼近低血糖的阴影。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良好维持血糖所带来的益处。
为何血糖控制良好还有血管并发症?
这种情况并非个别,其原因比较复杂,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血糖控制后并非百分之百没有并发症
据1993年美国公布的“糖尿病控制并发症试验”结果,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约2/3的微血管并发症(即肾、视网膜及神经的并发症),此外还有1/3仍可能出现并发症。但是,不能因为并发症不能全部预防,就放弃了严格控制血糖。
据200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上报告说,曾经严格控制过血糖的患者,即使以后血糖控制不如试验时那么严格,其并发症发生率还是减少,即有“延后效应”。
所以,对严格控制血糖这一点绝不能动摇。
2、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仅控制血糖是不够的 研究发现,要减少大血管并发症(心、脑、下肢等大血管),仅仅控制血糖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控制血脂及血压。所以,现在对T2DM患者提出要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对超重及肥胖者还要控制体重。
3、大血管并发症可能早已开始 研究认为,大血管并发症并非都在患上糖尿病后才发展。在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减退及空腹血糖异常阶段,已经发现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增高。因此强调体检和追踪观察。发现血糖超常,即使仅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就应该立刻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服药,使血糖恢复正常。
4、测血糖应讲究方式方法 有的患者自认为按医嘱服药,没有遗漏,就三个月或半年才测一次血糖,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的进展,加上情绪的改变,以及在外就餐等因素,T2DM患者即使在病情稳定时,也应至少一周测一次血糖,而且要加测HbA1c。至于T1DM及应用胰岛素者更应一日多次测血糖。
5、仅测空腹血糖还不够 有些患者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很高。事实上,餐后血糖增高尤其与大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
因此,目前多主张加测血中糖化血红蛋白量,它可以反映近三个月来平均血糖水平。如果空腹血糖正常,而糖化血红蛋白仍高,说明餐后或其他时间血糖曾经升高,此时,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并不说明血糖控制良好,应该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标准。
本文节选于《糖尿病1000个为什么》一书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