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江青在延安。当时毛泽东与江青的事,虽然毛泽东的老部下议论纷纷,但别人议论一下就完了,他却拿起笔来,写信劝阻,他还是在二人结婚几天后去信反对,还曾把信的草稿拿给战友征求意见。
他是谁呢?陈伯钧。
陈伯钧是一位喜爱读书与思考问题的年轻将领,这正是毛泽东欣赏的地方,称他是“红军干才”。
陈伯钧1927年1月,陈伯钧编入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大队第二队。同年9月10日参加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陈伯钧从井冈山时期起,便养成酷爱读书、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这也是他从一个排长迅速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红军干才”的秘密所在。按老百姓的说法,陈伯钧属于毛泽东嫡系中的嫡系。
1937年9月延安,秋收起义第一军第一师当存同志合影(局部),陈伯钧时任六军团军团长(中)。左三为毛泽东。
在中央苏区时,当时苏区出版的各种报刊,如《红星报》(邓小平主编)、《红色战场》、《红色中华》、《革命与战争》、《中国革命汇刊》、《斗争》杂志等,还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列宁的《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斯大林的《论反对派》、布哈林的《唯物史观》等,他都广泛地阅读。
陈伯钧当时还看了不少白区杂志,如《申报月刊》、《新中华》等,从中了解国际形势及国民党方面的情况。
1934年10月陈伯钧率部从兴国出发参加长征,负责掩护中央纵队行动。他指挥的红十三师为红一方面军全军后卫,掩护兄弟部队先后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时,陈伯钧把坐骑让给了伤病员,亲率十三师在敌人夹击中打了一整天阻击战。十三师指战员前赴后继,终于掩护整个方面军渡过湘江。
由于部队严重减员,军委把五军团、八军团和十三师三个指挥机关合编为一,陈伯钧调五军团接替刘伯承任军团参谋长。乌江战役中,陈伯钧亲自指挥五军团殿后部队同敌人整整打了七个小时阻击战,才将追敌击溃。由于五军团担负全军殿后任务,常常要阻击数倍于己的追敌,待掩护兄弟部队全部通过后,再急行百里追赶大部队。在长征中,五军团作出了巨大牺牲,圆满完成了总部交给的任务,堪称“红军铁流后卫”,陈伯钧亦在红军将领中赢得“铁屁股”之美誉。
陈伯钧和张际春(右)、罗瑞卿(中)合影
陈伯钧在长征的艰苦征程中,也坚持读了《石达开日记》、《两个策略》及缴获的《小说月报》、《石头记》等。
到陕北后,陈伯钧集中阅读了大批书籍,不仅阅读了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沈志远写的《通俗哲学讲话》,而且认真研读了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等著作。
陈伯钧在抗日军政大学任训练部长以后所读的书自然更多了。
《陈伯钧日记》日记里提到,1938年11月22日,当听说毛泽东与江青谈恋爱的消息后,一向耿直坦率的陈伯钧认为毛泽东不适合与江青结婚,“当即提笔起草一封关于主席和江青恋爱问题的信给毛主席”。次日,他“将给毛的信重新改写一遍,准备开会时寄去”。
11月29日,陈伯钧与罗瑞卿“谈到大帅(毛泽东)的问题、江青的问题”,使他感慨万千。
陈伯钧劝阻毛泽东的理由,主要是从政治影响上考虑的,而罗瑞卿所谈,则从江青的为人、毛泽东的生活上着眼。陈伯钧在当天的日记中说:“因为我对大帅所提出的,只是政治影响方面之部分,而且着重在这一部分,未从其他方面(如江青之为人、大帅的生活问题……等)来一个比较观。所以在写信时就未免多所直率与撞闯!”
尽管陈伯钧大胆地公开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结婚,甚至有点“直率与撞闯”,但陷入爱情旋涡中的毛泽东既没有怪罪这位耿直的部下,也没有听从陈伯钧及其他人的劝告,而是力排众议,与江结婚了。
1938年12月,陈伯钧被任命为抗大二分校校长,率队前往晋察冀边区办学。临行之前,毛泽东特别告诫陈伯钧,要求他改掉暴露于外、喜形于色、不够深刻和稳重的缺点,培养全局观念、勇于牺牲自我。
1937年9月延安,秋收起义第一军第一师当存同志合影,左二为陈伯钧,左三为毛泽东。前排左二为张宗逊
对于毛、江结合素来反对的陈伯钧,并不认为自己的观察有错。不久,江青的任性、孤傲、自私的特性便暴露出来,并经常与毛泽东发生口角。
1942年5月22日中午,陈伯钧有事找毛泽东谈话,刚走到窑洞外,便听到“大帅与江青口角,声闻户外”。他感叹道:“呜呼!女人之幻想跋扈一至于此!盖身为统帅,将无数之将,通百万之兵,全国大事举棋若定,而独与一妇人女子竟如此之难应付,吾人于此岂可不更加警惕哉!”
开国上将陈伯钧
1955年陈伯钧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