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人类生命中的一种自然规律。老年人的脏器生理功能均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也会有影响。也就非常容易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如果老年人还是根据成年人的服药经验不加以改变的用药,就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从这一期开始,小编将和大家一起探讨老年人的用药常识。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用药剂量。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能给予成人量的1/2。
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其用药品种,用药剂量和方法是不同的。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考虑。
哪些药物会使老年人产生特殊不良反应?1,镇静催眠药,老人对此类药物很敏感,此类药物容易使老年人出现镇静过度,精神失常等异常现象,在清晨和夜间尤为明显。不推荐老年人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
2,强心苷类药物,服小剂量即可引起老年人中毒,出现精神错乱,抑郁等。建议老年人一般给予成人常规剂量的1/2或1/4,在肾衰竭时更应减量。
3,抗胆碱药,可引起老年人尿潴留,患有前列腺肥大者应慎用此类药物。
4,高血压药,老年人对高血压药耐受性差,血压降幅会较大,可能会引起脑缺血性晕厥,脑血栓等。应用利尿药治疗高血压时也要注意,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易引起低钾血症,而补钾不慎又极易导致高钾血症。
5,降血糖药,老年人对低血糖特别敏感,降血糖药会引起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病。
6,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老年人服用后,血浆半衰期延长,可出现毒性反应。
7,抗生素类药,老年人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注意易出现二重感染,特别是体质衰弱的老年人更易出现。在老年人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要特别注意,其具有肾脏毒性。
8,抗凝血药,老年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对口服抗凝血药敏感,若与抗血小板药合用则增加出血的危险,必须加以警惕。

此外,老年人应该避免使用利血平、链霉素、巴比妥类等药物,尽量减少地高辛、安定、华法林等药物的使用。
总之,老年人用药应慎重。对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药浓度及酸碱平衡状态,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