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 的 境 界
图文:网络 编辑:丁香花008
读书是很多人喜欢做的一件事,我也如此。少年时,由于家里穷,找不到几本书,读的书并不多,走向社会后,有了大块的时间,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有的特别喜欢章节还抄写下来,还写了很多读书笔记。记得在下乡的时候,为读书一个人跑到县城购书,连跑五趟;在工厂工作服的兜里装一本书,忙里偷闲也要看一会。就这样在岁月的长河里,我读了不少书,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作家张洁的散文《四季》,写得很精彩,我一口气读了好几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经济十分拮据窘境中,还连续订阅了两年的《人民文学》杂志。经过知识的洗礼,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强大起来,使生活更加充实,生命更加精彩。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读书使我的脑海里不空洞了,在感悟中像似拨开了一层层罩在头上的云雾,对人生的哲理有了由表入里的认知。我喜欢中国历史,上中学时没有学好,分不清古今朝代走向,后来全靠看书,一点点弄清了;党史也是如此,从读书中认识了许多为国献身的革命志士,懂得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读书使我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粗浅地了解了儒释道的文化传承。
虽然读书花费了我许多精力、时间和金钱,但我从中得到的精神享受、思想明智、受益匪浅是值得的,这些东西是用物质买不到的。所以我庆幸,我的生命中有了这样一种爱好和兴趣,走上了读书之路。
我现在的读书和获取知识完全是一种自觉行为,是不需要任何人督促和提醒的,很多时候就像吃饭一样,不看书或获取新知识,脑袋里就有一种饥饿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眼花了,精力大不如从前,但对读书的渴望还是强烈的。一天上班下来,长时间在电脑旁盯着,回到家就懒着看书了。有的经典之作,实在想看,就在灯光下举着放大镜浏览半个多小时,时间长了眼睛累了受不了。
至到有一天,我听了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的一次讲座,对读书有了更深的理解。读书需要境界:一是知、二是慧、三是悟、四是心。我觉得非常好,对照自己,虽然喜欢读书,但没有理解的这么透彻,现在看起来,自己太浮浅了,仅仅做到了知之,而智慧的能力太差了,有时也知道去悟一些道理,但也只是浅尝辄止,未求甚解,那就更别提心了。
看来只是喜欢读书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去感悟,这一点是在有了读书经历后,水到渠成的事。那样可能就又是一个高度,又是一层天。
人生苦短,感叹几何。多学知识,灵活运用,在践行之中,蜕变成一个大智慧之人,一个有深度之人,一个高境界之人。今后读书的路还很长,我会用心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