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场合,也许是一座历史古迹、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宗教圣地,也许是一场高品质的音乐会、艺术沙龙、名流聚集的圈层酒会,甚至有可能是面对某一幅画、一本书、一个人、一棵树……我们会感到被此间一种神秘的力量所控制、吸引,这种力量无形无声,却充沛其间。就像萦绕在我们周遭的“气”,涵泳其中,彼此交叠,又不断聚集离散,变幻无穷。
人们习惯将之称为“气场”。
作为东方人,我们对于“气场”其实并不陌生,从老子、管子、荀子,到汉代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再到魏晋南北朝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气”论为中国民族思想之大宗。“气场”让生命圆融,生生不息。在西方,人们对“气场”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气场是一方给他方的感觉来源;从自然科学的方面来讲,气场即是宇宙中的能量场。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影响周边的人,甚至让一些事情改变它们原本的方向。
在FCC的语境里,我们认为,气场不是刀光剑气,也不是气势排场,而是根源于生命,是自我得到确认后的能量场。
为什么一个具有正向气场的人会更具吸引力?
有人或许会以为自己拥有了一切,房、车,是对拥有财富的确认;职务、地位,是对事业成功的确认。可是他会因此而具有正面积极的气场么?不一定。有时人们浮躁、不安,无法满足,忘掉初衷,因为切断了回到自我的道路,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未来感到迷惘。此时生命能量低迷,光芒黯淡,更谈不上影响别人。
而当一个人对自我给予确认,他的双足稳稳地立于大地上,他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他确信自己的价值和正在付诸实现的事情的价值,他拥有了自我,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这种对自我的确认往往需要借由人文艺术发现。在梵高的画里,发现自己心中对生命喷薄而出的能量的感应,在贝多芬音乐里,发现和人类拥抱的渴望;在黑塞的书中,发现彼此内心寻找真理的道路何其相似。
一个人在成长中可能会遗失很多东西,纯真、信任甚至自我。当艺术唤醒与生俱来的感性,你会重新和自我拥抱。当一个人越是清晰自我,越是对自我的存在充满赞许,自信、从容、宁静、笃定、宽容就会自然流露,在人生的时局幻变中,拥有不可撼动的内在力量,这种看不见的力量不仅影响周围人,甚至会间接影响到周围环境。
在FCC圈层里,我们渴望聚合这样一个气韵生动的“艺术气场”。我们共同企盼并努力:在《头等舱艺廊》里,呈现优秀艺术家作品与更多人的心灵相互感应;在圈层聚会中,让更多人有机会和艺术家直接交流,感受其内在生命的品质;更通过“爱心义卖义拍”,让艺术的光芒温暖更多人,尤其是那些热爱艺术、热爱生命的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菁英国际艺术家扶持项目”等活动,来帮助年轻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好;在头等舱艺术收藏联盟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让艺术更多渗透进生活,让艺术汇聚成强大的精神能量,为更多的生命解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