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这种习惯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现在就谈谈我的做法,为即将或已经成为父母的年轻人做个借鉴。
一、注重早期渗透
美国伊诺斯大学的研究者德?多金教授对205名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儿童都在学龄前就已经具备相对独立的阅读能力,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从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使他们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有些父母认为,婴幼儿的理解能力低,给他们念书似乎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当婴儿瞪着眼睛听你念书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在悄悄地发展着。
女儿刚刚出生不久,我便在她的耳边反复吟咏着一些简单的韵律性极强的儿歌,比如《拍手歌》,每当她哭闹不休时,只要轻轻摇着她,哼唱起儿歌,她便会安静下来,两只眼睛紧盯着你的嘴巴,随着你的韵律轻轻地晃着小手,蹬着小腿,我想,此时,诗一般的韵律已经浸润进她小小的心灵,随着血液流遍她的全身。当我没有时间陪伴的时候,录音机便成了我的好帮手,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便随着明快的音乐在房间里流淌。当然,有时间我必然亲自吟诵,因为妈妈的声音应该是最容易让孩子接受的。
当她能听得懂话的时候,讲故事便成为每天必备的节目,无论是早晨刚刚起床,还是晚上即将入睡。有些故事她会百听不厌,缠着你反复的讲,记得有一本《狐狸的故事》的连环画,不管我翻到哪页,她都会一字不差的说出来,但还是反反复复的要求你讲给她听,这种时候,我总是有求必应,因为我知道,女儿正是在这种重复性的阅读中,巩固和增加词汇量,掌握有关的表达方法,而阅读的种子也在悄悄萌芽。
二、创造阅读环境
研究表明,在充满书籍的环境中生长,儿童读书的兴趣和阅读的能力会提前发展。我带孩子最经常光顾的地方就是书店。即便不买书,闻闻书香,感受一下读书的良好氛围也能使孩子获益匪浅,当然,如果孩子有喜欢的书,再怎么贵,再怎么囊中羞涩也会满足孩子的心愿。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当孩子在家的时候,我不开电视,尽可能创造安静的读书环境,有事没事我都愿意手捧一本书,无论读进去还是读不进去,因为总有一双眼睛在关注着你的行动,你的一举一动就是她模仿的对象。当女儿刚刚学会拼音的时候,我便有意无意的在她伸手可及的地方放上适合她这个年龄段读的带拼音的美绘本,并把讲故事的频率逐渐降低。饥渴难耐的她便拿起了书本,开始了自己的阅读历程。于是台灯下母女两人共读便成为家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晚饭后,手捧各自喜欢的书,挤在一盏灯下,温馨而又安宁。
三、帮孩子选好书
当孩子刚刚开始阅读的时候,主要的读物还是一些简单易懂的绘本连环画,当孩子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我便及时为她买回了没有拼音的童话类书籍,当孩子进入三年级以后,书架上的书逐渐变更成《儿童文学》《昆虫记》《草房子》《歌孩》《冬儿姑娘》等等纯文学书籍,一切的过度都是那么自然,那么水到渠成。
小孩子对他自己选的书接受度都很高,可能高达80%,而父母选给他的书,接受度就差多了。所以,在买书的时候,我通常会给她挑选书籍的部分自主权。因为对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孩子阅读的欲望肯定会比较强。当然,有些书籍我会坚决制止,尽管她很喜欢。记得前几年兴起的漫画书《乌龙院》,让女儿非常着迷,当浏览了书的内容后,我便告诫她,这样的书以后不能看,家里不能,学校里也不能。孩子毕竟不具备识别优劣的能力,这一点上,作为父母,应该把关。
四、培养朗读能力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为她读书就注意加入感情,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因为声情并茂的朗读,更能让孩子体会书中的深意和情感。即便现在,遇到好的段落时,同她一起充满感情的朗读。这种诵读,不但增强了她的理解能力,无形中还培养了她的朗诵能力。当别的孩子拿起课文磕磕绊绊还读不成句的时候,她已经能充满感情的洋洋洒洒,一泻千里。良好的朗读能力也为女儿带来了自信,诗歌朗诵会,朗读比赛,国旗下的讲话……许多的场合都活跃着女儿的身影,阅读,已经使她收获着意想不到的快乐。
虽然女儿并不是那么的出色,但每当看到她捧书卷时,便感到由衷的欣慰,相信这位不会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孩子一天天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