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窦娥冤》的故事。窦娥这位悲情女子含冤赴死,或许,“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正是这场悲剧的赌咒。不过,窦娥终究只是小说家言,但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如窦娥一般蒙受者千古大冤的人物,也大有人在。这里,不妨列举四位最具代表性的。
曹操
曹操是个很厉害的能人,这应该是现代人共识(此君故事大家都详熟,也无需赘言),似乎也得到了正名。可在整个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出于舆论需要,曹操一直顶着“乱臣贼子”的帽子,招摇了上千年,尤其在宋、明、清时期,坊间百姓更到了“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的地步。而在当时的戏剧曲目里,曹操也是一成不变的白脸奸臣形象,以一种极其不雅的姿势,始终跪在人民的对立面。
这种风气,到了民国之后才略有改善。譬如鲁迅就曾说过,“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国学大师吕思勉还写了专稿:“我要替一位绝代的英雄辩诬了,这英雄是谁?便是魏武帝”。而曹操呢,恐怕只能躺在墓地里大度地感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既然做了这个冤大头,就随他去吧。
晁错
晁错的名气或许不大,但作为古代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还是有必要一提。此人是汉初一位富有理想主义的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朝皇帝器重和宠信。景帝主政期间,晁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草拟了一个政策,也就是著名的《削藩策》。何谓“削藩”,大概就是削弱分封藩王的势力,尤其是行政自主权及军事权。这藩国长期外设,尾大不掉,久了难免是定时炸弹。这个提议很好嘛,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自然是同意的。可政令一出,马上受到诸藩王的抵制(谁愿意既得利益受损)。于是“七国之乱”爆发了。
这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向京师,并打出了口号,叫做“诛晁错,清君侧”。这景帝一看,形式不妙啊,于是也迁怒晁错(群臣也认为晁错没事找事,口风一直弹劾他),真把他的命给OVER了。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这“诛晁错”只是个借口,联军哪有罢军的意思。但经过一番军事博弈,七国之乱终于还是被镇压了。如是,中央的权力进一步得到集中,也巩固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只是可怜了晁错,因为一个正确却有稍微激进的政治理念,却成了被冤杀的替死鬼。可叹可叹!
袁崇焕
相信很多人初识袁崇焕,是因为金庸先生的《碧血剑》。大致知道了,此君是个人物。但翻开史料里的记载,却见他又满满的一身悲伤。袁崇焕文官出身,却受命于危难之间,收关外流民,铸金城汤池,整老弱之师,引十三门外夷巨炮,将一代雄主努尔哈赤轰于马下,更阻皇太极近十年徘徊关外,不得进犯。
无奈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刚愎自用,对功高震主的袁崇焕诸多防范,为朝中乱臣贼子找到可乘之机,以“擅杀岛帅(杀了当时名将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对之进行弹劾,加之清军又趁此机散布袁崇焕通敌谣言。崇祯一时大脑缺氧,尽显昏君本色,将袁崇焕处以凌迟。更可悲的是,由于被安上“卖国贼”的帽子,袁崇焕死后也不得安身,坊间百姓更争相抢食他的肉。
李鸿章
被安上“卖国贼”帽子的,还有大清朝李鸿章。不过,此君的运气要比袁崇焕好太多,至少,得到了善终。当时的清廷,腐朽无能,对内镇压老百姓很起劲,对外却拿侵略者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没有办法怎么办?只能低头、认错、赔钱吧。当然,这都得有个代表。大清朝的掌门人慈禧肯定是不行,人家要有最高领导人的范嘛。于是,只能内务府总管李鸿章出马了。比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些影响很坏的屈辱条约,都是他签的字。
如是,至清末始,民间百姓谈及李鸿章,无不咬牙切齿,认定他是卖国求荣的首恶(清廷也多次为平民愤,将其革职),直至当今的教科书里,李鸿章也是以一个不太光彩的形象出镜。其实,顶着一个大黑锅过日子,李鸿章心里何尝不苦,相传临终之时,口不能言,仍执笔写下遗愿,望大清国推行新政,力图自强,抵御外虏。书毕,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