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引言: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常常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事情使不少人在心理上常常感到一种重负,一种压抑。其实,与陌生人打交道并不难,只要善用一些心理学原理,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能够和睦相处的心理因子,你就会发现,人与人间的交往竟然如此简单。 ——心灵咖啡网
书名:《我的第一本阳光心理学》
作者:曹伏雨 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01日
内容简介:《我的第一本阳光心理学》通过对全世界最权威的55个心理学规律和原理的介绍,让你全面知晓蛰伏于心灵深处的惊天力量。当你开始运用本书中所提供的心理学策略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时,你已经开始踏上了清扫蒙昧心灵、奔向成功和幸福的光明之路。
心理学看点:认知 情绪 自我 情感
心灵咖啡推荐理由:学会自我减压,获得成功与快乐的第一步,首部正面运用权威心理定律的减压宝典,心理学不是阴谋诡计、不是厚黑学,保持健康心态需要阳光心理学。第一本明确提出“阳光心理学”概念的心理自助图书;所选取的心理学原理都是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的,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3.教给你解除压力、获得快乐的具体方法。
精彩书摘:
一见钟情,无限美好(首因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见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就是说,两个人初次见面,在45秒之内,就可以决定是否喜欢、欣赏甚至信任对方。因此,一见钟情是最致命的诱惑。我们在与陌生人见面时,总会注意要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最重要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首因,是指首次认知陌生人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例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恶人先告状”,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为了验证首因效应的科学性,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虚构了一个叫吉姆的男孩,并用两段文字描写了他的一些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文字中说吉姆与朋友去上学,他走在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店铺的熟人说话等。
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分成两种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卢钦斯让两组被试者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结果发现,第一组中竟然有高达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而第二组中则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同样的情况下,读相同的内容,只因信息呈现的顺序不同,人们对吉姆的印象竟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这说明,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更加影响人们的认知。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重视前面的。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借鉴案例】
《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权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之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
事实上,礼节、相貌与才华绝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一个人一旦在别人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想要改变就会非常困难。而如今,在信息爆炸、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的信息时代,很少有人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去求证一个人留在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印象”是否正确。在很多情况下,大家更愿意凭借第一印象对一个人做出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初次见面,考虑对方的感受
初次见面,你在谈话时一定要掌握对方的心理规律,考虑对方的感受,让他觉得舒服。这里,你需要了解以下技巧:
表达你的真诚
要让人觉得你是真诚的,不仅需要说话的技巧,还需要一些巧妙的辅助,比如,注视着对方说话,靠近对方专心致志地听,多提问等。
让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
人类最普遍的特性便是渴望被了解、渴望被重视。想要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在初次与人交谈时尽量使别人意识到他的重要性,比如,多聆听、多赞美等,你越使对方觉得他自己很重要,对方对你的回报就越多。
寻找与他人的相似之处
人际交往中有个相似性原则,即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双方只要在爱好、志向、观点甚至是籍贯、年龄、服饰等方面有相同之处,都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所以,在谈话时一定要把这几个词“我,我自己,我的”从你的词典中剔除出去。用另一个最有力的词——“您”来代替它。初次交往中积极寻求接近的共同点,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管理你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我们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管理,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穿着得体
法则1:穿衣服先要使自己适合于环境。
法则2:穿衣服更要让自己的身体愉悦。
衬衫与面型的搭配
圆脸不宜配圆领衬衫;长脸配尖领衬衫会显得脸更长;脖子长不宜选用V形领衬衫;脖子短不宜选用高领衬衫。
衬衫与西服的搭配
单襟的西服可以配标准式的衬衫,搭配圆领的衬衫比较古典,配白领带花的衬衫比较帅气;双襟的西服适合配宽领衬衫、圆领衬衫、暗扣式的衬衫、白领衬衫,整体的效果如能配上轻便的领带就更加完美;三件式西服配标准色是正统的搭配,如选用暗扣式衬衫或连领衬衫看起来比较优雅;礼服选用小反领衬衫,打上蝴蝶领结会显得华贵潇洒。
身型与服装的搭配
中高身材:衣服的线条、款式、花型、色块等对体型影响不大;中瘦身材:最好穿浅色衣服、横条纹衣服、斜纹、格子、花布、连衣裙等服装,忌穿直条纹套装;高瘦身材:适合穿上下分色服装,但不宜穿直纹套装,以免增加视觉高度;矮型身材:适合穿同色套装、连衣裙、风衣等,不宜穿上下相等的分色衣;矮胖身材:适合穿深色阴直条套装,但不宜穿短大衣和连衣裙、短裙。
主动向对方打招呼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对于陌生人来说,你先开口向对方打招呼,就等于你将其置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以谦恭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对方,一定能叩开交际的大门。
注意自己的表情
一般人在与陌生人见面时,往往只注意“领带正不正”、“头发乱不乱”等着装打扮方面的问题,却忽略了“表情”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留给初次见面的人一个好印象,不妨照照镜子,审慎地检查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是否跟平时不一样,如果过于紧张的话,最好先冲着镜中的自己傻笑一番。
简要说明自己的名字
把一件事与其他事连在一起记忆,就会加深人们的印象。初次见面的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加深他人对你的印象。比如你姓项,便可说:“我姓项,项羽的项,不是方向的向。”这样会显得你比较幽默,对方也更容易记住你。
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交往顺利与否常常取决于姿势。比如,一个人抱着手臂离你远远地站着,你多半会觉得他是个不好接触的人,就不想去碰钉子。因此,在社交场合中,你应当以轻松的站姿,正面面向对方,让别人觉得你很好接近。不要将手交握于后面或双手交叉抱于胸前,那样会让人有隔阂感。
与人交往中,手势可以加重语气,增强感染力,为人的交际形象增辉。规范的手势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类:
(1)指示方向时应当是手掌自然伸直,掌心向上是对宾客最高的礼遇。自然并拢(女士五指并拢,男士拇指自然稍稍分开)手腕和小臂形成一直线,大臂与小臂自然弯曲140度左右。
(2)手臂前伸时,上身应鞠躬5~10度,可使手势更加规范。
(3)交谈中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速度快慢及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场景来控制。
多注意这样的细节,运用好你的肢体语言,你和陌生人的交流将会更加顺畅。
2.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多看效应)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身处一群陌生人中,那个经常出现在你眼前的人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慢慢的,你的视线会被他所吸引,从而觉得他(她)比别人更具吸引力。这其实印证了心理学上所说的“多看效应”。
见面长不如常见面
多看效应源于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一项实验:实验开始之初,他先向被试者出示一些陌生人的照片,有的出现了很多次,有的只出现了一两次,然后请被试者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相较于那些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被试者更喜欢看多次出现的熟悉照片。看的次数的多少决定了喜欢的程度。
心理学上称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为“多看效应”。“多看效应”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普遍。例如,一个相貌丑陋的人,我们在认识之初,往往会觉得这个人难看,可是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有时甚至会觉得他比一般人更加有魅力。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常常认为谈话时间越长,就越能尽快与他人熟络起来。而“多看效应”告诉我们,与其想尽办法拉长和陌生人的聊天时间,还不如增加两人见面的频率,即所谓的见面长不如常见面。
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东西有偏向、喜爱的心理定式,也就对更熟悉的人容易产生好感,想要使自己获得好人缘,就要运用心理学上的多看效应,让对方“多看到”你,熟悉你,进而喜欢你。
“多看”增加你的人际吸引力,这有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做佐证:心理学家随机在某大学找了几个女生寝室,发给学生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不能相互之间交谈。几个小时后,她们被心理学家评价相互之间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相互喜欢的程度就越大;反之,则程度越小;而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就更没有喜欢可言。
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令人费解,也就不讨人喜欢。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
本书目录:
前言 面对压力,跳一曲阳光灿烂的心灵之舞
怎样与人打交道:寻找和睦相处的心理因子
1.一见钟情,无限美好(首因效应)
2.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多看效应)
3.跟陌生人初次见面总觉得相见恨晚(饥饿效应)
4.摘掉有色眼镜(刻板效应)
5.为什么我们总说距离产生美(刺猬法则)
6.付出就想要回报(跷跷板定律)
7.我们总是用自己的喜好去衡量别人(投射效应)
8.你是否会以貌取人(晕轮效应)
9.“自己人”好办事(自己人效应)
10.我们更喜欢先批评后肯定我们的人(阿伦森效应)
如何摆脱困境:做游弋在生活里的快乐金鱼
1.当机立断好处多(布里丹毛驴效应)
2.为什么我们认为好的别人却不认同(马斯洛效应)
3.解脱自己,昂首前行(吞钩现象)
4.把偶然的快乐变成必然(墨菲定律)
5.忍耐方能获得长远利益(延迟满足定律)
6.不要让自己太安逸(饿老鼠与饱老鼠效应)
7.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拔高自己(苏东坡效应)
8.你是否会“随大溜”(从众效应)
如何参透爱人心理:编织一幅有质感的幸福锦缎
1.面对爱情,先进门再说(登门槛效应)
2.夫妻之间闹矛盾需要有人先说“软话”(南风法则)
3.恋爱往往是越挫越勇(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4.让每一步都正确(路径依赖原理)
5.多做沟通,温柔相待(超限效应)
6.怎样提高相亲的成功率(快速约会策略)
7.给你的爱情制造点惊喜(吊桥实验)
8.怎样获得完美爱情和幸福感(爱情三角形理论)
如何笑傲职场:在办公室的丛林里轻松漫步
1.怎样在办公室中游刃有余(竞争优势效应)
2.吃亏是福(微小让步定律)
3.有说也要有行动(虚假意见效应)
4.在竞争中激发自己的动力(鲶鱼效应)
5.给心情放个假(紫格尼克效应)
6.如何让决定你职场命运的人记住你(莱斯托夫效应)
7.千万别成为职场中的“完美达人”(犯错误效应)
如何读懂老板心理学:小心拉动紧绷着的管理心弦
1.每个员工都是千里马,你要成为伯乐(罗森塔尔效应)
2.用情感激励下属(恒河猴实验)
3.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彼得定律)
4.给员工他所喜欢的(餐具实验)
5.怎样让员工领情(韦伯定律)
6.压力适中最合适(成就动机实验)
7.与员工友好相处(猩猩照镜子实验)
8.怎样让员工有劲头(感觉剥夺实验)
怎样管好自己的情绪:拔掉稻田里疯长的情绪野草
1.好的情绪才具有建设性(情绪效应)
2.告诉自己我最棒(巴纳姆效应)
3.迎接阳光灿烂的日子(卡瑞尔公式)
4.给内心预留快乐的空间(鸟笼效应)
5.心平气和是最好的“武器”(武器效应)
6.要愉快地接纳自己(自我悦纳)
7.情绪是可以传递的(踢猫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