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句 毛荣富讲作文:寻找属于自己的判断句

寻找属于自己的判断句

毛荣富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句子。人的认识、感悟、概括、推论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判断句来表达,所以,它是句式中最重要的。一篇千字文的内容往往可以浓缩为几个判断句。而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考作文,在动笔之初不妨围绕题目写几个判断句,这不失为生发思想、探寻思路的有效方法。

判断句和下定义不同。下定义须对事物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严格的界定,答案是唯一的。以“体育”为例,如果要给它下定义,需要这样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体育指身体教育,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广义的体育指体育运动,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它们均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并具教育、教学和训练作用,以及提高技术和竞赛的因素。”而判断句则自由多了,仍以“体育”为例:

在哲学家眼里,体育是在理性轨道上运行的竞争机制。

在科学家眼里,体育是高科技的较量。

在心理学家眼里,体育是人类内心征服欲的宣泄。

在医学专家眼里,体育是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在艺术家眼里,体育是健、力、美三位一体的组合。

在经济学家眼里,体育是社会生产水平的检验,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消费方式。

在社会学家眼里,体育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下定义讲究准确严密,是逻辑思维;而判断句则可对同一事物作多方面的思维发散,好的判断句总是具有个性和独特视角的。如:

①购物,其实是在享受生活。

②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是一篇散文化的学术小品。

③懒惰是生命力的先天不足和后天萎缩。

④日常生活的烦恼是与熟悉的场景并生的,外出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陌生的感觉。

⑤伤心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痛。

这些句子,与其说是一种判断,还不如说是表述了一种新颖独特、意味隽永的见解。

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提供的材料是:“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要求“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文汇报》上刊出了6篇优秀作文,其中居然有4篇的题目为判断句:“和而不同是中国式智慧”“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个性是创新的基础”“独一无二是艺术的生命”。它们朴素而鲜明,简单而富有内蕴。这样说,倒不是提倡文章标题都要用判断句,而是我们可从中看出判断句的重要性。这些标题,既是对所提供材料的内涵的准确概括,又是文章主旨的浓缩。

其中《和而不同是中国式智慧》一文尤获好评,文中就有不少写得很好的判断句:

“和”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而是让每一个体各显其美,各呈其秀。

郑板桥就是那个“唯一”,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张旭、八大山人、金农,他们都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一脉相承。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的是气度恢弘的中国文化。

“和”是一种力量、一种境界、一种智慧。它是各种“不同”的终极汇合,既兼顾了事物的个性,又体现出整体的和谐。我们曾经要求千姿百态的事物都有统一的范式,这在古人看来是再愚蠢不过的事了。用这种办法做到的不是有活力的“和”,而是病态的单一。

可以说,此文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者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判断句。他从材料中“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一句中概括出了“和而不同”这一观点,并认为这是中国式智慧,在数万份试卷中,这是唯一的。从这些判断句还可以看出他对“和而不同”这一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

寻找属于自己的判断句,要经历一段思想的跋涉。

一次让学生写《责任》一文,开始时大多数同学能只写出那么两三个判断句,而且大都雷同:“责任就是必须要做的事”“责任是责无旁贷、不可推诿的”“高中生的责任就是考上大学,让父母放心”等等。仅凭对“责任”的这些认识,又如何能写出好文章来呢?于是我让全班同学围绕“责任”来造句,来寻找属于自己的判断句。下面便是这一节课的成果:

责任就是去做你未必想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责任是对职务的忠诚,是对道义的恪守,是对义务的守望,更是一种爱,是一种自律和忘我精神。责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用行动体现的,是一种理性而清醒的角色意识。责任是奉献的动力,是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体现。

责任是无时无刻不存在。责任既是在某个岗位上应尽的职责,又往往是非岗位非职务性的。责任既是对别人而言的,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一个必须先对自己负责,而后才可以对父母、家人、社会负责。在一个和谐社会里,责任是双向的。

责任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是检验一个人素质涵养的试金石。责任不是一个甜蜜的字眼,它所具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责任的核心是坚持,所以责任又是坚毅、勇敢、忍耐等品质的催化剂。

这时,大家感到再来写《责任》这篇作文就不再困难,因为随着判断句数量增加的是思想的不断丰富和深化,是对“责任”的认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如果再深究一下上面这这三组判断句,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属于三个不同的类型:第一组是多角度地揭示内涵,是对事物特性的认定;第二组是多方面地搜寻其外延,列举范畴内的种种意项;第三组是借喻式的,形象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从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看,要特别注意发挥判断句在文章中的两种作用。

第一,用判断句构成排比以强化文章的理性成分。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是现在许多作文的通病。今年四川的高考作文题“熟悉”,有一篇颇获好评的作文,其观点是:“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鲜的,而熟悉是使生活变得单调乏味的原因。因此,让我们果断地放下熟悉的事,去挑战陌生的事物,去迎接新的自己。”接着便举了俄罗斯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古代的孔子三个例子,文章结尾说:“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在熟悉而无味中度过,而应描绘出自己不一样的多彩人生。”

这篇文章的优点在于其观点与众不同,但仍脱不出“观点+材料”的窠臼。如果能对“熟悉”的消极作用、负面影响作一番理性分析,文章就不一样了。而这时判断句就大有用武之地:

——“熟悉”是产生认知定式和习惯性思维的温床;

——“熟悉”是滋生惰性和保守性的土壤;

——“熟悉”是迈向新领域、创造新事物的障碍。

——从“熟悉”走向陌生,是一个接受挑战,主动探索的过程;

——从陌生走向“熟悉”,是一个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

——从陌生走向“熟悉”,从“熟悉”走向陌生,就是人生必经的一个个阶段,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判断句是揭示,是发现,是概括,是思想的结晶,是认识的浓缩,它要求一语中的,一言以蔽之,要求让人难忘、警醒和再三回味。若把以上这些判断句稍加展开,就不难写成一篇有关“熟悉”的议论文。

第二,用判断句概括材料内涵以找到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去年湖北的高考作文题是“举手投足之间”,有篇作文引用了两则材料:

判断句 毛荣富讲作文:寻找属于自己的判断句

一家内地企业与香港某大公司洽谈合作事宜,经过数轮艰难的谈判,双方终于基本达成合作意向,离正式签约仅有一步之遥。然而,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个小小的“插曲”却使他们前期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原来,香港客商在正式签约前决定再一次考察这家企业,考察非常顺利,该企业各方面都让客商感到满意。可就在考察快结束时,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的手机突然响起,那模仿鬼叫的怪里怪气的铃声令客商非常反感,竟最终取消了签约。

一位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公司自我推荐寻求职位,却因竞争者太多而落选。在与这家公司的人事部主管最后一次谈话结束时,已近下班时间。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带着满腹的失望离开了这家公司,掏出身上仅有的2元钱买了一只面包蹲在公司对面的街角啃起来。这时,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站在年轻人的面前盯着面包看,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将面包掰了一半给乞丐。这一幕恰巧被下班的人事部主管看见,3天后,这位年轻人接到了公司的录用电话。

文章并未对材料进行分析就草草收笔,缺少的正是对着两则材料内涵的概括。

第一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呢?——这位年轻工作人员“举手投足之间”反映出的不仅是个人的修养,更是整个企业的素质。手机铃声看似不足挂齿的小事,反映的却是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第二则材料中,大学生将手中的面包施予乞丐虽是“举手投足”之小事,却是源自心灵,它反映出的是这位青年人的善良,是对人的善待和尊重,是人文关怀,而这正是一般的面试难以考察到的,具有震慑人心的力量。

如果把上面两则材料综合一下,我们还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举手投足所透露出来的是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本色,是累积沉淀的素养和信念,是不刻意不做作的自然流露,是品位、道德、智能、文化积累的总和。

我们还不妨让这样的判断句再继续下去——生活的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演员”。一举手,一投足,一念白,一凝眸……看似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其实都是“演员”基本素质的真切体现和心灵底蕴的自然流露,从小处说,关系到的是个人的形象和“观众”的感受;从大处说,则关系到人生的走向、事业的成败与社会的和谐。

判断句实在是所有句式的核心,是思想的结晶,是支撑文章的骨骼。这样的判断句正是许多同学的笔力尚难达到的,应该成为同学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1051/437202628410.html

更多阅读

命题作文“寻找”精彩例文 作文例文

命题作文“寻找”精彩例文以“寻找”为题写作,立意当然有高下之别。你可以“寻找”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也可以“寻找”一般的人,而这些是低层次意义上的“寻找”,它注重的是“寻找”的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寻找”高层次的东

高三语文“为生命着色”作文评讲 作文为生命着色绿色

高三语文“为生命着色”作文评讲选编姜堰二中高三语文组【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

致富经养鸭 下山农民毛善富养鸭创业致富故事

    峡口镇峡南村农民毛善富,靠养水鸭走上了致富路。6月27日,笔者上门进行了采访。    “我养了6年的鸭积累了一些经验,靠养鸭走上了致富路。”今年51岁的毛善富,是本镇原上西坑村农民,原居住在距镇政府20公里山路的高山上。七、

“老人”荣智健:寻找自己的背影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他的名字前面都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加上一个前缀:荣毅仁的长子。  这种时常需要被修饰才能凸现的人生境况,使得“荣公子”既可以在财富江湖里省略了很多资格追究,同时也让他承担了诸多莫名的身份揣测。总之,生活在

声明:《判断句 毛荣富讲作文:寻找属于自己的判断句》为网友吥洅错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