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又称国画山水,是中国画的众多画种之一。山水画以山为主以水为辅,运用毛笔、墨汁和一些国画颜料在宣纸或绢上描绘出山川大地、自然界山水的壮美。那么如何才能将山水画画好呢?小编今天就继续跟大家一起探讨下。
上一篇都是为创作做准备的,主要讲的啥笔墨、章法、写生等问题,创作就是所有的技法的综合应用。创作没有固定的方法和程式。名家们由于个人的观点、修养、秉性、爱好都不相同。创作是采用的方式办法也就不同。
但是在创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个就不可忽略。很多名家总结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宝贵经验。小编今天也给大家总结了下,山水画写生创作的技法:
1、基本的构图步骤:
构图即是绘画布局的章法,绘画要根据结构和格局,加以组织布局,就是所谓的绘画众多“位置”应该用心去“经营”。创作作品首先主题要鲜明,要抓住对象的特点和神韵,落笔要能抓住物象的特征,要肯定。
构图要注意中心,可先勾画出景物的大致,小山丘可先落墨点出,起笔落墨要有浓淡的湿墨,再用干笔走线条,线条要按从疏到密,从简到繁。点、擦、皴最后加,点擦是要多变化,才可体现出山水的自然,以散峰点、中锋点、侧峰擦,主题要深入,画面要丰富多彩。
2、山石结构与皴法
传统“六法”基本的技法是骨法用笔,是关于绘画用笔的问题,也是运用“线”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骨力、骨气最终归乎用笔。所以“线”的变化和力度统称为“骨”,也是整幅山水画的骨架。
在中国画里,皴、擦、渲染便是表现山石的基本技法。就皴石的外形轮廓以及轮廓以内山石的不平纹理。山石结构的纹理线条称之为皴;山石轮廓线旁那些不规则的磨痕,称之为擦,以增加山石的粗糙感;浓淡墨染出山石凹凸不平的阴阳面便是渲染,以此增加山石的明暗和质感。
折带皴、披麻皴、米点皴、斧劈皴、云头皴、拖泥带水皴、马牙皴等都称为皴法,实际作画时,由于山石多样化,纹理、风貌丰富,所以单一的皴法是无法满足绘画表现的需求的,因此作者通常都将各种皴法结合使用。
3、山石结构
皴法在现代更具有真实感和现代感了,因为随着自然界的变化和绘画技法的日渐成熟,众多画家根据实际的山石结构、形态而创造了表现形式。
在唐朝之前,山水画中的山石是“空勾无皴”的。皴法是到五代、北宋时期画家们才开始使用的,前人经过对自然界山石的长期观察、体验和积累,终于总结出表现山水纹理、质感、体面的手段。这是山水画的一大发展。现代绘画山石,也继承了传统的造型手法。
4、树木写生技法
枯树的出枝、穿插、组织结构清楚所以在古代,人们会选择先画枯树。到了近代,以有所改变,不一定要先画枯树,很多画家画树会先画部分树叶或先用墨点出树丛、树林的层次,然后再画树干和树枝。
对于初学者建议先学画主干,再画次干,最后话小枝,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练习,便会慢慢体会并抓住物体的规律和特点,线条也能根据自然。只有自己慢慢去体会大自然,绘画时才能够笔随心动。这就是“画从真中来,不受真所限”所以表达的意境。
画国画同样要经过临摹、写生、图画这三个阶段。本文主要说了写生阶段,如果要深入的体验完这三阶段,至少是要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山水画的每个阶段
步骤、笔法、魔法、画法都可单独成书。小编也是略懂皮毛,还望各大家们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