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随着“国学热”升温,从文化界、教育界到投资产业界、政府机构喜谈国粹的人日益见多,似乎不谈不足以称“有文化”。但到底何谓国粹,说法则五花八门。最近网络上辗转流传着一份名为“二十个中国国粹”的单子,对反映时下一般社会群体对国粹的基本认知颇具代表意义。
这份清单的基本特点有二:一是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成分,如《易经》、《道德经》、中医、道教、针灸、武术、太极拳、气功,所谓“神秘”,其实更多是由于长时间与传统文化疏离而造成的一种陌生感;当然也存在出于某些需要而被人为刻意渲染夸大的因素。二是关注传统文化物质表层的东西,如琴棋书画、烹饪饮食、茶叶瓷器、园林建筑、丝绸、昆曲、剪纸、刺绣,甚至连“汉服”妖孽也被纳入其中,内容庞杂,雅俗同牢,一般都属于文化次生层面的东西,比较容易直观认知。毋庸置疑,一切传统风物,无论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无论雅还是俗,都流淌着传统文化的气血,但能否一概称之为“国粹”,则需甄别。从个人经验看,各社会层面对“国粹”并不乏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浅俗之见,甚至有人觉得“国粹”就是算命、养生和古人各种类型的吃喝玩乐,也确实有一些“国粹”爱好者就是如此身体力行的。
通过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与比较,再结合个人多年研究学习的点滴心得,笔者认为,中国国粹可归纳为以下十项:
一、儒学经典
包括《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四书》《五经》是数千年支撑中国人文化精神的基石,一旦抽离,必导致精神大厦的垮塌,随之而出现信仰上的危机,这已不须多加论证。辜鸿铭高度赞赏《春秋》,他在著作中将《春秋》所阐发的“名分大义”,用“荣誉”和“责任”二词传达给西方读者,实为生花妙笔,而当今致力于复兴中国文化传统的人士恰恰也正是以这种担当为归依。
二、老庄著作
“诸子”中道家虽有不同流派,于后世影响最大者还是老、庄二家,其著作为《老子》五千言和《庄子·内篇》。从学术源头看,儒、道二家俱出自王官之学,侧重不同,而拥有共同的社会知识背景是没有疑义的,并且几乎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儒、道思想一直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中国士人的文化精神。
三、传统史学
中华文明尤重史学,其发达成熟之早远甚其他国家,因而我们的史学遗产极为丰富。丁韪良说:“中国人的历史文献,要比他们的任何其他东西,除了他们的教育体系之外,都更能够提供有关中国人民伟大之处的一个索引。对于他们来说,祭祖是他们对于团结观念的一种表达,而历史则是一种证据,通过这种证据他们可以把过去的遗传传给后代”。民国学术大家柳诒徵在其代表作《国史要义》中说:“民之所仰,职有所专,由是官必有史,而吾国之有史官乃特殊于他族。”儒家重要经典《春秋》即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的记录编撰,《左传》作者左丘明传为鲁国史官,《汉书艺文志》称“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史学作为中华文化之源,其形成的源流、体例、义理、方法,无论从学术传统,还是从文明传统而言,在世界文明史中都是独树一帜的。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以及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柳诒徵《国史要义》都是不能不读的。
道德经
四、文章诗词
历代古文、辞赋、诗歌,是中国人培育温文尔雅心性的重要手段。辜鸿铭在书中对西方人说:“于我而言,若一言以蔽中国型民性于尔辈之印象,以尔英语言之,实即gentle(文雅)一词。”中国文化历来拒绝粗野,追求文明优雅,有礼有节,信守中道。不能不承认辜氏对中国文化的这一内在特性概括得非常到位,丁韪良对中国官员的文化气质也大加赞赏。中国文化传统中讲的文学,文是美丽纹饰的意思,文学的目的即在于美化一种温文尔雅的人格个性,与西方literature(词根拉丁文的意思为“书写”),内涵大不一样。
五、语言文字
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汉语和汉字作为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主要语言文字,几千年从未发生过间断,保持着较为稳定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文言文作为规范标准的汉语书面语文沿用数千年。文字则从甲骨文、篆文等古文字基本遵循了六书原则演变为现代楷书正体字。虽然言文分离问题让一些现代人诟病,但谁也不能否认这一做法超越了语言共时和历时的弊病,确保了中国文化能有效统一地在一个广大的区域中传播和发展,不仅有利于文化跨越时代的传承,而且能让说不同方言、甚至不同语言的人(如日本、朝鲜、越南人)自由畅通地进行文化交流,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文化圈。
六、传统历法
中国人在宇宙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尽管随着时代迁移,这些观念在发生改变,但是影响仍在。今天我们众多的传统节庆与相关民俗均依附于或起源于中国传统历法,这些节庆和民俗往往是一种“天人”关系的反映。因为中国人相信,历法是某种带有启示性的天道运行的象征,于是中国人“敬天”的天道信仰在历法中就自然而具体地显现出来。所以,我们捍卫传统节庆,其本质是捍卫传统的信仰。认识此点,到了每一个传统节庆,我们想到的就不会仅仅是吃什么的问题。
七、祭祖习俗
《礼记》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因而,“敬天祭祖”成中国文化传统中两大最核心的国家崇拜。按照典籍记载,中国人祭祖传统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祭祖传统更事关社会秩序的维系、民间风俗的淳化和道德标准的养成,故而《中庸》里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论语》中曾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今天更是广为人知。祭祖的文化内涵,不仅得到儒家思想的滋润,同时也渗透了道教、佛教的某些信仰成分,从而让三教自然地在民间层面融合在一起。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曾在西方传教士内部引发极大的争议,这也正体现了两种文明形态某种本质的内在差异。
中医
八、医卜
医卜同源,二者都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理论依据。阴阳五行学说,代表着中国人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整体性认知和解释。表面看它似乎不是文化主流,但仔细观察就发现,从汉代经学到宋代理学的发展脉络中,这一理论始终流淌其中,绵延不绝。在医卜中,它一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直到今天,中医仍在卫生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功用。术数作为社会次文化,虽有迷信成分,但其中像风水、择人、择名等,视为一种习俗也无妨。这方面我们对传统应抱有宽容态度,并尽可能将其化为社会良俗。
九、书画
书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艺”的范畴,用今天文化学的理论看,属于物质表层的内容,但它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广泛而重要的一大载体。严格来说,在传统社会“艺”是“德”的附属品,那时候人们比今人更相信文如其人、画如其人,相信书画是个人性情的自由表达,而不像今天艺术市场中的传统书画泛滥着过多的功利性,这种弊端恰恰是西方艺术领域成熟较早艺术赞助体系带来的。
十、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源远流长,在起源上与古希腊的戏剧有一定类似性,那就是戏曲的表演首先是娱神,其次才娱人。因此,戏曲表现的内容和手法往往是社会信仰或社会价值体系的反映。当传统价值体系崩溃之后,传统戏曲能否良好的发展,从目前看,这仍是一个问题。
另外,对于融合教育体系与政治选拔体系为一体的科举制度,曾担任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西学总教习的丁韪良曾不吝美词,认为西方国家如果也采用这样的人才选拔方式,那么这一制度给西方带来的有益影响绝不会小于罗盘、火药和印刷术这类技艺的发明。千百年来,科举制度经历了漫长历史的考验,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基本实现了制度本身的既定目标,即将受教育最好的优秀人才放到各个层级的国家治理岗位上。作为制度文化的一大创新,将其视为国粹,我看绝不为过。但造化弄人,中国人的这一制度发明至晚清戛然而止,未来有望恢复与否,今天实难预知,因此,在此我暂不列入国粹之列。
虽然这里我将中国国粹分十大类,但分类只是为了直观起见,而各种传统文化形态其内在涌动的气脉是贯通一致的,即强调人格心性的塑造,也即“君子人格”的养成,进而由内而外,化及家庭、国家、天下,最终实现“保合太和”、“万国咸宁”的崇高社会理想。辜鸿铭在《春秋大义》中援引英人华兹华斯长诗《廷腾寺》中的一节:
“……吾信别有赐,所赐更尊崇。世界殊难晓,幽秘压心中。入斯蒙福境,万钧一扫空。蒙福心澄宁,温情导前路。浊囊血气行,几欲停其步。微躯将长眠,精魂却飞渡。太和与大乐,力能静观复。万物之生命,历历尽在目……”
辜氏据此引申并断言:“澄宁与蒙福之心境乃使吾辈尽观万物之生命:富于想象之理性,诚在斯矣,中国人之精神,诚在斯矣。”对此,我也心有戚戚,静澈、安宁、充满祝福和生命力,对这样的个人心性的追求,对这样的外部世界的追求,其实也正是中国国粹共同的核心价值所在。 伯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