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系列针对各国青少年的学科测评比作一条条赛道,亚洲教育在赛道上的遥遥领先,正引发西方从不相信、惊讶,到加入“解剖”的热潮。西方世界对亚洲教育的一些偏见,正在渐渐扭转,但亚洲教育显然不能由此裹足不前,用一句时髦话说,亚洲教育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美国爸爸搬到亚洲陪读
当美国家长还没有从“虎妈”蔡美儿的打击中反应过来,一名美国爸爸的决定给所有美国家长一个新的惊恐点:他卖掉曼哈顿的房子,举家搬到新加坡,只为了让8岁的女儿接受亚洲教育。
2011年,《新闻周刊》报道了一个美国爸爸的教育实验。
美国投资人、亿万富翁吉姆·罗杰斯在2007年卖掉曼哈顿的房子,带着老婆孩子搬到新加坡,一切只为8岁的女儿能接受亚洲教育。他的女儿小名“快乐”(happy),进入新加坡一所说中文的优质初中。
《新闻周刊》说,这年,当美国家长还没有从“虎妈”蔡美儿的打击中反应过来(这个华裔耶鲁教授给美国家长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我的孩子7岁了,居然还不会弹一曲肖邦”),这名美国爸爸的决定给美国家长一个新的惊恐点:美国家庭是否足够准备好培养一个“世界小孩”?
吉姆认为,美国在训练世界公民方面开始落后了,未来在亚洲。他的想法代表了不少美国中产家庭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当美国极少数高中提供汉语、阿拉伯语教学,而在中国,超过2亿学生在学英语;在韩国,家长向政府请愿,希望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教英语,而不是二年级。
“不把我们的孩子训练得可以在国际环境下生存,就好像培养现代的文盲。”前美国议员、俄克拉马大学校长大卫·波伦说。
追溯到托马斯·杰斐逊时期,一些美国家庭就选择让孩子去海外求学,当时,在欧洲待一段时间被认为是有教养的年轻人的必备,因为他们必须知道莫扎特、伦勃朗。海明威就做出过这样的选择,本杰明·富兰克林也是。
如今,学习的目的地从欧洲搬到了亚洲。
“我们认为自己是世界领袖,但其实不是。”美国老爸吉姆的新加坡房子里有5个卧室,没有电视机,取而代之的是好多地球仪、地图,一个保姆和一个管家,都对孩子说汉语,以及一台新的卡拉OK机,好让孩子学唱中文歌。
这个美国爸爸希望孩子接受中式教育,但又担心直接“落地”中国会在生活上遇到不适,所以折中选择了新加坡。
快乐(happy)是班级里唯一的“洋娃娃”
西方家庭对亚洲教育或者说中国式教育的关注,不是一朝一夕了。
最近,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么?中式课堂》很火,而早在2008年,BBC就拍过一部5集纪录片《中国学校》,它以安徽小镇休宁为缩影,拍摄了当地一组家庭、老师、孩子们一个学年的生活。
在《中国学校》的第一集里,BBC向观众解释中国家庭对“金榜题名”的期盼:17岁的尖子生吴羽菲身负重担,学校期望她能在全省百万考生中拔得头筹,她的母亲放弃工作专门用来照顾女儿起居饮食。
2013年,丹麦电视台跑到中国哈尔滨,拍摄了一组对比丹麦学生和中国学生的纪录片《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在丹麦国内引发热议。
亚洲学生“痛扁”欧美同龄人
亚洲学生在PISA、TIMSS、PIRLS等多项知名国际青少年学科测评中“痛扁”欧美同龄人。“PISA之父”认为是时候放下对亚洲教育的偏见,“上海学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并非简单重复已学的东西,而是创造性地应用这些知识。”
亚洲教育走红,肇始于亚洲娃在一系列国际学科测试中的惊人表现。
看一组数据:只有2%的美国学生可以概念化、概括和创造性地使用先进的数学知识,这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科测评(PISA)中的最高级别所要求的。而在上海,这个数字是超过30%。
“我认为,上海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了无所不知的谷歌,今天的市场将不再为人们知道什么给以回报,而是对人们运用所知的东西做些什么。”OECD教育政策特别顾问、素有“PISA之父”之称的德国教育研究者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2014年在给CNN的一篇评论中谈到,有必要改变对亚洲教育的偏见。
比如,不少人认为上海在PISA上的成功仅反映了死记硬背和高强度反复训练的胜利。但施莱歇尔谈到,上海学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并非简单重复已学的东西,而是从已知的东西里做出新推断,以及在新情景中创造性地应用知识。
在施莱歇尔看来,当下教育成功的判断基准线,不再是国家自己的水平提高与否,而是与世界上其他的教育体系相比。最近两次的PISA测试展示出世界人才库里的惊人格局变化。比如上海,在2009年已是最高表现的教育,上海学生的数学表现领先另一个最优表现者新加坡一个完整学年。
其他的东亚教育体系,包括中国台北、日本,也在学习表现上明显提升。最近一次PISA测试在2012年。这是在经济危机之后,每个国家都认识到让更多年轻一代掌握更好的技能以提升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问题是,西方教育有些失灵了。比如美国,美联社报道的最新统计发现,美国是世界上对教育投资最高的国家,把GDP的7.3%投入教育,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6.3%。不过,高投入未必促成高表现。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统计的2014年“学习曲线”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谁在培养更优秀的21世纪劳动力,这份报告统计了教育花销、教师工资、测试成绩(包括PISA测试、TIMSS测试、PIRLS测试等)、就业率等予以排名。
TIMSS又称国际数学测试,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组织,IEA由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财政支持。PIRLS测试也是IEA组织的,又称国际阅读素养测试。中国大陆暂未参与这两个国际测评。
经济学人智库的统计结果是:第一名韩国、第二名日本、第三名新加坡、第四名中国香港……清一色为东亚教育。美国排名14名,与一群欧美难兄难弟徘徊在积贫积弱的位置。
丹麦学生大卫说:我觉得中国人将来有一天会征服全世界。
亚洲教育可以带给世界什么
。
有美国学者提出成功新定义:IQ(智商) + EQ(情商) = WQ(全商,Whole Intelligence),而亚洲教育的优势在于对智商的开发,美国教育的优势在于开发情商,两者都没有完成公式的全部,应该互相借鉴。
亚洲教育的崛起引发西方世界对它的解剖热。
福布斯杂志在2014年一篇流传甚广的《为何亚洲统领世界教育格局》文中谈到,在经济学人智库的排名里,真正影响地区学科表现的,是一个教育系统是否把基本技能发展放在优先位置。“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比如算术和阅读。”
在美国学者看来,成人教育并不能成为不合格基础教育的补救方法。“你在生命早期掌握更多技能,基于这些技能会发展出更多的新技能,在日后生活中也将收获更大。”斯坦福大学教授艾瑞克·汗努什克称。
更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亚洲教育及其所处的社会氛围。
培生集团首席教育顾问麦克·巴博说,“亚太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是结合了有效的教育系统以及讲究努力比天赋更重要的文化,这是其他国家再不能忽视的现象。”
“PISA”之父施莱歇尔也谈到,东亚教育的一个特征就是大多数亚洲学生坚信成功主要是勤奋的产物,而不是天赋,这种信念让社会在灌输成功教育价值观时有了土壤。比如,在日本,学生们不仅相信他们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成功,而且随时准备为此努力:84%的日本学生表示他们不会面对困难采取放弃态度,而在美国,这个数字只有一半。
在欧美学者看来,东亚学校系统的长处,是他们在提升弱势学生的学术表现上做得比许多西方国家更好。这其中也包括采取有力政策吸引最好的教师加盟最具挑战性的教室。换言之,也回答了美国的困扰,即不在于你在教育上花销多少,而是花在哪里、怎么花更重要。
当然,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复制粘贴的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何况在更多国际教育观察者看来,21世纪除了需要掌握基本技能,还需要沟通、合作、创新能力,更高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
亚洲教育如何获得持续动力?《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作者大卫·斯考特·克莱格在“亚洲教育为什么更好,以及为什么不好”文章中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他说,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掌握更健康的智商和情商的剂量配比,未来教育的成功公式就是IQ + EQ = WQ(全商),亚洲教育的优势在于发展IQ,美国教育的优势在于发展EQ,两者应该互相借鉴。
国际教育八大新趋势
在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统计的2014年“学习的曲线”报告基础上,美国培生集团专访了7名国际教育专家,总结国际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新发现、趋势以及挑战,供各国教育系统取长补短:
1、发达国家在过去10年半数的经济增长来自于提升技能、强调技能发展的重要性。
2、技能不再是3个“R”,也就是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算术(Arithmetic),还有“非认知技能”,比如沟通、领导力、情商、团队合作、企业家精神、全球公民意识、问题解决能力。
3、重要的不仅仅是发展这些技能。这些技能还必须在劳动力市场上被有效地运用。如果不是,这些技能将会快速退化。这可能会在美国产生更明显的影响,36%的年轻大学毕业生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比高中毕业生更胜任。
4、成人教育并不能成为不合格的基础教育的有效补救方法。“你在生命早期掌握更多的技能,基于这些技能你发展出更多的技能,相应地你在日后的生活中会获得更多。”斯坦福大学教授艾瑞克·汗奴什克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那些教会学生基本知识的教育体系,他们的公民更容易学习新的技能。
5、虽然北欧国家在教育排名上落后亚洲,但是他们在保持技能上分数很高,因为他们通过提供低成本的教育设施以鼓励成人持续地拓展自己的职业技能。
6、技术更新的速度很快。报告称,“技术可以为成人教育提供新的途径……但也不是万能的。少有证据表明,单靠技术能帮助个人真正发展新的技能。”对于各式各样的美国教育初创公司和风投金主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他们似乎更相信用科技的力量奇迹般地改善这个国家的全球教育排名。
7、“即便在最富有的国家,不到半数的在校学生为就业或大学做足了准备,调查发现,高等院校和雇主常常发现他们需要再培训这些毕业生以便他们能胜任职场生涯。”培生教育集团CEO约翰·法伦说。
8、换言之,就像我此前谈到过的,不在于你的教育上投入多少,而是你投在哪里、怎么花的钱更重要。以及一个社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外部驱动力,对成功的渴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