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起源与发展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
  
  作者: 刘水龙
  
  
  一、地球生物发展史
   1、前生命史
  宇宙形成之初,通过“大爆炸”产生了碳、氢、氧、氮、硫、磷等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生物单分子包括氨基酸、脂肪酸、单糖、嘌呤-嘧啶、单核苷酸、卟啉、ATP等高能化合物。生物高分子是指蛋白质、核酸、高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是由生物单分子经过聚合而成的多分子体系。(蛋白质是由α-L-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核酸是由嘌呤和嘧啶碱基,与糖D-核糖或2-脱氧-D-核糖、磷酸脱水缩合而成;多糖是由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通过遗传密码的演化和前生物系统的过渡,地球上最终产生了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从原核生物过渡到真核生物,完成了细胞演化中最重要的一步。原始的真核生物是微小的单细胞,它们进行有丝分裂,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原始真核生物逐渐演化为多细胞的后生动植物。
  2、地质与生物
  从地球形成起,地质史上可分为如下时期:冥古代(45--38亿年前)、太古代(38--25亿年前)、元古代(25--5.7亿年前)、古生代(5.7--2.45亿年前)、中生代(2.45--0.65亿年前)、新生代(0.65亿年前—现在)。
  古生代细分为寒武纪-奥陶纪(5.7--4.38亿年前)、志留纪-泥盆纪(4.38--3.55亿年前)、石炭纪-二迭纪(3.55--2.45亿年前)。 中生代细分为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细分为老第三纪、新第三纪、第四纪。
  老第三纪细分为古新世(0.66--0.55亿年前)、始新世(0.55--0.37亿年前)、渐新世(0.37--0.24亿年前);新第三纪细分为中新世(0.24--0.06亿年前)、上新世(0.06--0.034亿年前);第四纪细分为更新世(0.0340--0.0001亿年前)、全新世(1万年前--现在)。
  25--4.38亿年前。藻类是元古代海洋中的主要生物,大量藻类如蓝藻、绿藻、红藻在浅海底一代复一代的生活,逐渐形成巨大的海藻礁(又称迭层石)。 寒武纪时各门类无脊椎动物大量涌现,但以三叶虫为最多,占当时动物界的60%。奥陶纪时各门类无脊椎动物已发展齐全,海洋呈现一派生机逢勃的景象。 
  距今4.38--3.55亿年间。生物发展史上有两大变革,其一是生物开始离开海洋,向陆地发展。首先登陆大地的是绿藻,进化为裸蕨植物,它们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在变化多端的陆地环境生长,为大地首次添上绿装。其二是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志留纪时出现的无甲胄鱼类,是原始脊椎动物的最早成员,但却不是真正的鱼类;到泥盆纪时出现的盾皮鱼类和棘鱼类才是真正的鱼类,并成为水域中的霸主。
  距今3.55--2.45亿年,陆生生物飞跃发展。石炭纪时裸蕨植物已绝灭了,代之而起的是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种子蕨类等植物,它们生长茂盛,形成壮观的森林。与森林有密切关系的昆虫亦发展迅速,种属激增,到二迭纪末期已有几万种昆虫。此外,脊椎动物亦在石炭纪时向陆上发展,但因为不能完全脱离水域生活,只能成为两栖类动物,到二迭纪末期,两栖类逐渐进化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原始爬行动物。古生代末期,地球上全部生物界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衰退和淘汰,但各门类生物仍有不少科属得以延续。
  距今2.5--0.65亿年前。中生代生物界最大的特点是继续向适应陆生生活演化,裸子植物进化出花粉管,能进行体内受精,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更能适应陆生生活,形成茂密的森林。动物界中爬行动物也迅速发展,演化出种类繁多的恐龙,成为动物界霸主,占据了海、陆、空三大生态领域。 中生代末期,生物界又一次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极度繁荣的恐龙突然绝灭;海域里很多无脊椎动物如海蕾、海林檎、菊石、箭石等遭淘汰。
  从0.65亿年前到今天。进入新生代,被子植物因种子在子房内发育,并进行双受精作用,完全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取代了裸子植物成为植物界的新霸主。 哺乳动物在二亿年前的中生代初期由爬行动物中的下孔类中的兽孔类进化而来,进入新生代,哺乳动物爆炸性大发展,成了陆上霸主。 人类起源于新第三纪的森林古猿中的一支,经过腊玛古猿、南方古猿两个过渡阶段的演化,终于在第四纪初出现了真正的人类。
  3、人类
  人类的形成,是地球上事态发展的第二个大转折点;而生命从无机物中脱胎而出则是第一个大转折点。在第一个大转折点之后,各种生物的进化是在通过基因突变(自然选择)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是通过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实现的。但是,随着人类的出现,不再是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是人类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遗传因子。今天,第三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即将来临。随着人类对遗传因子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不久就有可能做到,在改造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遗传因子。
  人类,只有人类能创造预定的环境,即今日所谓的文化。其原因在于,对于此时此地的现实中所不存在的事物和观念,只有人类能予以想象或表示。只有人类会笑,只有人类知道自己将死。也只有人类极想认识宇宙及其演变,极想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将来的处境。
  由于人类具备独特的、彻底变革环境的能力,所以不用经过生理上的突变便能很好地应付周围的环境。生活在北极离不开毛皮,生活在沙漠地带需有水源,生活在水中要靠鳍;所有这些,通过人类创造的文化,也就是经过新的非生物学的途径,都能得到解决。具体地说,人类文化包括纯粹科学、根据社会科学而设计的制度、根据自然科学而设计的工具、道德宗教、艺术。
  灵感智商是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的结果。 科学的发展来自于前人的积累、有目的性的实验、合作与交流的制度、灵感与智商、无目的性的生产实践。 语言起源于灵感智商,发展于生产实践、灵感与智商,完善并消融于科学。 道德宗教起源于灵感智商,发展于生产实践、灵感智商,消灭于科学。 艺术起源于灵感智商,发展于灵感智商、生产实践,完善于灵感智商、科学。
  
  
  二、人类文明
  1、文明的内容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首先面临的是吃饭问题,人类解决方式有两种:果实采集业和狩猎业。 由于长期的实践、灵感智商的触动,出现了农业革命,果实采集业演变为种植业,狩猎业演变为畜牧业,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
  紧接着吃,人产生了对穿、住、用的需求,于是与之相应的纺织业、住宅建筑装修业、日用品(括家用电器-毛巾纸张-桌子椅子等)制造业出现于人类社会。统称工业。
  工业其实就等于“手工业+科学”。古代中国之所以只能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而未能将手工业发展为工业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古希腊发展出来的科学精神。科学不等于技术,技术是手工业的支柱。中国古代发达的是技术而非科学。科学需要我们认识事物的“所以然”,而技术只需要我们知道事物的“之所然”。因此,技术只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总是可以总结出来的。但科学却不同,科学不仅需要实践,更需要我们有一种精神----求知的精神,认识事物的内在原因,而非只知道外在现象的精神。
  接着人产生了对服务的需求,对应产业具体如下:
  需求 产业 需求 产业
  生命健康 医疗 性 婚姻/情人/娼妓
  行----亲自从
  一点到另一点 交通运输业 行----自己不动,通过某一种媒介取得与另一点的联系 网络通信运营业
  美 艺术 自然人文美 旅游业
  人体美 美选拔/表演 外表美 美容美发/服饰设计
  探寻真理 科研机构 学习真理 教育产业
  艺术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体育比赛-游戏、影视等。
  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一个内部和相互之间的产品/服务交换,以达到发挥各自优势、满足自己多方面需求的功效,于是商业(贸易)应运而生了。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厂房道路,于是建筑业(包括商用建筑、路桥施工等)显得必要;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工具设备,于是一个专业生产部门---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包括网络通讯设备、运输设备、生产设备、动力设备、办公设备、安全卫生设备等)诞生了;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电力、石油、煤炭,于是能源产业应时而现;产业的源头都要追溯到矿产开采,它提供最原始的原材料(木、金属、石头、土、水)。 可以说商业、建筑、机械、能源、采冶都是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支持行业。
  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经济)、社会政权组织程度(政治)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两大内容。
  2、人类最早的文明----苏美尔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上游山峦重迭。在那里,人们学会了驯化动植物,从而完成了农业革命。在那里,人们现在又开始第二次伟大的冒险,他们从山区迁移到大河流域,逐步发展起新的、生产率更高的灌溉农业和新的社会制度。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新的社会制度相互作用,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公元前4000年文明的出现。 
  苏美尔人掌握了农业灌溉的技术,这是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学会了冶炼青铜,这是最早的冶金业;发明牛拉犁,牛说明人类首次能利用自身体力以外的力量作动力,犁说明了最早的机械行业的诞生。 前3000年时,风也得到了利用,当时已有了制作粗陋的横帆,最先使用的地点是波斯湾和尼罗河上。风的利用表明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利用人造的力量作动力;横帆的出现说明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最早的轮子只是一些圆形的板,和轴牢牢地钉在一起。前3000年时,已将轴装到手推车上,轮子不直接和车身相连。不久,又出现了装有轮辐的车轮。
  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最初的楔形文字由图形符号组成。书吏用简单的图形把牛、羊、谷物、鱼等画下来。不久,图形符号固定下来,不再取决于每个书吏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保证了书写和阅读的一致。但是,图形符号不能用来表达抽象概念。苏美尔的书吏们于是在图形符号旁加上别的符号以表示新的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选择了表示声音、而不是表示物体或抽象观念的音符。到公元前2900年时,他们把图形符号从早期的2000个左右减少到600个。不过,楔形文字比起后来由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发展起来的字母文字,仍要累赘得多。书吏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书吏掌握了困难的书写艺术。
  文字使人们能记录和积累各种真实的情况,世代相传,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同样,文字又使人们能以书面形式记载社会风俗、口头上流传的神话传说,使它们成为圣书、法典和古典著作而永久地保存下来,从而使各种独特的文化更其鲜明、更为巩固。文字成为使人类诸文明的文化结合成一体的主要手段。
  苏美尔人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的各种具体需要,不仅发展了文字,而且还发展了数学和天文学。发展了最早的计时、计量、测量距离和面积的各种方法。而且,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占星家们就在仔细地观察和记录天体的运动。 
  3、世界诸文明
  闪含和哈拉巴文明是在向外传播的苏美尔文明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与其说是由于采纳了某些特定的技术和制度,毋宁说,是由于接受了某些基本思想或原则。 有关文字的概念虽说取自苏美尔,但各自独特的文字系统却是在埃及和印度逐渐形成的。国家组织、巨大建筑物等等的发展情况也同样如此。 华夏人跟苏美尔人有亲近的血缘关系,不过,华夏文明是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跟苏美尔无关。
  到公元前1600年,世界诞生了三大文明:华夏文明、印度达罗毗图(哈拉巴)文明、闪含文明(包括巴比伦、埃及)。 闪含文明包括犹太文明和克里特文明两个分支文明。
  由于中亚印欧游牧民族的冲击,克里特文明转型为希腊文明,哈拉巴文明转型为婆罗门-佛教文明。 由于罗马的武力,希腊文明演变为罗马希腊文明,犹太文明演变为基督教文明;而日尔曼人对罗马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的吸收融合,则形成现在最强大的西方文明(德英美法),广义上斯拉夫人、拉丁人也属于西方文明的范畴。由于阿拉伯的冲击,闪含文明演变为伊斯兰教文明。
  尽管诸多古代文明间程度不同地相互影响,但1500年之前,它们各自的发展一直是平行而独立的。1500年以后,各个地方文明之间的平衡存在状态逐渐为由新兴的西方文明促成的全球性一体化状态所取代。
   4、汉文化
  世界三大文明----闪含文明的巴比伦、埃及被希腊文明趋于黯淡了,最后被伊斯兰教函化;达罗毗图语系的哈拉巴文明和闪含语系的克里特文明被来自中亚的印欧人扫灭;悠久的犹太文化过早地失去家园而流离失所。 光焰万丈的古希腊文化,被罗马统治后失去了政治独立,罗马文化又因日耳曼蛮族的入侵,而毁灭殆尽。唯有华夏文明,在坎坷跌宕中延绵发展数千年,经历改朝换代,分分合合,却始终未曾中绝,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
  从地理环境看,汉人处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之中(一面临海,三面是险阻丛生的陆路交通),由此造成了汉人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是在这个条件下形成的:人们不求对外的开拓发展,而只追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和谐生活方式、以及讲究个人的自我完善的道德生活。从社会性质看,古代汉人社会是宗法制的农业社会,以家庭为单位,逐步向外辐射,形成家族、宗族为纽带的社会网络。这个网络是以亲情编织起来的,道德伦理就成为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首先必须遵守的,也是自觉遵守的,高于一切的标准,从而形成汉人注重血缘关系的社会心理。 正是由于这种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了汉族社会独特的、稳定的生存系统,与此相适应,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显示了鲜明的伦理型特色。
  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就已经是光辉灿烂,然后是秦的大一统,更重要的是汉朝对这种大一统的巩固,从而确立了基本的文化格局。汉以后一千多年,虽然也有来自北方蛮族的军事侵扰,但并没有真正可以同它抗衡的文化力量,所以军事征服者反过来又要被华夏文化所征服。佛教(印度文化)渗透到华夏文化诸多方面(尤其是哲学和艺术中),于是华夏不仅产生了汉化的佛教哲学,而且在回应佛教的挑战中又产生了宋明新儒学;但佛教并没有激起中华根本价值的大转换,并没有形成一个象西方那样足以同皇权抗衡的宗教力量。所以一直到清末,华夏文化虽有侵蚀和革新,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其基本内容还是汉代的。华夏文化是儒学定于一尊而又兼容释道的文化;华夏文化以其特有的悠久、单纯的传统,以其特有的凝聚力和消化力,进入了民国。
  5、西方文化
  犹太文化(基督教精神)和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两个主要来源,它们彼此之间的接触,导致了西方文明的产生。 古希腊古罗马都濒临地中海,海洋在他们的独特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随着文明的发展却趋于减弱),而华夏文化则是黄土起重大作用。古希腊发达的奴隶制使财力物力集中,在剥夺一些人的发展机会的同时却为另一些优秀的头脑提供了宝贵的闲暇和更好的条件腾出身来发展文化。古希腊人发达的政治生活表现为直接民主制的城邦治理。古希腊尚知和崇理。古希腊人乐生的,立足此世,宗教是多神论、人生观是自然主义。这种重视此世和热爱生命的精神,在古罗马时期进一步得到发展,具有公民资格的人们不遗余力地从生活中榨取快乐,许诺给大众的"面包加娱乐"成为一种有效而一贯的统治术,这种推到极致的快乐主义不免又成为社会普遍萎靡腐化和道德堕落的一个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就发生了基督教的兴起这样一种价值大转换。
  原初的基督教精神处处都是和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对立的,它是一神的(上帝作为一切秩序和价值的来源);它是超自然的,此世不过是奔赴彼世的一段旅程;它轻视学识,轻视自然德性(如勇敢、荣誉、公正),轻视艺术,轻视财富,轻视家庭生活;蔑视和否定世俗的快乐;对国家最初也持一种政治上的冷淡主义。它极力弘扬的德性是:对上帝的希望、热爱和信任,对同胞的慈悲和仁爱。西方人接受和推崇基督教精神,使钟摆摆到了另一极端:从自我的肯定转到了自我的否定,从在生命中尽量榨取欢乐转到了弃绝生活中的欢乐,从重视人的自然力量的发展和自我潜力的实现,转到了仅仅把尘世的生命作为追求永生的一种手段。
  西方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即西方文化是从两个相当对立的源泉中汲取活力的:一个是理性,一个是信仰;一个是对尘世生命的讴歌,一个是对永恒生命的希冀。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着明显的断裂,当时古希腊城邦早已不复存在、古罗马帝国也已不复存在,然后是一个漫长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精神的兴起又开始了另一次价值大转换,西方文化比起基督教的因素来更多的是古希腊罗马的因素。
  
  
  三、白种人
  1、人种
  在生物学上,现在世界上的人种只是一个种,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世界不同人种的的基因几乎相同,但DNA的细微差异已经足以查明大部分人地理上的“祖籍”;不同人种间的遗传物质只有极小的差异,我们所看到的诸如肤色、头骨形状等的差异,只是源于占很小比例的那些基因;另外,DNA序列的99.9%也相同。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根据这些细微的不同遗传特征把智人种分为三个不同的亚种。 
  (1).蒙古利亚人种(Mongoloid):又称黄种人、亚美人种。皮肤黄色、黄白色、浅棕色;头发柔软平顺而呈黑色;胡须和体毛不发达;面部扁平,颧骨较高;鼻梁的高度宽度中等,嘴唇厚度适中;眼睛棕色,眼裂很小、有内眦褶。
  (2).尼格罗人种(Negroid):又称黑色人种、赤道人种。皮肤呈黑色或深棕色;黑色卷发;体毛发达程度中等;颧骨不十分突出,颚骨呈下弯状;鼻梁宽而平,嘴唇厚而凸出;眼睛棕色。 
  (3).欧罗巴人种(Europeoid):又名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Cavcasoid)。皮肤白色、白红色、浅棕色;波状或直状的柔软头发,颜色多金黄;毛发较浓密;颧骨不高突,颚骨较平;鼻子窄而高,唇薄;眼睛发蓝。
  2、目前白种人的分类
  从语言来说,白种人分印欧、高加索、闪米特含米特、乌拉尔共4个语系。 其中,斯拉夫、日尔曼、拉丁、凯尔特、希腊-阿尔巴尼亚、波罗的、吐火罗、雅利安、安纳托利亚、巴斯克属于印欧语系。(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高卢属于凯尔特,立陶宛-拉脱维亚-亚美尼亚属于波罗的,波斯-普什图-库尔德语-俾路支-塔吉克-奥塞梯属于西雅利安,巴基斯坦-印度斯坦-孟加拉-吉普赛-南尼泊尔-僧伽罗-马尔代夫属于东雅利安,赫梯-吕底亚-吕齐亚属于安纳托利亚) 卡巴尔达、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格鲁吉亚属于高加索语系。犹太-阿拉伯-柏柏尔-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的库施特-古埃及后裔科普特-乍得的毫萨属于闪米特含米特语系。
  从人种来说,白种人内部同样差异很大,主要分北欧人种和地中海人种。北欧人种又分为波罗的海亚人种和巴尔干亚人种;波罗的海亚人种包括大西洋人(凯尔特人)、北欧人(日尔曼人)、东欧人(斯拉夫人);巴尔干亚人种包括南部斯拉夫人和罗马尼亚拉丁人。 地中海人种分为典型地中海亚人种和高加索亚人种。 典型地中海亚人种包括阿尔卑斯人(南部日尔曼人和凯尔特-日尔曼-拉丁混血的法兰西民族)、地中海人(拉丁人、希腊-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闪米特含米特人、帕米尔人(南亚雅利安人);高加索亚人种包括高加索人和西亚雅利安人。
  黑白混血人种包括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库西特人、达罗毗图人。黄白混血人种包括突厥人。黄黑混血人种包括南岛人。
  3、白种人的历史
  人体细胞的线粒体DNA(mtDNA)多态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全人类的mtDNA 的差异非常小,由此推论现代人类的祖先应是约十多万年前的一个很小的原始群体~晚期智人(Homo-sapiens)。这个晚期智人小群体来自同一位女祖宗,它们的遗传特征基本相同。确切地说,是由这位女祖宗所生的女儿们传给外孙女们这样母女相传的方式遗传下来的。因为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只来自母亲一方(线粒体位于细胞质里,男女交配授精过程中,精子细胞只有细胞核和卵细胞核融合,精子的细胞质包括线粒体被排除在卵细胞之外)。美国遗传学家Cann逐对研究每个民族的妇女与其他各个妇女的mtDNA字母差异的数目,最终确定了在 14.3万年前有一个总分叉点,处于该点的女子(东非妇女夏娃)是所有现存人类的纯粹母系的共同祖先,我们的线粒体原本来自夏娃。
  夏娃生下三个孩子,分别叫黄、白、黑,分别向外迁移。小黑逐渐散布非洲大陆和地中海北岸、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印尼群岛、澳洲等靠近赤道的地区。小黄与小白一道辗转到达辽阔的中亚,过着惬意的游牧生活。小黄、小白、小黑的肤色和髪色的等差异,是因人们长时期生活在不同纬度的地理环境条件所引起。
  在1.8万年前,由于南方农耕生活的诱惑也由于中亚本身人口增加,所以一部分白人开始分离,向西进入地中海、阿拉伯海沿岸地区,甚至到达澳洲,与当地黑人土著融合,形成闪含语系、达罗毗图语系、原始澳大利亚语系的分布。闪含语系创造了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犹太文明、克里特(亦有黄种血统)文明;达罗毗图语系创造了哈拉巴文明,含有较多的黑人土著血统;原始澳大利亚含有最多的黑人土著血统,散布在印度东部、印尼、澳洲。
  公元前3000年,由于乌拉尔民族从阿尔泰山出发西侵乌拉尔山,中亚(里海北岸)白种人主体(印欧语系)被迫离开故乡分好几路向四面八方逃奔。其中一路到了希腊,另一路到了意大利(这两路分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起源)。另一路穿过中欧一直到达不列颠诸岛(凯尔特人的祖先)。还有两路北上到了东欧波罗的海,西边的为日尔曼、东边的为斯拉夫。一路到了中亚继而到达蒙古高原,称吐火罗人,他们后来全部同化于突厥人之中,但却使突厥人由黄种人变成为黄白混血人种。 与以上所有路亲缘关系最远的一路则南下占领了伊朗、阿富汗、印度,他们号称雅利安人。 这些白种人每到一处,就征服或同化当地的土著(欧洲尼安德特人),把自己的语言传播到那里。
  
  
  四、史前黄种人
  
  1、华北地质史
  地质学中的地台是指构成大陆的地壳内相对稳定的地区。原先此处的地壳活动性也是强的,产生明显褶皱后,隆起成为古陆,此后便再没有产生过显着的褶皱,而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升降,即变得比较稳定了。华北地台的经历正是如此,它隆起于17亿年以前,随后持续抬升,形成中国范围内最大最早的一块古陆。经过12亿年,到寒武纪早期华北地台才转而下沉,海水漫上地台,古陆面积逐渐缩小;至寒武纪中期,大部分已为海水所淹没。奥陶纪中期华北地台再次上升,到奥陶纪晚期已大部分重新露出水面;持续上升到志留、泥盆纪时期,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到石炭纪早期已因受到长期剥蚀而演变成一片准平原。随后又转入间有沉降、海水入侵、形成面积广大的浅海。 至二迭纪时,再转为以抬升为主,浅海演变成陆上的湖泊,而且湖面逐渐缩小。华北地台上升的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不过这是就整体的总趋势而言,其间或升或降,不同地区之间还有很大差异。 
  在整个华北地台以抬升为主的形势下,华北平原在中生代早期与西边的山西高原本为一体,也是高地。随后发生了被称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华北平原所在地区于此时转而沉降,与此同时,西边的山西高原抬升,太行山在白垩纪末期已具雏形,巨大的断层沿大行山麓延伸,在此两边东降西升,界限分明。
  原先印度大陆本紧靠着南极大陆和非洲,由于板块的运动,它在中生代时脱离出来向北漂移;进入新生代时才接近亚洲大陆,中间还隔有一道喜马拉雅海槽;到第三纪末期两个大陆碰合在一起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就是它们的结合之处。正是它们的碰撞使喜马拉雅山升起,青藏高原急剧抬升,成为影响中国全境的喜马拉雅运动。 山西高原在此影响下,产生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大断裂带,南端与关中平原所在处的沉降带相接,它们曾蓄水相通,称为古汾渭湖;今天虽已被泥沙淤塞成为平川,沉降仍未停止。 持续沉降意味着地势始终保持低下,不用挖很深就能遇到地下水,这固便于先民凿井而饮,但也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像山西太原最早曾称为“大卤”,意为广大平坦的盐渍之地;关中平原也久受盐碱化的威胁。从汾河到渭河,它们所经过的狭长谷地,均是这种地质构造在地形上的反映:中间是下降的断块,两侧则为相对上升的断块所限制。 
  在山西高原西边,吕梁山、秦岭、六盘山、贺兰山等山脉环绕的范围以内,是华北地台中最稳定的一个地区。它在中生代时曾微微向下弯曲,形成碟状盆地,随后又逐渐升起,长期遭受剥蚀的地面变得相当平坦,海拔却不低,达1000~1400米;其南部为黄土覆盖,形成黄土高原,其北部则表现为草原或沙漠。
  到了第四纪初期,在黄河发源地处,由于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喇山对峙南北,也由于今日若尔盖草原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此时处于下沉状态的地区,自河流而来的滔滔河水,遂亦以此古若尔盖湖为归宿。 当时今天的共和县一带也是一个蓄水的盆地,来自西倾山和阿尼玛卿山间的一条河流注入其中,它日后也成为黄河上游的一段。此时共和盆地与东边的河流还不相通,那一段黄河流入贺兰山旁因断层陷落而形成的古银川湖即今之宁夏平原。 在鄂尔多斯东缘,一条河流经由一串较小的湖海流入古汾渭湖。古汾渭湖此时也是封闭在内陆的,东边的中条山还阻挡着它与大海相通;山脉东侧的流水经由不止一股河道,在山东丘陵南北入海。
  流水的冲刷在源头地区作用很强,原来浅浅的河底逐渐变深,源头的位置也向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日积月累,这种溯源侵蚀作用终于将分水岭打开,两边的河流贯通汇合,海拔高处的河流改变原来的流向,汇入海拔较低的河道中。于是黄河诞生了。
  山东丘陵是最早升出水面的古陆的一部分,其后虽也有过为海水淹没的时候(如在寒武纪、奥陶纪),但从长期来看,大部分时间是陆地,而且近期还在上升。山东丘陵上升的时候,旁边的平原却在下沉,使海水曾淹没到太行山麓,黄河和其它众多入海的洪流带来大量泥沙淤积,于是有了今天的华北大平原。
  
  2、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打制石器为生产工具,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距今一万年时,中国的旧石器时代结束。
   这个时代是地球上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北半球的中高纬度的全部地区、低纬度地区的一些高山出现了大规模的冰川活动。冰川的前进和退缩,形成了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的多次交替,并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升降、气候带的转移、动植物的迁徙绝灭。 中国华北更新世可以分为4个时间单位,依次称为“泥河湾期”、“公王岭期”、“周口店期”、“马兰黄土期”。泥河湾期相当于早更新世,公王岭期和周口店期分别相当于中更新世的早期和晚期,马兰黄土期则相当于晚更新世。
    泥河湾期的地层以由砾石、砂、泥灰岩、粘土构成的河湖相堆积为代表。“泥河湾动物群”由长鼻三趾马、板齿犀、后裂爪兽等第三纪末期的残余种属和象、马、骆驼、野牛、羊等近代哺乳动物的属组成。其中有许多是北方型的动物,反映一种比较凉爽的疏林草原环境。泥河湾期地层除分布在横亘于山西、河北两省北部的泥河湾盆地外,在黄河中游的汾渭地堑区等地也有出露。现已从这个时期的地层中发现了3个旧石器地点:山西南部的西侯度、位于泥河湾盆地里的小长梁、东谷坨。埋藏环境表明当时人们是沿着湖滨、河岸活动的。
    公王岭期地层以夹有古土壤的厚层原生黄土为代表,标准地点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从这里除发现蓝田人头骨化石和石器外,还发现了一个由38种动物组成的“公王岭动物群”,包括一些第三纪的种属(如巨剑齿虎、奈王爪兽等)和较多的更新世种属,现生种属仅占整个动物群的13%。公王岭动物群中有一批过去未曾在秦岭以北发现过的南方种类,如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巨貘、中国貘、中国爪兽、毛冠鹿和苏门羚等,这表明当时华北的气侯比较温暖湿润。公王岭期的人类活动遗迹除蓝田外,还见于山西南部的□河等地。从埋藏环境看,当时人们似乎更多地活动于河谷地带。
    周口店期的标准地点是北京人遗址,属洞穴堆积。这时黄土堆积在华北广泛形成。 周口店动物群由近100种哺乳动物组成,可分成3类:首先是泥河湾期残留的种属(如剑齿虎、居氏大河狸、三门马等);其次是真正的更新世种属(如纳玛象、披毛犀、肿骨大角鹿、中国缟鬣狗、洞熊、杨氏虎等);最后是一些最早出现的现代哺乳动物种(如狼、棕熊、小型啮齿类动物)。从生态上看,这个动物群所反映的气侯和地理环境非常复杂,但大部分是温带古北界的种类。这表明当时周口店一带的气侯总的来说具有温带特点,和今日华北接近。不过,其间曾发生过多次冷暖、干湿的明显波动,而且气侯的大陆性程度有逐渐加强的趋势。
    马兰黄土期地层以分布极广的晚更新世马兰黄土 和河流的或河湖相的堆积为代表,标准动物群是产自鄂尔多斯高原东南角的河湖相堆积层中的“萨拉乌苏动物群”。它的重要成员有纳玛象、野驴、普氏野马、披毛犀、诺氏驼、马鹿、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原始牛和最后斑鬣狗等,多半是适应草原生活的动物,但也有一些喜欢在水边、林边生活。从动物群总的特点来看,华北在马兰黄土期的气侯要比前一时期寒冷和干燥。
  更新世期间,东北的气侯和华北的差别不大。辽宁也有早期人类的活动。 从晚更新世起,东北与华北在气侯上的差别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生活在东北的是“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它在成分上与西伯利亚动物群基本相同。像狼、洞熊、猛犸象、普通马、披毛犀、马鹿、大角鹿、野牛、原始牛等,从中国东北到西伯利亚以至欧洲,都有它们的踪迹。这一动物群拥有萨拉乌苏动物群所缺少的猛犸象和东北野牛等种属;森林动物所占比重也大于华北的动物群。这些差异,表明晚更新世东北的气候总的说来是比较寒冷和潮湿的。
  由于纬度较低的缘故,长江以南地区在更新世期间气侯的变化不如北方显着。从分布很广的石灰岩洞穴或裂隙堆积中发现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从早更新世一直延续到晚更新世。只是根据一些特殊或稀有的种类,才能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作进一步的早、中、晚划分。华南也存在河湖相堆积中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如早更新世的云南元谋动物群和晚更新世的四川资阳动物群。元谋动物群反映一种比较凉爽的疏林草原环境,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则反映温暖湿润的山林环境。资阳动物群除含有犀牛、水鹿和剑齿象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成分外,还包括一般只生活在高寒地区的猛犸象,其性质比较复杂。
  在更新世冰期和间冰期气侯影响下,植被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华北位于寒温带、温带区域与亚热带区域之间,属过渡地带,所以受冰期、间冰期气侯交替变化的影响尤其强烈。孢粉分析的结果表明:从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这里至少可以划分出5个冷期和4个暖期。冷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今的要低4~7.5℃,而暖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今的要高。在冷期里,暗针叶林(云杉、冷杉林,或云杉、冷杉、松林,或含云杉、冷杉、松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发育,从高山向河谷和平原、从北向南蔓延。但在冷期的极盛阶段则代之以适应干冷气侯的草原性植被。在暖期里,盛行针叶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据研究,公王岭的蓝田人生活在暖期里,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人生活在冷期里。北京人的时代延续达50万年,其间曾发生多次冷暖期的交替变化。
  在冰川作用引起的海平面升降以及新构造运动等因素影响下,中国东部在第四纪以来发生过多次海侵和海退。在晚更新世低海面时期,海面要比今日低130多米,以致黄海北部大陆架出露,使哺乳动物和人类可以从陆地迁移到沿海的岛屿上去。进入全新世,随着气侯逐渐变暖,海平面回升,一些陆地又重新被海水淹没。
  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在中国十分丰富。 早期直立人的化石,已发现的有元谋人、蓝田人、湖北郧县的材料;晚期直立人的化石特别丰富,有北京人、和县人、金牛山人以及在安徽巢县、山东沂源、河南淅川和南召、湖北郧西、贵州桐梓、辽宁庙后山等地发现的材料;早期智人的化石有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马坝人、长阳人以及辽宁喀左等地的材料;晚期智人的化石有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资阳人以及辽宁的建平、海城、丹东,甘肃泾川,云南丽江,台湾省左镇等地的材料。
  云南省元谋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直立人,距今170万年。金牛山文化发现于辽宁省营口县,属于旧石器早期的文化。 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早期的直立人,距今70--20万年,北京人具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和县人发现于安徽省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石灰岩洞穴中,属直立人,为中更新世。马坝人发现于广东省曲江县,属早期智人,为中更新世之末。 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为旧石器晚期,属晚期智人,距今19000年。山顶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种,但个体之间尚有一些差别,表明当时蒙古人种正在形成之中,一些形态细节尚未充分形成。 四川省资阳县城西黄鳝溪资阳人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为晚更新世。
  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发现了一颗猿人臼齿化石,与北京人时代相当。在三门峡水磨沟、陕县张家湾、灵宝孟村、渑池县任村、安阳市郊的小南海等地,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
  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农耕和畜牧),并发明了磨制石器、制陶和纺织。中国新石器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泉,与后来青铜时代的商周文化紧密相连,并同周围地区有着密切的交互影响,是中国历史连续发展的具体例证。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智人间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而且基本上属于黄种人(蒙古人种)范围内的联系,铲形门齿是黄种人的特征。。在更新世晚期的原始蒙古人种代表(柳江人和山顶洞人)中已出现南北异形的现象,到新石器时代进一步发展为不同的地方变异类型。黄河流域主要接近现代蒙古人种的东亚(远东)类型,其中的中﹑下游地区居民的体质还表现出某些接近南亚类型的特征;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居民,比华北地区更明显地接近南亚类型。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基本上是在同西方高加索人种相对隔离的情况下,独立地创造和发展了中国的新石器文化。这对以后中国文明的持久稳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南方黄种人
  鉴于广大的东亚原始人(北京猿人)已经在先前的冰期(距今7万年,第四纪晚更新世冰期)中全部死光,距今2万年以前,一部分黄人奔向印度恒河流域、又移向东南亚、接着占据中国南部、进而渡过长江黄河、一直到达渤海,沿途次第形成南亚-南岛、三苗(长江中游)-百越(在长江下游和岭南)部落,为黄种人南亚人种(黄黑混血),特征是肤色深、长头颅、低面-脸庞小、鼻翼宽、嘴唇厚。
  长江中下游为连续的冲积平原,地势坦荡,湖泽较多。属于中亚热带温热潮湿的气候,与今两广和云南地区的气候接近。这里的新石器遗存都以稻作农业为主。
  长江中游,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南包洞庭湖平原、西尽三峡川东、北达豫南豫中、东抵鄱阳湖的广大地区,三苗先后创造了石门皂市下层文化(为前5000)→大溪文化(前4400--前3300)→屈家岭(湖北京山县)文化(前3000—前2000)→湖北龙山文化(青龙泉三期,前2400)四种新石器文化。湖北龙山文化,与中原龙山文化有较大的区别。
  百越(壮侗或泰老)中的扬越分布在长江中游、吴越分布在长江下游、闽越分布在闽江流域、南越分布在珠江、红河、澜沧江,部分则漂流到日本。
   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吴越创造了河姆渡(浙江余姚)文化、马家浜(太湖流域)文化、良渚文化、北阴阳营(南京)文化、薛家岗(安徽潜山)第三期文化(前3200~前3000年)。 北阴阳营文化包括宁镇山脉和秦淮河连接成的丘陵地带、以及相邻的安徽境内的长江南北。 河姆渡文化分布于杭州湾和舟山群岛,发现的成堆稻壳,为亚洲最古老的稻作遗存,年代为前5000~前4000年。 马家浜文化分为马家浜和崧泽两期(不包括罗家角4层),为前4300~前3300年。继马家浜文化发展起来的是良渚文化,为前3300~前2200年,在文化特征上与山东龙山文化有更密切的联系。
  南亚族群分布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受百越族群南渐和雅利安南下印度的影响,现在的南亚族群居住区被分割成几块:中国的百濮(佤-德昂-布朗)、缅甸的孟族、柬埔寨的高棉族、马六甲族、印度的蒙达族、斯里兰卡的维达人。其中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南亚族群黄种人血统最浓,其包含的黑人土著血统较之印度为淡。
  南岛族群原生活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与百越和南亚族群是一家,公元前4000年分家后到台湾来。公元前3000年之后,逐渐从台湾扩散到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占城、日本。公元后又进一步扩散到马达加斯加、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吉尔伯特(基里巴斯)、关岛查莫罗、加罗林群岛(波纳佩-雅普-特鲁克)、帕拉乌、瑙鲁]、美拉尼西亚[斐济、莫图、雅比姆、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波里尼西亚[新西兰毛利、乌维亚、萨摩亚、汤加、图瓦卢(艾利斯)、钮埃、库克群岛拉罗通加、社会群岛塔西提、土阿莫图、马克萨斯、夏威夷]。
  
  4、北方黄种人
  距今1.8万年以前, 中亚另一部分黄人向东进入长城一线,形成阿尔泰部落,其中游牧在河套、黄土高原的为突厥群,游牧在今河北省的为蒙古群,游牧在环渤海和朝鲜半岛的为通古斯群,均为北亚人种,特征是肤色较浅、脸庞较大、嘴唇较薄。
  阿尔泰人创造了红山文化,分布以辽西及赤峰市为中心,延及河北省北部及京津地区,北缘达哲里木盟与铁岭-沈阳。受仰韶文化影响很大,一度被认为是仰韶文化的一支。红山文化的序列是沈阳新乐下层文化(前5300--前4800)→赤峰红山文化(前4500--前3000)→夏家店(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下层文化(前2000--前1500)。由于红山文化有了玉龙、积石冢、祭坛、女神庙等重要发现,而且其玉器很发达,与商代日常使用玉器渊源联系明显,因而考古学界非常重视其在中华文明起源史上的地位。
  后来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东迁突厥游牧区,在长期的战争和交往中,吐火罗人被突厥群(黄种人北亚人种)同化,所以后来的匈奴、坚昆、丁零、金山突厥等突厥部落,都是黄白混血人种。随着突厥族群的西迁中亚,他们与当地的晚于吐火罗人到来的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也发生融合。
  公元400年突厥族群的匈奴西迁,演化为保加尔人。公元600年蒙古族群的柔然人厌达人西迁,一部分被斯拉夫人同化,一部分被保加尔人同化。保加尔人的一支演化为目前的楚瓦什人,保加尔人的另一支被斯拉夫人同化为保加利亚人。 中亚北部的突厥族群可萨人、佩切涅格人、乌古思人、钦察人逐渐演化成目前巴什基尔人、库梅克人、诺盖人;后来一部分与西迁的蒙古人融合为鞑靼人。 
  突厥族群沿勒拿河、叶尼塞河向北极地区移民,形成雅库特人、楚科奇人,接着又经过白令海峡进入了美洲,成为阿留申人、爱斯基摩人、印地安人,这些人都没有与白人发生融合,属于纯粹的黄种人。
  前3000年,从突厥族群分化出一支部落,他们途经阿尔泰山,最终西迁至乌拉尔山,形成乌拉尔族群。 乌拉尔族群将原居于该地8万多年的印欧语系白种人驱散,乌拉尔族群的一支与当地的占人口多数的斯拉夫-日尔曼融合,形成芬兰-乌戈尔人,再后来分成三支向外扩散:向北的一支沿着伏尔加河上游进入北欧,演变为芬兰人、芬兰以北的拉普人、爱沙尼亚人、莫尔多维亚(莫尔多瓦)人、乌德穆尔特人、马里人、卡累利阿人、科米人(黄种人);向西的一支演变为马扎尔人;向东一支,沿卡马河、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演变为汉蒂(奥斯恰克)人、曼西(沃古尔)人等。剩下的乌拉尔族群被称为萨莫耶德人,包括涅涅茨人(分布在北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脉两侧)、塞尔库普人、牙纳桑人,他们生活在俄罗斯极北地区,没有与白人融合,是纯粹的黄种人。
  距今1.6万年前,中国南方的一部分百越(黄种人南亚人种)渡淮河北进,其中的三苗部落占领河南平原,其余部落占领环黄海(皖北、苏北、朝鲜半岛)环渤海(山东、河北、辽宁)与通古斯(黄种人北亚人种)融合为新的民族---东夷(黄种人北方远东人种),韩民族就是东夷的一支;一部分通古斯部落不甘与百越并处,逃往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演变为鄂温克、肃慎民族。通古斯民族和东夷还进一步迁到日本征服当地的南岛群成为统治阶级。
  东夷人有颅骨枕部扁平的人工变形头,这类变形头的头型很短。但正常头的头型中等长,头高比原始汉人更高,上面部较宽亦较高;身高约1.71米,比原始汉人稍高;同时还存在拔牙的风俗。东夷人基本上属于黄种人东亚(远东)类型,与原始汉人比较接近,但同时具有部分南岛人(黄种人和黑种人相混合)的特征。
  
  5. 华夏族的形成
  距今1.5万年前,最后一部分黄种人在与印欧语系相处多年后,也决意离开中亚,向东进入昆仑山,形成汉藏部落。汉藏部落进而向东迁移散布河西走廊、湟水流域、渭河上游。 其中,藏缅族群居住在湟水流域、昆仑山、河西走廊,而原始汉语部族居住在甘肃天水、陕西宝鸡一带。
  藏缅族群逐渐南迁,其中羌人藏人分布在甘肃、青藏、新疆,蜀人、氐人、巴人分布在四川。藏缅族群的另外一支,居然越过广袤的中亚,不远万里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藏缅族群具有中长的头型,较高的头高,高而狭的面型,中眶、狭鼻以及正颌等,属现代黄种人的东亚(远东)类型,与原始汉族人比较相近。
  藏缅族群创造了马家窑文化,以陇西为中心,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北部,北达宁夏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种地方性的变体,年代为前3300--前2050年。齐家文化起源于中原之陕西龙山文化,随着不断向西发展,分布与马家窑文化地域重合,开始承袭了马家窑文化的若干因素,地域性也就显得更加突出,实属龙山文化的变体。齐家文化早期为前2000年,已普遍出现铜器,晚期年限可到商代。 至于甘肃西部的火烧沟文化,则已进入比较发达的青铜时代,为前1900~前1700。
  公元前9000年,原始汉语部族后来继续向东迁移,逐渐散布整个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在这里他们创造了发达的前仰韶文化。黄河流域地处黄土地带,属半干旱的气候环境,自然植被以耐干旱的蒿属等草本植物为主。气候比今日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而黄土含有矿物肥料物质,土质松疏,易于垦植,形成较发达的粟作农业文化。前仰韶文化以河南新郑裴李岗(前5500~前4900年)、河北武安磁山(前5400~前5100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前5200~前4800年)为代表,陕西西乡(汉中市东)李家村遗址比大地湾文化稍晚。他们农业经济的色彩比较浓厚,采集渔猎仍占相当的比例。
  原始汉人具有简单形式的颅顶缝、圆钝的眶形、突出的颧骨、低凹的鼻梁、浅的犬齿窝、低矮的鼻前棘以及比较扁平的面部;颅长中等兼高颅型、眶型中等偏低、中等的面宽和面高、阔鼻倾向、齿槽突颌以及中等的身高(平均约1.68米),接近现代黄种人的东亚(远东)类型,其中某些特征(如阔鼻、低眶及突颌等)更接近南亚类型,或可视之为继承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的特征。
  由于此时禽兽多而人少,于是原始汉人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这时的首领被称为有巢氏。之后原始汉人发明钻燧取火,这时的首领称为燧人氏。这个时期,突厥群和蒙古群(被称为戎狄)都臣服于原汉族,自动向北撤离,突厥退缩到黄土高原北部并开始迁移到蒙古高原,蒙古退缩到北京并开始迁移到大兴安岭森林,没有退缩的突厥和蒙古,与原始汉人融合,操带阿尔泰特征的汉语。
  公元前5000年,由通古斯和百越混合而成的原始东夷强大起来,挡住了原始汉人继续东进的道路,东夷的首领华胥氏居住在今天的曲阜。经过多年的征战和文化交融,华胥氏的后裔在中原地区逐渐与原始汉人混同。公元前4500年,华胥氏后裔一支后来移居汉人故里甘肃天水成纪(今秦安县),与当地汉人某男(燧人氏后裔因黄河发水而由商丘西奔天水)交婚,生下太昊,后来,由于母系氏族社会不知父亲在何处,太昊率领族人奔向母系故里,到达宛丘(今淮阳县)时,发现该地适合居住,于是定都于此,且葬于此。在宛丘太昊创建了八卦、结网捕鱼,由于他特殊的出身,被华北平原西部的原始汉族和华北平原东部的东夷尊为共同的首领。太昊娶西华县的氏族首领女娲为妻,开创了一夫一妻近亲不通婚的先河,摈弃了原始的群婚制。太昊文化是仰韶文化与东夷海岱文化的融合,所以太昊被公推为黄河流域上中游和下游所有居民一致认同的人文始祖。太昊时代由于发展了人工饲养家禽、家畜,取代了以往的渔猎生产,所以首领太昊又被称为伏牺氏(伏羲氏)。
  伏牺氏之后,公元前3200年,原始汉人进入了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生产的阶段,首领称神农氏。神农氏定都宛丘,并遍尝百草,发明了中医。神农氏为开拓生产、生活空间,逐渐向东北发展,与生活在今山东西南部的东夷部落斧燧氏发生冲突。神农氏将其击败、兼并。随后,神农氏部落由今河南淮阳地区迁移至今山东曲阜一带。附近各部落自动归附,组成部落联盟。此战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的第一次作战行动。神农氏文化也是原始汉人与东夷文化的融合。
  燧人氏、伏牺氏和神农氏创造了发达的仰韶文化(北达河套及长城沿线,南接鄂西北,东至豫东,西至甘青接壤地区,前5000—前3000),农业经济发达,除粟、黍一类耐旱作物外,还种植蔬菜。家畜仍限于猪、狗两种,也发现有鸡。定居生活相当稳固。仰韶文化已经进入发达的氏族社会阶段。仰韶文化在黄土高原的遗存,分为北首岭、西安半坡、河南陕县庙底沟、山西芮城西王村4个类型;黄土高原的东南边缘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即洛阳以东的豫中地区,划分为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郑州大河村两个类型;沿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即豫北、冀南一带,可划分为安阳后冈、安阳大司空村两个类型。 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出现了像陕西华阴西关堡和华县泉护村等面积达百万米2的中心聚落。
  神农氏末期,公元前2600年,今河南新郑出现一个强大汉语部族少典氏(有熊氏),后来该部族由于黄河洪水西迁到今甘肃天水。 同时,在今洛阳至华山一带则居住着原始汉语部落有蟜氏。 今岐山南部的渭水支流姜水居住着原始汉语部落有牛氏。 有牛氏与有蟜氏婚姻繁衍成炎帝部落。 有熊氏娶有蟜氏,生黄帝于姬水(天水)。
  黄帝长大后与他的前辈伏羲一样,受肥沃的中原吸引,离开故地,向东发展,到达今黄陵县。后沿洛水南下,在今大荔县朝邑一带渡过黄河,又沿着中条山和太行山西麓向北,最后沿着桑干河走出山岭,在今河北北部涿鹿、怀来境内的平原上定居。 炎帝八世孙榆罔氏率共工、四岳沿渭水向东迁徙,沿着黄河南岸到达今山东境内,又从山东渡河北迁,与黄帝部落相遇。公元前2600年,两个亲缘部落为争夺霸主,在汾河下游的阪泉地区发生激战。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以两个部落为基础,华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渭河平原东部的诸多远古汉语部落逐渐融合成华夏族。
  这时原居山东的东夷首领蚩尤西进,原居淮南的三苗(苗瑶先祖)首领夸父也北进中原。东夷与三苗结成联盟,蚩尤任盟主,共同对付华夏族。公元前2700年,华夏族领袖黄帝在河北省涿鹿县大败蚩尤夸父联军并杀之,蚩尤部下抢得蚩尤尸体,秘密归葬濮阳西水坡,称“帝丘”。 联军残众向冀州撤退,黄帝穷追不舍,东夷、三苗(九黎氏)仓皇渡黄河南逃。三苗南退长江中游,东夷东退泰山,华夏族占领河南大部,定都新郑,陪都涿鹿县。经过与东夷文化之交流,适合汉语特点的文字---汉字正式出现。黄帝死葬桥山,在汉代上郡阳周县(今陕北靖边县东南)。北魏曾以汉泥阳县(今甘肃省正宁县)置阳周县,桥山也随阳周县名南迁而南迁了数百里。
  黄帝娶了4位夫人,生了25个儿子,其得姓者14人,为12姓:姬、酉、祁、己(纪)、滕、箴、任(妊)、苟、僖、姞、儇、依(其中有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其中,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生2子:长子玄嚣、次子昌意。
  12个姓中,仅有姬、祁、任、己、姞的后裔有封国。今晋南及晋豫陕接壤地区,春秋初仍颇多姬姓小国,其中,虞(山西平陆县,文王伯父后裔)、虢(山西平陆县,文王弟)、霍(周文王第六子)、韩(陕西韩城)为周所封,焦(三门峡)、滑(今偃师县缑氏镇)、杨、魏(今芮城)、芮(今陕西大荔)、郇(今临猗)、贾(今陕西蒲城,后迁临汾贾乡)、狐(今交城县西北山区)、耿(今河津)、骊山女是夏商旧国入周仍列诸侯。 祁姓祖帝尧,有唐(今山西翼城)-杜、房(今遂平县)等国;己姓有苏-温、顾(河南范县东南)、昆吾等国;姞姓有南燕、巢、密须诸国;任姓祖奚仲,有薛、铸、挚、畴等国。这些姬姓以外的小国,除极少数在今山东与河南南部,大多都在陕豫晋接壤区及太行山东麓。黄帝的苗裔,春秋时仍有姬姓之戎(王室原本华夏人,因当上了阿尔泰人的首领而被之同化)活动于太行山东麓,如祁姓的白狄鼓国(今石家庄)、姬姓的白狄鲜虞/中山(今正定)、或祁姓或姬姓的蓟(今北京)。
  
  6、华夏进入文明时代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帝颛顼,号高阳。黄帝次子昌意因非长子,不能继承帝位,被分封到若水(今四川岷江上游若尔盖)做诸侯。昌意娶若水土著蜀山氏酋长之女昌仆为妻。昌仆又名女枢,某晚看到天空有“瑶光之星贯月如虹”的异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怀了身孕,便生下了颛顼。
  颛顼少年时随着部族向东方返迁,加入东夷部落,定居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县),为东夷首领的得力助手,20岁时,更成为东夷首领。此后,颛顼又率领他的部族向西迁徙,挺进中原。在这里,颛顼先与共工大战一场,打得“天柱折,地维绝”,终于将共工氏赶到南方,继承了他祖先黄帝的帝位,迁都帝丘(今濮阳市西南颛顼城)。颛顼于公元前2514年登帝位,执政78年,享年98岁时才去世,葬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广阳里(今河南内黄县梁庄乡)。
  颛顼有三妻:正妃邹屠氏、次妃胜奔氏/腾隍氏、妾。 邹屠氏是蚩尤的后代,当初黄帝破灭蚩尤之后,将他的百姓分作两部:一部是不善的人,统统驱逐他们到极北的地方去;一部是善良的人,都迁到邹屠地方来。邹屠氏生8子:骆明、苍舒、聩凯、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世称八凯。胜奔氏又名女禄,生3子:长子伯称,号伯服;次子卷章,号老童;三子季禺。妾生一子:穷蝉。颛顼的外孙皋陶住泰山一带,皋陶与儿子伯益都先后成为东夷族的领导者。
  老童娶根水氏部族的女子骄福为妻,生了重黎、吴回兄弟。二兄弟因系庶出,没能承继帝位,并逐渐向南迁徙到黄帝故都新郑一带。重黎被帝喾任命为火正(掌管火)祝融,所以人们又以官代名,称重黎为祝融。但重黎受到帝喾集团的排挤,帝喾派祝融镇压共工氏,后却以平乱不力为借口,杀了重黎,另改任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火正祝融一职。这样,吴回代兄为祝融氏,继续与共工氏作战,终于镇压了共工氏的叛乱。祝融吴回生子陆终,陆终娶炎帝四岳族的一支鬼方氏的女媸为妻,生有六个儿子:樊、惠连、篯铿、莱言、晏安、季连。六兄弟后采都封疆立国开姓,其中樊封昆吾(今许昌,后迁濮阳东,为商灭),后裔形成己姓部落(后分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惠连封参胡,后裔形成董姓部落(后分出董、廖、连等姓);篯铿封大彭,后裔形成彭姓部落(后分为彭、韦、钱等姓);莱言/求言封郐(今河南密县),后裔形成妘姓部落(后分出鄢、郐、路、逼阳/罗、鄅等姓氏);晏安封曹,后裔形成曹姓部落;季连封楚,后裔形成芈mǐ姓部落(后分出昭、屈、景、潘、庄/严、班、伍、苗、成、查、熊等姓氏)。历史上把这6个姓再加上从彭姓分出的秃姓部落和从曹姓分出的斟姓(春秋时已绝祀无后)部落,合称“祝融八姓”。祝融八姓最初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以后由于三苗被平定,部分向南发展至河汉之间。
  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是黄帝长子玄嚣(姬姓)的孙子、蟜极(姬姓)的儿子、颛顼的堂侄。帝喾生于穷桑,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迹而生。帝喾十五而佐颛顼,封有辛(今商丘),实住帝丘,三十而得帝位,迁都毫邑,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死后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
  帝喾的四个老婆生了四个儿子:正妃有邰氏女姜嫄生弃,次妃有娀氏女简狄生契,三妃陈锋氏女庆都生尧,庶妃娵訾氏女常仪生挚。弃被派往汾水统治母亲所属的炎帝部落—有邰氏。契被派往太行山东麓统治母亲所属的东夷部落—有娀氏。挚被派往曲阜,与夷族杂居,接受了太昊族(该族分两支,原支在淮阳发展为华夏族,东迁一支在曲阜发展为东夷)的文化,该从东夷姓嬴,因此称为少昊。
  榆罔氏之后,炎帝部落演化为共工、四岳、氏羌三大支。 共工为九州姜戎的共主,发展于今豫东北及冀南地,曾与颛顼争帝。西周初的共国即在今河南辉县境。
  四岳为姜姓的祖神,其后裔在西周的有齐、向、州、纪、申/谢、吕、许、厉山等国。姜子牙以前,已有逢伯陵(姜姓)在齐;向在今山东莒县南;州在今山东莒县北;纪在山东寿光县;吕原在陕西,后迁今南阳市境与申/谢(唐河县)共居;许即今许昌市境;厉山在今湖北随县。 四岳一支继承了炎帝称号,都陈(河南淮阳县),由于神农氏先前也在此建都,所以后人常常把炎帝和神农混淆。 四岳另一支与黄帝系颛顼婚姻,发展出祝融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最初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以后向南发展,至于河汉之间。祝融八姓的长支为昆吾,己姓,为黄帝集团十二姓中的旧姓;楚出自芈姓。
  氐羌入藏缅族群成为其首领,控制黄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 藏缅族群后来逐渐东进南进,沿长江东进到云梦大泽(洞庭湖),同化或驱逐当地的扬越与苗瑶,三者融合为楚国百姓的先祖;藏缅族群南下,驱逐同化当地百越,融合为彝族、白族、缅甸族的祖先。
  综合以上所述,原始汉语最初分布于黄土高原(含渭河流域-洛阳地区-汾河流域南部)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其中炎黄融合而成的华夏语是汉语的一支,分布于渭河流域-洛阳地区-汾河流域南部和华北平原西部。陕北、晋中北的高原汉语与突厥语组融合,成为目前秦晋方言的源头。河北平原的华夏语与蒙古语组融合,成为燕赵方言的源头;炎帝部落统治了大半个河南省,百越通古斯融合的东夷语也被华夏语所函化,成为中原官话的源头。
  突厥语组(黄种人北亚人种)由于先在蒙古高原西部同化吐火罗(白人西支)、后在中亚同化雅利安(白人东支)发生融合,所以成了黄白混血人种;蒙古语组(黄种人北亚人种)曾在河北平原与汉族(北方远东人种)混合的厉害,以至于退回大兴安岭的蒙古部落由北亚人种变为了远东人种。受东夷(北方远东人种)混化影响的黑龙江通古斯也由北亚人种变为了远东人种。 藏缅族群由于与百越混化的厉害,血统和语言上与百越亦有很多近似之处。北方官话区、秦晋方言区的汉族有更多的阿尔泰血统,语言上亦有其痕迹,不过话说回来,阿尔泰民族受汉族文化和血统上的影响远较汉族受其影响为甚。
  作为原始汉人继承人的华夏族创造了中原龙山文化,它包括了早期的庙底沟(河南陕县)二期文化和晚期的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 庙底沟二期文化(仰韶文化的继续)为前2900~前2800年。
  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承袭庙底沟二期发展而来,分布在关中,为前2300~前2000年。 河南龙山文化亦是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继续,以河南为中心,也包括晋南和冀南的部分地区,为前2600~前2000年,又细分为四个类型:①洛阳王湾三期类型分布于洛阳、郑州地区及豫西和晋陕豫三省交界地区,是先夏文化,后发展为二里头文化,王湾三期类型还包括三里桥类型和煤山类型。②安阳后岗二期(河北龙山文化)类型分布于豫北的淇河、卫河和冀南的漳河、滏阳河上游平原及鲁西南地区,是先商文化的渊源。③永城县王油坊(造律台)类型分布在豫东和皖西北一带,是帝舜有虞氏的文化,该类型最初与山东龙山文化之间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与王湾三期关系也很密切,并且越到后期受王湾三期影响越大。④襄汾陶寺类型分布于晋南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是帝尧陶唐氏的文化。
  中原龙山时期出现了大量城址和特大型聚落,诸如山西襄汾的陶寺、登封的王城岗、淮阳平粮台、禹县瓦店等。铜器已经比较普遍,制陶业已经从手制为主转变为轮制为主,建筑上大量使用白灰,有些建筑用人和牲畜奠基,人祭现象也时有发现。
  
  
  五、汉族的形成过程
  
   1.华夏族的演变
  颛顼时代,太行山一位女子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一滴鲜血洒在那块石头上,一会儿,整座山岭全变成了红色。后来人们将这座山岭叫丹岭(顺平县城西10公里伊祁山),文人都将它写成丹陵。那滴鲜血,竟孕育成一个婴儿。婴儿第一声啼哭,正巧来采药的陈锋氏(原居宝鸡,后来主要一支迁移到河南淮阳,次要一支迁移到河北保定)女听到,陈锋氏抱回家中抚养,取名庆都。庆都十三岁时养母陈氏病故,就一人在丹陵山上的小茅屋生活。山下伊祁长孺夫妇可怜她收为义女。帝喾母也姓陈锋氏,命帝喾纳庆都为第三妃,封伊祁长襦为伊祁侯。庆都怀孕后,回娘家生下尧。尧受封陶唐(河北唐县),登上天子位后,在陶唐建都,后又迁都平阳(山西临汾)。
  颛顼帝的大儿子穷蝉无能,被分封到东夷的一个小地方姚墟(山东鄄城舜王城, 靠近颛顼帝抚育成长处)。穷蝉以后历代子孙也大都无能,沦落为平民。穷蝉子敬康、敬康子句望、句望子桥牛、桥牛子瞽叟,瞽叟的儿子重华就是虞舜。
  舜生母握登死后,瞽叟续妻,并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舜都躲过了。舜在历山(今鄄城东南)耕过田,在雷泽(鄄城、菏泽间)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清丰县西南)做过各种家用器物,在负夏(濮阳县东南)跑过买卖。舜很恭顺的侍奉一家人。舜20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30岁时,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推荐了虞舜。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两女遵守妇道,从不以自己身份高贵而傲视舜的亲戚,对公婆孝敬、对小叔谦让。尧了解了舜,才试用舜去理顺五伦道德和参与百官,都干得很好。于是,尧给了舜一个独立的封国---虞。后来尧年纪大了,便让50岁的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视。舜被举用掌管政事二十年,尧让他代行天子的政务。代行政务八年,尧逝世了。诸部落开始争夺天子之位,舜的对手有:驩兜、共工、鲧、三苗以及尧的儿子丹朱。舜首先将驩兜、共工、鲧、三苗这四个部落的首领除去,然后将这四个部落赶往四方的边远地区。与丹朱的斗争则艰苦得多,经历的时间也长得多。
  丹朱作为炎黄大部族的正统代表,势力强大。舜便作出姿态,表示愿让天子位给丹朱,最后因身边的诸侯与百姓反对,只好作罢。他便封丹朱于房陵,使丹朱所率部落成为虞国的宾属国。为了笼络人心,舜精心组织了他的权利机构。成员有禹、皋陶、契、后稷、四岳伯夷、夔龙、益、蚤、彭祖等,其中只有皋陶、契、夔龙为东夷族,其余全属黄帝族,并且舜、契二人虽然东夷化了,但血统却是黄帝族。这种权利安排,从心理上淡化了东夷与炎黄部落族系之争,有力地分化了对手。舜终于击败丹朱的势力,并迫使丹朱陶唐氏臣服。到此时,舜已81岁,于是正式登临天子之位。
  舜将首都从尧时的平阳迁移到自己的封国虞,又称蒲坂(山西永济县东虞乡)。蒲坂城内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附近又有历山、妫水,这些地名都是从濮州菏泽一带移植过来的。因蒲坂在妫水(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南)之旁,舜的子孙遂以地名妫为姓。
  舜任命伯夷为司空,辅佐自己办事,以光大帝尧的事业。任用禹负责平治水土,任用稷负责农业,任用契为司徒对百官施行五伦教育,任用皋陶yáo担任司法官。 舜又任命垂为工师,统领各种工匠。任命益为朕虞,主管山泽,并让朱虎、熊罴做他的助手。任命伯夷为秩宗,主管祭祀。任命夔为典乐,掌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舜又任命龙为纲言官,传达旨命,报告下情。于是禹创制《九招》乐曲歌颂舜的功德,招来了祥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起舞。
  舜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视,在南方苍梧(湖南宁远县南)的郊野逝世,埋葬在长江南岸的九嶷山,这就是零陵。娥皇﹑女英奔向苍梧,泪洒湘江边的竹子上。娥皇﹑女英因遇大风大浪,没于湘江,今天洞庭湖边有二妃墓。
  娥皇没有生育,女英生有一子,取名商均,因为他没有治国才能,舜就将天子位禅让给禹。17年后舜逝世,服丧三年完毕,禹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但各部落都归服禹,这样,禹就登临了天子之位。禹将尧子丹朱继续封在唐地刘邑,舜子商均离开父亲封地虞地蒲坂(该重地被夏后氏占领)、移封今河南虞城,分别奉祀自己的祖先。禹还让他们穿自己家族的服饰,用自己家族的礼乐仪式。他们以客人的身份拜见禹,禹也不把他们当臣下对待,以表示不敢专擅帝位。
  中原龙山文化继续发展为青铜文化的夏文化(晋南、豫西、豫中)、先商文化(豫北、冀南)、先周文化(关中)。
  炎帝族共工女嫁与颛顼儿子骆明(黄帝系),生鲧(姓姒),鲧被封汶山石纽(今四川省北川县),娶有莘氏之女修己为妻,修己“见流星贯昂,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生下禹。禹幼年便随鲧东迁,来到中原。鲧被帝尧封于崇(嵩山),后因治水失败被杀。禹治水成功,被舜选为继承人,居阳城(今登封县),后徙阳翟(今禹州市)。昆吾氏受封为帝伯,都帝丘(今濮阳西南),启在帝丘铸九鼎,被视为国宝。
  禹生前曾举东夷族的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前2070年,儿子启发兵攻杀伯益自立,同姓有扈氏(陕西户县)不服,被杀,从此禅让制为世袭制所代。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汾、浍流域),建都安邑(山西夏县西)。后来由于与东夷的斗争,又迁回到其祖居的嵩山和伊洛平原。
  仰韶文化和海岱文化(大汶口文化)交汇融合所形成的河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的前驱;夏人是从炎帝-共工集团(黄河中下游)中分化出来,又融合了黄帝、东夷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夏朝人创造了二里头文化,又可分为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和山西夏县东下冯两个类型。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夏后氏(启)以伊洛为中心,有扈氏在今陕西户县,褒氏在今陕西勉县,斟寻氏在偃师,辛氏/有莘氏在旧陈留县东,杞氏在今河南杞县,斟戈氏今河南范县北观城镇,缯氏在今河南方城县北,有鬲氏在今山东德州东南,有男氏、彤城氏、费氏、冥氏。 大禹封伏羲之后于任(济宁市),为“有仍氏”之国(任、仍相通)。大禹重孙帝相娶有仍国君之女缗为妻。寒浞杀帝相,缗带孕逃奔仍国,生子少康。商灭夏,封有仍国君为任国君。周灭商后,任国为附庸国,没有爵位。
  帝喾高辛氏娶东夷有娀氏女简狄为次妃。有娀氏最初活动于今燕山长城一带,由于华北平原被强大的东夷占据,只好沿桑干河-汾河迁徙来到了太原,接着沿着清漳河和浊漳河,又来到了古漳(滳)河边上的蕃(战国时的番吾,今河北磁县),始称商;有娀氏的另一部分人自太原南下,来到了蒲州(永济)。简狄吞燕卵生契(阏伯),所以契以子为姓。契居于蕃,后迁商丘(今濮阳),做尧舜的“火正”(类似后来的司徒),主持对辰星(大火星)的观测和祭祀,并以大火星的出现来纪年,一年的农事的开始也由此决定。火正也不限于帝喾-契一族,颛頊-祝融和帝喾-陶唐氏等族中也都有火正。契时商族不但有发达的农业还有发达的畜牧业。
  契子昭明又从商丘(今濮阳)迁于砥石(古泜水-石济水,今河北元氏县)。昭明子相土时,商族拓展了活动空间,相土发明马车,并打到了今山东巨野以东,“相土烈烈,海(巨野泽)外有截”。相土为夏朝主火正,返居商丘(今濮阳)。相土子昌若、昌若子曹圉(粮圉)、曹圉子冥(季)。冥与夏少康同时,因治黄河水而死。冥子王亥发展至南易水(今邯郸北永年县),发明牛车,载上货物,赶着牛羊,到有易去进行贸易。同行的还有其弟王恒和河伯。王亥与其弟王恒并淫于有易之女,有易之君绵臣杀死王亥,夺取了牛车和货物。其后王恒得到了被夺取的“仆牛”,并继承了其兄王亥之位,进而南下到祖居的蕃(漳水流域)。王亥子上甲微为父报仇,假师于河伯攻伐有易,杀死有易之君绵臣。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今天津市入渤海,上甲微已在太行山以东古黄河下游立足。
  商族自上甲微始进入初始国家后,历经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到了成汤时期,通过战争征伐和宗教祭祀,使原处于雏形的王权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由初始国家走向王国的转变。成汤移都于郼亳(今内黄),首先伐灭了位于滑县的豕韦国,接着向东发展,攻伐了位于范县东南的顾,并在鲁西南-豫东地区与东夷诸国结盟,转而由东向西进军,伐灭了今郑州的夏的与国,接着攻伐了位于温县的昆吾。前1600年, 成汤最后攻灭了都邑位于偃师二里头的夏,成了中原的主人。
  先商文化即漳河型下七垣文化,主要来源于中原之河北龙山文化涧沟型(邯郸,尧的文化),其次来源于中原之河北龙山文化许坦型(太原,来源于涧沟型)。郑州南关外型文化是先商文化与岳石文化的混合体。
  帝喾娶炎帝部落有邰氏女姜嫄为元妃,生弃,因为弃是嫡长子,继承了父姓姬。弃好农耕、懂稼穑,被帝尧举为农师、封为有邰氏(今汾河流域)部落酋长,号后稷,别姓姬氏。夏朝建立后,周族世代事夏为掌管农业的官。商灭夏后,周族与夏人一起向西北逃窜,到达了今内蒙伊金霍洛旗朱开沟。然后由于商人的继续追击,周族和夏人继续向西迁徙,到达了敦煌地区。在这儿周族和夏人分开,在不窋的带领下往东南返迁,抵达了甘肃庆阳一带。不窋、鞠时代,周族处戎狄之间,从其俗。周族除了受戎狄之俗影响外,还有自己发达的青铜业、农业、家畜养殖业,这是其区别于戎狄的明证。到公刘时期,周族开始强盛起来。前1450年,庆节迁都于径水上游的豳(陕西省彬县西北)。径水上游正是黄帝集团发源之区,而距此不远今陕西陇县的吴山/岳山,是姜姓四岳集团发源之区。
  前1150年,古公亶父受到了戎狄熏育的攻击,被迫迁都周原岐邑(今岐山县京当与扶风县黄堆-法门之间),结束了和戎狄共处的生活;古公革除戎狄习俗,发展农业,设立五官。周原北倚岐山、南临渭河、西有汧河、东有漆水,包括今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及宝鸡先、眉县、乾县的小部分,这里不仅有渭水诸支流水系的丰富水源,便于航行与渔业,地下泉水也很丰沛,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狭义讲,周原即指周人当时的中心,今岐山县京当与扶风县黄堆、法门之间。周人自泾水上游南下,越过梁山不往东南来到今西安市而往西南来到周原,主要原因是商朝的方国(比如户县的崇国)已达到渭水中下游,周族不足以与强大的商朝抗衡。周人在周原站住脚以后,很快引起了商朝的注意,甲骨文出现了“伐周”等记录。
  古公死后被追谥为太王,最小的儿子季历继位。季历臣服于商朝,商王武乙以商贵族任姓女子(文王母太任)嫁季历。季历成功征伐今山西一带的诸戎,一部分原因,由于先周时代与戎狄杂居,知道如何应付戎事;另一部分原因,山西汾域原是先周时代姬姓的旧地,打进山西,只能算是光复故物。季历被商王文丁所杀后,其长子姬昌继位,即周文王。姬昌成为商朝西伯,与九侯、鄂侯同为商朝的三公。姬昌以德政与纣的暴虐形成对照,影响日大,解决虞(今山西省平陆县)、芮(今陕西省大荔县)两国争端,两国附周。又伐犬戎,灭密须(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南)、黎(蓍,今山西省长治县西南)、邘(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崇(今陕西省户县)等国,迁都都丰邑(西安南部沣河中游西岸)。周的实际统治已深入商朝境内,达到了山西省南部、河南省西部以至中部。周文王又招贤纳士,姜姓吕尚、楚人鬻熊、孤竹(今河北省卢龙地区商的时姓封国)君二子伯夷、叔齐及商臣辛甲等归周。
  文王逝后,武王姬发继立,再次迁都于镐邑(沣河中游东岸)。前1048年,武王以吕尚为师尚父,弟周公旦等为辅,大会诸侯于今河南省孟津,诸侯800来会。前1046年武王以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并会集西土各族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蜀(今川西、陕南)、羌(周以西陇山两侧)、髳(今山西省平陆县)、微(今陕西省眉县)、卢(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彭(今湖北省房县)、濮(今川东、鄂西)伐纣,战于牧野,灭商,建立周朝。
  先周文化是承袭陕西龙山(客省庄二期)文化发展而来,分布于今宝鸡、咸阳、庆阳和平凉东半部。先周文化第一期以泾水上游陕西长武县碾子坡先周文化为代表,稍早于古公亶父;第二期以碾子坡先周晚期墓葬、岐邑刘家村先周墓葬及长武县下孟村先周遗址为代表,相当于古公亶父、季历时期;第三期以丰邑先周文化遗存及墓葬为代表,相当周文王、武王时期。
  颛顼孙女女修嫁给东夷嬴姓为妻,生下皋陶(大业)。大业娶黄帝部落的女华为妻,生子名伯益(大费)。伯益辅佐禹治水成功,娶舜的亲属姚玉女为妻,并佐舜调驯鸟兽,称为柏翳。伯益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叫大廉,称为鸟俗氏,另一支叫若木,称为费氏。 大廉的玄孙中衍为商王太戊驾车,太戊许以婚姻。中衍的玄孙是中潏,在今晋陕接壤地区,与羌戎杂处,为商朝保卫边疆。 中潏的儿子为蜚廉,蜚廉有二子,老大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老二季胜,其后为赵。季胜曾孙造父为周穆王驾车有功,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恶来曾孙大几也以造父之宠,居住在赵城,姓赵氏。大几的儿子大骆率族人迁居犬丘(甘肃礼县),因大骆庶子非子给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邑在秦(今甘肃清水县),大骆嫡子成继承大骆的酋长地位仍居犬丘。前842年,西戎反王室,灭犬丘的大骆嫡系一族。
  周宣王命非子后裔秦仲攻伐西戎,秦仲战死,长子庄公破西戎,收复犬丘,将秦族首都从秦迁到犬丘。秦仲少子康被封于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附近),即为梁伯。前778年庄公死,襄公立,襄公将妹妹嫁给姬姓的丰(西安南部沣河中游西岸)王为妻,又迁都于汧(今陕西陇县)。前771年,西戎攻占镐京杀周幽王,秦襄公将兵救周,并护送周平王东迁,于是周平王封襄公为诸候。秦国逐渐收复了被西戎霸占的关中领土。 尽管如此,中原诸侯仍因秦人起源于东夷,西迁后又多杂戎俗,而秦穆公伐晋新丧、远袭郑国,更被认为非礼。在整个春秋时期秦都被视为戎狄。
  前750年秦文公统一关中,秦人与周人遗众开始共处,才完全脱离游牧转向定居农业,并在周文化影响下向华夏化发展。到秦宪公(前715—704)时迁都陕西宝鸡县平阳村,并灭掉商遗民在西周灭亡后建立的戎化国家。秦德公(前677----前676)迁都于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稳定地以此为都。秦穆公最初准备继续向东往中原发展,远袭郑国,结果被晋国联合姜戎邀击,败于崤山。于是西向,打败西戎诸部落,秦国版图已达今甘肃东部与中部。以后数百年中又向西灭西戎义渠(六盘山)等国,向南越秦岭灭蜀、巴,开五尺道准备往滇中发展,向东南与楚争汉中及黔中,成为最雄强的诸侯。
  民族融合的过程,在秦国进展迅速。秦人的来源大致有如下几大部分:占统治地位的秦公族,起源于东夷,西迁而戎化,进至关中而华化;秦人的第二大来源是“周余民”,其数量当不少于占统治地位的公族,是秦人中文化最高的一部分;在秦人中,被征服的西戎(藏缅族群的氐羌、吐火罗),也占相当数量。由于秦国大力发展农业,对中原的先进文化、经济及各种人才都采取大力吸收的政策,所以秦人来源虽然包括原属不同民族的几大部分,但到战国中晚叶,已经融为一体,成为秦陇地区的华夏族。
  长狄(又名长翟),属于蒙古群,分布于齐、鲁、宋、卫之间;公元前 607年为齐、卫所灭。 赤狄,属于突厥群,分布于今山西长治地区,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由 6个氏族组成,即潞氏、皋落氏、留吁氏、甲氏、铎辰氏、咎如氏。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晋国压迫,东下太行“伐邢、灭卫”;齐桓公率领郑、宋等华夏国“救邢安卫”。此后,赤狄还攻打过郑、东周、齐等国。前594年晋灭潞氏,接着又灭其余诸部。 白狄,属于突厥群,春秋前期主要分布于古雍州北部(今陕北一带)。前550年,因受秦国的压迫和晋国和戎政策的诱惑,东迁至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东迁后的白狄主要由鲜虞氏-鼓氏(王室姬姓,是黄帝嫡系后代;民众是突厥群)、肥氏、仇由氏 4个氏族组成。后肥氏、鼓氏、仇由氏为晋所灭。前 507年鲜虞建立中山国,是为早期鲜虞中山国,前406年为魏文侯所灭。前381年左右,“中山复国”,是为后期鲜虞中山国,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前296年为赵国所灭。战国时期,狄族完全融合于华夏族。
  祝融吴回子陆终,娶炎帝四岳族为妻,生六子。其中,第六子季连为芈姓。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到了鬻熊的时候,居于河南淅川县,投顺于周文王为其火师,周封鬻熊为楚祖。至周成王时,鬻熊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蛮,熊绎受封较鬻熊地位有所提高,但未能与诸侯同列。熊绎五传至熊渠,趁周室已衰微,南向伐湖北省竹山县,又征服江汉平原东至湖北鄂州市。熊渠立其三子,长子康为句亶王(湖北省江陵县)、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湖北省秭归县),楚国的势力已发展到古三苗的中心地带。
  前740年,楚武王熊通杀侄自立,一方面向濮人地区扩张,一方面伐蔡、灭邓。前614年楚穆王时期“汉阳诸姬”都被楚吞灭,南方较强大的随国亦为楚之属国。前689年楚国迁于郢(湖北省宜城县)。前659年始与中原诸侯会盟,与齐桓公等有召陵之盟,但仍被中原当作蛮夷。 战国时期,楚国南向占领湘中、黔中,并入滇;东灭越,并有吴、越旧地;北向扩地至泰山地区灭亡鲁国,占领中原南部。楚国几乎统一了整个南部中国。
  楚国统治阶级是华夏族祝融氏后代,讲一种汉语方言;湖北百姓操藏缅(如巴人、卢戎)、苗瑶混合语,湖南百姓操苗瑶语。随着楚国与中原诸夏交往的加强和对中原诸多华夏族小国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期,湖北百姓开始操汉藏语系汉语族楚语支,楚语支对西南官话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而没有华夏化的湖北百姓则成为土家族的祖先。
  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前,不仅国家林立,而且民族林立,可以说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民族:夏朝后裔建立的国家生活着夏族,商朝后裔建立的国家生活着商族,周朝分封的国家主体民族是周族但也生活着商族,一些古老部落建立的国家也讲各自的语言。这些民族都讲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汉语方言,被称为诸夏。
  
  2.东夷的华夏化
  原始东夷属于通古斯民族、百越民族的混血,属于黄种人远东人种,分布在华北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北部的东夷有更多的通古斯血统,南部的东夷有更多的百越血统。自从东夷首领华胥氏与西邻原始华夏族通婚融合以来,东夷混入了越来越多的原始华夏的因子,特别是华北平原的东夷已经大幅度华夏化(指语言)。
   东夷以凤为祖图腾,繁衍为以各种鸟为子图腾的诸多部落。原始东夷创造了先进的海岱文化:发明了带羽毛弓箭、创造了东夷文字(对汉字的诞生有启蒙作用)、制作青铜器与冶铁、制造舟-车、发展农业与治水。为紧邻民族华夏之文化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关键和决定性作用,中原华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华夏族吸收先进的东部东夷族文化后进入文明社会进而在周朝超越东夷文化的。从伏羲、神农、炎黄直到夏商二代,在华夏-东夷文化(主要指科技,不包括语言)互动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也是东夷文化,但在政治上语言上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华夏族(商与东夷联合灭夏,受东夷影响很大)。
  太昊(即伏羲氏)姓风,是原始华夏与东夷融合的人物。春秋时的任(济宁市)、宿-须句(东平县)、颛臾(费县西北)都是太昊后裔回到伏羲母系故里后建立的方国。神农氏部落与太昊部落(该族分两支,原支在淮阳发展为华夏族,东迁一支在曲阜发展为东夷)一样,也分为淮阳和山东两大系统,淮阳以华夏语言为主、山东以东夷语言为主,但神农氏各部落后来全部为东迁的炎帝部落(四岳之一支)所并。炎帝四岳之一支东迁到今鲁西豫东接壤地区,以淮阳为都,完全取代了原神农氏的地盘,与太昊集团交错分布;居住在山东的四岳本为华夏,后来全部东夷化(语言上)。太昊集团有华夏族龙崇拜,但同时也和东夷一样以鸟为图腾崇拜。
  蚩尤就是东夷的子孙,但具体是太昊还是神农之后,不可考。
  少昊挚是华夏族派驻东夷的殖民代表,后来东夷化(改姓东夷姓嬴)变成东夷的代表了。不过少昊是东夷继太昊之后的又一个统治集团,嬴姓。少昊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团。帝喾的儿子挚只是东夷诸多少昊首领中的一个,并且与之前和之后的少昊首领也没有父系的血缘关系,母系倒有可能。
  嬴姓祖少昊,其后裔春秋时仍有徐、江、葛、黄、淮夷、费、郯、谭、锺离等国。徐,今安徽泗县和江苏泗洪;江,今河南正阳县西南;黄,今河南潢川县西北;葛,今河南宁陵县;费,今山东费县;郯,今山东郯城县;谭,今山东章丘县境;锺离,今安徽风阳县。少昊嬴姓的一部分西迁在晋陕立国,成为秦国、赵国的祖先。 偃姓祖皋陶,与少昊同姓,嬴、偃同字异写,由于部落的分化所致。偃姓在西周春秋时尚有奄(曲阜县),为少昊所都;英,今安徽金寨县;六,今安徽六县;舒鸠,今安徽舒城县;东夷群舒,均为偃姓。莒国(今山东莒县)先为嬴姓,后改己姓,是少昊集团加入黄帝集团的部落。
  夏初,启与伯益争夺共主地位的斗争,中经后羿、寒浞代夏政,直到后杼灭有穷氏,前后经历半个世纪的斗争,是少昊集团中那些与炎黄集团结成部落联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过程中的斗争。这些部落已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的行列,成为华夏起源时期东系的重要来源。他们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即今鲁、豫、冀三省接壤的地区。在夏代,还有一支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族。他们从燕山地区南下,兴起于河济之间,终于造成了代夏而建立中国第二个王朝的基础。在泰山与古济水流域,形成了以奄(今曲阜)与薄姑(今山东博兴县)为中心的各方国。西周初奄与薄姑仍是东夷中的大国,他们是东夷中社会发展水平最接近夏、商的方国,而泰山以东至海,以南至淮的各部落与方国,即夏商时期的九夷或夷方。
  西周初既灭奄及薄姑,封鲁与齐于其故地。以齐鲁为中心,今山东省境内到春秋的只有莱夷没有完全华夏化。淮水地区诸夷,为西周东方的劲敌,是西周中后叶东夷的主体。 齐与鲁对周围东夷部落的政策有明显的区别:齐太公治齐“因其俗,简其礼”,鲁公伯禽治鲁“变其俗,革其礼”。齐所采取的政策,促进了华夏文化与东夷文化的融合,不仅在春秋时首先称霸,齐国的文化对整个华夏文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齐国周围的东夷部落较快地与之融为一体,前567年齐国灭莱,于是山东半岛各东夷小国已被齐兼并。 鲁国伯禽强调变革当地土著居民的礼俗,虽然鲁以推行周礼着称,但当地土著东夷的习俗仍顽强地保留着。鲁在东夷文化起源发展的中心地区,以华夏族之周文化为主导,发展出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孔孟儒家学说。孔夫子,其先为宋人,是商族苗裔。
  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分布着少昊集团的后裔嬴姓与偃姓诸国,如徐、江、葛、黄、淮夷、锺离、英、六、舒鸠等,他们是蚩尤战败后由山东迁移过来的东夷部落,但南迁后含有更多的百越血统。春秋时期他们与诸夏通婚,参与会盟,在战国大兼并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先后被楚、鲁、吴-越所兼并,他们的文化对齐、鲁、楚及吴越都有影响,在政治上逐步统一过程中,文化与民族得到交汇融合,夷夏间的差别逐渐消失,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
  应该说一直到汉朝,东夷的华夏化才彻底完成,东夷在向华夏族完全贡献了自己的科技智能后,在血缘上、语言上被华夏族函化,最终成为汉族的一分子。所以目前山东、苏北、皖北之汉族,血缘上都含有通古斯和百越血统,非纯粹的华夏血统,但人种上与华夏无异,属于北方远东人种。
  原始汉人创造前仰韶文化时,东夷人创造了北辛(山东滕县)-青莲岗(江苏淮安市)文化,分布于淮北、鲁南,为前5400~前4400。
    原始汉人创造仰韶文化时,东夷人创造了大汶口文化(是北辛-青莲岗文化的继续),主要分布在全山东、江苏淮河以北,在皖北、豫东和辽东半岛也有零星分布,为前4300~前2500年。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到了晚期,它还深入豫中地区,如平顶山寺冈、偃师滑城等地。辽东半岛旅顺郭家村下层,是大汶口文化向北波及的证据。
  华夏族创造中原龙山文化时,东夷人创造了山东龙山文化(典型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继续)。 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以山东为主,也包括江苏、河北和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前2500~前2000年。
  华夏族创造夏-先商-先周文化时,东夷人创造了岳石(山东平度县东)文化(前1900—前1500)。岳石文化填补了山东龙山文化与商文化的空隙。
  
  3.巴蜀与吴越的半华夏化
  巴、氐、蜀都是从青藏东进的藏缅族群,属于北方远东人种。巫山人、元谋人等百万年以上的人类化石至晚期智人资阳人,都发现于长江中上游。
  黄帝之子昌意,昌意降处若水(今雅砻江),娶蜀山氏女(蜀族)生颛顼,封其支庶于蜀;禹生西川石纽(今北川县),娶于涂山,在蜀导江治水;蚕丛氏(氐人)、柏濩氏(蜀族)、鱼凫氏(受帝颛顼教化,与夏同源)三代蜀王相继王蜀,各数百岁,创造了三星堆文化。前11世纪,望帝杜宇从今云南昭通进入四川,同江源(今祟州)的女酋长梁利结合,取得土著支持,取代鱼凫氏,建都今郫县。前7世纪荆人(江北楚蛮)开明氏鳖灵入蜀为相,开凿玉垒山,治水有功,逐走杜宇,立为蜀王(丛帝),建立开明王朝,建都今双流县境。公元前6世纪蜀王开明五世迁都成都,建立五丁制度。前316年秦惠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从石牛道伐蜀,蜀亡。前256-前251年秦昭王时,李冰修筑都江堰,倡导凿井吸卤煮盐。前221年秦始皇为开通西南夷,下令修筑五尺道(由今宜宾通往云南曲靖)。
  巴人上古时活动居息在汉水上游一带。殷商时期,巴人曾与殷王朝发生激烈战争,后被殷王武丁制服,成为殷商西部的边畿国家。殷代末年,巴人军队随同周武王伐纣,被西周册封为诸侯。春秋时代,巴国企图越汉水而东,与楚国发生激烈争夺,终为楚国所败,于春秋末叶辗转南下,占领湖北西部山区。
  前611年巴、秦、楚国联合灭庸,楚占有庸国中心今竹山县,秦得到安康,巴分得今巫山、奉节。前361年巴国入川,据有川东之地,形成了与蜀在四川地区东西相对峙的局面。战国时期,巴国在清江流域的故地被楚国吞食,在鄂西北及陕南的势力也被楚、秦所逐。前316年,秦灭巴。前314年秦置巴郡,郡治江州(今重庆)。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部分巴人遂依音用李姓。前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成汉国,后灭于东晋。
  巴蜀被秦国并吞后,秦国置官施政、遣兵驻防,并迁移关中华夏族百姓1万户充实四川。四川地区初步华夏化,所操藏缅语族语言逐渐杂有汉语族蜀语支的语言。
  
  吴国王族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仲雍,讲汉语周族方言;国民吴则属百越族群,操吴越语。
  从吴太伯至寿梦19代,有5个多世纪。前584年寿梦使淮河中下游的东夷各部落及越人各部落,从属楚改而属吴。寿梦死后,王位成为争夺目标,前515年,公子光刺杀王僚自立为吴王阖闾。阖闾重用楚国的伍子胥和齐国的孙武,在前506年联合蔡、唐与楚决战,一度攻下楚国郢都,后退兵回吴。阖闾伐于越国受伤身亡,其子夫差立。夫差打败于越,此后屡北上伐齐。于越王勾践乘机袭吴,吴亡,疆域和民众大部分为于越国所有。
  于越王始祖无余,是夏朝国王少康的后裔,而于越国民则属百越族群。于越国即今浙江省。自无余以后20余世,至允常,于越兴起,与吴王阖闾争雄。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勾践卧薪尝胆,任用范蠡、文种,灭吴,与齐、晋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勾践既称霸,于是迁都于琅琊(今山东省诸城县),前379年都城又迁至苏州。前334年楚威王兴兵伐越,杀越王无疆,灭越国。
  吴、于越,虽然在春秋晚叶争霸于中原,但无论中原还是吴越都仍然认为吴越是蛮夷。吴越保持着与百越其它各支共同的文化特征,经济生活属水田农耕民族,目前所知最早的经过种植的水稻是在河姆渡文化中发现的,越所住干栏式住房也已在河姆渡文化中出现。青铜文化发现与中原同步而发达晚于中原,可是到春秋时期,吴、越的铸剑技术闻名天下,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欧冶子铸剑的技术举世叹为观止。吴越的断发文身、拔牙凿齿,也都具有百越文化的共同特征。
  随着与中原交往的频繁,特别被楚国并吞后,吴越半华夏化程度越来越深,开始操汉语族楚语支与百越语族的混合语言,逐渐融合成汉语族吴语支。
  
  4.汉族的形成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支,今天汉语族只有一个语支----汉语支,汉语支只有一个语言---汉语。为什幺别的语族会有上百种语言,而汉语族只有汉语一种语言,这与操汉语族语言的诸多部落空前剧烈的统一战争和扩张战争有关。秦始皇统一所有汉语部落,并扩张到非汉语部落的岭南和福建,为汉民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藏缅语族没有过成功的内部统一战争。当年吐蕃并吞南诏、南下缅甸、北出中亚,甚至进攻长安,眼看要实现藏缅族的统一,却被回鹘进攻和内讧给打断了,自从信仰喇嘛教以来,彻底取消统一藏缅族的念头。
  苗瑶语族从来没有进行统一战争,甚至连想过都没有。
  百越语族也进行过尝试,可惜缺乏领袖,当年越南进攻两广、控制老挝,吞并柬埔寨,合围泰国,这是“蚍蜉撼大树”!
  通古斯语族的满族、朝鲜族、大和族之间的统一战争倏而即逝。日本侵朝失败了,日本扶植满洲国失败了。满洲成功了统一了东北的通古斯,却在没有统一朝鲜、日本等全部通古斯民族之前就贸然发动侵华战争,最后被汉化,家园也被汉族占据。
  突厥语族历史上曾经统一过,遗憾的是他们碰上了李世民,现在泛突厥主义兴起,不知道能否成功?
  相对而言,成吉思汗是成功者,他就是先统一了蒙古语族诸部落,形成蒙古民族后才发动侵略战争的。到现在,蒙古族虽然分裂过多次,但这个语支却只有一个,如果不是清朝和中国的分而治之政策,统一的大蒙古国还会继续存在。
  南亚民族自古就被其它民族分割成几个孤岛,自身难保,还谈何统一。
  南岛民族被大海和太平洋分割成几千块,并且相距万里,不被淹死就万幸了。
  经过汉朝400年的统一相处,各个汉语民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逐渐由多个民族融合为一个崭新的民族----汉族。汉族有统一的政治中心关中-洛阳,统一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中原,汉族有统一的书面文字和统一的口语----雅言。
  尽管汉族在华夏族的基础之上同化吸收了部分羌族、楚蛮、东夷,但汉族仍然是完全意义上的北方远东人种。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举报 | 二维码 | 分享 | 收藏 | 更多 | 楼主 回复更多 .开帖说说这些年我花小钱买到超值的东西 .玩转金融投资,25岁的我从月薪6K到日入6W .劳资年入几十万,就因为用了破手机被相亲女嫌弃 .和喜欢的女生第一次出去旅游,关于订房的问题 .女朋友每天都要吃麻辣火锅,菊花都痛了 .网购之前不看看这个你就亏大了!值得买的高性价比商品推荐作者:美息伪麻片 时间:2006-08-03 11:49:40  沙发?
举报 | 回复作者:大剽客 时间:2006-08-03 12:47:06  一家之说
举报 | 回复楼主:centralplain 时间:2006-08-03 13:36:56  5. 门阀世族的形成
  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属于政治制度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有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魏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于南北朝后期。
  东汉的世家大族以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为其鼎盛标志。然而这些家族贵宠的取得,主要依靠乡举里选,通经入仕,建立在个人才德和儒学传统基础之上。到了东汉后期,门阀制度开始萌芽。
  曹魏创行的九品中正制,对门阀制度的形成,在形式方面影响甚大。当九品中正制与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变化相结合之后,在官吏的选拔、任用上,呈现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特征,便是西晋的二品系资。
  所谓“二品”,乃中正品第,目的是“平次人才之高下”,与官品不同,类似于“人品”。其衡量标准,本为德、才。二品是上品,应由德充才盛者取得。可是西晋竟正式增加一个标准:资/资历。换言之,如果资不够,即使德、才合格,也不能取得人品二品。 后来资亦包括父祖的功劳与资历,于是又有了门资、世资等熟语。 由于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的品第与个人仕进升迁的迟速、官位的高下相一致,因而实行“二品系资”之后必然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即只有据有较高官位的人及其子弟,可以获得人品二品;只有人品二品才具有铨选和升迁较高官位的资格;而有了较高官位,又可以继续获得人品二品。
  资历之风,先秦己萌芽。可是直到东汉末年,从来没有在制度上规定。而至西晋却不同。由于“二品系资”乃硬性规定,加上中正官往往趋炎附势,故意抬高高官显贵及其子弟的人品等第,于是一种过渡性门阀制度,即按官位高低形成的门第差别,便逐渐产生。在这种制度下,高官显贵及其子弟往往据有人品上品,垄断选举,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它与汉代四世三公、四世五公的家族相比,存在显着差别。后者在制度上没有任何特权,子弟在未出仕前是布衣;前者却有“二品系资”。“公门”、“卿门”的子弟,在未出仕前已评为人品上品,为以后在仕进上超越虽有德、才,而资不够的官吏及其子弟,开辟了广阔道路。
  曹魏的门阀制度是过渡性的:①.德、才仍为评定人品极重要标准。如果德、才不够,至少在制度上是不能进入二品的(中正迎合“势族”是另一回事)。相反,“寒门”子弟,德、才够了,仍可以进入二品,虽然此目比较狭窄。②.在魏晋,还没有离开官位,依靠高官显贵父租之血缘关系而享有免役特权的士族。一句话,离开官位不存在士庶差别。③.由于德才仍为评定人品极重要标准,庶人仕进之路还不算很窄,所以在社会风气上士庶界限并不很严。
  魏晋时期按官位高低形成的门阀制度,东晋以后逐渐转化成按血统高贵与否区别的门阀制度,出现了长时期内不因官位有无、高低而发生变动的社会等级。北魏孝文帝也进一步接受这种门阀制度,广泛推行。
  此时门阀制度的特点有三:① 人品的评定由西晋“二品系资”,演化成完全以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下为标准,德、才已不在考虑之列。② 户籍上的士庶界限,不再是以九品官品之有无,而是由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高低来划分。③ 在社会风气上,士庶界限森严,即所谓“士庶之际,实自天隔”。
  按血缘关系区别的门阀,其高门、次门、役门的形成、固定,和长时期内一定的人品、官品在一个家族中反复出现有极大关系。
  “二品系资”之资,指的是五品以上官品,按制度德、才仍为当时定品极重要标准。虽有资,如无德、才,仍无法评为人品二品以上,从而也就无法最后升至官品五至一品。当然,中正官对“势族”的逢迎、照顾,正在逐渐瓦解这种制度,但如果皇权伸张,这种瓦解过程必然较慢,门阀制度不能很快确立,因为从整个封建皇朝统治着想,迅速抛弃才德标准是十分不利的。可是由于种种机缘,东晋王朝君弱臣强,“势族”把持了统治大权,皇朝利益得服从这些“势族”利益,于是定品注意德、才,拔擢寒素,自也就越来越不合潮流。
  次门大概是由“寒门”中经常评为人品三品至九品,反复充任一般最高达官品六品的家族固定而成。可举彭城刘氏家族为例。据《宋书》纪、传,刘裕父系、母系、妻系三代官位可查者十三人。除一人于制度尚疏的东晋初位至五品清官散骑侍郎,三人位至清浊不分、官品五品的郡太守外,其余多数(七人)均位在官品六、七品之间;还有两人则是东晋后期高门所不屑为的郡功曹。刘裕家族包括婚姻家族,主体官位在官品六、七品,且杂有低微官职。刘裕家族在次门中品第又是比较高的。次门中品第比较低的由经常评为人品四品以下,反复充任官品八、九品的家族固定而成,就是后来常见的“寒微士人”或“人士之末”。
  役门,本魏晋以来之庶人,亦称寒人,当由无人品、无任何官位,或即便入仕,也只能反复充任不入流寒官的家族固定而成。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王朝更迭频繁,加上胡汉隔阂的存在,所以门阀制度确立的时间比东晋要晚一些。石勒全都按出仕本朝的官位高低定士族,而不承认被推倒王朝户籍上之士族。从后燕慕容宝开始,开始承认旧籍上士族。对于慕容宝所定士族,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是承认的。随着汉化的推行,北魏孝文帝定姓族,一方面对鲜卑贵族固然不得不以当代三世官爵为标准;另一方面对汉人复位士族高下,则是以曹魏西晋官爵为主要标准,至少定第一流高门是如此。
  自南北朝后期起,门阀制度走向衰落。最主要标志便是:士族在官吏选拔与任用上所享有的特权逐渐削弱,寒人或庶人比重在各级政权之品官中进一步增加。其结果首先是官吏铨选上的士庶界限难以坚持,长期存在的清浊之分逐渐淡化以至消失。随后,门品失去了意义,至隋,九品中正制亦被废除。最后,在唐代,由原来士族演变而成的郡望、氏族,特别是一些旧有的高门,社会地位虽高,选官特权和免役特权则已丧失,剩下在婚姻上的高自标置,与人际关系上对非旧有高门、士族的歧视,因为已失去经济和政治基础,成为无本之未,延续至唐末,终于在社会上基本消失。门阀制度也就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北朝后期门阀制度的衰落,比南朝后期来得厉害,这是北朝后期门阀制度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有:第一,这一门阀制度,是魏孝文帝借鉴东晋和南朝前期长期采用的门阀制度,在北方五胡十六国和北朝前期不很完备的门阀制度基础上,用诏令形式在全国范围推行的。根据以往各皇朝之经验教训,这一制度除有巩固北魏统治的作用外,同时还蕴藏着严重的弊端。第二,北朝汉族高门从未拥有东晋高门那种与皇权平起平坐的权力;也不象南朝高门,虽已丧失了左右皇权的优越地位,毕竟仍是皇权政治的依靠对象和统治基础。在北朝,皇权依靠对象和统治基础是全体鲜卑人,鲜卑人门第观念不强,重视当朝的官位权势,而不是“冢中枯骨”。第三,北朝后期在政权中占主导地位的鲜卑贵族,在重视官位权势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军功、吏干。东晋南朝重文轻武,重学识轻吏事之风,在北朝一直缺乏社会基础,无法广泛流行。第四,北朝后期,由于门阀制度不够发展,通过考试用人取士,范围也比南朝要宽。鲜卑贵族尚武,而骑射水平高低,最好是通过比赛、考试决定,鲜卑贵族十分自然将它推行于用人取士上。历来察举均需先经州、郡长官推荐,而至北朝后期却出现了自愿报考的萌芽。
  
  
  六、隋唐汉族的形成过程
  
  1. 晋朝变迁
  中央集权的有效运转,在阶级矛盾缓和的情况下,主要靠两个因素:皇帝与宰相、皇帝与地方长官、皇帝与统兵大臣相互关系等具体制度的完备;拥有一个能够认真实行这一制度的统治集团,尤其是拥有一个有能力的皇帝。“八王之乱”的爆发主要原因就是晋武帝安排的皇位继承人及辅政大臣不得其人。
  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把持魏朝大权,司马师死后,司马懿次子司马昭掌权,娶魏朝名儒王肃长女王氏为妻。265年,司马昭长子司马炎篡魏建晋,号晋武帝,聘弘农华阴杨氏为妻。280年,晋武帝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
  晋武帝司马炎与弘农华阴杨艳共生下三子三女,长子司马轨早殇、次子司马衷是白痴。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其中“八王之乱”中的三王(楚王玮、长沙王允、成都王颖)以及后来的晋怀帝司马炽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宗法制度,司马炎只好立白痴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娶权臣贾充的丑陋女儿贾南风为妻;司马衷娶谢玖清为妾,生愍怀太子司马遹。
  晋武帝临死安排杨骏和汝南王亮(司马懿的第四子)为辅政大臣。杨骏的侄女杨艳是晋武帝的皇后、惠帝的亲母;杨艳死后,杨骏的女儿杨芷又继为晋武帝的皇后。晋武帝的叔父汝南王亮战无不败,曾仕魏讨诸葛诞(于寿春)失利,入晋又在抵御羌族的战争中指挥无能。对于杨骏,晋武帝看中的正是他的“素无美望”和无能,因为在“宗室殷盛”的西晋,杨骏除了老老实实辅佐外孙惠帝之外,还敢有什幺非分之想呢?当然,肯定会引起宗室的不满与愤怒,所以又拉上汝南王亮。亮平庸无能而辈分又很高,晋武帝用他既可抚慰司马氏之忿,而又不必担心其篡位。然而晋武帝万没有想到“愎谏自用”的杨骏竟敢于排斥汝南王亮,而懦弱的汝南王亮也听其摆布;更没有想到,尔虞我诈的西晋诸王怎能容许由两个庸才掌握全部皇权,而不觊觎争夺?何况杨骏又排斥了汝南王亮独掌大权,给了人以口实?
  291年3月,杨骏执政才一年,惠帝的皇后贾南凤利用宗室对杨骏专权的愤怒,秘召都督荆州的21岁的楚王玮(司马炎第五子,与长沙王司马义同父同母)带兵进洛阳,杀死杨骏和杨芷。晋廷推举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共执朝政,楚王司马玮封为卫将军兼领北军(守卫京城北部的禁兵)中侯,在中央掌握兵权,亮、玮之间因而经常发生矛盾。贾南凤认为亮玮二人皆妨碍了自己专权,便矫诏让司马玮率北军杀死汝南王亮和卫瓘,然后又以擅杀大臣的罪名杀了楚王司马玮。贾南凤掌权后,任用了儒雅有谋的庶姓张华、裴頠为宰相,在此后数年中勉强维持了一个和平局面。但根本矛盾并未解决,司马氏宗室又岂能甘心听“昏虐”的贾后摆布呢? 
  司马遹被立为太子,贾后害怕,将其杀害。300年4月,在洛阳任车骑将军的赵王司马伦(司马昭的弟弟、司马炎的叔叔),借为太子报仇,率宿卫禁兵杀掉了贾后和张华、裴頠。次年正月,司马伦又废惠帝自立,从此宫廷政变又转变为皇族争夺皇位的斗争。 赵王伦篡位,马上激起了宗室反对,出镇许昌的齐王冏jiǒng(其父司马攸是司马炎弟弟)首先起兵讨伦,并得到成都王颖、河间王颙yóng等的响应。三王联军与伦兵在洛阳附近战斗了两个多月,士兵战死十多万,成为皇族大血战的第一个高潮。结果,赵王伦兵败被杀,惠帝复位,齐王冏入京辅政、掌握大权。
  齐王冏大封功臣:成都王颖(惠帝同父异母的弟弟)为将军,河间王颙(司马懿之侄孙)为太尉,常山王司马乂(惠帝同父异母的弟弟)改封长沙王、为抚军大将军。成都王司马颖辞别惠帝,从洛阳返回邺城。
  由于惠帝太子司马遹被贾后杀掉,司马遹的两个儿子又被赵王伦杀掉,惠帝就没有继承人。按继承人顺序,大将军司马颖有次立之势、可为皇太弟,齐王冏当然不愿,于是立惠帝弟清河王司马遐之子司马覃(仅8岁)为皇太子,加封亲信东海王越(司马懿弟司马馗之孙、高密王司马泰长子)为司空。
  河间王颙本来是赵王司马伦亲信,当时是因形势所逼才不得已加入讨赵王的军队,但对齐王一直怀恨在心。302年12月,河间王颙出兵进攻洛阳,军抵新安(今渑池县东);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也举兵讨冏,双方军队在京城内展开激战。混战了三天三夜,冏败,长沙王乂掌握了政权。
  河间王颙的部将李含、张言等人闻知齐王已死,就引兵还据长安。才过半年多,303年8月,河间王颙又派大将张方率领精兵7万联合成都王颖的20多万大军,借口司马乂”论功不平”对洛阳发动进攻。由于双方兵力悬殊,洛阳城危在旦夕,304年正月,东海王司马越勾结部分禁军杀司马乂求和。成都王颖进入洛阳,虽然当了丞相,但他仍然回到自己的根据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遥执朝政,废太子覃而自兼皇太弟,一时政治中心由洛阳移到邺城。成都王颖在邺城政治腐败,大失人心。因此,东海王越统率洛阳禁军,拥戴惠帝讨伐司马颖,结果在汤阴战败,惠帝被俘至邺城。东海王越想逃回洛阳,但洛阳已被河间王颙命部将张方袭取,东海王越只得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县北)。恰在此时,幽州刺史王浚坐山观虎斗之余,联合鲜卑骑兵,与东海王越的弟弟并州都督东赢公司马腾合兵,南下攻取邺城。司马颖带惠帝仓皇逃回洛阳。
  惠帝入返洛阳后,张方挟持惠帝、成都王颖以及惠帝另一个弟弟豫章王炽西迁长安。河间王颙暂时成为西晋王朝真正的主人,他废掉司马颖的皇太弟身份,改立豫章王炽为皇太弟。
  305年7月,东海王越喘定之后,发檄天下讨伐河间王;成都王颖的旧部也纷纷在河北起兵。河间王甚惧,就又派原来和自己一个战壕现在又被自己软禁的司马颖返归河北招抚,到达洛阳驻守。东海王越一路进兵顺利,军近洛阳。成都王颖在洛阳站不住脚,败向华阴。306年5月,东海王的将军祁弘攻入长安,部下的鲜卑军人纵情大掠,杀掉两万多人。祁弘抢到惠帝后,又拥着皇帝还洛阳。河间王颙和成都王颖相继被杀。
  东海王越拥大军入驻洛阳后,掌握实权,封堂兄范阳王虎为司空、镇军邺城;封进攻成都王甚有功劳的王浚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东夷、河北诸军事,领幽州刺史。东海王越随后把惠帝毒死,另立惠帝的弟弟豫章王炽为帝,改元永嘉,是为晋怀帝。至此,八王之乱才告结束。
  八王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数十万人民丧失了生命,许多城市被洗劫和焚毁。在洛阳13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迫服役,城内米价贵到一石万钱,不少人饥饿而死。尤其是诸王利用少数民族的贵族参加这场混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成都王颖引匈奴刘渊为外援,让其长驱入邺;东瀛公司马腾引乌桓羯人袭击司马颖,让其乘机入塞;幽州刺史王浚召辽西鲜卑攻邺,鲜卑则大掠妇女,被沉入易水者就有8000人。从此,大河南北就成为匈奴和鲜卑贵族统治的世界,加深了民族矛盾。因此,八王之乱不久就开始了五胡乱华。
  司马越拥立怀帝后,杀掉昔日皇太子、惠帝的儿子清河王覃,以绝后患。310年,司马越率四万精军出讨匈奴刘渊部属羯族石勒,飞檄各州郡征兵,但所征皆不至;忧惧劳顿,又得悉怀帝密诏要杀自己,兵至项城(今河南沈丘)时,忽发暴疾而死。同军而行的襄阳王范和太尉王衍秘不发丧,准备率军送司马越尸身还葬其封地东海(山东郯城)。 石勒得知消息后,率劲骑追赶这群群龙无首的队伍,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大开杀戒,杀死30余万。311年6月,晋怀帝被匈奴刘渊抓获杀害;316年,惠帝另一个侄子晋愍帝司马邺也肉袒出降,亦被杀。至此,西晋灭亡。
  前凉从301年到376年,一直是一个安定的地区,虽也曾有过强敌压境,但前凉政权都能自行捍卫,前凉对晋执臣下之札。张轨301年任凉州刺史,当时河西鲜卑人很多,干扰地方治安,张轨加以严惩。鲜卑人若罗拔能自漠北向河西移动,侵入凉州,张轨派兵斩之,俘鲜卑人十多万口,安置在河西走廊,张轨因此威名大震。永嘉乱后后,中州避难来河西者络绎不绝。 314年,张轨病死,长子张寔继位。晋宗室南阳王司马保所部,因司马保病死,有一万余人自上邽(今甘肃天水)来投,张寔都予以收容。320年,张寔为其帐下阎沙所杀,寔弟张茂诛阎沙。324年,张茂病死,张寔子张骏继位。346年,张骏病死,子张重华继位。353年重华死,10岁的儿子张曜灵即位,被重华庶兄张祚废黜。355年张曜灵之弟张玄靓、363年张重华之弟张天锡相继为前凉主。
  323年,前赵刘曜亲率大军28.5万人西下凉州,扬言进攻姑臧。后来刘曜为石勒所并,张骏尽有陇西之地,西域诸国派使者送来方物,张骏在吐鲁番地区设高昌郡。346年,后赵主石虎命大将麻秋攻下凉州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张重华派步骑五千,大破麻秋军,斩首五千级。347年,石虎先后派麻秋、石宁等率师12万,进攻抱罕(今甘肃临夏),死伤数万未克。376年,苻坚征调了步骑13万人打败前凉10万人的抵抗,前凉亡。
  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北方汉人痛苦不堪,人口南移的不下九十余万,但大部分人不能或不愿外逃的,留在了故土。以农为生的汉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四世同堂、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观念也根深蒂固;即使是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大部分人仍不愿意舍弃既有的家业,要远方去搏运。况且即使想逃亡也要有条件,或者依附世家大族、或者自相团聚,还都有最起码的盘缠、生活资料、稻田耕作技术,即便如此,谁也不知南方有无现成的稻田供自己耕种。 携家带口、长途逃难,并不容易。即使象抗战这样的大危机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还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西晋的北方汉族人大部分还是留在了北方故土,无奈地在在面临的命运中挣扎。
  当时留居故土的汉人求生存的一个办法,是组成坞堡以防守。坞堡组织,最早上推到西汉未年。陇西、关中边郡的坞堡多为防御羌人而建,多称坞;北方、东北边郡多为防御匈奴、鲜卑而建,多称堡壁;西晋时期,已混称坞堡了。五胡乱华以来,中原黄河流域到处是些汉人聚众自守的坞堡组织。坞堡主大部分是当地的士族豪强,也有一部分是能领导大众防御胡马入寇的非士族的英勇之士。
  坞堡主抟聚宗族乡党、门客、奴婢、部曲/佃客(依附民)、流民等,择形势险要之地建筑坞堡以自卫、拥兵以自守。依附民不交租税不服徭役,不是国家编户民;流民既不归国家编户、也不在士族豪门家籍。很多不堪胡人兵祸的汉族人都成了坞堡主的依附民、流民。 坞堡是军事性的防御战斗组织,坞堡可以防御小股的汉人流寇、也可以防御胡兵的肆意入寇,是不能自保的小农的避难场所;同时坞堡又是经济性的生产组织,每一个坞堡都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在战乱频仍、城市破坏、交换停滞、金属货币萎缩的条件下,每个坞堡都要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特别是粮食衣物。
  中原汉族士族在筑坞堡自卫的同时,也必须与胡族政权虚以委蛇。(1) 胡人政权有不少慕华的君主,如刘渊、刘曜、石勒、苻坚等,积极延揽中原士族以安定政治①继续采用九品中正制度,同时也给予士族相当的优遇②承认士族的权益,如石勒清定九品、慕容宝定士族旧籍、苻坚复魏晋士族③从永嘉末年以来,留在中原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河东裴氏等家族声望提高,无论出仕与否,都成为胡族政权必须依赖或拉拢的对象。(2)中原士族不因战乱而没落,反而对政局的稳定与发展,发挥一定的功效,如:张宾-石勒、王猛-苻坚。(3)并非人人都乐于为胡族政权效命,如范阳卢谌虽深受石勒宠信,但死后的墓碑上只保留晋朝官衔。
  中原汉族士族与南方士族的差异:①处异族统治下,必须广纳、吸收各种力量以壮大实力,故透过婚姻、仕宦的途径,互相合作;②对同族常抱怜恤救济的温情,家族组织易趋于团结,倾向“大家族制”,较重视家族伦理;③重视经术,希望透过政治参与,改变胡族政权,延续中原文化于不坠,并有勉力功业,提高自身政治地位,扩大政治势力的目的;④在日常生活方面,因处境较为艰困,故风气较南朝士族为俭朴。
  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琅琊恭王司马伷之孙、司马觐之子。司马睿于290年封琅琊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颖的战役,但由于作战失利,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司马睿与司马越都是皇室的远支,封地相邻,思想意识上也接近,因而在政治上关系密切。晋怀帝时,太傅东海王越提携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
  琅邪临沂王氏自太保王祥以来为山东士族之冠,王导即王祥弟王览之孙、太尉王衍之族弟。在王导建议下,司马睿由下邳移镇建业。同时,太尉王衍请求司马越以弟王澄为荆州都督、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317年,愍帝被杀,南逃的中原人拥立琅邪王司马睿为晋元帝,建东晋政权。
  司马睿能建立东晋王朝,主要靠两个条件。第一是靠地理和经济上的优势。司马睿封国琅牙在今山东临沂,先镇下邳、后移镇建康,均在华东。华东南部的江南经济已有相当的发展,财富曾支持孙吴建国数十年之久。西晋八王之乱、流民起义、五胡乱华初期都很少波及到这一带地方。第二,得到了南渡的北方世家大族和江南本地世家大族的支持和拥护。
  司马睿作了皇帝,王导为司空;王敦为大将军、荆州刺史。司马睿担心王家权力过大,321年,元帝以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合肥;以刘隗为镇北将军,镇淮阴。各领兵万人,名为防御石勒,实为防御王敦。王敦不能容忍了,322年起兵武昌,攻入建康,王敦打胜后又退还武昌。是年冬,元帝忧愤而死,太子司马绍继位,为晋明帝,王导辅政。324年,明帝讨伐王敦,王敦病死,军败。王敦虽死,王导尚在,王氏在政治上仍为第一世家大族。
  325年,明帝在位三年死,5岁的儿子晋成帝司马衍继位,王导、庾亮、郗鉴、温峤辅政,尊皇后庾亮之妹庾氏为皇太后。庾亮担心荆州刺史陶侃势力强大,就用温峤为江州刺史,镇武昌(今湖北鄂城),以防备陶侃。接着,庾亮又调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到建康作大司农,目的在夺苏峻的兵权。327年,苏峻不从,联合豫州刺史祖约,攻破建康,庾亮逃奔温峤。陶侃、温峤大军顺江而下,收复建康,苏峻、祖约被杀。 战后,陶侃回荆州,自江陵移镇巴陵(今湖南岳阳)。温峤回江州武昌。庾亮自愧惹出苏峻之乱,请求外镇,出为豫州刺史,镇芜湖。朝廷大政仍归王导执掌。此后,东晋的政局大体上安定了几十年。
  东晋的初期,过江而南的北方世族大家,都还有故乡之思。过江不久,即有祖逖的北伐。元帝以祖逖为镇西将军、豫州刺史,驻军雍丘(今河南杞县)。祖逖联系黄河南岸坞堡主,共同抗御石勒,“黄河以南,尽为晋土”。当时就有人用歌颂他:“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这时,王敦坐据荆州,与朝廷执政大臣刁协、刘隗不和,祖逖深以为优。又加朝廷派了个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合肥(今安徽合肥),位在祖逖之上。祖逖意甚快快,321年在雍丘病死。
  祖逖之后,庾亮、庾翼兄弟也曾有志北伐。他们以荆州为驻地,练兵习武,准备北进。这时北方正处在石虎统治之下,兵力强大。东晋朝臣在江南安居二十多年,不愿北归,对庾氏兄弟的北伐,多持观望和反对态度。庾亮驻有重兵的邾城被石虎一举攻破,庾亮忧愤发病而卒。庾翼接替庾亮的职务。为了北伐,他不顾朝廷的反对,自行由武昌移镇襄阳,缮修军器、大佃积谷。不久庾翼也病死,北伐就成了泡影。
  庾氏兄弟之后,主张北伐的是庾翼的好友桓温。这时,石虎在北方,国势强大;而成汉的李势,则是众叛亲离。桓温决定先取成汉,347年李势降,成汉亡。石虎死,北方乱。桓温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上疏请出兵。这时的东晋朝廷,对桓温有所顾忌,任用殷浩为扬州刺史,与桓温对抗。殷浩曾两次主持北伐,谋收复许、洛,但都打了败仗,被贬为庶人。自此,内外大权全归桓温。桓温北伐,共有三次。
  第一次进兵,是进兵长安。354年,桓温统步骑四万由江陵出发。水军自襄阳入均口(今湖北均县)至南乡(今河南浙川南),步兵自浙川(今河南西峡)趋武关。秦兵五万在峣柳(今陕西蓝田)拒温,大战于峣柳(今陕西蓝田),秦兵大败。桓温进军至灞上(今西安东北),关中人民争持酒肉劳军,有的老人流泪说,“不图今日复睹官军”。后晋军乏食,撤退,秦兵追击,晋军死亡以万数。
  第二次北伐,是进兵洛阳。356年,桓温自江陵出发。至伊水,大败姚襄,收复洛阳。桓温主张还都,但一般朝臣已安于江南的享受,无意于还都洛阳。桓温军还以后,司、豫、青、兖诸州又为燕夺去,365年洛阳也为燕所攻取。
  第三次北伐是伐燕。369年,桓温帅步骑五万,发自姑孰(今安徽当涂),经兖州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天旱,水道绝,使人凿巨野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引水军自清水入黄河。大军至枋头(今河南滑县西南)。慕容垂与慕容德率众五万拒温。秦王苻坚由邓羌率步骑二万救燕,出洛阳、趋颖川。
  桓温进兵路线靠的是经巨野由清水入河的水路。这可以叫作东线。东线的缺点是道远而水源不足,又是溯流而上,运兵运粮,都有困难。到枋头后,使袁真取谯(今安徽毫县)、梁(今河南商丘南),开石门(今河南荥阳北),这条线可以叫作西线。西线的问题是在开启石门。慕容垂派大军守护石门,袁真无法攻克。石门不开,水运不通,桓温军粮断绝,只有速退的一条路了。 桓温粮路断,不得不自陆路奔还。燕军追击,晋军死三万余人。援燕的秦军,邀击晋军于谯,晋军死亡又以万计。
  桓温死后,晋廷加封温弟桓豁、温弟桓冲、豁子桓石秀,三分了桓温生前的职务。桓豁死,桓冲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桓冲和东晋当政的谢安一在上游一在朝廷,两家合作共处。淝水之战的前夕,东晋北府(京口/镇江)兵是一支精干强大的军队。北方兖州、徐州南来的流民,多集中居住京口、常州一带;这些来自北方的侨民“人多劲悍”,招之为兵,号为北府兵。
  淝水战后,东晋乘机收复了一些北方失地。384年8月,晋以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率豫州刺史桓石虔伐秦。玄至下邳,秦徐州刺史赵迁弃彭城走。9月,谢玄使彭城内史刘牢之攻秦兖州刺史张崇,张崇弃鄄城奔燕。10月,谢玄遣淮陵太守高素攻秦青州刺史苻朗,苻朗降。谢玄又遣刘牢之等攻占碻磝(今山东东阿),济阳太守郭满攻占滑台(今河南滑县)。晋将军颜肱、刘袭克黄河北黎阳(河南浚县)。385年正月,刘牢之进驻枋头,并曾一度进至邺城。3月,荥阳人郑燮以郡降晋。4月,东晋占领成都,复取益州。386年,东晋以前辅国将军杨亮为雍州刺史,进驻洛阳,保卫晋的祖陵。荆州刺史桓石民遣将军晏谦攻下弘农。这是东晋疆域最大的时候。
  384年2月,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桓冲死,晋廷拟以谢玄代之。谢安自以父子名位太盛,又怕桓氏会因失官怨望,乃以桓石民为荆州刺史、桓石虔为豫州刺史、桓伊为江州刺史,使桓氏仍掌握长江上游军政大权,保持住荆扬势力的平衡。385年,谢安死,孝武帝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继谢安掌权。
  孝武帝很不满意司马道子的昏庸腐败和抓权,遂以第一号门阀王恭为兖州刺史、殷仲堪为荆州刺史、王恂为尚书仆射,以张大皇室而潜制道子。396年,孝武帝死,子司马德宗继位,司马道子摄政。道子委任王国宝,以对抗王恭、殷仲堪等。
  397年,王恭联合殷仲堪起兵,道子被迫诛王国宝。道子为防王恭、殷仲堪再次起兵,以王国宝之兄王愉为江州刺史,并割豫州四郡使王愉为督。豫州刺史庚楷联合王恭、殷仲堪、桓温之子桓玄共同起兵,王恭为盟主。王恭所依靠的是北府兵,而北府兵将领刘牢之怨恨王恭歧视自己门第低微。道子儿子元显领兵讨伐王恭,刘牢之背叛王恭,王恭兵败被杀。 桓玄火并了殷仲堪和杨佺期,又以兄桓伟为雍州刺史、从子振为淮南太守,桓玄所控地区以荆州为基础,西起梁(今陕西省南部)、益(四川)、宁(云南),东抵建业近郊。元显发兵征桓玄,以北府将领刘牢之为前锋,但刘牢之投降了桓玄。元显不战而溃,被杀。403年,桓玄进入建康,废晋帝,自为皇帝,国号楚。
  桓玄忌惮北府并兵,借故杀了北府兵最高将领刘牢之,北府兵第二将领刘裕以劝进的手段和伪装的忠心取得桓玄的信任。404年,刘裕在京口、刘毅在广陵同日起兵,刘裕杀徐、兖二州刺史桓修,刘毅杀青州刺史桓弘,统众向建康进发。桓玄仓惶离开建康,与刘裕大战于峥嵘洲(今湖北黄冈附近),桓玄战败被杀。晋安帝是个白痴,东晋大权落入刘裕之手。
  409年,刘裕因南燕对边境的不断骚扰,率军北伐。自建康出发,率舟师沿淮河、泗水,至下邳,留下船舰辎重,自陆路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所过之处,皆筑城,留兵守之,以防南燕人断其后路。刘裕过了大岘山天险,与南燕军战于临朐南,南燕全军覆没。刘裕攻破广固城,杀慕容超,南燕亡。 405年,桓振在荆州作乱,益州刺史毛璩派蜀兵东下讨桓振。蜀人不乐远征,群推谯纵为主,杀毛璩。413年,刘裕以朱龄石为益州刺史,伐谯纵,蜀平。
  417年,晋军自河入渭攻长安,后秦主姚泓出降,后秦亡。晋军取得了关中,但保住关中却是不易的,夏和北魏都在那里窥伺着。崔浩对北魏主拓跋嗣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虽留兵守之,人情未洽,趋尚不同。”正此时,留守建康的刘裕亲信刘穆之病死,刘裕一怕朝中有变,二来他本无久留关中之心,于是便匆匆南返,夏主赫连勃勃乘虚攻占长安。 刘裕回建康后,于420年废晋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
  
举报 | 回复楼主:centralplain 时间:2006-08-03 13:38:38  2.匈奴
  匈奴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王室是夏桀子淳维的后裔,国民以突厥-吐火罗混血居多。
  前3世纪末,刘邦与匈奴和亲,冒顿单于与翁主(诸侯王的女儿叫翁主)刘氏(刘姓诸侯的女儿)生子稽粥,后继位为单于,史称老上单于。老上单于又娶翁主刘氏(刘姓诸侯的女儿),生二子:军臣单于和伊稚斜单于。伊稚斜单于生三子:乌维单于、句犁湖单于、且鞮侯单于。且鞮侯单于生子虚闾权单于。虚闾权单于生子稽侯,即西汉晚期著名的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单于生子囊知牙斯,即位后称为乌珠留若鞮单于。乌珠留若鞮单于生子比,任右日逐王,领南边八部。右日逐王比为冒顿单于的第10代孙。当时,正值两汉更替,而匈奴族内部也争斗激烈。公元46年,单于舆去世,按匈奴族兄终弟及制,应传位给王昭君所生的儿子也即单于舆的弟弟右谷蠡王知牙师,但单于舆在生前将知牙师杀死,而传位给他自己的儿子蒲奴。48年,右日逐王比(知牙师长子)因不满蒲奴单于继位,率匈奴南八部兵四五万人宣布独立,向东汉奉藩称臣。从此,匈奴族分为南北两部,单于比即为南匈奴的第一个单于。
  50年冬,南匈奴单于比率部从离五原西部塞80里处的南单于庭继续向内徙居到西河美稷(在今山西省西北、内蒙南部),以美稷为南单于庭。单于比又将南匈奴的各部屯居在汉朝北部的北地、朔方、五原、云中、雁门、代、定襄等郡。从此,南匈奴成为汉帝国的守戍边疆者和编户齐民。匈奴族与北方汉族错居通婚,匈奴单于还派贵族子弟到汉都洛阳学习汉文化。南匈奴自南下归属汉朝,就开始祭祀汉家祖先。这样,南匈奴便不断被汉族和汉文化同化。大约在这时,他们就以汉朝皇族后裔自居。 刘秀-郭皇后第二子刘辅的庶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在攻打匈奴时失败,被囚禁于独山(今辽宁海城)之下,遂居匈奴娶妻生子,其后裔被匈奴同化,变成了匈奴贵族。刘进伯后裔谷蠡王尸利单于。
  91年,窦宪派遣耿夔、任尚攻北匈奴,在金微山(阿尔泰山)下,北匈奴崩溃,只北单于在混战中突围,向西逃走。北匈奴在漠北不能立足,只得向西流亡。四世纪时,侵入黑海北岸,引起推骨牌式的民族大迁移。北匈奴亡后,漠北故地被鲜卑所据,北匈奴余众10余万落皆自号为鲜卑。南匈奴由于得到东汉的支持,接纳了北匈奴部分降众,领户3.4万、口23.63万,胜兵5.017万。
  但随着内部矛盾的加深,南匈奴政治危机也日趋严重。93年,南匈奴单于屯屠何死,安国立。安国被杀,师子立。 北匈奴降众15部20余万人谋渡漠北,为汉朝击败,部众分解为左、右两部。左部降汉;右部饥饿困迫,多为鲜卑所并,只有少部分归附于东汉。
  98年,师子死后,檀、拔、休利先后嗣位。因东汉政局动荡,140年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攻汉,被马续打败。因休利(南匈奴第3代第13任单于)不能制部众,被汉五原太守陈龟逼迫自杀。吾斯立车纽为单于,引乌桓、羌胡等数万侵掠并、凉、幽、冀四州。张耽将兵败之,车纽降,吾斯继续斗争。142年,东汉虑战火日炽,扶立久居于洛阳的休利的弟弟兜楼储(?)为单于,将其护送南单于庭,又令马寔继续围攻吾斯,杀之,乌桓70余万人相继降。147年,兜楼储死,弟弟居车儿(?)单于继位。居车儿在位25年,传位给儿子单于某。单于某在位6年去世,传位给儿子呼征。呼征单于在位2年,被汉中郎将经修擅自斩杀,汉朝并更立呼征单于的弟弟右贤王羌渠(?)为单于。
  188年,单于羌渠便派他的儿子左贤王于扶罗珍助汉讨平张纯和黄巾军。但匈奴国内有一部分人反对出兵,便在美稷发动政变,攻杀羌渠单于,另立其弟弟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于扶罗因匈奴国内政变,不能归国,只好自立为单于,留处汉朝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于扶罗单于在位7年,于195年去世,传位给弟弟呼厨泉单于。于扶罗生有2子:长子豹,任左贤王;次子去卑,任右贤王。
  当时,正值汉献帝被董卓挟持至长安。196年,汉献帝从长安东归洛阳时,呼厨泉单于派右贤王去卑率领数千骑兵前来侍卫天子,抗击李傕、郭汜等叛兵,一直把汉献帝护送到洛阳,后又送至许昌新都。216年,呼厨泉单于来朝,被曹操留在邺地,改派右贤王去卑归南匈奴监管其国。曹操为了削弱南匈奴势力,分其众为五部,每部选尊贵者为帅,别令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五部分居新兴(今忻州)、兹氏(今汾阳)、祁县、蒲子(今隰县)、大陵(今文水),南匈奴国家政权亡。晋武帝时(265~290),塞外匈奴有四次大规模内徙,总额数十万以上,主要安置在平阳、西河(今山西离石)、太原、新兴、上党、乐平(今山西昔阳)等地。综上可知,魏晋时期,匈奴在山西地区的分布是,北起塞外以及雁门、代郡等边地,南达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乐平诸郡。
  迁居塞内的南匈奴人发生很大变化,先后分解出屠各胡、临松卢水胡、铁弗匈奴三个重要分支集团。屠各胡散居于今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和内蒙古一带,其中以居住于山西省的部分为最多、最强;“临松卢水胡”居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之间;“铁弗匈奴”是鲜卑人与匈奴人融合后产生的一个分支群体,原居于今内蒙古河套一带。
  曹操封刘豹为南匈奴5部之一的左部首领,250年,刘豹之妻呼延氏生刘渊。刘渊少时以上党(今长治市)名士崔游为师,遍习儒经、又博览史书,因此,汉化程度很高,颇受太原名流王昶、王浑的器重。265年,刘渊以人质身份留居洛阳。晋惠帝继位后,杨峻封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八王之乱爆发后,并州境的汉人很多流徙江南,并州胡汉势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匈奴刘氏见有机可乘,开始策划“兴邦复业”。不久,东海王越的弟弟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安北将军王浚联合进攻司马颖。司马颖想以匈奴为外援,遂拜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事。刘渊托称要回并州招募五部匈奴,于是返回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二旬之间,拥众五万。但刘渊未出兵赴援司马颖,而是建立匈奴汉国。304年刘渊自称汉王,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为神主以祭之,立妻呼廷氏为王后,以从祖父刘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宗室刘宏为太尉。匈奴汉国的建立,削弱了匈奴聚族而居的状态,迅即又打破了魏晋以来五部分布相对集中的旧局,使匈奴与各民族交往起来。
  并州刺史司马腾闻讯,忙率兵前往镇压,部将聂玄与刘渊战于今山西文水县,大败,司马腾恐惧,遂率并州三万余户下山东。刘渊乘胜进军,接连攻下高平县、长子县、太原市等地。305年,司马腾再次出兵讨伐刘渊、部将司马瑜、周良等驻军汾阳,刘渊派武牙将军刘钦等前往阻击,前后四战四捷,刘钦大胜而还。这年离石发生大饥荒,刘渊派太尉刘宏、护军马景等驻守离石,自率大军开赴上党壶关县。306年,司马越为太傅,封并州刺史司马腾为东燕王,刘琨为并州刺史。刘琨到并州后,由于饥荒与战争,此地百姓难以自存,吏民万余人由李恽等率领,随司马腾流亡冀州,组成“乞活军”。留居并州的汉族居民不足二万。刘琨只好到上党组织军队,得三百余人,受到刘渊部将刘景的攻击,在上党无法立足,遂转战至晋阳(今太原市)。刘渊发兵攻克了蒲阪(今山西永济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据有河东全境。这时,中原起义的汲桑、王弥、石勒及鲜卑陆逐延等都纷纷归降刘渊,迅速在并州形成了共同反晋的浪潮。308年,刘渊称帝,迁都平阳,国号为汉,以刘宣为丞相、刘宏为太尉、刘和为大司马、刘欢乐为大司徒、呼延翼为大司空、呼延攸为宗正。这年冬,刘渊派刘聪、刘曜、刘景率五万精骑进攻洛阳,东海王越派参军孙询、将军丘光率兵拒阻,匈奴军败还。汉国政权建立进一步把中原推向战争和动乱,同时改变了曹操以来匈奴五部统治结构,重新恢复了匈奴传统旧制。
  310年刘渊病死,子刘和继位。刘聪(刘渊第四子,母张氏)聪慧好学,汉化程度高,被新兴(忻州市)太守郭颐辟为主簿,渐被提升为匈奴右部都尉。八王之乱爆发后,刘聪先投靠河间王颙,后又归依成都王颖。刘聪杀刘和自立,刘义为皇太弟,妻呼延氏为皇后,子刘粲为抚军大将军。311年,刘聪命呼延晏将兵2.7万进攻西晋都城洛阳,晋兵死三万余人,接着刘曜、王弥、石勒合兵攻破洛阳,杀西晋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万人,俘杀晋怀帝司马炽。洛阳被攻破后,西晋奉原秦王司马邺(武帝孙、吴王司马晏子)即帝位,是为愍帝,建临时都城于长安。当时,中原的衣冠士族大多南下江南,唯并州刺史刘琨和幽州刺史王浚继续留在中原与匈奴汉国对垒。其时北方各州大部分地区被沦入刘聪统治之下,刘聪命石勒主持冀、幽、并、营四州军事,封石勒为上党(今长治市)公。 不久,刘聪就首先对晋阳的刘琨发起了进攻。刘琨枉杀奋威将军令狐盛,令狐盛子令狐泥投附刘聪,刘聪遂以令狐泥为向导,率军进攻晋阳。刘琨匆忙向鲜卑拓跋猗卢请兵,猗卢虽派出了援兵,但还没有赶到晋阳,刘琨太原太守高乔、并州别驾郝韦已举城投降了刘聪。
  313年,晋愍帝司马邺决定对匈奴汉国发动总攻势,收复中原,命司马睿主持陕东诸军事,诏发三路大军进攻汉国,东路由司马睿亲率20万大军进攻洛阳,西路由司马保率秦(天水)、梁、雍三州大军30万人进攻长安外围,北路发幽、并二州10万大军进攻平阳。这年元月,北路刘琨与鲜卑猗卢会兵晋阳,决定进攻平阳,北路讨伐大军分两部,一部由刘琨亲自率军循西河(黄河南北流向)南上进攻西平(今临汾市西),一部由猗卢率领直捣平阳。刘琨、猗卢两支北路军在匈奴的严密防备下,推进受阻,被迫退兵。晋愍帝的东、西两路大军的进攻也因司马睿拒绝出兵也被迫中止。西晋对匈奴汉国组织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攻势流产了。
  此后不久,刘聪以石勒为并州刺史,在并州形成石勒与刘琨二刺史对峙、割据的局面。石勒通过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先后击败了幽州刺史王浚和晋并州刺史刘琨。王浚被杀,刘琨兵败后投奔鲜卑段匹单,至此,幽、冀、并的西晋势力基本上被肃清了。316年,刘聪派刘曜最后攻陷长安,西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刘曜掳掠关中男女八万余众退还平阳。
  刘聪除中央机构沿袭刘渊建国初的旧制外,创立了一套胡、汉分治的地方行政体制,置左右司隶、各领民户20余万,1万户置1内史,共设内史43,用以统治汉人;又设大单于左右辅,各领6夷10万落(户),1万落置1都尉。刘聪以子刘粲为丞相、大将军,以中山王刘曜为大司马。刘聪的百官建制保存了大单于的职能,大单于一般都是太子。在刘氏统治机构中虽然也吸收了一部分汉人,但大权全部掌握在匈奴贵族手中,其统治尤为残暴。 刘聪虽攻克洛阳、长安,灭了西晋,但他实际所能控制的地方,东不逾太行、南不越嵩洛、西不过陇坂(陕西陇县)、北不出汾晋。曹嶷据青齐,石勒据河北,鲜卑拓跋部据代北,皆各据一方。
  刘聪立近亲刘殷(太保)二女为左右贵嫔,以刘殿孙女四人为贵人,又纳中护军靳准二女月光、月华为左右贵嫔。其时,河东发生大蝗灾,流叛死亡者十有五、六,部民逃奔石勒的有20多万户,氐、羌少数民族叛离者有10余万落。317年,刘粲同靳准、王沈称太弟刘义谋反,刘聪召来氐、羌酋长十余人严刑逼供取证,不久废杀刘义及其官属十余人,坑士卒1.5万人,平阳街巷为之一空。
  刘曜,是刘渊的族侄。刘曜父母早亡,自幼为刘渊收养。年轻时游历于京城洛阳,因事犯有死罪,后逃至朝鲜,以后又返回并州,居于汾阳的管涔山。318年,刘聪死,由其子刘粲继位。靳准因其女得宠于刘粲,逐渐窃取政权,不久发动政变,将居于平阳的匈奴刘氏宗室无论少长皆斩于东市,遣使向东晋称藩。刘曜时为相国、镇守长安,闻靳准叛乱,遂宣布即汉帝位,立羊氏为皇后,改国号为“前赵”。刘曜同石勒成犄角之势,进攻平阳。 不久,靳准为部下靳明所杀,靳明送传国玺于刘曜,平阳士女 1.5万人随靳明归降刘曜,刘曜斩归降的靳明及靳氏男女。不久,平阳遂被石勒攻占。这时,刘曜同石勒已成剑拔舒张之势,但因刘曜在关陇立脚不稳,有后顾之忧,所以不敢同石勒马上翻脸。 当时,关中、陇右一带有很多氐、羌族人未予归化,常同西晋残余联合进攻刘曜。320年,羌、氐、巴、羯三万余人起义,刘曜平定了这次叛乱,徙巴、氐等20余万人于长安。接着刘曜又亲征巴、氐杨难敌,迁杨难敌部将杨韬等万余户于长安,随后又平定了奉州陈安的反叛。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张轨是西汉常山王第十七代孙,世以儒学着称,西晋时任凉州刺史、护羌校尉。张轨死后,张茂继立,投降刘曜,被封为西域大都护、凉王。
  325年,后赵石生进攻前赵河南太守尹平于新安,尹平战死,石生掠前赵5000人而还。326年,前赵刘曜联合东晋司州刺史李矩、颖川太守郭默进攻石生;刘曜派中山王刘岳将兵 1.5万人,以镇东将军呼延谟率荆州、司州之兵会攻石生,前赵联军迅速攻克石梁(今洛阳市东)、孟津。石虎率步骑五万自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与刘岳战于洛西,大败之,石虎收复石梁,擒送氐羌三千余人至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坑前赵士卒一万余人,不久又攻陷并州。刘曜败归长安,郭默逃奔健康,李矩部下率众二千投降后赵。自此,司、豫、徐、兖等州皆为后赵所有。
  328年后赵石虎率兵四万自轵关(今河南济源)西上蒲阪(今山西永济县),刘曜自将精锐驰救蒲阪,两军战于高侯(今山西闻喜县境)。石虎大败,陈尸 200余里,南奔朝歌(今河南淇县)。刘曜自大阳(今山西平陆),乘胜进军石生于金墉(洛阳东),决千金曷(洛阳北)以灌城,洛阳为之震动。同年11月,石勒发兵三路进攻刘曜,开至洛河。刘曜忙陈兵十万于洛西,石勒遂命石虎引兵自洛阳城北而西攻刘曜中军,命石堪率兵自城西而北,攻刘曜前锋,石勒自出洛阳阊阖门,夹击刘曜,前赵军队大溃,刘曜被杀。329年正月,刘曜子刘熙忙率百官奔于上邽(今天水市),留守长安的前赵将军蒋英率十万军队投降后赵。9月石虎率兵攻克上邽,将前赵王侯将相、文武百官三千多人全部杀死,前赵亡。刘曜前赵政权是以匈奴为主体,通过征服关陇地区氐羌等少数民族政权而建立的,由于没有一套系统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政治统治,因而迅速崩溃。
  前赵灭亡后,匈奴部众或死或徙,留居并州及秦、雍一带的,大都散居于北魏时兴起的稽胡中;一部分和大量汉人杂居,逐渐合并在汉族里。
  在前赵灭亡半个世纪以后,临松卢水胡又崛起于张掖一带。“北凉”创建者沮渠蒙逊的先世为匈奴左沮渠。祖父祁复延曾为“伏地王”,父法弘为前秦中田护军。父死,沮渠蒙逊(母车氏)代领部曲。吕光建后凉时,蒙逊伯父罗仇、麹粥分别为尚书和三河太守。397年,吕光杀罗仇、麹粥,蒙逊聚众起兵,进屯甘肃省山丹县;蒙逊从兄男成将军也聚屯于甘肃省高台县,说服太守段业背吕光。399年,段业建立北凉国,授蒙逊为尚书左丞。401年,蒙逊杀段业,夺取北凉政权。410年,南凉王秃发候檀出兵攻蒙逊,蒙逊败其众,乘胜克武威。412年,蒙逊自张掖迁都武威。414年,西秦河南王乞伏炽盘灭南凉。421年,蒙逊灭西凉。由于与西域诸国交通,在境内大兴佛教。433年蒙逊子牧健继位。439年,拓跋焘攻破武威,牧健出降,牧健弟无讳、宜得奔敦煌。422年无讳以乏食率众万余户西走,命弟安周击鄯善,又出兵夺高昌,并遣使向南朝宋献方物。444年,无讳卒,弟安周立。460年,高昌为柔然所破,安周被杀,北凉亡。
  “铁弗”,意为匈奴父、鲜卑母之裔。匈奴族大夏国刘氏,与匈奴汉、前赵皇室属于同一宗族,同出于东汉末年匈奴单于羌渠一支。羌渠单于生子扶罗单于,扶罗单于有2个儿子:长子左贤王刘豹,就是汉国开国者刘渊的父亲;次子刘去卑,任匈奴右贤王,就是夏国的远祖。刘去卑生二子:长子刘猛,次子刘诰升爰。曹魏将匈奴分为五部后,刘猛任匈奴北部帅。刘猛生子刘副仑、刘路孤。刘猛死后,弟弟刘诰升爰接任匈奴北部帅。刘猛的长子刘副仑逃亡鲜卑拓跋政权。刘诰升爱又名刘训兜,他娶鲜卑族女子为妻,生子匈奴名乌路孤(刘虎)。刘虎早年继承父亲匈奴北部帅的职位,因母亲一族属鲜卑,曾一度归附鲜卑族。后又率部投奔前赵皇帝、同宗刘聪,封前赵楼烦公。此后,刘虎曾多次率部攻打鲜卑,341年,刘虎病死。
  刘虎生二子:刘务桓、刘阏头(阏陋头)。刘务桓又名刘豹子。刘虎死后,刘务桓接替父亲继任匈奴北部帅,相继依附于代王什翼健、后赵石虎。356年,刘务桓死后,传位给弟弟刘阏陋头。但不久,刘阏陋头被侄儿悉勿祈推翻。刘悉勿祈是刘务桓的儿子,在位一年去世,传位于弟弟刘卫辰。365年刘卫辰依附苻坚,什翼犍不满,集兵往击。卫辰请援于苻坚,坚发兵击代。什翼键败,逃奔阴山以北。苻坚以其地分为东、西二部分,黄河以东一带归隶刘库仁(属于孤独刘,夏国铁弗刘的疏属分支,也是匈奴左贤王刘去卑的后裔),黄河以西一带归隶卫辰。383年,淝水之战失败,前秦瓦解,刘卫辰趁机占领整个朔方地区,部落发展到三万八千多人。此时,刘卫辰既依附慕容后燕政权同时又依附姚苌后秦政权。 391年,刘卫辰派九万匈奴军进攻北魏,结果被道武帝拓跋珪打败。道武帝乘胜渡河南下,攻入卫辰首都代来城(今包头市西南),全歼匈奴,刘卫辰被杀,他的家族和部众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匈奴部落几乎全军覆灭。北魏军队将匈奴刘氏宗族五千多人杀死后,再丢入黄河中,黄河因此变成红河。
  刘卫辰有四子:右地代、直力鞮、勃勃(刘屈孑)、阿利罗。刘屈孑所在的匈奴部落被灭后,刘屈孑死里逃生,投奔当时薛干部落首领太悉伏。但太悉伏不敢得罪北魏,差点将他送给北魏。后幸亏得到太悉伏的侄儿的帮助,刘屈孑才幸免于难,另投奔到后秦大将高平公破多罗没弈于。刘屈孑娶没弈于的女儿为妻。不久,刘屈孑又被后秦帝姚兴任命为将军,统领2万多鲜卑部队镇守朔方。此后,刘屈孑在朔方一呆就是14年,势力日益壮大。406年,刘屈孑发动政变,杀死岳父没弈于,并吞并了他的部落和地盘。刘屈孑(勃勃)自视匈奴为夏后氏苗裔,建立大夏国。413年,勃勃发岭北夷夏10万人建统万城(榆林县西南),因耻祖先从母氏姓刘,乃改刘为“赫连氏”,以妻梁氏为王后。417年东晋刘裕灭后秦后,急返健康谋篡晋。勃勃乘虚破长安,积人头以为京观,号称“髑髅台”。
  425年次子赫连昌继立。427年,拓跋焘进攻统万,赫连昌逃往天水,被击杀。赫连昌弟赫连定收其余众逃往天水,后闻西秦困顿难以自存,遂于431年杀西秦王乞伏暮末。赫连定复欲击北凉沮渠蒙逊,不意中道为吐谷浑王慕容璝所截击,夏亡。
  “匈奴”这一民族共同体从此便从政治舞台上消失(北周宇文氏、北魏独孤氏因鲜卑化过深不再被视为匈奴人),余众有的继续沦为汉族官僚地主的田客,有的依附于各地的割据政权,有的则流徙于边国与汉、鲜卑、氏、羌、高车等各族共同生活、并逐步融合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个别上层人物则直至隋唐时期仍活跃于政治舞台上。
  
  3. 羯、氐羌
  魏晋时期,汉族为了加强对胡族的控制,利用他们充当兵丁及补充内地劳动人手的不足,经常招引和强制他们入居内地。如曹操安置并州匈奴五部于太行山西至汾水流域。晋武帝时,迁“杂胡”20余万口于今晋、陕、甘三省境内:鲜卑族中的一部分迁到雍(西安)、凉(武威)二州及陇西一带;氐、羌族则被迁到关中的泾渭流域。这些入迁的民族多以其游牧经济代替了当地的农业经济。
  羯人是匈奴中的吐火罗/塞种部落。石勒幼名匐勒,274年生于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石勒由羯族的部落小帅之子沦为汉族地主的耕奴,继而为将军、皇帝,石勒的经历对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羯人在西晋初年归属武帝,与晋人杂居。石勒的父祖都是部落小帅。祖名耶奕于,父名乞翼加(周曷朱)。302年并州饥乱,杂居于此的胡人四处求食。当时并州刺史司马腾大量缚卖胡人到河北、山东等地。在石勒20余岁时被卖到山东地主师欢家做耕奴,有一次为乱军虏去,在没有生路的情况下,他就召集王阳等八骑为盗,后又有郭敖等十骑投奔,成为十八骑。时值晋室内乱,关东兵起,石勒率十八骑参加了汲桑领导的牧人起义。307年,石勒攻下了邺城,烧邺宫,杀司马腾及其部下万余人。晋太傅司马越派兵讨伐,石勒大败,汲桑被杀。石勒奔上党投匈奴族刘渊,征集了5万兵力扩充自己的军队,刘渊称帝后石勒兵力增加到10余万人。石勒注意拢络失意士人为其服务,聚集为“君子营”,用张宾为谋主。
  晋末拥兵之人多有雄据一方的野心,曹嶷密有王全齐之心、王弥有东王青州的谋略。王弥私下谋划联合曹嶷先灭石勒,不料送信人被石勒抓获,石勒斩王弥尽并其众,同时向汉王刘聪上报王弥叛汉证据。刘聪任命石勒为镇东大将军、督并幽二州诸军事。
  石勒军达邺城时,正巧邺城已被王浚的族弟王演抢先拥兵据守,于是石勒就进据襄国(今河北邢台),并粉碎了王浚联合鲜卑攻打襄国的军事行动。石勒平定幽冀后,于316年击溃刘琨军,彻底消灭了西晋在北方的残余势力。318年刘聪死,靳氏篡汉,石勒、刘曜攻平阳。以后刘曜移都长安,平阳、洛阳以东之地尽归石勒。319年石勒建后赵,定都襄国。330年石勒灭前赵,秦陇悉平。到此时,除辽东慕容氏、河西张氏以外,石勒统一了中国北部。以淮水为界,形成了与东晋南北对峙的形势。
  石勒是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胡人帝王,他以汉族贤帝为楷模,重视汉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石勒鼓励农业、轻租税。石勒对胡汉采用分治的办法,制定互相尊重的政策,称胡人为“国人”,令国人不得侮辱衣冠华族。石勒接受儒家伦理观念,下书禁止胡人娶亡兄之妻和在办丧事中办婚娶的习俗。羯人本来信奉胡天,右勒从后赵大局出发,敬事佛图澄,以佛教维系胡汉民族的团结。襄国成为北方佛教中心,后来佛教影响全国南北。
  石虎的父亲早逝,从小随母亲生活,由石勒的父亲抚养,故有人称石虎系石勒之弟。当石勒被拐卖到山东时,石虎随母仍留在山西。石勒建后赵后,封石虎为太尉、中山王。333年,石勒死,石虎尽杀石勒重臣,扶石弘(石勒次子,母程氏)做傀儡皇帝。335年,在灭掉石勒子弟的反抗后,石虎自立为王,将国都从襄国(河北邢台)迁到邺(河北临漳县)。十六国时期,北方战乱不断,为此,石虎带领百姓开展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屯田外,还注意屯粮,备赈灾荒。十六国政权中仰慕汉学、推荐儒教者不少,石赵就是其中之一。
  石虎出兵进攻辽西鲜卑段辽。他封王华为渡海将军、桃豹为横海将军从海路率十万军队,陆路由龙骧大将军支雄、冠军将军姚弋统步兵十万做前锋,海陆两路进攻段辽,石虎本人领军做后援。陆路支雄军长驱入蓟,段辽的渔阳(河北蓟县西南)太守马鲍,代(河北蔚县)相张牧、北平(河北遵化)相阳裕、上谷(河北怀来)相侯龛等40余城首领相率投降石虎,段辽逃奔密云山。其左右长史刘群等封府库投降石虎。石虎军乘胜追杀,抓获段辽母妻,斩辽军几千人,段辽单骑逃走。后派子乞特真上表及名马表示臣服。石虎生性残忍,战斗中,对俘获的俘虏一律坑杀。
  石虎派太子石宣与石宣弟石韬轮流视政。石宣自以为自己是太子,不愿石韬与己地位等同,他以石韬的国邑作酬报派人杀石韬,并侍机杀石虎夺权。结果阴谋败露,石虎杀死石宣,东宫卫士谪配粱州。东宫卫士行至雍城(陕西凤翔县)后,梁犊率众起义,攻入长安,人员增到10万。石虎急派李农带军镇压但被打败,只得起用羌族姚弋仲和氏族符洪部才镇压了起义。
  公元349年,石虎死,诸子争夺政权,互相残杀。石虎养孙、魏郡内黄县汉人冉闵(父冉瞻,母王氏)利用胡汉两族的仇恨,杀死羯族20余万。屯据四方者都承冉闵意旨,大杀羯人,高鼻子黄胡须多有滥死者。这是十六国时期,汉胡两族最残酷的一次互相残杀。 羯本是小族,亡国后未被杀死的6万羯人,在中原很快地并入汉族。
  冉闵曾企图以汉人为基础来巩固他的政权,也曾企图联络东晋、但晋军未来。
  前赵后赵,为了加强自己的经济基础,都争着抢夺劳动力,把人口迁到自己的都城。人口的流动迁徙,成为这时期突出的事情。在冉闵占据邺建立魏国的时候,石赵的余部占据襄国,与冉闵对抗,互相残杀,中原地区成为无政府状态。于是当初被迁徙的各族人民,各还本土,实际上是又一次的流亡。据《冉闵传》称:“青、雍、幽、冀州徙户及诸氏羌胡蛮数百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氐族、羌族属于藏缅族群,与华夏族乃同一祖先。
  苻氏是氏族的一支,世居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东)。前赵刘曜据有关中,部落帅苻洪归附刘曜,曜以洪为率义侯。石勒擒刘曜取长安,苻洪西保陇山。石虎攻上邽(今甘肃天水),苻洪降,石虎以洪为冠军将军。石勒徙关中豪杰及羌、氏十五万户于司、冀州,以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率户二万居仿头(今河南滑县西)。后赵未年大乱,关陇流民相率西归,苻洪降晋,招引归众,至十余万。350年,苻洪被石虎降将麻秋毒死,苻健(父苻洪,母姜氏)杀麻秋,入长安,建立前秦。355年,苻生(苻健第三子,母强氏)即位。357年,苻坚(苻健弟苻雄子,母苟氏)杀苻生自立。秦主苻坚得到王猛,自比为刘备得到诸葛亮。
  369年东晋桓温北伐时,前燕向秦求救,秦曾出兵救燕。370年,苻坚遣步骑六万伐燕,杨安攻晋阳,王猛攻壶关(今山西长治北)。燕主慕容暐命慕容评率中外精兵30万拒秦兵,慕容评屯兵潞川(长治潞城北),认为王猛是悬军深入不能久留,欲以持久制之。王猛以游击将军郭庆帅骑兵五千,绕道间行出慕容评军后,烧评辎重。秦军猛将邓羌等率部冲入燕阵,大败燕兵,俘斩五万余人。秦兵乘胜追击,所杀及降者又十万余人。秦兵接着攻克邺都,灭前燕,得郡157,户246万、口999万。苻坚迁慕容暐并鲜卑人四万余户于长安。
  秦灭燕后,次年灭仇池氐杨氏。373年,苻坚遣将攻取东晋的梁州(今陕西汉中地区)、益州(四川成都)。西南夷邛笮、夜郎皆附于秦。376年,灭前凉。同年,乘鲜卑拓跋氏内乱,又灭了代。淝水之战的前夕,382年,苻坚又派吕光进驻西域。前秦的版图,是后来北魏、北周、北齐所不能比的。
  苻坚攻取并州,掳获三千余户;击败左右贤王,掳获酋豪六千余户;攻晋荆州,掳获一万余户;灭前燕,掳获关东豪强及诸杂夷十万户(其中鲜卑四万余户);伐凉州,掳获豪强七千余户。这些被掳户都被迁徙到长安和关中各地,多至十余万户。
  苻坚于380年分关中氏族子弟15万户于各方要镇,目的在加强和巩固秦的统治。结果适得其反。本来,氏族人口在关陇地区比较集中而占有优势。分散各地后,因人数比较少,并不能起到巩固统一的作用;由于人口分散,反而起到削弱氏族在关陇的优势的作用。要巩固大北方的统一,解决民族问题,需要时间来消化,但苻坚没有来得及这样做就又走上新的征途了。383年淝水之战败后,前秦土崩瓦解了。
  前秦苻坚命氐人吕光率兵七万、骑五千征西域。吕光到达龟兹(今新疆库车),西域三十余国陆续归附。淝水战后,吕光以长安危急,全师东归。前秦凉州刺史梁熙发兵五万拒光于酒泉,为光所败。吕光进驻姑臧城(今武威),建后凉。399年,吕光死,子绍立。吕纂(吕光庶长子,母赵涉媛)杀绍自立,吕隆(吕光弟吕宝子,母卫氏)又杀纂自立。403年,吕隆向后秦姚兴投降,后凉亡。
  40万氐族人随前秦从关中前往各地驻防,氐族由于分布太过于分散,前秦灭亡后就被淹没在汉族的汪洋中。苻坚失败后,迁居关东的氐人逐渐并入汉族。
  
  羌族和氏族是关陇地区的两个民族。后赵时期,两族同被迁徒到关东。氏族在苻坚的祖父苻洪率领下住在枋头:羌族在姚苌的父亲姚弋仲的率领下,住在清河。后赵未年内乱,姚弋仲降晋。戈仲死,其子姚襄和殷浩不和,反晋,北据洛阳,拟以洛阳为基地,开建王业。后为桓温所败,遂西入关。但这时关中已为苻秦所有。苻生派苻坚拒襄,战于三原。襄败,为苻生将邓羌所杀。姚苌向苻坚投降。
  淝水战后,慕容垂以扫祭祖坟为借口,回关东去了。姚苌随苻坚回到长安。慕容泓在关中起兵,苻坚派儿子苻叡去征讨,以姚苌为苻叡军司马。苻叡战败被杀,姚苌派他的长史赵都去向苻坚请罪。苻坚在盛怒之下把赵都杀了。姚苌畏罪,逃奔渭北,遂至马牧。西州豪族拥护他,共推姚苌为盟主。姚苌遂于384年反前秦,独立发展。在苻坚和慕容泓、慕容冲紧张战斗时,姚苌即移兵岭北,广收资实。慕容冲所率鲜卑人攻入长安,旋又放弃长安走关东。姚苌坐取长安。苻坚在长安失落前,走保五将山,为姚苌俘获缢死。386年,姚苌即皇帝位于长安,史称后秦。苻坚死,苻坚族孙苻登,于苻丕死后即皇帝位,率领氏族势力继续和姚苌作战,393年,姚苌死,太子姚兴继位。次年,兴征苻登,登兵败被杀,苻氏的势力才被压下去。西燕灭亡时,姚兴取得了河东。后又乘东晋衰乱,出兵潼关,取得了东晋的洛阳。姚兴大兴儒学,也提倡佛教,翻译了大批佛教经典。
  418年,姚兴病死,太子泓即位。东晋刘裕乘机攻下后秦的洛阳,晋军长驱入关,于417年攻破长安。姚泓出降,后秦亡。后秦建国,凡32年。
  姚苌掳获安定居民五千户。姚兴杀苻登,掳获阴密居民三万户,攻洛阳,掳获流民二万余户,又掳获河西居民万余户,汉中流民三千余户。这些被掳户迁徙到长安和关中各地,与羌人杂居。姚氏后秦亡后,羌人逐渐并入汉族。
  
  451年,魏太武帝攻宋盱眙城,给宋守将臧质信里说,“攻城东北面的是丁零与匈奴,攻南面的是氐、羌。你杀死丁零,可减少我常山、赵郡的叛乱;杀死匈奴,可减少并州的叛乱;杀死氐羌,可减少关中的叛乱,你杀他们,对我没有坏处。”足见在魏太武帝时,这些族还保存着,并且遭受鲜卑人的歧视和虐待。他们的境遇,可能比汉族人更恶劣,特别是魏孝文帝迁洛华化以后,汉人地位比以前高了些,这些族势孤力弱,被迫加速他们的融化过程,是可以想见的。
  就象“八王之乱”中的八王都以横死灭门收场一样,等到北魏时期,以打仗为职业的五胡都在150年的自相残杀和互相攻掠中大部分从肉体上消失了;一少部分被北方汉族(如冉闵)和南方东晋政权(如刘裕北伐)杀害,一部分五胡因为说汉语并且形貌(匈奴王室-慕容鲜卑-氐族-羌族与汉族同为黄种人北方远东人种)类汉而被汉化,另一部分五胡加入北魏拓拔鲜卑族。532年,高欢与尔朱兆大战,高敖曹率乡人部曲王桃汤、东方老、呼衍族等三千人作高欢军左翼。高欢说,高敖曹所率全是汉儿,怕不管用,该配鲜卑兵千余人。呼衍族是匈奴人,高欢高敖曹都把他看作汉人,说明五胡到魏末年已基本融化完毕。
  到东西魏并立北方时,中国北方只剩下两个大的民族----汉族与鲜卑族拓拔部。(拓跋部鲜卑族4世纪初全部人口不逾百万,甚且远低于此数)
  
  4. 鲜卑族
  鲜卑族属于阿尔泰民族蒙古族群,东部鲜卑源于今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时称山戎、白夷(东夷北支);北部鲜卑源于今大兴安岭北段。 前119年,乌桓南迁五郡塞外,东部鲜卑随之迁至乌桓故地今西拉木伦河流域,北部鲜卑迁至呼伦贝尔草原。东汉初乌桓由五郡塞外南迁,鲜卑则南迁至五郡塞外。公元89—105年,北匈奴为汉朝击败,被迫西迁,于是鲜卑大规模成扇形南迁西徙,进至匈奴故地。
  东部鲜卑在南迁西进的过程中,复与匈奴、丁零(敕勒)、乌桓融合而形成为许多新族别:东部鲜卑和匈奴余种在草原地带南部错居杂处、相互婚媾,形成了胡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东部鲜卑与敕勒在阴山以北融合为乞伏鲜卑;南匈奴之后宇文氏从阴山迁到西拉木伦河,统治了当地东部鲜卑,称为宇文鲜卑;东部鲜卑慕容氏的一支吐谷浑西迁,与当地羌人等融合成为吐谷浑鲜卑。 北部鲜卑进入匈奴故地后,与匈奴余众融合,成为鲜卑父匈奴母的拓跋氏;拓拔氏一部从漠北迁至河西,称秃发氏。当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统一中原后,便把鲜卑名称据为己有,称慕容氏段氏为东部、白部或徒河,称宇文氏为匈奴。
  东部鲜卑经过檀石槐、轲比能等部落联盟时期,后来发展成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北部鲜卑主要是指拓跋氏;西部鲜卑由东部北部鲜卑演化而来,由河西秃发氏、陇右乞伏氏、青海甘肃吐谷浑组成。三部鲜卑,总人口数达二百数十万人。
  ① 东部鲜卑
  160年,檀石槐建庭于高柳今内蒙古商都县,西击乌孙,北逐丁零,尽有匈奴故地,建立起一个强盛的鲜卑部落大联盟。181年檀石槐死,漠南自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以东,分裂为三个集团:一是檀石槐后裔步度根集团,拥众数万落,据有云中、雁门;二是小种鲜卑轲比能集团,拥众10余万骑,据有今山西省阳高县以东的代郡、上谷边塞内外各地;三是原属于东部大人弥加、素利等所领的若干小集团,分布在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此外,在云中郡西方和北方,还有鲜卑其它部分。轲比能集团汉化较深,逐渐兼并其它两个集团。
  轲比能死后,东部鲜卑宇文部、段部、慕容部先后兴起,并乘机南迁,占有乌桓故地。241年,因部分东部鲜卑内附,曹魏置辽东属国,立昌黎县居之,并置东夷校尉管理之。拓跋部也逐渐迁居漠南,占有轲比能故地。
  檀石槐时慕容部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上游。曹魏初年,慕容廆曾祖莫护跋向东南移动,到达沿海之滨的辽西郡。238年,从司马懿讨辽东公孙渊有功,始居于今辽宁省义县。285年,慕容廆继位,被晋朝封为鲜卑都督。慕容廆娶段部单于段阶之女为妻,生皝、仁、昭。319年慕容部占有今锦州市、义县、锦西县、阜新市、朝阳市。
  慕容廆建立前燕,都棘城(今辽宁义县西)。永嘉之乱,北方汉民多向辽西一带流亡,慕容皝乃侨立一些郡来收容他们,来归的流亡汉人10多万口,十倍于当地的土著鲜卑族人口,因之,慕容部人汉化较深。永嘉乱时,一部分青、冀、豫等地的世族大家北徒幽州,投靠王浚。王浚败,他们又东投慕容氏。慕容廆以河东裴嶷、代郡鲁昌、北平阳耽为谋主;北海逢羡、广平游邃、北平西方虔、渤海封抽、西河宋奭、河东裴开为股肱;渤海封弈、平原宋该、安定皇甫岌、兰陵缪恺,以文章才俊任居枢要;会稽朱左车、太山胡毋翼、鲁国孔纂,以旧德清重引为宾友。平原刘赞,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皝率领慕容氏贵族子弟束修受业。
  333年,慕容皝(慕容廆第三子,母段氏)继立。342年,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慕容皝与段辽战、与宇文归战、与高句丽战,拓占土地,迁掠人口。338年,慕容皝征段辽,掠五千户及畜产万计以归。后赵石虎率众数十万围棘城,慕容皝打败石虎,斩获三万多人,慕容皝西边拓境至凡城(今河北青龙东河北辽宁边界一带)。340年,慕容皝袭赵蓟城(今北京),略三万余家而归。石虎徙边民于三魏,以蓟城为北境。342年,燕军分南北两路攻高句丽,大胜,掳男女五万余口,烧其宫室,毁其都城而还。344年,燕伐宇文氏,大胜,克其都城。燕国收宇文氏畜产,徙宇文氏部众五千余落于昌黎(今辽宁义县)。
  慕容皝南败后赵、东兼高句丽、北取宇文氏,十多年内拓地三千余里,掠徒人民十万余户。高句丽、宇文氏族人等,因为都是战败之后被强迫徒来,不像汉人慕义而至,所以人身自由是受到一些束缚。
  348年慕容儁(慕容皝次子,母段氏)继位。352年,慕容隽消灭冉闵,初迁都蓟城、后迁都邺,占据了北方黄河下游地区。棘城、龙城、昌黎等地的鲜卑旧部众,自然大量迁入中原。慕容隽称帝,与东晋脱离了名义上的臣属关系。
  360年慕容暐(慕容儁第三子,母可足浑氏)继位,慕容恪摄政,屡与东晋交战。367年,慕容恪病死,慕容垂不容于慕容评,被迫外逃,投奔苻坚。370年,前秦符坚灭燕,得郡157,户246万、口999万。符坚遂徙慕容暐及其王公以下并鲜卑部民共4万多户于长安,后来有的远徙河西走廊一带。
  淝水败后,慕容垂(慕容皝第五子,母兰淑仪)回到河北,如鱼得水,辄谋独立发展。384年春,慕容垂自称燕王,围攻邺城,苻丕(苻坚庶长子)放弃邺城,奔往晋阳。慕容垂进入邺城,河北大部分地区,都归于慕容垂统治,386年,慕容垂自立为皇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392年,慕容垂攻占滑台(今河南滑县),尽取丁零族翟钊所统治七郡三万余户。394年,慕容垂取长子和晋阳,杀慕容永,灭西燕,得西燕所统八郡七万余户。
  西燕从前燕主慕容暐之弟慕容泓开始。苻坚灭前燕,曾迁徙鲜卑数万户到关中。这些西迁到关中的鲜卑人生活贫困,就是贵族,有的也沦为贫民。淝水战后,前秦的统治力量削弱。慕容泓据华阴起兵,慕容冲也在河东(今山西南部汾水流域)起兵,响应慕容泓。这时,慕容垂已在关东起兵反秦。384年,暐乘弟泓及冲起兵之机,在城内密结鲜卑族党,欲在符坚参加暐子婚礼时杀之。事泄,慕容暐父子宗族以及城内外的鲜卑人不分男女老幼皆被杀。
  慕容泓进兵长安,慕容泓的部众,以泓德望不如慕容冲,遂杀泓立冲。慕容冲在长安城郊与苻坚战争经年,互有胜负。这时,“关中士民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炊烟。” 385年,苻坚离开长安去五将山,慕容冲入据长安。
  慕容冲得到长安,便留恋长安,课农筑室,为久安之计,这引起意欲东归的鲜卑人的不满。一些鲜卑贵族杀了慕容冲,率领鲜卑男女30万人离开长安东归。在东归途中,鲜卑贵族间多次发生权位争夺,最后立了慕容永。386年,慕容永进据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即西燕皇帝位。
  394年慕容垂亲率大军,与西燕军合战于台壁(今山西黎城西南)南。西燕军中伏,大败,慕容永逃回长子。后燕军乘机攻下晋阳,进围长子,灭西燕,杀死慕容永。西燕从384年慕容泓改元,到394年慕容永被杀,首尾十年。西燕慕容鲜卑30余万口最后在河北并入汉族。
  后燕灭西燕后,乘东晋的衰乱,渡黄河而东,略地青、兖,把后燕疆域向南扩展到今山东临沂、枣庄一带。
  32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都盛乐(今和林格尔)。394年西燕危急时,拓跋珪派骑兵五万,进至今山西忻县附近,遥为西燕声援。395年,后燕太子慕容宝、赵王慕容麟等率兵8万伐魏,范阳王慕容德率步骑1.8万为后继。拓跋珪把所率20多万大军转移到黄河以南今伊克昭盟。塞外严寒,后燕军又找不到魏军主力,决定撤退。11月9日,燕军宿营叁合坡(在今蒙古凉城县),拓跋珪纵兵奋击,燕兵死者以万数,燕兵四、五万人纷纷放下武器,拓跋珪坑杀全部俘虏。慕容宝等单骑逃回。398年,慕容垂留慕容德守中山,亲自引兵密发,越过险峻的山路,直抵平城。北魏陈留公拓跋虔率部落三万余家仓促应战,战败而亡,拓跋珪震怖欲走。但后燕军到平城后,慕容垂病重,全军改前进为后退。在归途中,慕容垂死于沮阳(今河北怀来南),太子宝继位。
  慕容宝继位后,定士族旧籍,分辨清浊,校阅户口,罢军营封荫之户,悉属郡县。这是跟世家大族和军事组织争夺户口,而国家户籍上的一般民户比荫户的封建负担要重。因此,士民嗟怨、始有离心。396年,拓跋珪率领了步骑四十余万大举攻燕,轻易地攻占晋阳。接着,兵锋转向河北,攻下常山(治今河北正定南)、信都(治今河北冀县)。慕容宝在中山有步卒12万、骑兵3.7万,悉数迎战魏军,被打得大败。魏军进围中山,一直到397年3月,慕容宝突围退往龙城。398年,慕容宝在龙城为鲜卑贵族兰汗所杀。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杀兰汗,慕容盛又为其臣下所杀。后来,鲜卑贵族拥立了慕容垂的少子慕容熙。慕容熙时,后燕据有辽西地区,境域狭隘、民户不多。407年,慕容熙为冯跋和高云等所杀,后燕亡。自384年,慕容垂称燕王至407年慕容熙被杀,后燕立国共24年。
  冯跋(父西燕将军冯安,母张氏),河北冀州汉人,仕后燕为禁卫军将军。冯跋和高句丽人高云等杀慕容熙,推高云为主。409年,高云为其宠臣离班所杀,冯跋自立为王,史称北燕。冯跋任北燕主后,励意农桑,省徭薄赋。430年,冯跋病死,跋弟冯弘杀冯跋诸子而自立。冯弘时,北魏开始进攻北燕。436年,冯弘被迫放弃龙城,逃往高丽。北燕亡。北燕建国共24年。
  慕容宝时,北魏进兵中原,攻取中山。慕容德(前燕慕容皝少子,后燕慕容垂之弟,母公孙氏)时镇邺城,见魏军乘胜来攻,乃率民户4万,车 2.7万乘,从邺城迁住黄河南岸的滑台,399年,迁都广固(今山东青州),史称南燕。慕容德重视盐铁之利,又进行户口搜括,在原来仅有10余万编户的青州,就搜括出荫户5.8万。405年,慕容超(慕容德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母段氏)继位。410年,东晋刘裕北伐南燕,攻取广固,斩鲜卑王公以下三千人。南燕亡。南燕建国首尾12年。
    段就六眷(疾陆眷)的伯祖日陆眷被卖为渔阳乌桓大人家奴,后渔阳大饥,日陆眷率人至辽西逐食,招纳亡叛在辽西各地的鲜卑人,形成为段氏鲜卑集团。日陆眷卒,弟乞珍立。乞珍卒,子务勿尘立。务勿尘以义县、迁安县为中心,统胡汉之众3万余家,控弦可4-5万骑。303年,帮助司马越,随王浚攻司马颖。310年,进为大单于,子段匹碑为左贤王。次年务勿尘卒,子就六眷继位。313年就六眷因拒王浚之召,遭浚攻袭,大败浚所遣鲜卑拓跋猗卢军。其时,匹碑领幽州刺史,与并州刺史刘琨共击石勒。318年,就六眷卒,其叔涉复辰自立,不久被段末波所杀,拥从叔羽麟,而匹碑据幽州,分庭抗礼,段部分裂为二。匹碑废羽鳞而自立为单于,卒后传段牙、段辽,屡与宇文部、慕容部、后赵征战。
    338年慕容皝与后赵石虎订盟,东西夹攻段部,段辽被皝所杀,段氏鲜卑余众遂为燕所并。段辽弟段兰投奔石虎,兰卒,子龛继领鲜卑余众。350年龛乘石氏内乱,率部落南徙,先至开封,后南迁广固(今山东省益都县),自称齐王。次年,降东晋。356年慕容恪进围广固,龛出降,恪徙居其地的鲜卑、胡羯3000多户于幽州。至此,段部作为古代民族、政治之实体不复存在。
    宇文氏始祖葛乌菟为匈奴苗裔,原居阴山。一世纪,匈奴或西迁,或南下,余众10多万落归附于辽东太守,散处于辽东、辽西塞外,与鲜卑部落杂居。徙居辽河东西以后,宇文氏始以匈奴酋长的身份统治鲜卑人,加入鲜卑部落联盟,逐渐鲜卑化,遂称鲜卑宇文氏。293年,宇文莫槐被部下所杀,弟普拨立。普拨死,子丘不勤立,娶拓跋绰之女为妻。丘不勤死,子莫珪立。莫珪占有今赤峰市、开鲁县、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巴林左右旗。莫珪死,子逊昵延立,取拓跋禄官长女为妻。逊昵延死,字文乞得归立。333年宇文逸豆归杀乞得归自立。344年燕灭逸豆归。从此,宇文部众大都归慕容氏统辖,后属北魏拓跋鲜卑,北魏末,宇文泰势盛,专政西魏。
  ② 西部鲜卑
  秃发匹孤于219—256年间,由塞北阴山,沿黄河两岸,顺贺兰山脉东麓南下,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至宁夏北部游牧。256—263年间,曹魏镇西将军邓艾又迁秃发鲜卑数万人至河西陇右雍州(今陕西省中部)、凉州之间,最后秃发鲜卑聚居于河西走廊东部及青海湖以东,与汉、羌等族杂居共处。但鲜卑等往往被西晋征发为兵,或被掠沦为奴婢或佃客,同时还要缴纳赋税。
  秃发匹孤数传至寿阗。寿阗卒后,孙子秃发树机能统其部众,279年攻破凉州(武威),阻断西晋与河西之交通。西晋遣马隆攻之,杀树机能,秃发部复降于西晋。但秃发鲜卑部落并没有因此而溃散,数传至秃发乌孤,势力渐盛。
  396年,吕光在凉州建后凉国。乌孤决意摆脱吕光控制,建立南凉国,定都乐都,经营河湟地区,族人分镇各地,又用汉、夷各族贤士。399年,乌孤弟利鹿孤即位。402年,利鹿孤弟傉檀即位,称臣于后秦。414年西秦灭南凉。
  南凉亡后,秃发鲜卑部落为西秦统治,西秦为夏所灭,夏又亡于吐谷浑,陇西、河湟后又为北魏所占有。秃发鲜卑最终与北魏拓跋鲜卑同被汉化,至今在西宁市还留存着秃发氏的后代。秃发鲜卑的另一部分贵族和部民则投归了河西的北凉,傉檀子保周、破羌(源贺)等都投奔北凉。后北凉亡于北魏,河西秃发氏皆归北魏统治,北魏封保周为张掖王,破羌为西平公等。源氏一族在北魏地位显赫,后裔贺干曜曾相唐玄宗。
  乞伏部原为鲜卑人,乞伏鲜卑是原居于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高车)南下与鲜卑融合而成,内部分乞伏(如弗)、斯引、出连、叱卢(吐卢)四个子部,乞伏子部被推为盟主。265年,乞伏国仁五世祖佑邻率5000户,由阴山迁至宁夏清水河流域,势力渐盛。佑邻曾孙述延在位时,前赵雄据中原、张轨初有河西,述延又迁至苑川水(兰州东榆中县),乞伏联盟增至10万余落、50余万人。330年述延死,傉大寒立。傉大寒卒,子司繁立。司繁归降于前秦苻坚,司繁卒,子国仁立。383年苻坚遣吕光征西域。淝水战后,乞伏国仁招集诸部落,众至十余万,脱离了苻坚,于385年建立西秦。
  388年,国仁死,弟干归继位,迁都金城(今兰州)。400年,又迁回苑川。后秦姚兴强大时,降于后秦。409年干归迁往甘肃靖远县,旋乘后秦衰弱之机,复国。412年干归为国仁子乞伏公府所杀。干归子炽盘击败公府,夺位,笼络陇右汉、羌等,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414年炽盘出兵灭南凉,又逐北凉沮渠氏势力出湟水流域,势力伸入今四川省西部羌族之地。428年,炽盘死,子慕末继位。431年夏主赫连定杀乞伏慕末,西秦亡。西秦建国共47年。
  赫连定在渡黄河夺北凉河西之地时,为吐谷浑慕璝所灭,所率乞伏鲜卑等西秦降户及赫连部人皆为吐谷浑虏去。因而,乞伏鲜卑有一部分与吐谷浑融合。后北魏灭北凉,并逐吐谷浑出陇右,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为北魏所统治。乞伏、斯引、出连、叱卢等,均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鲜卑人,后来大多被同化于汉族。
汉族起源与发展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
  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先祖游牧于今辽宁省义县东北。285年,鲜卑单于涉归庶长子吐谷浑,因与以母贵继单于位的嫡弟慕容廆不和,率所部1700户从辽东慕容鲜卑中分离出来,西迁到阴山。313年又从阴山南下,至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市)。317年吐谷浑卒,长子吐延嗣位。329年,吐延为四川省阿坝境的羌酋姜聪所刺,长子叶延建吐谷浑汗国。政治中心在今青海湖西15里共和县。
  吐谷浑碎奚臣服于苻坚,碎奚子视连在位时称臣于西秦。视连子视署、视署弟乌纥提先后继位,405年视署子树洛干继位,被乞伏炽盘打败。树洛干弟阿豺继位,于421年降于西秦。426年阿豺弟慕璝立,与北凉卢水胡沮渠蒙逊、夏国铁弗匈奴赫连定及刘宋联合,共同以抗西秦。吐谷浑统治的地区,氏、羌为主要部众,吐谷浑统治者联合羌族上层稳定境内统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吐谷浑逐渐与羌、氐、汉等民族融合成为新的民族共同体。
  431年,赫连定灭西秦,旋为慕璝击溃被擒。乞伏氏、赫连氏后成为吐谷浑统治集团的组成部分。中经慕利延、拾寅、度易侯,至伏连筹时(490—529年),成为吐谷浑鼎盛时期。吐谷浑自伏连筹卒后,汗位更迭频繁。591年,夸吕死,子世伏立。596年,娶隋宗室女光化公主。次年,吐谷浑国内大乱,国人杀世伏,立其弟伏允为可汗,仍尚光化公主。隋炀帝继位后,曾两次征讨吐谷浑,伏允逃往党项,吐谷浑政权暂亡。后伏允乘隋内乱尽复故土,并对突厥表示名义上的臣属关系。635年伏允被唐将李靖击败,西奔至且末县,为左右所杀。从此,吐谷浑分成东西两部:西部以鄯善为中心,由伏允次子达延芒波结率领,后降附吐蕃;东部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继位,旋为部下所杀,子诺曷钵继位,成为唐属国,640年唐大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妻诺曷钵。 633年,吐蕃举兵灭吐谷浑,诺曷钵率领残部投唐凉州。但仍有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为吐蕃所灭,成为吐蕃属国。666年,唐徙其众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唐肃宗(756—762年)时,吐蕃占据安乐等州,吐谷浑再迁往朔方(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和河东(山西省蒲县),部众分散,被称作吐浑、退浑。9世纪中叶,吐蕃崩溃后,吐谷浑人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险屯聚自保。五代时,吐谷浑族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肃河西、黄河河套南北、山西等地。契丹得燕云十六州后,吐谷浑人附属于契丹。12世纪后,部分河东吐谷浑人返回甘、青故地,与湟水流域之吐谷浑人会聚。后多融合于汉族或土族之中。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③ 北部鲜卑
  鲜卑族拓跋氏源于大兴安岭北端,前100年,拓跋毛是首领。毛下传五世而至拓跋推寅,正值东汉初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拓跋鲜卑乘隙第一次南迁,至呼伦湖。推寅后又经六世,至拓跋邻时,分为七个部落:纥骨氏、普氏、拔拔氏、达奚氏、伊娄氏、丘敦氏、俟亥氏,由七个兄弟分别统辖,七个部落连同拓跋氏形成“鲜卑八国”。后拓跋邻又命叔父拓跋之胤为乙旃氏、拓跋疏属为车焜氏,形成帝室十姓。同时拓跋邻传位于儿子拓跋诘汾,诘汾率众继续南迁,到达匈奴故地,今固阳阴山一带。拓跋鲜卑进入匈奴故地后,与留居故地的匈奴融合。拓跋力微时,在75个异姓部落中,属于匈奴的就有贺赖氏、须卜氏、丘林氏、破六韩氏、宿六斤氏等。匈奴部落加入拓跋鲜卑联盟后,与之杂居共处,相互通婚,逐渐被鲜卑化。“拓跋”的含义,就是鲜卑父、匈奴母所生后代之意。
  220年,诘汾卒,次子拓跋力微因母为“匈奴天女”,故被立为首领。而秃发(“秃发”即“拓跋”之异译)匹孤虽为长子不得继位,于是率自己所属部众从塞北继续迁居河西。248年,力微控弦之士达20余万。258年,力微定都于定襄郡之盛乐(和林格尔县)。261年,力微还遣其子沙漠汗至魏都洛阳,接受汉人文化。 从力微开始,蒙古草原各部落纷纷成为拓跋联盟的新成员。当时除了帝室十姓外,其它异姓诸部加入拓跋联盟的有75个。内入诸姓到北魏时,按照原来是否为部落大人和内入后的功绩,分化出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称为“勋臣八姓”。除本部外,四方诸部还有35姓与拓跋部落经常发生朝贡关系。
  295年,力微少子禄官统部时,仿匈奴旧制,分国人为中、东、西三部。禄官自为大酋,居上谷之北,东接宇文部,为东部;以力微长子沙漠汗之子猗统领一部,居代郡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县)北,为中部;以猗弟猗卢统领一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为西部。298年乘宇文莫廆子逊昵延朝贡之机,将长女嫁之。304年应晋州刺史司马腾之请,与猗率部破匈奴汉王刘渊于山西省离石县、山西省黎城县。307年病卒,侄猗卢继位。310年,猗卢遣侄郁律助刘琨大败白部鲜卑及铁弗匈奴。猗卢因功受封为代公,并求晋割让山西省代县以北五县,乃徒10万户以充其地。312年,遣长子六修等为前锋,亲统20万众作为后继,击败刘聪子粲于晋阳。313年,以平城为南都,统领以晋人为多的南部。
  316年,猗卢以少子延明为嗣,因与六修有隙,猗卢为六修所弑,猗卢侄郁律(317—321年在位)继位。
  东汉末年,南匈奴扶罗单于有二子:长子左贤王刘豹,刘渊的父亲;次子右贤王刘去卑生二子刘猛、刘诰升爰。曹魏分南匈奴为五部,刘猛任北部帅,刘猛生子刘副仑、刘路孤。刘猛死后,弟刘诰升爰接任北部帅,刘猛长子刘副仑逃亡拓跋。刘诰升爱娶鲜卑女生子刘虎,刘虎承北部帅位,占据朔方,多次攻打拓跋, 318年,刘虎(匈奴铁弗部始祖)被拓跋郁律打死,弟刘路孤(匈奴独孤部始祖)投降郁律,娶郁律女生二子:刘库仁、刘眷。
  拓跋郁律进而向北部草原发展,西兼乌孙故地,东吞勿吉以西,控弦上马将有百万。又数传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为质子在后赵历10年之久,汉化较深,学会了不少中原的典章制度。338年,什翼犍在今山西省浑源县建立代国,分国之半与弟孤,并与前燕慕容氏广结姻亲。次年,用代郡汉人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其余官职及名号,多仿晋制。什翼犍欣赏匈奴独孤刘库仁,把女儿嫁之。
  刘虎死后,长子刘务桓继任北部帅,356年,刘务桓死,弟弟刘阏陋头继位,不久,刘阏陋头被刘务桓子悉勿祈推翻。刘悉勿祈在位一年死,传位于弟弟刘卫辰。376年前秦苻坚应刘卫辰之请,发幽、冀、并三州兵30万,分数路会攻什翼犍。什翼犍逃遁到阴山一带,原来附属于拓跋部的高车人反戈一击,大肆抄掠。联盟残部无法刍牧,遂分崩离析。动乱中,什翼犍被死,拓跋代灭亡。6岁的拓跋珪(什翼犍嫡孙,父拓跋寔,母贺兰氏)随母亲贺兰氏逃至贺兰部避难。 苻坚吞并拓跋部后,将他们分散安置在云中、定襄、雁门、五原四郡,把什翼犍原控制的区域一分为二,河以西属铁弗刘卫辰,河以东属匈奴独孤刘库仁。
  匈奴独孤部与拓跋部世代相婚,关系很深,是拓跋联盟的重要成员。代亡后,独孤部和铁弗部互相争夺,刘库仁最终击败刘卫辰,尽收其众,独孤部成为代北力量最强的部族。为了寻求庇护,拓跋珪母亲又带着拓跋珪由贺兰部来到独孤部,依附刘库仁。383年,前秦瓦解,刘库仁也去世,弟刘眷继位。385年,刘库仁子刘显杀死叔父刘眷,把拓跋珪看成是最大的隐患。拓跋珪被迫逃回拓跋部北方的贺兰部,不久,原什翼犍联盟的许多部族首领陆续汇集到贺兰部,拓跋珪的舅父贺讷也支持拓跋珪重建联盟。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东南)被推立为代王。
  新建的联盟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所谓“宗室八姓”是联盟的核心。这八姓是拓跋邻时形成的拓跋氏和它的七个血缘部族;其次是宗室八姓以外的其它部族,力量比较强的有贺兰部、丘穆陵部等;第三是一些汉人,其中张衮、许谦等人较有影响。386年,拓跋珪放弃原来西晋的封号,改称魏王,建都盛乐。
  拓跋珪的首领地位遇到挑战。刘显拥立什翼犍少子窟咄和拓跋珪争夺王位。窟咄的出现,引起联盟内部骚动:莫那娄族首领莫题送箭给窟咄,勿忸干族首领于桓策划活捉拓跋珪。拓跋珪带领联盟各部穿越阴山,迂回到贺兰部那里以避刘显兵锋,同时去后燕请求救援。拓跋珪的祖母是慕容垂的姑母,慕容垂于是援助拓跋珪,二者合兵在高柳(今阳高)打败窟咄,窟咄逃到铁弗部,被刘卫辰杀死。
  窟咄的失败造成独孤部内讧,刘显同几个兄弟发生火并。拓跋珪听从张衮的意见,乘独孤部内乱,联合燕军,准备彻底击溃刘显。独孤部在马邑(今朔州东北)大败,向南溃散到弥泽(今朔州南),又为重兵包围。刘显丢下部众,西奔西燕慕容永。独孤部部众悉为魏燕所获,各类牲畜数万头也尽归联军。
  从388到394年,拓跋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一个好战集团。六年间,它不停顿地向四周各部落进行战争,先后征服或者击溃了阿拉木伦河一带的鲜卑宇文种的库莫奚部、嫩江流域的解如部、漠北的高车诸部、意辛山以北的叱突邻部、纥奚部、西方的柔然、西南的铁弗以及毗邻的贺兰部等等。这些征服战争为拓跋珪将来进击中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也减少了他的后顾之忧。391打散铁弗都是上述战争中最著名的一次。
  刘卫辰被刘库仁击败,一直蛰伏朔方代来城(包头市西南)。刘库仁死后,铁弗部力量逐渐恢复发展起来,士马强盛。391年冬,刘卫辰命其子直子鞮率众八九万由南部攻击拓跋魏。拓跋珪反败为胜,自五原金津南渡黄河,径入代来城,铁弗部奔溃四散。刘卫辰为部下杀死。拓跋珪籍其珍宝畜产,获名马三十余万匹,牛羊四百余万头,分赏诸部首领。刘卫辰的子弟之中,只有第三子勃勃逃走,其余宗党五千余人皆被拓跋珪擒拿诛杀。这一战后,黄河中上游的河套地带也置于拓跋魏的控制之下。
  拓跋联盟的主要生产方式是畜牧业。受汉人影响,拓跋珪开始在盛乐息众课农。394年,他命令拓跋仪带领一部分部众从五原到个杨塞外进行农业生产。
  随着拓跋部的迅速强大,魏和后燕的联盟开始出现裂痕,终以兵戎相见。击败刘显,后燕攫取了绝大部分的虏获物,还强徙八千余落于燕都中山。以后后燕不请自到,多次介入拓跋魏对四周部落的战争。391年6月,慕容垂子慕容麟在赤城(托克托县东南)打败贺兰部,擒获贺讷,降其部众数万。拓跋珪引兵救授贺讷,慕容垂考虑到战马来源于代北,不愿马上同拓跋珪闹翻,遂归还贺讷部众。慕容垂扣留出使中山的拓跋珪之弟拓跋觚为人质,向魏索求战马,遭到拒绝,魏、燕绝交,拓跋珪转而遣使通好于西燕慕容永。
  魏燕绝交尚未导致双方的战争,原因是各自后方都不安定。当时后燕还有两个宿敌未灭,一是翟魏,一是西燕。翟魏是丁零人在黄河南岸滑台建立的政权,它以河为固,反复东晋、后燕,西燕之间。392年慕容垂灭掉翟魏。394年慕容垂取晋阳,围长子,杀慕容永,亡西燕。同时,拓跋珪也在全力巩固后方。393年3月,魏军西渡苦水,大破侯吕邻部。7月,南攻收容铁弗勃勃的薛干部。394年10月,拓跋珪逐杀从云中(托克托县东北)西走的柔然(是前几年被强徙到云中来的),被逐杀的柔然人只有万余人逃到漠北。
  395年,拓跋珪与慕容垂太子慕容宝会战于参合陂,大破后燕军,俘获士卒4--5万,皆坑杀之。397年,乘慕容垂新死,亲勒六军40余万,攻取晋阳、中山、邺等名城重镇,拥有黄河以北之地,隔河与东晋相峙。
  匈奴独孤部首领刘显败亡后,弟弟刘肺泥、刘亢埿,刘眷子刘罗辰率部投降拓跋珪,刘罗辰的妹妹还嫁给拓跋珪为皇后,生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和华阴公主。刘罗辰率众归附北魏之后,受到重用。刘罗辰家族后来也从代北南迁河南洛阳-濮阳,形成南北朝隋唐时期著名的河南刘氏。刘罗辰死,传爵位于儿子刘殊晖,刘殊晖传儿子刘求引,刘求引传儿子刘尔头。刘尔头生子刘仁之,深为掌权的尔朱世隆所信用。刘仁之儿子刘嵩,在北魏末年官任大鸿胪卿。刘嵩的儿子刘桃汤,官任奉朝请。
  409年,拓跋嗣(拓跋珪长子,母南匈奴独孤氏/刘氏)杀拓跋绍(母贺兰氏)夺位,即魏明元帝。415年,魏国连年霜旱,畿内民多饥死,有些朝官建议迁都邺城。崔浩、周澹二人反对迁都,说:“太行山以东的汉人不知鲜卑人虚实,以为人畜欢多。如果现在迁去,山东人看到鲜卑人数有限,一定要发生轻侮心。”魏明元帝赞成崔浩的意见,但怕挨不到来秋,最后决定挑选最穷困的国人(鲜卑人)到山东定、相、冀三州,令汉民每户出租米五十石来养活这批穷国人。422年5月,刘裕死,拓跋嗣乘机出兵,先后攻破滑台、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西),然后分兵略取兖州、青州各城邑。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宋失掉司、豫、兖州等地,宋只保有兖州湖陆(今山东鱼台)以南和豫州项城(今河南项城)以南的地方。
  423年,拓跋焘(拓跋嗣长子,母河北临漳人杜氏)即位。424年,柔然派六万骑入云中,把拓跋焘层层包围了五十余重,拓跋焘镇定自若,射杀柔然可汗的弟弟,柔然惧,遁去。接着拓跋焘又令安集将军长孙翰、安北将军尉眷北击柔然,柔然北逃。425年,拓跋焘发五路大军,汇集到漠南,然后弃去辎重,轻骑越过沙漠进击,柔然惊慌失措,向北逃去。429年,拓跋焘再次出击柔然,柔然西逃,部落四散、窜伏山谷,魏分兵搜讨,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柔然族类前后降魏者三十余万落,魏获戎马百余万匹,畜产、车庐,弥漫山泽,有数百万。拓跋焘又击高车,高车诸部降者数十万落。 徙柔然、高车降附之民于漠南,东至三军源,西至五原阴山,三千里中,使之耕牧而收其贡赋。魏民间马牛羊及毡皮为之减价。
  425年,夏主赫连勃勃去世,魏兵攻夏。431年,赫连定在行军途中受到吐谷浑邀击被擒,夏亡。436年,拓跋焘灭北燕。439年,拓跋焘征北凉,包围姑藏,沮渠蒙逊子牧犍出降,收姑臧(武威市)城内户口20余万。450年率军10万南下进攻刘宋,经略江淮,围汝南县,直抵今江苏省六合县。后遭宋军顽强抵抗,掠淮南5万余户而返。
  明元帝不愿遵循兄终弟继遗俗,于422年采纳崔浩建议,采用了汉人的太子制度。太子监国,作为皇权的一种辅助方式,应属权宜之计。但是,北魏明元、太武两朝却将之定为常务制度。事实上,当太子的权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东宫集团便麇集而成了;而东宫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便不可避免了。结果,451年太武帝剿灭东宫集团,杀太子晃。不久,阉官宗爱伺机作乱,杀死太武帝,操纵了朝廷大政。
  阉官当道,皇权难以伸张,母权制遗俗却在权力斗争的夹缝中乘机而兴。452年,宗爱势力被镇压下去,文成帝拓跋浚(太子晃的长子,母柔然人郁久闾氏)被拥上皇位。北燕亡后,国王冯弘的子女被虏到大同,冯弘子冯朗在北魏官至刺史,冯弘之女成为拓跋焘的贵妃。冯朗之女冯文明成为文成帝的皇后,并成为献文帝拓跋弘(拓跋浚长子,母李氏)养母。465年,12岁的献文帝即位,冯文明继续抚养孝文帝拓跋宏(拓跋弘长子,母李氏)。冯文明一直掌握着朝政,吸收汉族制度,建立“班禄”制度给官员俸禄,实施均田制,建立户籍制度。冯文明生活俭朴,但却好男宠,并把这当成是笼络权臣和外国使者的手段。490年冯文明去世,孝文帝独揽朝政。
  
举报 | 回复楼主:centralplain 时间:2006-08-03 13:47:33  5. 鲜卑族的汉化
  鲜卑拓跋部建魏国,都平城。魏国武力强大,掳掠人口也最贪暴。十六国迁徙民户,是想充实国都和附近地区。魏国掳获人口,充实平城和畿内以外,还强迫很多人作奴隶,比十六国要野蛮得多。但是,也因为魏掳获的人口特别多,到后来,出现一个比十六国规模更大的融化。
  389年,魏道武帝攻破解如部,获男女杂畜10数万。390年,袭破高车袁纥部,获生口马牛羊20余万,纥奚部、纥突邻部来降附。399年破高车杂夷三十余部,掳获9万余口。400年,高车所属小部930余落来降附。429年,大破柔然国,高车诸部前后归降30余万人,又袭击高车,得降人数十万,迁徙到漠南游牧。 398年,徒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鲜卑)等杂夷36万,百工伎巧10万余口到平城及畿内。399年,徙山东六州22郡守宰豪杰吏民二千家到平城。418年,徙冀定幽三州徒何于平城。451年掳获宋民5万余家,分居平城附近。481年,魏孝文帝以南齐俘万余口班赐群臣。 402年,掳获匈奴残部,徙居平城。 403年,越勤部万余家,尉迟部万余家来降附。413年,魏明元帝攻破越勤部,掳获2万余家。414年,河西胡(匈奴)酋刘遮等率万余家来降附。415年,河西胡刘云等率数万户来降附。426年,魏太武帝攻夏,掳获万余家归平城。427年,攻破夏都城统万,掳获赫连氏家属和宫女万余人及秦雍人士数千人归平城。439年,灭北凉,徙沮渠氏宗族及吏民3万余家到平城。
  396魏道武帝攻后燕时,除去一部分留守兵,出征兵多至40余万,足见魏是部落众多的大国。灭燕以后,掳获人口和降附的大小部落愈益增加。魏太武帝武功更盛,平城、畿内以及漠南容纳人口尤多。自魏文成帝时起,魏渐趋衰弱,无力再迁徙民户到平城一带,相反,还要迁徒一部分鲜卑贫户到山东诸州郡就食。平城和畿内聚居着大量各族被掳人,在鲜卑人势力强大的环境里,他们的语言和习俗,自然要受鲜卑的影响。高欢的曾祖高湖降魏,祖高谧得罪,被迁徙到怀朔镇,到高欢时,一家完全鲜卑化,可见居住在平城一带的各族被掳人,相处既久,逐渐融化成鲜卑人。
  鲜卑统治者利用汉族士人来统治汉民,汉族士人也利用鲜卑统治者来保持士族压迫汉民众的利益。但是,汉士族士族处在屈服地位,并不心甘情愿。崔浩力主恢复封建制、废郡县制。崔浩真正的意图是要魏皇帝承认汉族世族历代相传的割据势力为合法,摆脱鲜卑地方长官(州刺史、郡太守多是鲜卑族)的压制,要求象西周封建制那样,地方的汉族世族各治自己的坞堡,对鲜卑魏廷只保持朝贡关系。崔浩排斥鲜卑族信仰的佛教,力主中国本土的儒教和道教。矛盾不可避免,崔浩被鲜卑贵族杀害。
  大河南北诸州郡是魏国的真实根基,居住在这个地面上的是汉士族和汉民众,鲜卑统治者依靠偏远的平城畿内和不多的鲜卑人想控制全国,事实上有极大的困难。494年魏孝文帝拓拔宏率领贵族、文武百官及鲜卑兵20万,自平城迁都洛阳。这些人连同家属和奴隶,总数当不下100万人。此后,鲜卑分成迁洛阳和留住(留住在平城一带和六镇)两部分。迁洛部分到六镇内迁时,大体上已汉化完毕。一个统治族前后不过三十年,就融化在被统治族里,这是魏孝文帝坚持融化政策的结果。魏孝文帝想用汉化的方法,保持拓跋氏的统治地位。
  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改说中原汉语;禁穿胡服,制定了官员的汉族式冠服,同时模仿南朝的样式,规定了妇女的服饰;令鲜卑人都自称河南洛阳人,死后葬在邙山,不得还葬北土;重用南朝士族王肃厘定官制,在模仿南朝官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清除了官制中鲜卑成分;在律令方面,孝文帝两次改变北魏的律法,废除了自十六国以来的一些残酷的刑罚。
  禁用鲜卑姓氏,全改为汉姓,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最贵。魏孝文帝又定汉士族的门第高下,承认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姓为最高门,与鲜卑八姓地位相等,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博陵(河北省安平县)崔氏门第也很高。汉族士族中有汉魏以来拥有清望的名门旧姓,也有十六国以来声势盛大的坞主豪强。 魏孝文帝实行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自已取卢崔郑王及陇西李氏女入宫,又指定六个兄弟元禧聘陇西李辅女、元干聘代郡穆明安女、元羽聘荥阳郑平城女、元雍聘范阳卢神宝女、元勰聘陇西李冲女、元详聘荥阳郑懿女,原来的正妃降为侧室。魏家公主也嫁给汉族名门,如卢道裕娶献文帝女乐浪长公主,卢道虔娶孝文帝女济南长公主,卢元聿娶孝文帝女义阳长公主。皇族和士族开通婚的例,一般鲜卑人和汉人也自然要通婚,少数的鲜卑人很快被融化了。
  魏孝文帝修建洛阳街坊,501年,魏宣武帝调发民夫 5.5万人,筑洛阳323坊。529年,梁将陈庆之入洛阳,战败逃回,对人说:“我从前认为大江以北,无非是些戎狄居住的地方,这次到了洛阳,才知道衣冠人物全在中原,江东及不了它。”这说明迁洛的鲜卑人,已经完全汉化,洛阳城的繁华景象超过了建康城。洛阳富贵人的腐朽生活,吸引着留住平城一带的鲜卑人。他们陆续内迁,504年,魏宣武帝拨苑地牧地公田分给内迁户。513年,又分苑地牧地给无田的内迁户。517年,魏明帝下诏停止内迁。 孝文帝的改革招致了一些鲜卑贵族的敌意,加深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洛阳的鲜卑人与留在北方边境的鲜卑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加大,也导致了矛盾的激化,结果发生了北方六镇的变乱。
  499年,宣武帝元恪(元宏次子,母高照容)继位。515年,孝明帝元诩(元恪次子,母胡充华)继位,北魏史上,除了胡充华外,储君生母全被赐死。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逐渐废弃了以前的民族和解政策,又恢复了鲜卑族的特权。
  北魏在北边设置了沃野(五原)、怀朔(今包头北固阳县)、武川(今呼和浩特西北武川县)、抚冥(四子王旗)、柔玄(兴和)、怀荒(今河北张北县)六个军事重镇,以取代州郡。六镇官员为拓跋部人和中原汉族强宗子弟,镇兵也多为鲜卑人。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六镇将士地位下降,北魏又把死刑犯恕死充边,镇兵与罪犯谪配者同列,使镇兵地位更加低贱。魏道武帝魏太武帝掳获大量漠南北的游牧部落人(主要是高车人)和山东诸州人,聚居在平城一带。他们虽然鲜卑化了,可是,仍被拓跋部贵族看作贱人,予以歧视,并且生活很困苦。 这使得民族矛盾日益加剧,终于爆发了镇兵杀死官员的起义。沃野镇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反魏,杀镇将,另遣部下鲜卑人卫可孤率军围攻武川、怀朔二镇。怀朔镇将杨钧以鲜卑贵族贺拔度拔为统军,以其三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为军主,率兵抵御起义军。贺拔父子与宇文泰父宇文肱一起袭杀了卫可孤,接着退居大同。大同被义军攻破后,贺拔岳投奔尔朱荣。在柔然部阿那瓖guī的帮助下,北魏最终镇压了六镇起义。
  北魏将被俘义军和六镇居民20万人分徙于河北冀(河北冀县)、定(河北定县)、瀛(河北献县)三州就食。而河北频遭水旱,无法就食,终于又爆发了河北大起义。流浪在上谷(今河北怀来)的柔玄镇兵杜洛周起义称王,把这一带的汉族和其它各族反魏武装集中起来,占领幽州,怀朔镇人高欢归附杜洛周。流浪在定州的五原降户敕勒人鲜于修礼,也领着流民起义。不久以后,这支起义军被北魏分化,鲜于修礼被叛将元洪业杀死。修礼部将汉族人葛荣又杀元洪业,于526年称天子,建国曰齐,继续战斗。杜洛周的队伍向南发展,在528年被葛荣并吞。葛荣拥有数十万众和河北数州之地,力量强大。他率军继续南进,前锋指向洛阳。
  六镇的鲜卑人(包括鲜卑化的汉人)降魏后到三州以及随从杜洛周等大量内迁,数量巨大的。他们是变兵,是寻求生存的流亡者,是根本不知生产为何事的破坏者。 他们毫无纪律,专事屠杀掳掠,葛荣攻破沧州城,居民被杀十之八九。他们横行河北诸州郡,破坏极其惨重,汉族民众又遭受一次大屠杀。
  契胡族(羯人的一个畜牧部落)尔朱荣的祖先世居尔朱川(今山西西北部流经神池、五寨、保德县的朱家川),到孝文帝时代尔朱新兴被任命为秀容(今忻州西北)酋长。魏孝明帝时,传位于儿子尔朱荣。 尔朱荣派兵镇压了河北大起义,把六镇义军据为己有,并在降兵中提拔了若干将领,如高欢、宇文泰、侯景等人。
  528年,太后胡充华毒死儿子孝明帝,尔朱荣带兵直奔洛阳,杀死胡充华,并把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大族消灭殆尽,立元子攸(父献文帝第六子元勰,母李冲第七女)为孝庄帝,史称河阴之变。然后尔朱荣返回晋阳,遥控北魏朝政。河阴之变之际,部分北魏宗室南逃降梁,梁武帝遣陈庆之率兵送元颢回北方争帝,先后攻克商丘、荥阳,占领洛阳。尔朱荣率军渡黄河作战,陈庆之大败,元颢被杀。
  524年,关陇起义爆发。高平镇(治今宁夏固原)兵民起义,推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城民起义,推羌人莫折大提为秦王。关陇起义军各部逐渐统一于鲜卑人万俟mòqí丑奴(原来是役属于匈奴的牧民)之下。尔朱荣派尔朱天光、贺拔岳、侯莫陈悦镇压关陇起义军。
  530年,孝庄帝诱杀宰相尔朱荣,尔朱荣侄尔朱兆立太原太守元晔(拓跋焘长子拓跋晃的曾孙,母卫氏)为帝,兴兵攻入洛阳,杀孝庄帝。葛荣败后,一部分余众20余万人流入并州,受尔朱氏虐待,大小二十六次反抗,都遭到残酷镇压,被俘杀将近半数。尔朱兆使部将晋州(治临汾县)刺史高欢统率剩余的10多万流民。高欢本是葛荣部属,统率流民,大得流民的爱戴。531年,高欢率流民到山东,得赵郡大族李元忠、冀州大族高干高敖曹兄弟协助,据有二州郡。高欢对鲜卑流民说:“葛荣行军没有纪律,百万人一败就溃散。以后跟我走,第一不得侵犯汉人,第二要服从号令。”鲜卑流民表示愿受约束。鲜卑化的汉人高欢,从此成为鲜卑流民汉大姓联合势力的领袖。高欢于是脱离尔朱氏,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 尔朱兆率军攻邺城,被高欢击败,尔朱兆部将斛斯椿败回洛阳后,杀光尔朱一族,投降高欢。高欢进据洛阳,连废节闵帝元恭(拓跋弘之弟元羽子,母王氏)、废帝元朗(拓跋焘长子拓跋晃的玄孙,母程氏),另立元修(元宏子元怀第三子,母李氏)为孝武帝。
  尔朱天光出关中,东攻高欢,战败被杀。贺拔岳占有关陇,以宇文泰为辅佐。534年,侯莫陈悦杀贺拔岳。贺拔岳部众推宇文泰为主,攻杀侯莫陈悦,关陇为宇文泰所占有。
  534年,孝武帝元修担心高欢成为尔朱荣第二,逃奔关中依宇文泰。高欢又立元善见(元宏孙,母胡氏)为帝,迁都邺,史称东魏。元修逃到关中后,不久被杀。535年,宇文泰立元宝炬(元宏孙,父京兆王元愉,母杨氏)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此后,东魏与西魏展开了20余年的争夺战。537年在潼关之战和沙苑之战后,西魏乘胜东进,攻下山西永济和金墉,与东魏争夺洛阳。543年东西魏又先后在河南孟县、洛阳北邙山交战,东魏先胜后败,高欢逃离洛阳。西魏因无力巩固洛阳而撤兵,以黄河为界设防。546年高欢大举进攻山西稷山,苦战50余日,损失7万人,退兵,次年病卒。
  鲜卑化汉人高欢凭借六镇鲜卑人(包括鲜卑化的汉人)建立起政权,老婆又是鲜卑贵族,所以他和继位诸子在政治上都倚重鲜卑族,北齐皇帝也都有意保持鲜卑习俗,提倡说鲜卑语及武事。 但同时高欢也争取汉族门阀世族参政,作为第二种支持力量。为此,他公开自己祖先的汉族身份,把女儿嫁给华阴门阀世族杨愔,任用汉族门阀世族高敖曹、高干担任政府要职。高欢企图调和当时相当尖锐、紧张的鲜卑与汉人的关系,但不可能有实际作用。 550年,高洋(高欢次子,母娄昭君)代东魏建齐。高洋选健斗的鲜卑人充宿卫军,号称“百保鲜卑”,又选勇武的汉人充防边军,号称“勇士”。560年高殷(高洋长子,母赵郡李祖娥)继位使鲜卑人大为震动,于是发动宫廷政变,杀杨愔废高殷,高演(高欢第六子,母娄昭君)当了皇帝。 561年高湛(高欢第九子,母娄昭君)即位,汉族在朝中地位更加低下。北齐汉族与鲜卑族的矛盾一直无法融合,使北齐政治上蒙上了阴影,不能像北周那样融合汉族鲜卑族为统一的关陇集团。
  564年,北周大将达奚成兴侵齐平阳(临汾),北齐斛律光大败之。于是宇文护亲自挂帅率兵10万攻打洛阳,斛律光杀周将王雄,大败周军。568年北周又围攻洛阳,斛律光再败之。斛律光在玉壁营筑了华谷、龙门二城,宇文宪不敢妄动。斛律光又营筑南汾城,胡、汉民众万余户前来归附。568年高纬(高湛长子,母胡氏)即位。571年,斛律光筑平陇,周柱国普屯威、柱国韦孝宽进攻平陇,战于汾水,周军大败。接着北周柱国纥干广略图攻宜阳,又被斛律光打败。北周韦孝宽制造了斛律光篡位的谣言,572年,高纬杀斛律光。576年高纬禅位给儿子高恒(母穆氏),高恒在位25天北齐灭亡。
  550年,宇文泰开创了府兵制,府兵制在形式上采用鲜卑八部之制设八个柱国大将军。在八柱国之中,西魏宗室挂个虚名,实际领兵的只有六个柱国大将军分统六军,合周礼六军之制。一柱国督二大将军,一大将军督二开府,一开府领一军。府兵不入民籍,另立军籍。556年,宇文泰子宇文觉篡位建周,他和哥哥宇文毓先后被宇文护弄死;宇文护以增设柱国、增设大将军、提高24个开府将军地位直接归中央控制的办法使八柱国有名无权。宇文毓弟弟宇文邕继位后杀掉了宇文护,改称兵士为侍官使具有皇帝卫队性质,作战时临时命将配兵,24个开府将军的权力又有所削弱。
  西魏的府兵,最初以鲜卑人为主,但六镇鲜卑流民大多留在东魏,留在西魏的很少。宇文泰起家靠的是武川镇兵,最初只有数千人,镇压关陇起义后逐渐有所发展。543年西魏军已有10万人,但邙山一战伤亡近6万人。由于关陇地区鲜卑人兵源有限,宇文泰不得不开始用汉人充兵。至此,汉、鲜卑共同组成军事力量。府兵制的这一演变,使鲜卑骑兵和汉人乡兵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府兵主要是鲜卑兵的成分。实际上西魏北周统治集团,是由贺拔岳领导的武川鲜卑军人集团和关陇汉族地主组成的。
  宇文泰深知成就大业必须培植起自己的支持力量,而且这个力量必须包括汉族。但汉族与鲜卑贵族之间存在一定的民族界限,宇文泰不愿像孝文帝那样,全盘汉化,以至于引起鲜卑人六镇起义,政权倾覆。554年,宇文泰宣布改姓元的鲜卑人一律改姓拓跋,然后又将汉人改姓鲜卑姓。如赵贵赐姓乙弗氏、苏绰弟苏桩赐姓贺兰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府兵制中的汉族士兵,也一并跟其汉将改姓。宇文泰想用这种表面上的鲜卑化来平衡西魏政权日益汉化的现实。 宇文泰确信汉人政治制度有值得仿效之处,令汉人苏绰、卢辩依周礼改定官制,使政权带有古老华夏文化的色彩,以抚慰汉人。
  551年西魏废帝元钦(元宝炬长子,母乙弗氏)即位,554年为宇文泰毒死。恭帝拓跋廓(元宝炬第四子)即位,556年被迫禅位于宇文觉(宇文泰第三子,母元胡摩),西魏亡。557年宇文觉堂兄宇文护杀宇文觉,立宇文毓(宇文泰长子,母姚氏)。560年宇文护杀宇文毓立周武帝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母叱奴氏),572年周武帝杀宇文护夺回政权。578年周宣帝宇文赟(宇文邕长子,母李娥姿)即位,580年周静帝宇文衍(宇文赟长子,母朱满月)即位。581年,杨坚灭北周,汉人复国。
  
  从六镇南下的诸鲜卑首领及兵将,在占据北方后,因受中原之物吸引,生活渐流于怠逸,勇武的风气消失。自北魏末年,鲜卑人多因日渐汉化,体质日见文弱,不任兵事,只得借助汉人主理。北齐文宣帝时,曾简举汉人之勇武者戍守边境。 又由于胡人以打仗为职业,胡人在200年的北方混战中大都战死,由于尔朱荣之乱和534年开始的东西魏的互相攻伐,鲜卑族人口已经枯竭。而同时北方民间汉族悄然增长、外地汉族重新回归,汉族在关中已经占压倒优势,以至于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民间补充兵源,用当地汉族豪强带兵。周武帝时,北周境内已有一半汉人当兵。及末年,周的军事将领以汉人占大多数,故兵权渐转于汉人手中。 从此,汉族人不仅在民间而且在军方也占压倒性优势,周齐隋唐的汉族将士及先祖大都崛起与东西魏并立时期。
  隋唐北方汉族虽然融入了些许北亚人种,但仍然是北方远东人种。
  
举报 | 回复楼主:centralplain 时间:2006-08-03 13:49:23  6. 汉族人口变迁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发展的时期,也是有准确的户口统计数字的时期。《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全国户口统计数:总户数1223.3062万户、总人数5959.4978万口。这些都是赋税户口数字,基本上是汉人,极少数是编入户籍的边郡少数民族。 如以秦岭淮水为南北界线,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5强。如以汉武帝所置14个监察区来划分,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过500万的有司隶(关中平原)和豫、冀、兖、青、徐五州,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人口最集中的是长安附近,密度约达到每公里2千人,为全国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区,密度在每公里2百人以上。由此而形成二条人口比较密集的带状地区:东西向的是自京兆(长安)—河南(洛阳)—陈留—济阴(定陶)—山阳—东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内、河东—河南—颍川—汝南。这种分布显然与交通路线有关。长江流域人口集中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和太湖平原,这无疑是由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促成的。
  汉代有严密的户口制度,各郡国“岁尽遣吏上计”,中央政府每年都能掌握各郡国及其所属县、道、侯国的户口数,应该说,汉代的户口原始资料是完备的,其户籍统计总的来说也还是较准确的。但是,《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公元2年的全国户口总数,不包括脱籍流民、豪强隐匿户口、宗室列侯及官私奴婢、西域都护、少数民族。如将这些未列入国家编户的人口计算在内,则西汉时期全国的总人口当在6500万以上。
  东汉光武帝经过努力,到公元57年,全国人口户427.9634万、口2100.7820万,这是东汉时期最早的人口记录,其户口数恢复到西汉时的1/3以上。105年全国人口增加到923万余户、5325万余口。 《晋书•地理志》记载:“至157年,户1067.796万、口5648.6856万,斯亦户口之滋殖者也”,这是东汉时期户口见于历史记载的最高数字。
  东汉是刘秀在各地豪强地主的支持下,镇压绿林-赤眉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政权。这个政权一开始便“尊奖兼并之人”,在政府纵容支持下的豪强贵族,拼命扩张自己的势力,广占田宅,将大量农民变成自己的依附者。在豪强地主控制下的荫户,和国家已不再发生任何关系。
  东汉时西域都护管辖地区的户口,亦未列入统计。内附的边境少数族也是如此,如南匈奴各部被分置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西河等缘边八郡,东汉政府仅设匈奴中郎将进行监护;东北乌桓各部内附后,使居于幽、并二州缘边十郡,东汉政府设护乌桓校尉以监领之;高句丽、夫余臣属东汉,由玄菟郡(今沈阳东)进行管理。这些内附的少数族以及漠北的鲜卑,白山黑水之间的挹娄、沃沮等,都仍保持原有的部落形式。陇右地区在护羌校尉管辖下的羌人,其户口亦不在国家的编户之内。 如将上述未列入编户的户口数字估计在内,则东汉人口盛时当远逾6500万以上。
  
  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进入了长期分裂和战乱时期。黄河流域屡经兵燹,关中地区经董卓之乱,“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洛阳附近,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从洛阳至彭城(今徐州)的黄淮平原上,经曹操和陶谦之间战争,“墟邑无复行人”。除了战争中死亡外,大批中原人民向相对安定的地区迁徙。三辅、南阳人民多迁往益州;徐州一带人民多避乱江东;江淮之间十余万户皆渡江而东,“长江以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还有不少士大夫甚至渡海远徙交州。在蜀汉、东吴政权内任职的不少是黄河流域迁来的士大夫。此外,还有不少中原人士逃往幽州、辽东,甚至去鲜卑境内。如东汉末刘虞为幽州牧,“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三国鼎立局面稳定后,迁往辽东的往往复归故土,而迁往南方的大多定居下来。
  刘宋裴松之为西晋陈寿《三国志》作注,博引群书,以补其阙,始有蜀263年降魏时“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28万,男女口94万,带甲将士10.2万人,吏4万人”,及280年王浚于孙皓受降时“收其图籍,领户52.3万,吏3.2万,兵23万,男女口230万”的记载。其后萧梁刘昭为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作注云:“263年,魏有户66.3423万,口443.2881万。”唐杜佑《通典》即综合以上数字为“263年,天下通计户147.3423万,口767.2881。”
  三国时期,世家豪族与中央皇室共同瓜分土地与劳动力,而被摒诸国家编户之外的“荫户”(包括部曲/佃户、奴婢等)人口绝对数量非常巨大。《抱朴子•吴失篇》对吴“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于公室”的世家豪族,曾有“僮仆成军”的描述。近人李剑农先生提出“盖依附私家为私家之部曲佃客,不列入国家之编户者,当数倍已登记之户口也”。如除去“荫户”中列入“兵户”的部曲,并考虑到各地荫附部曲/佃客程度的不平衡,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世家豪族所荫附的私家部曲/佃客数也是州县编户数的2倍,其数当在294.6万余户、1534.4万余口。
  屯田的生产者“屯田客”的人数,数量也不少。因中原战乱荒芜土地及亡民较多的曹魏实行屯田最为普遍,蜀汉为解决军粮运输困难在汉中推行屯田,东吴民屯遍布长江中下游。晋初废除屯田制后,《晋书•地理志》记载280年有户245.984万、口1616.3863万,比《通典》记载的三国末数字增加了98.6417万户、849.0982万口。增加的主要为原屯田客转为州县的编户,也就是罢屯田以前屯田客的户口数。
  《三国志》裴注所引蜀、吴两国的兵吏数字,乃指兵、吏本身人数,但世代相承的“兵户”和“吏户”,是包括其家属在内的。以曹魏的兵户“士家”为例,大多来自私家部曲,如山阳巨野人李典,有“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今山东巨野县)”,后依附曹操,“徙部曲、宗族万三千余口居邺”,从“三千余家”、“万三千余口”来看,每户平均4.3口。倘以此数通计之,则吴兵23万,为98.9万余口;蜀兵10.2万,为43.8万余口。魏兵数字缺载,但据司马昭讨诸葛诞时上表所称:“今诸军可五十万”,其士家人数当为215万。三国总计兵户当在83.2万余户,357.7万余口。
  至于吏户,258年吴景帝诏令中曾有“诸吏家有五人”一语,以此推断,吴吏3.2万,当有16万口;蜀吏4万,当有20万口,魏吏数字缺载,按蜀吏占州县编户数4.26%、吴1.39%,魏折衷以2.83%计,吏为12.5万余户、62.5万余口。三国总计吏户为19.7万余户、98.5万余口。
  魏晋时期北方胡人内迁,如辽西“怀来鲜卑素利、弥加等十余万落,皆令款塞”。又“(阎)柔所统乌丸万余落,悉徙其族居中国”,曹操分南匈奴三万余落为五部,使分居于并州,又“令(张)既之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今陕西武功东)、天水(今甘肃甘谷东)界”等。据晋武帝泰始年间,侍御史郭钦在提出徙戎主张时所说:“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和魏时“边郡新附,多无户名”等记载,曹魏统治下的北部中国胡人内迁数字,估计应在全部人口的1/5以上。至于南方,散居于益州南部的南中各少数民族,其分布地区占蜀领土一半以上。分布地区遍及东吴南北广大领域的山越,人数更多。陆逊、诸葛恪进攻丹阳山越,各“得精卒数万人”,贺齐征服建安、丹阳山越,先后降汉兴、余汗6.2万户及黟、歙4万户;即逾户10万。三国时期少数民族的全部户口,估计不会少于政府州县编户的1/4,即36.7万余户、191.8万余口。
  户口类别 户数(万户) 口数(万人)
  州县编户 147.3 767.2
  世族荫户 294.6 1534.4
  屯户 98.6 849
  兵户 83.2 357.7
  吏户 19.7 98.5
  少数民族 36.7 191.8
  263年总计 680.1
  3798.6
  
  关于三国时期户口的减耗,当时的人作出了夸大的估计。235年陈群上疏说:“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裴松之为《陈群传》作注时,表示疑义,他以《晋太康三年地记》户口为例,指出“魏虽始承丧乱,方晋亦当无乃大殊。陈群之言,于是为过”。
  
  西晋初的人口,不会少于三国末期680余万户及3798万余口。
  西晋政府很重视奖劝农桑,并以此作为地方官考绩的依据。晋武帝还提倡早婚,以鼓励人口增殖。280年,西晋政府颁布占田、课田制及户调式,农民负担较之屯田制军事管制下的强迫劳动有所减轻,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而占田数高于课田数的规定,也有利于促进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使大量流民垦占荒地,重新向国家呈报户口。在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有所发展,人口增殖率提高的情况下,太康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干宝描述说:“太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晋书•食货志》也说:“平吴之后,……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尽管西晋统治集团极端腐朽,内部矛盾剧烈,惠帝时“八王之乱”使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但301年“洛中尚有锦帛四百万,宝珠金银百余斛”,足见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富庶的程度。在西晋短暂的52年中,人口当处于不断增长之中,只是除太康初外,没有留下其它户口的记录而已。
  西晋后期的人口,估计有八百万户、四千万口。假定三国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0%,那么人口就是 191.8×70%=134万。西晋末年内迁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人口大约是三国时期的2倍,即268万人。跟北方汉族人口4000×55.3%=2212万相比,仍然微不足道。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覆灭以后,北部中国在胡汉建立的割据政权统治下,“华、夷争杀,戎、夏竞威,破国则积尸竟邑,屠将则覆军满野,海内遗生、盖不余半”,史称:“自丧乱已来,六十余年,苍生殄灭,百不遗一,河洛丘虚,函夏萧条,井堙木刊,阡陌夷灭,生理茫茫,永无依归”。
  十六国前期,各胡人多实行胡汉分治的军事化统治。前赵刘聪即在其直接控制的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及其周围地区,设单于台,置“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设尚书台“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按西晋时司州有户48.61万,平阳郡有户4.2万,前赵左右辅与左右司隶范围小于晋时的司州,其总户数达60余万,远过于晋。但这些人户大多系前赵统治者自他处略徙而来,自不能反映当时户口的实际水平。
  前赵在其直接控制地区之外,设置州牧、郡守。如316年刘曜封石勒为赵王,领冀州牧,“以24郡、户19万为赵国”,西晋时冀州13郡,有户32.6万,平均每郡2.5万余户,石勒所领冀州地域较西晋时辽阔,增至24郡,平均每郡不足0.8万户,不及西晋时的1/3。十六国前期见于历史记载的仅有这一户口数字,举一反三,可见这一时期北方人口的寥落。
  
  十六国前期,各族酋豪们利用种族矛盾所实行的军事化统治,到后期已为胡汉各族统治者的联合政权所代替。各族上层分子实行了汉化政策,对促进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和人口增殖起了积极作用。
  在关陇地区前秦和后秦曾在政治上优待士族和利用汉族地主实施统治;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在思想上,尊崇儒学,广立学校,因而成为比较先进的国家。后秦姚兴曾于394年“徙阴密(今甘肃灵台)三万户于长安”。阴密西晋时为雍州安定郡(今甘肃泾川)所辖七县之一,时全郡仅有户5500,今一县中徙往长安者即几五倍于西晋时全郡户数,可见其人口增长幅度之大。
  在关东地区,前燕慕容皝在位时,劝课农桑,实行屯田。370年前秦苻坚灭前燕,获知前燕有户245.8969万,口998.7935万。前燕版图仅包括关东、河北及辽东地区,其户口已基本上相当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的全国户数。至于西晋太康初相当于前燕地域的各州郡,则有户110.1617万,至370年的九十年间,增加了1.2倍。
  398年,慕容德于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建立南燕时,青州“户余十万”,较西晋时5.3万增加几一倍。后慕容德着意推行汉化政策,国富兵强,“讲武于城西,步兵37万,车1.7万乘,铁骑5.3万”,其拥有步、骑42.3万,兵车甲士、步卒尚不在内,以平均两户出三丁计,亦在30万户以上,几三倍于西晋之时。
  河东并州地区,后燕慕容垂于394年攻灭西燕时,得其“所统新旧八郡,户7.68万”。西晋时整个并州仅有户5.93万,西燕以长子(晋时并州上党郡)为中心的地区,即超过西晋全并州户数的29.5%,户口也有明显的增长。
  辽东地区兵祸较少波及,前燕慕容皝时,流民“襁负归公者动以万数”。其后慕容皝曾在辽东招徕流民,史称:“流人之多旧土,十倍有余,人殷地狭”。冯跋建立北燕(407—436年)后,劝课农桑,省徭薄赋,出现小康局面。其弟冯弘继位的次年(431年),北魏前来进攻,略辽东等四郡民3万余户而去。西晋时平州辽东、昌黎、玄菟、乐浪、带方五郡国计户1.81万,今北魏自辽东四郡略去民户即达3万余,其人口的增加也显然可见。
  河西凉州地区,早在十六国前期,前凉张轨政权即系中州人士避难之所;后期汉人李暠建立的西凉,又设侨郡安置中州流人,发展农业,实行屯田。当北魏拓拔焘于439年攻占北凉都城姑臧(今武威)时,“收其城内户口二十余万”,并“分略诸郡,杂人降者亦数十万”。按西晋时整个凉州仅3.07万户,其中武威郡七县有户5900。
  以上表明,十六国后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的编户人口,在汉魏以来下降的基础上,正处于迅速回升之中。370年前燕为西晋太康初相等地域户数的1.2倍,均以1.2倍通计之,则整个北部中国当有编户309.2621万。
  
  北方魏晋以来,纠合乡里保据坞壁的豪强地主,其依附人口佃客、部曲等对官府“皆无官役”,每一坞壁事实上就等于一个小的独立王国,北魏初期,只得承认这一既成事实,并进而任命坞主为宗主督护,以行使基层政权的职能。原属于刘宋的淮北青、冀、兖、徐四州及豫州淮西诸郡,于467年归入北魏版图。
  486年,三长制推行以后,党、里、邻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催督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在均田制下,又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负担减轻,使大批荫庇户口脱离豪强宗主,成为均田制下的农民。北魏的户口数字,据魏收《魏书•地形志•总序》云:“522年,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之太康,倍而已矣”。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的户口,已恢复并超过东汉时的水平。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据《魏书•地形志》所记,546年,在东魏80州中有户口记录的47州,计有户200.7966万,口759.1654万,平均每州4.2723万户。另33州无户口记录,假设其每州有户2.1361万,则33州有户70.4913万,东魏80州计有户271.2879万。
  《魏书•地形志》采录533年旧簿,在西魏33州中,仅存东梁州、凉州、北华州三州所属金城(今兰州)等15郡1.9091万户。根据《晋书•地理志》记载,280年相当于东魏地域的各州郡,计有户111.7817万;相当于西魏地域的各州郡,计有户27.1220万,后者占前者的24.3%。倘东、西魏亦按此比例推算,则546年当有户65.9229万,东、西魏合计有户337.2108万。
  以上表明:东、西魏时期编户户口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大量隐匿人口,这是造成北魏分裂后政府控制户口减少的主要原因。除官僚豪族荫占的户口以外,还有北边军镇的“府户”;在农官管理下的“民屯户”;在国有牧场上为官府放牧的“牧户”;在官府供役的“杂户”、“伎作户”、“乐户”;以及僧尼和寺院的“僧祗户”、“佛图户”等,均不在《魏书•地形志》所记的户口数字之内。
  以上五类人户中,民屯户即占州县编户的十分之一,而僧尼魏末达二百万人,寺院的附户也“遍于州镇”。此外,魏律虽严禁“掠人、掠卖人、和卖人为奴婢”,但仍多以战俘赏赐有功的贵族官吏为奴。也有罪犯籍没为奴的。官私奴婢数字仍不在少。倘将以上人户全部估算在内,则北魏盛时可能达600万户,东、西魏时亦逾450万户。
  
  继东、西魏之后,在北齐、北周对峙时期,北部中国在户口发展一度停滞之后,又再次上升,恢复并接近北魏盛时。
  《通典》记载:北齐“至577年为周师所灭,有户303.2528万,口2000.686万”。北周“579年有户159万,口900.964万”。
  北齐的303万余户,比东魏时271万余户增加了12%,而北周大象中的159万户,比西魏时65万余户则高出1.4倍。两者增长幅度相差如此之大,主要由于北齐与北周两国领土扩大的程度不同。北齐时较东魏仅增加了淮北各州郡的户口数字;北周则较西魏增加了梁、益、宁诸州及江北淮南之地,领土比西魏扩大了一倍。 北周户口增长远过于北齐,还由于两国重颁均田令后,北周均田制实行得比较彻底,使人民又与土地结合起来,置于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北周苏绰还制定计帐户籍管理也保证了政府在籍户口的稳定性。周灭齐后,又下悉放杂户为民,放免奴婢,让佛突减三百万还归编户。
  北朝后期北方的户口数,实际上要比见于史籍记载的为多,史载:“周齐分据,暴君慢吏,赋重役勤,人不堪命,多依豪室,禁网隳废,奸伪尤滋”。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被迫依附豪家作浮客,于是豪家大族,“一宗近将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到北齐后期,“户口租调,十亡六、七”。又北周实行府兵制,府兵“不编入户贯”。史载564年有府兵“凡三十万人”。周制家属随营,列入军户,如将豪家地主荫附户口及30万军户估计在内,则北周攻灭北齐后,可能已达到前所估计的北魏盛时的600万户。但以北周统一北方后,其领土已远逾于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奄有长江以北及益、宁诸州,因而其实际人口尚未完全恢复到北魏盛时的水平。
  
  永嘉乱后,南方凭藉长江“天堑”的屏障,得以避免北方的兵祸连结,以及胡人落后生产方式的破坏,长期相对稳定,北方广大汉民,为逃避战乱、饥荒和民族压迫,大批渡江南迁,史载:“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南渡时,大都率领宗族、宾客、乡党同行。如兖州大族郗鉴率乡里千余家流移于广陵(今扬州);青州大族徐澄之,即率子弟并闾里士庶千余家南渡京口。北方人民分散流移到南方的也络绎不绝,如“流人在荆州,十余万户”等,不胜枚举。据估计,自东晋初到刘宋末,北方流移南下的人口即在100万人以上。当时北方南迁的人民,“谓之侨人”,散居于侨州、郡、县,成为“无贯之人”。东晋政府为使侨人着籍输课,实行土断人户,南渡户口大都和当地土著一样成为负担赋役的编户,政府掌握的在籍人户大为增加。
  北方人民的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人手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经济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为人口的繁衍创造了物质前提。
  整个东晋时期,史籍独阙有关户口的记录。前述370年前燕有户245.8969万,比280年相当地域的户数增加了1.2倍。倘亦按增长1.2倍计,则东晋统治地域370年有户174.3698万。西晋时期世家豪族“荫户”的情况极为严重,《晋书•地理志》所载280年的户数,本身即有不实,而前燕只是在动乱迭兴局面稍稳的情况下户口所达到的水平。相比起来,南方处于相对和平、安定的局面,在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和当地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下,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其实际户数估计当不会少于300万。
  刘裕父子当政的近半个世纪,是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的小康时代。然而见于记载的刘宋户口数字,却异乎寻常地低落,据《通典》:“今按本史(刘宋) 464年户90.687万,口468.551万”,又《宋书•州郡志》载有各州郡户口的分计数,相加后为:户90.1769万,口517.4074万。
  280年相当于刘宋统辖地域的各州郡国,有户133.1305万,刘宋仅及其67.7%。609年相当于刘宋统辖地域的各州郡,有户395.8748万,超过刘宋三倍以上。显然与“永嘉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以及经过一个半世纪的休养生息,经济与人口均取得较大发展”的南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根据前面有关东晋人户不会少于300万的估计,经过元嘉之治,而幅员远比东晋为辽阔的464年,其实际户数当在300万以上。
  刘宋元嘉末滑台一战大败于北魏后,国势由盛转衰。至467年,淮北徐、兖、青、冀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尽为北魏所占,北方的疆域退缩到淮水以南。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和争夺皇位的斗争,又连绵不断,刘宋后期人口的发展又趋于停滞。
  萧齐代宋后,其户口数字,史无记录。据齐初虞玩之上表称:“今户口多少,不减元嘉(424—453年)”,按淮北五州既失于元嘉之后,齐初在除去此五州16.0210万户,93.8635万口后,仍不少于元嘉,当已超过刘宋盛时的水平。488年崔祖思又说:“案前汉编户千万,……今户口不能百万”。刘宋去淮北五州后,剩74.1559万户,齐时已近百万,亦可证明齐时户口较刘宋为多。
  梁代户口,史亦失载。梁武帝萧衍是南朝君主中在位最久的一个,在其统治的四十八年间,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其户口之盛,当过于宋、齐。
  梁末,自548年侯景之乱后,造成很大的破坏,当552年梁元帝萧绎称帝于江陵时,迅速发展中的人口,又陷于停滞。陈时,梁末侯景之乱被破坏了的南方经济,又得到复苏。
  
  据《晋书•地理志》西晋太康初北方与南方以秦岭淮水为界,其户口分别各占全国总户数的55.3%及44.7%。北魏与南齐对峙时期,同样以淮水、秦岭为界,北魏有户保守估计500余万,倘亦按太康初南北方户口比例推算,则南方当有户403万。高于见诸记载的南朝户口数倍。
  北魏在豪强地主荫附之风盛行的情况下,自实行三长制、均田制及以一夫一妇为纳税单位的租调制后,大量隐匿人户被析出,户口数字比较接近于实际。而南朝见于记载的人口数字,从刘宋74万余户,到陈宣帝时的60万户,陈末的50万户,在领土日蹙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在同一个低水平上,这是由于(1)士家豪族占有大量奴僮、佃客、部曲、门吏,不入国家户籍;(2)吏户、兵户、匠户等另立户籍;(3)寺院僧尼及依附农民、白徒、养女等均“不书名籍”。(4)人民不堪赋役的沉重负担,逃亡者众。郡县编户齐民只占有总人口一小部分。
  东晋南朝时期是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发展的时期。虽然统治者和世族豪强骄奢淫佚、贪婪榨取,但南方一直处于相对安定繁荣的小康局面,在北方避乱南下人民和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下,使南方经济在东吴开发的基础上,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为中唐以后经济重心自北向南的转移奠定了基础。南朝实际人口当在300-400万户、1500-2000万口之间。
  
举报 | 回复楼主:centralplain 时间:2006-08-03 13:50:22  七、当代汉族的形成过程
  
  1. 女真入据中原
  唐初贞观年间开始人口直线上升,至天宝年间到达了顶峰,全国有户961万、口5291万。秦岭淮河以北占3/5,而河北、河南二道,相当今冀、鲁、豫三省之地,又占北方人口的2/3。可见黄河下游平原是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全国经济重心所在。秦岭淮河以南人口最集中的是长江下游和宁绍平原,江南道(今苏南、皖南和闽、浙、赣三省)有1000万人口,其中闽、赣、浙南人烟稀少。再依次是关内道(今陕西)460余万,剑南道(今四川)400万,河东道(今山西)370余万,山南道(今陕、豫、鄂交界各一部分)250余万,淮南道(江淮之间)220余万,最少的是岭南道(今两广和越南北部)91万和陇右道(今甘肃)53万。由于存在大量隐漏,实际户口数字,要比官方统计的高得多。
  北宋1080年全境有户1680余万、1102年有户2000万。每户以5口计,11~12世纪初北宋境内约有1亿人口。现以宋金界线(秦岭淮河)分为南北两区,北方有户580余万、南方有户1100余万。这反映了从唐代后期至北宋中后期,由于北方人口南迁和南方经济发展而带来的人口滋长,使南方人口的绝对数字开始超过了北方。 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两浙、江南东、西和福建四路,1080年有户520万、1102年时有户570万。其中两浙路(即今苏南太湖流域和浙江省)人口最多,1080年178万、1102年198万。其余依次是江南西路(除江、信、饶3州外的今江西省)、江南东路(今皖南、大茅山以西苏南和江西省东北部)、福建路(今福建省)。两浙路自唐以来即为南方最富庶地区,江南西路在北宋时湖滨平原和吉泰盆地得到了充分开发,山区又有发达的工矿业,故人口大增,其户数虽低于两浙路,而口数却超过两浙路而居全国首位。
  北宋末年,女真南侵,黄河流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南渡人口最集中的是两浙路,因为是南宋政治中心所在。现以北宋1102年和南宋1162年的户数比较,两浙路增加26万户,福建路增加32万户,成都府路增加21万户,潼川府路增加24万户。总之,南宋时代南方人口普遍增加,到了元代,南北人口的分布出现了巨大的逆转。江浙、江西、湖广3行省(相当今苏南、皖南、沪、浙、闽、赣、湘、粤、桂、鄂小部分、黔之大部分),竟占了全国人口的83.73%。当然,《元史地理志》所载各行省的户口数来源不一,不甚精确。
  
  女真入侵中原后,将被掳人口没为奴婢,占大量耕地为官田和牧场,女真贵族也霸占耕地为私田,造成老稚离散、田野荒芜、民不聊生。自太宗朝后期,迁猛安谋克户于内地后,任意占夺农田土地,强迫附近汉人无偿地代为耕种,或听其荒芜。在女真野蛮掠夺与残酷统治下,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北部中国人口急遽减少。
  熙宗、海陵两朝曾进行了一些改革,“讲求财用之制”,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但由于海陵发动侵宋战争,使北部中国再一次蒙受巨大的灾难,“天下始骚然矣”。太宗、熙宗、海陵三朝,经历38年,直到世宗初(1161年),《金史》记载“天下户才300余万”,仅及六十年前(1102年)时相当于金人统治区的546万余户的54.9%左右。
  金世宗时期(1161—1189年),人口的发展开始由停滞不前而转入急遽增长时期。从世宗初(1161年)到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的46年间,户与口分别增长了180.4%及172.4%,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增长率最高的时期之一,特别是金世宗时期,从大定元年的300余万户增至大定二十七年的678万余户。
  女真统治者占领北部中国以后,逐渐以封建的租佃制代替奴隶制的剥削方式。招辑流民复业及士兵复员归家从事农业生产;对因避役逃亡的农民释免;严禁诱卖奴隶,使农业劳动力得到解放;对猛安谋克户也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力不赡者方许佃于人;地方官吏的考绩,也规定以劝农的成绩为准;。金因北宋旧制征收夏秋两税,计亩取粟五升三合,而北宋下田仅秋税即征七升四合,人民负担有所减轻。
  宣宗初年(1213-1214年),蒙古军深入河北、河东、山东地区进行掳掠,数月之间,“凡破九十余郡,所过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矣”。蒙古贵族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在每攻略一个城市时,必先驱迫近城村镇的人民于阵前充当炮灰,只要进行过抵抗,城破之日,除工匠得以签发外,不论男女老幼,格杀勿论。在蒙古贵族眼里,“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去之”。蒙古军攻下今保定时,先下令杀老者,以杀为嬉;后二日,无老幼尽杀,尸积数十万,磔首于城,迨与城等。时河朔地区,“数千里间,人民杀戮几尽。其存者,以户口计,千百不余一”。
  宣宗迁汴后,金政府唯一能控制地区只是河南,皇室、官僚和军队的负担“皆仰给于河南”。时从河北徙于河南的军户即达几百万口,而河南军民田总共197万顷有奇,其中能耕种的仅96万余顷,荒废一半。河南人民不得不“破田宅,鬻妻子以养军士”。同时,河南人口也大量流失江南。
  1223年,哀宗在战乱中即帝位。1231年,拖雷攻破凤翔府(今陕西凤翔),窝阔台“诏从臣分诛居民,违者以军法论”。在蒙古军的残酷杀戮下,关中“八州十三县,户不满万”。1232年春正月攻下河南府,城陷之日“无老幼悉命诛之”。俘获人众逃跑者,规定“居停逃民及资给者,灭其家,乡社亦连坐。由是逃者莫敢舍,多殍死道路”。同年,蒙古军进攻汴京,周围州县人民在蒙古军抄掠下,纷纷逃入汴京。城中人口激增,入夏瘟疫流行,死者达90余万,贫有不能葬者不在此数。汴京被围困后,粮尽援绝,居民至人相食。1234年攻陷后,“被俘者不可胜计,”强使北移,“踣死道路者踵相蹑也”。被蒙古灭亡后的汴京城,“荆棘遗骸,交午道路,止存民居千余家”。金朝末年人口的凋残更可想见。
  
  猛克谋克初虽为军事组织,但其成员平时仍从事狩猎捕渔劳动,只是一遇战争,才应召打仗,并自备武器,猛安意为千户长,谋克意为百户长。谋克组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谋克常由族长担任,而猛安组织尽管尚受血缘关系影响,但它以地域为特征。 作为军事组织的猛安谋克,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设万户,万户之上有都统;谋克之内设蒲辇(50户之意)。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猛安相当于防御州,高于刺史州;谋克相当于县,但地位高于县。大批猛安谋克户迁居中原各地后,便成为军事、行政、生产三位一体的组织。
  金灭北宋,将大批猛安谋克(包括契丹、奚、渤海)从东北迁入华北。迁徙始于1126年,宗望受命将一批猛安谋克将士“分屯安肃、雄、霸、广信之境”。1133年,“金左副元帅宗维(翰)悉起女真土人散居汉地,惟金主及将相亲属卫兵之家得留”。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抵达华北地区后,星罗棋布,散居四方。为了使迁居新地后的猛安谋克真正能起到“戍边”作用,太宗1131 年下诏,对匮于衣食典质其亲属奴婢者,官为赎之;“户计其口而有二三者,以官奴益之,使户为四口”等优厚照顾。
  熙宗1137年废掉刘豫傀儡政权后,“虑中州怀二三之意”,特别是1141年金与南宋达成“绍兴和议”,淮河以北划归金后,又出现了一次将大批猛安谋克(包括契丹及奚人)南迁的高潮。经过这一次迁徒后,大名府路、山东东西路、河北东西路、南京路、河南路、关西四路皆有之,“皆筑垒于村落间”。政府按户口分给猛安谋克官田,使自播种,以充口粮。
  猛安谋克的迁徙,还有以下几次。
  海陵王完颜亮弑熙宗后,于1153年由会宁迁都燕京。为了削弱东北地区女真大贵族的势力,防止“上京宗室起而图之”,亦为了加强华北的军事力量,1156年,将上京宗室诸王的猛安谋克,大批迁到今北京市及河北、山东等省。属太祖、辽王宗干、秦王宗翰及右谏议乌里补之猛安,太师勖、宗正宗敏之族,被迁于中都(今北京市);斡论、和尚、胡刺三国公,太保昂、詹事乌里野,辅国勃鲁骨,定远许烈,故果国公勃迭等8猛安,被迁居今山东省境;阿鲁之族,被移到北京(今内蒙宁城县大明城);按达之族,被迁到河间府(治今河北省河间县)。
  金世宗时,猛安谋克大规模迁徒有四次:1179年,世宗将原居按出虎水的被完颜亮迁到河南的8猛安,徙居大名、东平之境。次年,将河北东路遥落河、移马河两契丹猛安迁于大名、东平等路安置,“欲令与女直户相错,安置久则自相姻亲,不生异意”;1183年,又迁山东东路8谋克到河北东路的河间府,置于酬斡、青狗儿两猛安旧居之地;完颜亮时迁到河间(土质较差)的宗室之猛安侵削居民,世宗令其尽徒于平州(土质肥沃),同时,又将山东东路忒黑河猛安之蘸答谋克、移剌闵斡鲁浑猛安之翁浦谋克、什母温山谋克9村人户徙于刘僧-安和二谋克“旧地”;完颜亮把上京诸猛安甫迁后,上京(阿城市)空虚,1184年,世宗在东北地区将速频-胡里改3猛安24谋克迁到上京率水-胡刺温水之地,同时也为了同化大定初被迁散到上京的契丹人。 经过多次大迁徙后,东北地区驻有99猛安,迁到中原的有70猛安。
  金宣宗完颜珣南迁,又将河北的猛安谋克军户迁到河南,初迁往“百万余口”,后“革去冗滥”,述有42万有奇。
  金代女真族总人数,只1183年公布过一次,其时猛安谋克及都宗室将军司,凡61.5794万户,481.3651万口。其中,迁居中原地区的200万人,徙住今内蒙一带的40余万人,留居东北故土的约200多万人。从1183年到1234年金亡,历50年,自然繁殖似大于上述所举。但金自泰和年间(1201—1208)以后,用兵日多,如果扣除自然死亡和战争中的伤亡,金亡时的女真人数与大定年间的统计数,相差当不会大大。
  居住中原地区的200万女真人,遍布北方各省,但主要分布在中都(今北京市)、河北、山东、河南各省。宣宗从中都南迁时,徙河北“军户”百万余口于河南,故金末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是女真人最集中的聚居区,中原地区女真人的去向有二: 其一,一半死于战乱。除了金末与蒙古、西夏、南宋交战中死亡的外,为起义军杀死的也不少。活动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数十万红袄军,“仇拨地之酷,睚眦种人,期必杀而后已。若营垒,若散居,若侨寓、托宿,群不逞哄起而攻之;寻踪捕影,不遗余力,不三二日,屠戮净尽,无复噍类”。 其二,另一半与汉族融合。分三种情况:
  一是大多数女真人迁居中原后,与汉族错居杂处,习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着籍汉地,金亡后成了汉族的成员。《元史》列传中写明为女真人的11位,像高闹儿、赵良弼、李庭、刘国杰,仅从姓名上已无法分辨他们不是汉人。其中的李庭,本姓蒲察氏,金末迁中原,改姓李氏。金末迁居中原者接触汉族时间不长尚且如此汉化,在金世宗以前大批徙居中原的女真人,世代繁衍,更是彻底汉化,金亡后在元朝明确规定“女直生长汉地,同汉人”的政策下,这些女真人在元代变成了汉人。女真人改用汉姓:完颜曰王、曰陈,乌古论曰商,纥石烈曰高、曰卢,徒单曰杜,女奚烈曰郎,兀颜曰朱,蒲察曰李,颜盏曰张,温迪罕曰温,奥屯曰曹,孛术鲁曰鲁,斡勒曰石,纳刺曰康,夹谷曰同,裴满曰麻,尼忙古曰鱼,斡淮曰赵,阿曲曰雷,阿里侃曰何,温敦曰空,吾鲁曰惠,抹颜曰孟,都烈曰强,散答曰骆,呵不哈曰田,乌林答曰蔡,仆散曰林,术虎曰董,古里甲曰汪,赤盏曰张等等。
  二是在相互通婚中加入了汉族共同体。1191年金尚书省提出,“齐民与屯田户往往不睦,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家长久安宁之计”,章宗“从之”。1206年,章宗又下诏,“屯田军户与所居民为婚姻者听”。汉女嫁女真男的例子,当时人说,不少生于中原的女真人,“父虽虏种(女真人),母实华人(汉人)……非复昔日女真”。女真女嫁汉男的例子有,今北京市通县发现的一座金墓,墓主叫石宗壁,是汉人;其妻为克石烈/纥石烈氏,为女真人。这些通婚户的后裔,在金亡后成了汉族成员。
  三是金元鼎革之际,一些居住汉地的女真人,为避兵乱,或隐姓埋名,或弃官潜居,其后裔成了汉人。《嘉靖耀州志》中载,乌古论速可,本为耀州司侯,避元兵弃官,隐居今陕西省富平县北山谷中,子孙遂长居于此,易姓李氏,即是明证。
  原居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的约40万女真人,与蒙古诸部接触较早,交往频繁,深受蒙古人的影响。特别是成吉思汗发兵攻金后,他们较早归附或在蒙古的统治下,在元朝“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的政策下,有相当一部分加入了蒙古族。另一些从军的女真人,降附蒙古后,跟随蒙古大军西征南下,攻城掠地,分散到南方各省。如元龙虎卫上将军贾塔刺浑所部军中,就有不少女真兵,随其西征后又渡汉江,略唐、邓、申、裕诸州,攻克徐、邳等地。又如谒只里,父辈归元太宗,本人在攻克江南各州后,因功拜浙东宣慰使,镇守绍兴。卒于任,子亦老温累迁为江东廉访使,子脱脱,为淮东宣慰使。再如完颜石柱,父拿住归元太祖,因功累迁总管八都军。袭父职后,屡建战功,升任四川西道宣慰使、总管随路八都万户、四川行省参加政事。1283年卒后,其弟真童袭为随路八都万户。以上例子虽为元初的情况,但跟随蒙古军到南方各省的女真上层人物及其部属,其中有不少人留住下来,后来成了汉人。
  留住东北地区的约200万女真人,据1193年统计,居上京、蒲与、速频、易懒、胡里改等路的猛安谋克民户,计17.6万余户,每户按5口计算,近100万人;其余100万人,分布在辽河、鸭绿江流域。 居上京等地的近100余万人,除在蒙古兵征讨东夏国时,有小部分死于战乱外,余皆成了元开元路和合兰府水达达等路下的女真人。居住辽河、鸭绿江流域的100余万女真人,1216年蒲鲜万奴叛蒙古东迁女真故地时,带去数十万人,除战乱中少数死亡外,后也大多成了开元路、合兰府水达达等路下的女真人。辽河一带剩下的数十万女真人,在元代还以女真名称活动(其中有少数被迁移到江苏扬州、淮南芍陂屯田),到了明朝中叶,大多对汉文化已“煦濡浃深,礼乐文物彬彬然矣”,成了汉人的一部分。
  总之,金亡后的未被杀的女真人,大多被同化于汉族,部分加入了蒙古族,有100万左右在元代仍保持女真旧俗,到了明代,被中原人分别称之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举报 | 回复楼主:centralplain 时间:2006-08-03 13:51:49  2. 蒙古的殖民统治
  契丹人与金朝有灭国之仇,又备受欺凌,早思报复;汉人在金朝统治下处境更坏。因此,当蒙古势力日盛时,就有不少契丹、汉人投奔北方。如受金章宗派遣出使克烈部王罕的契丹人耶律阿海,乘机与成吉思汗结交,向他透露了金朝“不治戎备,俗日侈肆,亡可立待”的情况,后又携弟耶律秃花同往蒙古,即留北不归。1208年金章宗死,卫王永济继立。成吉思汗于1211年春亲统大军攻金。
  蒙古军主力由金西北路边墙突入,破乌沙堡(今河北张北县西北)、乌月营。金西北路统军主帅完颜承裕畏敌,从抚州(今河北张北)退到宣平(今张家口西南),于是昌州(今内蒙太仆寺旗九连城)、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北)、抚州尽失。金军30万守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膳房堡),大败,溃退浍河堡(今河北怀安东),被蒙古军追击,死者蔽野塞川,金人精锐尽没于此。成吉思汗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另一军队由西南路边墙进入金境,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献关,导蒙古军攻掠净州(今四子王旗西北城卜子村)、丰州(今呼和浩特东白塔镇)、云内(今内蒙托克托东北)、东胜(今托克托)、武州(今山西五寨北)、朔州等城。1212年,蒙古乘胜攻取宣德(今河北宣化)、德兴(今河北涿鹿),并继续攻取山后诸州,金威宁(今内蒙兴和北)防城千户刘伯林降。成吉思汗攻西京(今山西大同),为流矢所中,撤兵。先锋哲别攻东京(今辽宁辽阳),突入城中,大掠而还。
  1213年,成吉思汗会集大军再入野狐岭,进至怀来,与完颜纲、术虎高琪率领的金军激战,获胜,追击至居庸关,歼敌无数。这是蒙古攻金以来的第二次大胜利。因居庸关防守坚固,成吉思汗采用迂回包抄战术,留下少数军队攻关,自率主力驰向西南,由紫荆关(河北易县西)突入,陷涿、易等州;遣哲别率精骑奔袭南口,内外夹攻,取居庸关。遂分兵包围中都(今北京)。命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右路军循太行南下,掠河北西路、河东南、北路,抵黄河;弟哈撒儿、斡赤斤率左路军,掠蓟、平(今河北卢龙)、滦诸州;自与幼子拖雷率中路军,掠河北东路、山东东、西路,亦抵黄河。这三路军队像梳子一样将黄河以北之地来回梳了一遍,“凡破九十余郡,所过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皆席卷而去,屋庐尽毁,城郭丘墟矣”。1214年春,三路军会合,包围中都,遣使入城索贡。金宣宗(1213年金元帅胡沙虎弑永济,立宣宗)献永济女歧国公主及大量金帛、童男女求和,成吉思汗引兵退出居庸关。同时,命木华黎与驸马孛秃等攻取辽东、西诸地。5月,金宣宗南迁汴京,驻守中都附近的金乣军哗变,降蒙古,于是成吉思汗遣大将三模合拔都、石抹明安(野狐岭之战中归降的金将)等率军南下,再围中都,并攻取、招降其旁近州县。1215年5月,占领中都,成吉思汗遣失吉忽秃忽等入城检视帑藏,金银珠玉锦缎尽数运往大营。以札八儿火者为“黄河以北铁门关(居庸关)以南天下都达鲁花赤”,与石抹明安共同镇守中都。
  1216年春,蒙古大军退回漠北。次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命统领札剌亦儿、弘吉剌、亦乞烈思、兀鲁、忙兀五部十二千户、混合编成军一千和汪古部军一万,以及吾也而、耶律秃花所统契丹、女真、乣汉诸军(包括石抹也先、石抹孛迭儿、刘伯林、史天倪等部降蒙地方武装),专征金朝。木华黎在燕、云地区建立了军事统治机构“都行省”;又从所统诸部蒙古军中抽调军马组成五部探马赤军,任命其部将率领,充当先锋和镇戍部队。他遵照成吉思汗“招集豪杰,戡定未下城邑”的旨意,广泛招纳各地官僚、土豪,利用他们去扩大占领区。凡纳土归降、扩地有功者,都按其实力和地盘授予大小官职,许其世袭,管领原来的地区或新占领地区,军民兼辖,僚属自辟。当时,金朝在黄河以北的统治已陷于崩溃,各地土豪纷纷聚宗族、集丁壮,结寨自保,并乘乱争夺地盘,扩大势力。在蒙古的进攻和招诱下,这些地方武装头目多纳土归降,并率部跟随蒙古军攻略其它州县。金朝也采取笼络土豪的政策,凡能拒守或收复失地者即授为当地长官,并封其中九人为“公”。于是,这个时期黄河以北的蒙金战争主要表现为双方土豪武装之间的争城夺地,形成拉锯状态。1223年,木华黎攻凤翔不克,回师途中死于山西闻喜,其子孛鲁袭职,继续攻略河朔诸地。在河北,蒙古军与史天倪部于1220年攻真定(今正定),招降金“九公”中势力最大的恒山公武仙,遂以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镇其地,武仙为副;1225年,武仙杀天倪,叛蒙附金,蒙古军逐武仙,复取真定,以史天泽袭兄职守之。易州张柔于1218年降蒙,先后略取真定以东,深、冀以北三十余城,辟地千余里,授河北东西路都元帅,1227年自满城移治保州(今保定)。在山东,原红袄军首领李全于1218年投宋,以宋朝名号克服诸州县;益都张林、长清(济南西部)严实等均降宋,张林进取河北东路沧、清等州,严实进取大名、彰德(今安阳市)诸府州,一时山东全境及河北部分地区皆为宋有。1220年,严实叛宋降蒙,木华黎授他为山东西路行省,攻取东平以为治所,故又称东平行台。1221年,张林因与李全不和,也投降蒙古。1226年,蒙古进兵山东,济南土豪张荣以所统济南、淄州降蒙,授山东行省、都元帅。同年,李全攻占益都,捕张林解送南宋,孛鲁亲统蒙古军攻之;次年,李全力竭出降,孛鲁授以山东淮南楚州行省,仍治益都。至此,河北、山东尽归蒙古。只有山西太原、平阳等地,蒙、金双方反复争夺,直到窝阔台攻金时期才完全占领。
  窝阔台1229年继位后即把消灭金朝作为首要目标,此时蒙古已占领了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金朝固守黄河一线,并据有山西一些地方;在陕西地区,金朝固守凤翔西、北诸州,尤其是1228年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一战,金军获胜,防务加强,蒙古军更难进展。窝阔台要执行成吉思汗的包抄战略,必先攻取陕西。1230年,他与拖雷统兵南下,经山西,渡河入陕,径趋凤翔。金哀宗命屯兵于阌乡(河南灵宝)的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出关救援,合达等出潼关,与蒙古军主力相遇,慌忙退回。1231年春,蒙古军攻下凤翔,金陕西行省弃京兆,迁民于河南,潼关以西尽为蒙古所据。夏,窝阔台大会诸王、将领于官山(今内蒙卓资县北),议定分兵三路攻金:窝阔台统中路军,由山西南下,突破黄河防线,趋汴京;拖雷统右路军,由宝鸡入汉中,借道宋境,沿汉水达唐、邓,以成包抄之势;另一支左路军由山东入河南夹攻。1232年初,窝阔台攻陷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遂由白坡(今孟津东北)渡河,进屯郑州。拖雷军向宋借道未成,强攻入大散关,破兴元(汉中)等城,遂沿汉水而下,进入邓州。金朝果调屯兵潼关之东的完颜合达、移剌蒲阿驰守邓州。拖雷避开金军主力,轻骑趋汴京,合达等亦率金军急赴汴京,1232年二月,至钧州(今河南禹县)南三峰山,拖雷趁金军疲惫不堪,发起攻击,大败金军,擒移剌蒲阿,合达走入钧州。拖雷挥师破钧州,杀合达,遂与窝阔台会师。金潼关守将献关降蒙。河南许多州县也相继被蒙古军攻陷。
  4月,金哀宗乞和。窝阔台、拖雷北还,留速不台围攻汴京。汴京军民顽强抵抗,以震天雷、飞火枪等火药武器击退蒙古军的进攻。但当时汴京城中,河南北各地难民日益增多,粮食不足,加以入夏后瘟疫流行,死者达90余万人,外援又被蒙古军堵绝。1233年初,金哀宗出奔归德(今商丘),汴京降蒙。夏,金哀宗又逃到蔡州(今汝南),蒙古都元帅塔察儿率蒙古军及河北世侯史天泽、张柔所部汉军围之。南宋军进入金境,协助蒙古军攻城。1234年春,蔡州破,金哀宗自杀,金朝亡。
  自成吉思汗攻金以来,蒙古以直接抢掠为主要手段,还不懂得对汉人实行赋役剥削,因而也就没必要编籍占领区的户口。自蒙古占领金中都之后,开始逐渐改变攻金战争初期那种春去秋来、唯事抄掠的做法,所得城邑委任官员(主要是归降的当地土豪)管辖,让人民能继续从事生产,由当地官员自行征敛,向蒙古统治者交纳贡物和提供军需。窝阔台即位后,耶律楚材建议实行赋税制度,1230年,建立了燕京、宣德、西京、太原、平阳、真定、东平、北京、平州、济南等十路征收课税所,由耶律楚材总管其事。征税原则是以户计出赋调,但当时蒙古占领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汉族人民,或死于兵燹,或转徙沟壑,以致“四民无所占其籍”,户籍已散乱或亡佚不存,蒙古政府未掌握所占汉地的户口数,各地土豪归降时申报的属下民户数目多不实,且因战事变动很大,根本不能作为征税依据,所以最初当是将总额分配各路交纳。
  1233年,窝阔台遣宣差勘事官阿同葛括中州民户,得73万多户。这次括户很不准确,因为战乱中人民流散转徙,未着籍者很多,而且蒙、汉贵族、将领多俘掠人民为驱口,“往往寄留诸郡,几居天下之半”,严重侵害了国家的赋税。
  1234年灭金,占领河南地区,尽得中原州郡,全面编籍户口的条件具备了。1235年,窝阔台又派失吉忽秃忽为中州大断事官,总领括户事宜,自燕京(今北京)、顺天(今保定)等三十六路,得户87.3781万、口475.4975万。窝阔台规定:不管是蒙古或回回、汉人贵族将领,凡战争中掳掠的人口随主家居住服役者仍为其驱口,登记在主人户下,而寄留诸郡者则一律籍为编民。民户一律在现居州县入籍,僧、道、驿户、匠户分别登记,应属诸人的驱户也附在本使户下通行立籍。“敢隐实者诛、籍其家”。一些蒙、汉官员慑于严令,也不得不交出部分擅占的私奴,编入民籍。如北京七路兵马都元帅史天祥,即“纵其奴千余口,俾为民”。1236年6月,完成中原户口的全部编籍工作,大断事官忽秃忽奏上“得续户110余万”,史称“乙未籍户”。从“得续户”三字看,似乎不包括1233年阿同葛所籍73万户。但另据《圣武亲征录》记载,是年“籍到汉民(不包括蒙古贵族及其在家住坐的驱口)111万有奇”。 
  从乙未籍户反映出北方户口的减耗是严重的,在蒙古人占领下的原金人统治地区的110万余户人口,仅及金章宗年间(1207年)841.3164万户的13%。有些府州减耗的数字尤属惊人,如河东泽州(今山西晋城)由于1218年木华黎攻兵燹,乙未籍户仅得973户,只及金时5.9416万户的1/61。
  窝阔台将所籍中原民户分封给诸王、贵戚、勋臣。成吉思汗诸子:术赤平阳路4.1万多户;察合台太原路4.7万多户;窝阔台长子贵由分得大名路6.8万多户,次子阔端东平路4.8万多户;拖雷真定(今河北正定南)路8万多户,阔列坚河间路4.5万多户。成吉思汗诸弟:哈撒儿般阳(淄博市)路2.4万多户,合赤温子按赤台济南路5.5万多户,斡赤斤益都路6.2万多户,别里古台恩州(河北清河县)1.7万多户。诸公主及木华黎以下诸功臣也都分赐各地民户多少不等。此次分民共计76万多户,总称为投下户,分地遍及中原大部分地区。其余民户则统属国家。 按照蒙古制度,封主可以自治其分邑,自征其分民,这与中原汉地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耶律楚材建议:“若树置官吏,必自朝命;除恒赋外,不令擅自征敛”。遂命各投下只设分地达鲁花赤监临,由朝廷置官征赋,按其应得分额颁给(即五户丝)。但蒙古贵族“裂土分民”的传统制度观念十分顽固,总是把分地分民视为私产,不时遣使直接征赋,需索财物或签括投下民户为私属人口。
  1217年成吉思汗命太师国王木华黎统蒙、汉诸军征金,并统辖所占领的各地区,于是在汉地建立了军政府的统治。燕京行省都元帅石抹咸得不(石抹明安子)、北京都元帅吾也而、宣德元帅太傅耶律秃花、西京留守刘伯林、平滦(兴平)行省都元帅塔本等各路长官都归其统辖。随着占领区的扩大,又陆续任命了许多地方军民长官,大者辖城邑至数十,小者或仅一城、数村之地。窝阔台即位后,出于攻金战争的需要,立汉军三万户——刘黑马(刘伯林子)、萧札剌、史天泽,使分统诸路军;其它势力较大的地方武装头目,也由大汗授为千户。其后又增立严实、张柔、张荣等为万户,诸万户下属将校亦给以千户、百户职名。各地军民长官在向蒙古统治者履行纳质、从征和贡献义务的条件下,即可自治其境,兼领兵、民、钱谷,并世袭其职,专制一方,当时称他们为“世侯”。
  1234年,失吉忽秃忽担任中州断事官,主治汉民,以燕京为其治所,汉人称之为燕京行尚书省。自此,“燕京行尚书省”作为蒙古统治汉地的最高政府机构,统辖中原各地,户口、赋税、刑法诸事皆属之。1236年,各路、府、州、县遍置达鲁花赤,位在地方长官之上。但各地世侯的权力并没有削除。失吉忽秃忽主管中原汉地到1239年,1241年,窝阔台改命牙老瓦赤主汉民公事,为中州断事官(燕京行省长官)。
  1234年6月,南宋趁蒙古军北归之机收复河南地,占领了残破不堪的汴京、洛阳等城,结果遭到蒙古军的反击,大败而归。于是,蒙古开始了攻宋战争。1235年,窝阔台以皇子阔出、阔端分统东、西两路军侵入宋境。阔出与宗王口温不花、国王塔思、大将察罕、汉军万户张柔、史天泽率领东路蒙-汉军,取唐、邓、均三州,攻破枣阳、光化,掠襄樊、郢州等地。1236年,又攻掠光、随、郢、复、德安、荆门等州军,襄阳宋守臣游显降蒙。蒙古军进攻江陵,被宋军击退。次年,口温不花、察罕与张柔率军入淮西,破光、蕲等州,攻黄州、安丰均不克,损兵折将而归。1238年秋,察罕复率蒙-汉诸军猛攻庐州(合肥),遭到宋军的英勇抗击,损失将卒、兵械无数,退回。所占京西、湖北诸州军先后被南宋收复,被迫降蒙的襄阳军兵亦执游显反正。在东线,探马赤军元帅阿术鲁攻取金亡后被南宋收复的归德府及淮河以北诸州县;1241年,蔡罕率军取寿州,遂渡淮而南再攻安丰,被宋军击退。这样,宋、蒙东部边界基本上回复到原来的宋金旧界——淮河一线。
  阔端与宗王穆直等率西路诸军攻四川,1236年10月,蒙古诸军攻占成都。不久,阔端退回,南宋很快就收复了成都和被攻陷的各州县。1239年秋,达海率蒙古军入蜀,击溃万州宋军,顺流而下攻破夔州(奉节),后战败撤回。1241年秋,达海又率军攻蜀,攻取成都,四出抄掠,连破西川地区二十余城,“搜杀不遗,僵尸遍野”。
  中原汉地自窝阔台末年以来,差徭甚重,加上军马调发,使臣烦扰,官吏贪残,斡脱钱盘剥,民不能当,逃亡日多,乙未年的户籍又陷于混乱。蒙哥即位后,刘秉忠向受命分镇中原汉地的忽必烈建议,“宜比旧减半或三分去一,就见在之民以定差税,招逃者复业,再行定夺”。可见逃亡者已占原籍的1/3以上。为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兵源补充,1252年(壬子年)蒙哥下令对民户“从新再行抄数”。办法是:一,就各路、州、县见住民户(包括原籍及寄居逃户)登记入籍,原籍民户,已逃者削去;二,查核投下户数,禁诸投下不得擅招户计;三,按乙未年规定核实驱户,其寄留各地不在本使户下附籍者收为系官民户;四,包括乙未年未抄数之河南、陕西、辽东西等地区。抄数结果称壬子户籍,比乙未旧籍增加20多万户(其中河南、陕西、辽东西诸路占17万多户),则1252年实有人户130万。由于主持括户的燕京行尚书省工作马虎,抄数以后,户口争端层出不穷,逃亡、影占现象继续发生,因此,1255年再申严令。到1257年(丁巳年)又进行了一次户口编籍,称丁巳户籍。括户之后,又相继在宗亲贵族中进行了分土分民。拖雷家族受益最多,忽必烈除受京兆分地外复益以怀孟路1.1万多户,旭烈兀受彰德路2.5万多户,拖雷庶子末哥、拨绰也分别受五千、三千多户。此外,太祖诸斡耳朵、太宗诸子及一些千户都各得分民多寡不等。
  蒙哥原来的部署,是以忽必烈镇中原并统兵专征南宋,旭烈兀镇西城并统兵专征木剌夷、哈里发等国。派两个亲弟分别控制帝国的两翼,显然是为了确保全国权力掌握在拖雷家族手里,巩固其从窝阔台家族夺取来的汗位。忽必烈早已留心汉地事务,并在藩府中聚集了一批汉族谋士,受命后,即移驻于漠南金莲川之地(滦河上游原野),继续广招人才,访求治国之方,藩府谋士刘秉忠、姚枢等人向他报告“汉地不治”的严重情况和对宋战争的诸多失策,主要是“军将惟利剽杀”,以致南宋人不愿降附,而且造成沿边一带“城无居民,野皆榛莽”,使战争缺乏坚实的后方基地。忽必烈根据谋士们的建议,奏准设置了邢州安抚司、河南经略司,并在关中封地置陕西宣抚司,荐举名士及藩府侍臣任长、次官,惩办贪残官吏,约定法制,奖励农桑,均平赋税。河南地处对宋战争前沿,奏以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经略使,不令燕京断事官干预其事;命经略司于唐、邓、汝、蔡、颍诸州设立屯田以广积粮储,并修复襄阳、光化、均州等处城堡,充实边备,与宋襄樊防线对峙,为经久之计。
  1257年,蒙哥以幼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改派宗王塔察儿统领左翼进攻京湖、两淮;自统右翼军进攻四川。蒙哥于1258年蒙哥入蜀,1259年初,入合州,进围钓鱼城,连攻五个多月不克,损兵折将,7月,蒙哥病死,蒙古军撤围北还。塔察儿于1257年秋进攻樊城,不克。此后一年多,除四出抄掠外,一城未取。1258年11月,蒙哥被迫命忽必烈出来统率左翼军攻宋。1259年春,忽必烈欣然从开平南下,会诸王于邢州,接收兵权。7月,始至汝南,下令诸将毋妄杀、毋焚掠。8月,忽必烈渡淮而南,未遇重大抵抗,到达黄陂。9月初,忽必烈由阳逻堡附近强渡长江,进围鄂州,两月不克,军中乏食,病者十四五。11月,为了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撤围北还燕京。1260年4月中,忽必烈先发制人,在开平城即大汗位。
  忽必烈建国之始最早的新行政机构,是统辖中原汉地政事的燕京路宣慰司。燕京宣慰司所属的各路宣抚司则渐次创置,不久就进一步完善为十路宣抚司的建制。主持各路宣抚司的官员,大多是汉人(包括祖居中原的契丹人)出身的政治家,少数是汉化程度很高的色目人如廉希宪、赛典赤等。忽必烈升燕京宣慰司为燕京行中书省,王文统、赵璧并以中书省平章领行省事,它实际上承担了当时朝廷临时行政中枢的职能。
  忽必烈在漠南抢先即位,打乱了阿里不哥的预谋。阿里不哥只得匆匆于1260年夏季,在阿勒泰山,召集留守漠北份地的诸王宗戚,即大汗位。1260年秋,阿里不哥兵分两路,大举南下。东路军自和林逾漠南进,西路军由阿兰答儿统领,直指六盘山,接应从四川前线退屯该地的蒙哥攻宋主力。阿里不哥的左路军以宗王为帅,而且直接威胁汉地中心燕京,因此忽必烈亲自领军逆之。阿里不哥左路军战败,退出和林,逃到吉里吉思。忽必烈留移相哥镇漠北,自己逾漠南返。
  南指六盘山的西路军牵动川蜀关陕。原来早在廉希宪受命宣抚京兆、四川时,屯兵观望于六盘山的浑都海就企图联络阿里不哥遣往关中的刘太平、霍鲁怀及川蜀军中亲阿里不哥的将领发难。廉希宪捕杀刘太平、霍鲁怀,以处于弱势的秦巩世侯汪家的军队拒阻浑都海,虚张声势。浑都海中计,遂西渡河,趋甘州,关陕之危竟安然解脱。可是当阿兰答儿提兵与北归途中的浑都海会师之后,这支军队重又折返东向,并派人约结陇蜀诸将。两军兵锋初接,朝廷先失利,这时,忽必烈增派的援军赶到,复战西凉,阿兰答儿、浑都海被擒杀。关陇遂安。
  1264年春,阿里不哥被迫向忽必烈输诚,长达五年的汗位纠纷结束。
  李璮是汉地实力最强大的世侯,自其父以来统治山东东部达三十余年。他长期利用地处蒙宋之间的特殊位置和与蒙古皇族的特殊关系(娶塔察儿之妹为次妻),培植和扩展自家势力。乘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战争之机,李璮歼涟、海三城蒙古戍兵起义,献城于宋,随即攻克益都、济南。李璮起兵前满以为对蒙古不满的世侯军阀会响应他,结果却是应者寥寥。其实这些世侯投靠蒙古已久,相互间早已结成了俱荣俱损的利益关系;而忽必烈又与以前诸汗不同,颇得中原人心,并且依托汉地战胜了漠北阿里不哥势力,进一步把汉人世侯笼络到自己周围。他们既已在新政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又怎幺肯轻易冒险称叛?为求南宋支持,李璮起兵后立即献涟、海诸城于宋,表示归顺。宋将夏贵应李璮之请,由蒙宋边境向北推进,占领亳、滕、徐、宿、邳等州,另一支宋军约由海路绕过山东半岛,在滨州海滩登陆,克利津等县,转战至沧州。但是,北进宋军随即遭到蒙古军和汉军合力堵击,被迫节节南退。进至滨州、沧州等地的宋军亦因势单力薄难以有所作为。这样,困守济南的李璮所部五六万人陷入孤立,起义失败。
  李璮事件后,为“潜销诸侯之横”,忽必烈采取了一系列削弱世侯势力的措施:①、在各地实行兵民分治的制度,避免地方长官集军、民之权于一身。至是,诸路军民总管,正式转变为只理民政的官职即路总管。诸侯如真定史氏、保定张氏等,都一度被削去军权,保留的都是文职。②、1264年,罢各地管民官世袭,立迁转法,收世侯符节,易地为官;死后,其子孙按荫叙法授官而不再承袭父职。③、对一家有数人居于要职的汉地世侯,规定兵民之权不可聚于一门,诸侯总兵者,其子弟勿复任兵事。制下,史天泽子侄同日解兵符者十七人。④、立枢密院,以皇子真金兼判枢密事,统一调度侍卫亲军和各地的蒙古、汉军万户。由是确立了千户万户----统军司(分立于河南、山东)或元帅府(立于东西两川等地)----枢密院的指挥系统,把军权集中控制在中央政府的手中。
  1268年,忽必烈命阿术、宋降将刘整督军,攻襄樊。六年始克,阿术移军略淮东,游弋扬州城下。1274年,元廷调兵数十万,以伯颜、阿术、吕文焕行省荆湖,由江汉图宋;以合答、刘整、董文炳等行省淮西,驻扎正阳;以淮东地区地元军授大将察罕统一节度,配合攻宋,构成三路进兵态势,而以伯颜一军为主攻。
  伯颜绕过郢州(今湖北钟祥),复舟行汉水,抵达汉口。伯颜元军克阳逻堡(今汉阳东),南军士气瓦解,汉阳、鄂州、德安(今湖北安陆)相继投降。1275年3月,阿里海牙于洞庭湖口击溃宋高世杰军;4月,攻取江陵,荆湖北部州县多降。阿里海牙的这一胜利,完全解除了伯颜“上流一动,则鄂非我有”的后顾之忧。 伯颜与阿术自鄂州顺流而东,仍以吕文焕为前军。宋沿江将帅多为吕氏旧部、门生,每不战而降。1275年2月初,元军进至安庆,在这里与从正阳南下的董文炳会师,又进至池州(今安徽贵池)。贾似道与夏贵会师江上,复进至芜湖。伯颜自池州向东推进,与宋军遇于丁家洲。宋军溃败,伯颜军进至建康(今南京),不战而降镇江。11月,伯颜以阿术驻瓜洲绝扬州之援,余部分军三道发动总攻。元军强克常州后实行屠城,仅余妇女婴儿四百。1276年3月,伯颜占领临安。
  
  忽必烈在宪宗时期主管漠南汉地的近十年间,逐渐认识到在中原所实行的奴隶制统治方式,不仅给汉族带来沉重灾难和北方经济严重倒退,也使蒙古自身的统治陷于危机之中。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到各地督课农桑,并以能否招集流民还业作为对地方官升黜的依据;命地方官“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不得擅兴不急之役,妨夺农时”;“禁诸王、使臣、师旅敢有恃势扰民者,所在执以闻”;不得“纵畜牧损践桑稼”或“以民田为牧地”。
  忽必烈实行了以上一系列措施后,中统年间官方统计的户口数字迅速上升。1261年,天下户141.8499万,比1252年的130万户增加了11万余户。1262年,续增至天下户147.6146万。1263年,续增至天下户157.911万。
  至元年间,忽必烈继续进行了一些改革。1264年,诏新立条格,如“均赋役,招流移”,“勿擅科差役”,“恤鳏寡,劝农桑,验雨泽,平物价”等。并立迁转法,进一步将“户口增,田野辟”作为考课官吏五事中为首的两项标准。北部中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人口也有了增加。中书省的邢州(今河北邢台),宪宗时“才五七百户”,1265年增至“户3.051万”,并升为顺德路。平阳路(今山西临汾)1266年总管郑鼎“导汾水,溉民田千余顷”,后临汾一县就有1.5万户”。又甘肃行省中兴府(今银川),1264年经行省官郭守敬、董文用等修理废壅古渠,开垦水田,使“民归之者四、五万”。
  1264年,户158.8195万,较1253年增28万余户。1270年,达193.9449万户,《元史》称是年“赋民旧籍已有定额”。蒙古政权辖境大体与金相当。但其户数尚不及金章宗年间(1207年)841.3164万户的1/4,造成北部中国户口严重减耗的原因,主要是蒙古灭金战争中的大肆杀戮与逃徙其次是蒙古权贵势要对人口的大量控制与分割。
   1271年,蒙元为了保证赋役的征收,完成了对北方户口的全面清查,并根据所制定的《户口条画》,对良驱身伤的确定和各色户计的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是年,全国总户数达194.627万。1274年,增至户196.7898万。
  灭南宋统一全国后,1291年全国人口总计1343.0322万户、6049.1230万人,这是见于记载的元代口数的最高数字。元代前期户口一直徘徊在1300余万户上下,只及公元1200年前后南宋与金户数之和2071万余户的65%上下。没有象历代那样在国内局面稳定后经历一个人口的上升期,而是一开始即陷于停滞状态。
  虽然有元一代,最高集团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连绵不断,但元代中后期,以成宗到顺帝至正初,基本上还是处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时期。
  元世祖至元以后,历朝均未留下户口记录,只有《元史-地理志》一记有1330年户部钱粮户数1340.0699万。又《元史•地理志》记载全国有户1386.7219万、口5951.9727万。其所记不包括岭北及云南二行省。对照《元史》本纪,从1310年到1352年的42年间有关户口的零星记录,均较《元史•地理志》所记载的数字有明显的增长。
  (1)中书省——腹里地区(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人口的增长
  1310年,赐太师淇阳王月赤察儿清州民户1.7919万,清州属河间路。该路直辖六州六县,《地理志》记载全路计户7.9266万,平均约每州8800户,每县4400户。清州为下州,户数已增长一倍以上。
  1325年,“保定路饥,……雄州归信诸县大雨,河溢”,被灾者1.1650万户。保定路直辖八县七州,《地理志》记载有户7.5182万,平均每州6800户,每县3400户。雄州为下州,1325年仅受灾人户即增加几近三倍。
  1329年,“益都莒、密二州春水、夏旱蝗,饥民3.14万”。莒、密二州属益都路,该路直辖六县八州,《地理志》记载有户7.7164万,平均约每州7000户,每县3500户。1329年二州饥民数即逾3万,户数也增长一倍以上。
  1330年,“济宁路饥民4.49万”,《地理志》记载该路全部户数1.0545万户的4.26倍。同年,“汴梁、怀庆、彰德、大名、兴和、卫辉、顺德、归德及高唐、泰安、徐、邳、曹、冠等州饥民67.6万户”,为《地理志》记载各该府、路、州户口总和33.3万户的二倍。
  1331年,“发通州官粮赈檀、顺,昌平等处饥民九万余户”。檀、顺二州及昌平属大都路,该路直辖六县十州、二巡警院。《地理志》记载1270年抄籍数为14.7590户,平均每州约1.1万户,每县5000户。1331年户数为1270年的3.33倍。又同年,兴和路仅“鹰坊及蒙古民1.11万户”,即相当于《地理志》记载该路总户数8973户的123.7%。
  1333年六月“大霖雨、京畿水平地丈余,饥民40余万”。仅京畿所在的饥民即与《地理志》大都路全路40.1350万口相等。
  1337年,“遣使赈济南饥民9万户”,为《地理志》该路6.3289万户的1.42倍。1352年大名路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71.698万口。为《地理志》16.0369万口的4.47倍。
  以上中书省从1310年到1352年的42年间,见于记载的一些路、府、州人口增长的情况,虽不足以窥其全豹,但元代中、后期较《地理志》所载户口数,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要增加一倍。除去北方未列入统计的七路一府外,当有270万户以上。
  (2)辽阳、陕西、甘肃、河南原金朝统治地区人口的增长
  辽阳、陕西、甘肃行省原金朝统治地区的户口数字,《元史•地理志》均有缺载。辽阳行省六路二府中,有辽阳、大宁两路1252年户口数,有广宁府、沈阳、开元三路及合兰府1330年的钱粮户数,总计8.4765万户,46.1424万口。尚缺东宁路及咸平府户口数。1331年,曾赈辽阳行省“国王朵儿只等九部蒙古饥民3.362万”。时辽阳行省计有金复州、开元、肇州、胡里改等15万户所,蒙古部民当在5万户以上,全省估计人口不会少于15万户。
  陕西行省37路、府、州中,《地理志》仅记有奉元、延安二路及凤翔、巩昌二府1252年户口数;兴元路1290年抄籍数,计8.9839万户,76.9598万口。由于1231年拖雷攻破凤翔府后,大肆杀戮,以致关中“八州十三县户不满万”。21年后仍疮夷未复,人口稀少。1329年,“陕西诸路饥民123.4万口,诸县流民又数十万”,已倍于《地理志》的数字。而诸路、府中,凤翔府即有饥民4.7万户,为1252年该府人户2081户的22.59倍,中后期的增长幅度也就大了一些。以此推算,陕西全省盛时当不会少于50万户,250万人。
  甘肃行省七路二州中,仅有甘州、肃州二路1290年抄籍数2812户,3.2666万人,平均每户达11.62人。但1333年宁夏府路即曾赈恤“饥民5.3万人”。为前两路人数的1.62倍,甘肃人口增长幅度不及陕西,估计全省不会少于4万户,25万人。
  河南行省《地理志》所记汴梁、河南府二路及南阳府为1252年数,计4.0212万户,25.5011万口。由于1232年攻陷河南府时“无老幼悉命诛之”,汴京在被围期间,粮尽援绝,至人相食。1234年城陷后,大批居民被强迫北移,城内“荆棘遗骸,交午道路,止存民居千余家”。1252年,正是人口减耗特甚,稍事恢复以后的户口数。汝宁、归德(今商丘)二府3.0392万户,为1330年钱粮户,与中后期的实际户数比较接近。河南行省原金朝统治地区的汴梁等二路三府,盛时估计不少于20万户。
  以上原河南金朝故土部分及辽阳、陕西、甘肃行省,元代人口最盛时期,总计约有89万户左右。
  (3)河南、湖广、江浙、江西等原南宋统治地区人口的增长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原南宋统治地区,除四川行省外,遭受战争破坏较少。元时社会经济又在南宋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发展,南部中国的人口处于持续发展之中。《地理志》对南方各路、府、州人口的记载,多未系年,但数字均较为完备,大体上反映了元代人口发展的水平。
  河南行省南部,至1275、1276年元军南下时曾遭兵燹,“自扬州至中原七百余里无人烟,至1296年以后复盛”。《地理志》记载扬州路1290年抄籍数为24.9466万户,147.1194万口,以后当继续有所增加。西部中兴、峡州二路,安陆、沔阳二府及湖广行省的归州路,1330年,“饥民30万户有奇”,该五路、府仅饥民人数即较《地理志》记载的全部户口24.7896万户多20%。
  江浙行省《地理志》记载有户632.6423万,口2873.6947万,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5.6%及48.3%,其户口数字比较接近于实际。史载:1295年“升江南平阳等县为州,以户为差,户至四万、五万者为下州,五万至十万者为中州,凡为中州者二十八,下州者十五。”在该年所升43州中,有22州即半数在江浙行省,这正是人口繁衍的反映。《元史》卷三四《文宗纪》三记载:1330年,“广德、太平、集庆等路饥,凡数十万户”。按《地理志》记载该三路计34.7253万户。1102年,广德军、太平州及江宁府为21.5474万户。1393年,南直隶广德州、太平府及应天府为24.7472万户。
  四川行省九路三府中,《地理志》仅有成都、广元、顺庆、重庆、夔州五路及绍庆府1290年抄籍数。计9.8538万户,61.5772万口。由于战争的破坏,人口损失极为严重。但元朝中后期已处于迅速恢复与上升之中。如位于嘉定府路东南部的原南宋绍熙府故地(今荣县),元时襄、汉流民聚居于此,私开盐井“至数千户”。1338年“立绍熙府军民宣抚都总使司,……领六州、二十县、152镇。国初,以其地荒而废之;至是居民二十余万”。绍熙一府居民即达二十余万,全省人口数可以想见。
  以上河南原南宋故土部分及江浙、江西、湖广、四川行省,元代人口最盛时期倘均以较《地理志》数字增加20%计,则当有户1471万。
  全国除岭北、云南行省及宣政院辖地外,元代中后期户口盛时,根据以上推算,估计达1830万户,倘按《地理志》全国平均每户4.47口计,则为8180万人。
  元末顺帝至正后期,政治腐败、自然灾害严重,盗贼蜂起、民物凋耗,终于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战乱中人口急遽下降。
  
  元代官方的户口统计,除各路、府、州的户口记载颇多残阙外,并有不少户籍名色未列入户部的版籍之内。兹按其不同性质分述于下。
  (1).蒙古及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
  ① 岭北行省及中书省北部的蒙古部民
  在大漠南北,蒙古诸王、勋贵“份地”内所拥有的直属部众----蒙古部民,不在户部所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之内。因此,《元史•地理志》岭北行省,中书省的德宁、净州、泰宁、集宁、应昌、全宁、宁昌等七路及砂井总管府的户口均缺载。
  1307年,阿尔泰山以西的窝阔台汗国败亡,“诸部落降者百余万口”,多分属于岭北诸王位下。1308年“北来贫民86.8万”,后给钞“遣还”。又史载:郯王彻彻秃总兵岭北,“统军48万”。以上根据窝阔台汗国降民,北来贫民被遣还户数,并对照军户数,岭北行省人口当不会少于百万户。
  中书省北部七路一府各领一县,均系下路、下县。其中位于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的德宁路、净州路及矿井总管府为汪古部赵王封地,1329年 “赵王马扎罕部落旱,民5.54万口不能自存”;1331年,“赵王不鲁纳食邑沙、净、德宁等处蒙古部民1.6万户饥”。结合1323年“以泰宁县五千户封买奴为泰宁王”的记载,各路、府平均在五千户左右,七路一府约四万余户。
  ②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的人口
  程文海撰《元世祖平云南碑》记有初平云南时的户口数字。碑文云:“云南平,列为郡县,凡总府三十七,散府八,州六十,县五十,甸、部、寨六十一,见户128.7753万,分隶诸道,立行中书省于中庆(今昆明)以统之”。有学者认为数字过大,户当系口之误,即128万余口。但如细加稽考,并不尽然。1279年,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纳速剌丁“迁帅大理,以军抵金齿、蒲、骠、曲蜡、缅国,招安夷寨三百,籍户12.02万”。1289年,“金齿人塞完以其民20.1万户有奇来归。”,以上仅西南部土著民户即达32万余户。又1292年,金齿土官忽鲁马男阿鲁来入见,“言其地东南邻境未附者约二十万民,慕化愿附,请颁诏旨,……从之”,其数尚不在内。另云南邻近湖广省的普定路(今贵州安顺), 1290年初创时,招到“诸种蛮夷4.66万户”。金齿、普定均地处边陲,已有30余万户之众。以滇池、洱海为中心的云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要稠密得多,云南全省户数在百万以上是可信的。
  ③ “山泽溪洞之民”
  《元史•地理志》载:“南北之户总书于策者……而山泽溪洞之民不与焉”,位于湖广行省西南部、四川行省南部及陕西省西部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蛮夷长官安抚司、宣慰使司所统辖下的土著人户,均归有司管辖,未列入国家的版籍。如八番蛮夷官1294年,经核实新附“16.5万户”;1324年,又有“韦光正等及杨、黄五种人,以其户2.7万来附”。广西两江道宣慰司于1285年籍两江侬士贵等部户25万有奇归有司;1292年,斡罗思招附桑州(今贵州罗甸北)等峒“酋长三十一,所部民11.9326万户,诣阙贡献”。1338年元领新化等诸洞三百余处,洞民六万余户,分棣靖州,立叙南、横江巡检司,其户数超过《地理志》记载靖州路编户2.6594万户一倍以上。根据以上不完全的记载,可以推论湖广及四川、陕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版籍以外的“山泽溪洞之民”,当不少于百万户。
  ④ 宣政院辖地人口
  元代西藏地区直属宣政院管辖,《元史•地理志》没有其户口数字。据《多桑蒙古史》记载,1254年左右“兀良合台既平大理,遂入土番(蕃),其酋惧而出降,土番有民30万户”。
  以上可见,蒙古及其它少数民族地区,未列入国家版籍的人口,约在360万户以上。
  (2). 蒙古诸王、贵族、军将的私属人口
  ① 驱口
  驱口指战争中“被俘获驱使之人”,也有因罪籍没或因债务、饥荒而卖身为驱者。驱口附籍于其所属主人使长的户下,其所生子孙非经放良或赎买永为奴婢。
  窝阔台灭金后,“诸王大臣及诸将校所得驱口往往寄留诸郡,几居天下之半”。时北方有户110余万,居半当达50余万。灭南宋后,“江南新附,诸将市功,且利俘获,往往滥及无辜;或强籍新民以为奴隶(驱口)”。时宫廷和官府占有大批驱口,贵族、官僚亦占有大量驱口,如: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拥有驱口七千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伯佑家有奴婢三千人。又色目人在江淮以南地面,“将南人男女,以转房乞养为名”,贱价“诱致收养”,再到以北,“货卖作驱”,“不一二年,良人半为他人之驱矣”。
  元代驱口确数已无考,当时驱口曾不断诏释“籍为编民”,但又不断得到补充,假定始终保持在1236年灭金后的水平上,则在五十万户左右。
  ②投下户
  蒙古国时期诸王、贵族、军将把从汉地所俘虏的人户作为私属就地安置,进行农业或手工业劳作,派官员管领,称为投下户。不属州县,不“系官当差”。窝阔台起,每在籍户后,实行分民,把所籍的中原民户分赐诸王、贵戚、斡耳朵和军将作为投下户,至泰定年间止,计分民280余万户,除政府封授外,有些军、民、站户为逃避繁重徭役,不少前来投附投下主。元中央政府为与投下主争夺劳动人手,曾屡申投下主不得擅招民户的禁令。
  ③怯怜口
  元朝皇室、诸王、贵族通过虏获、分封、招收、影占等途径而占有的私属人户,称为“怯怜口”。他们专为领主服役,成为不直接接受国家控制的户籍名色之一。怯怜口多来源于放良、析居和还俗僧道,也有因不堪科差军役沉重负担而投奔诸王投下的民户和军户。各斡耳朵和投下均设置有怯怜口人匠总管府或提举司进行管理。皇室、诸王、贵族拥有的怯怜口估计在五万户左右。
  ④打捕鹰房人户
  “元制自御位及诸王,皆有昔宝赤,盖鹰人也”,称为“打捕鹰房人户”。其来源“多取析居、放良及漏籍孛兰奚、还俗僧道,与凡旷役无赖者,及招收亡宋旧役等户为之”。太宗时“抄籍分属御位下及诸王公主附马各投下”。及世祖时“行尚书省尝复位其籍,厥后永为定制焉”。元时御位下打捕鹰房官统辖打捕鹰房户1374户,诸王位下管领打捕鹰房户981户。天下州县所设猎户3.8649万户,总计打捕鹰房人户达4.1004万户。
  以上蒙古诸王、贵族、军将的私属人口总计约在340万户左右。
  (3).独立于州县以外的诸色户计
  ①军户
  元代军户是归枢密院管辖的,它包括蒙古人户中专服军役的蒙古军户和探马赤军户,由万户、千户中设立的奥鲁官管理;在原金朝统治区签发出军的汉军户、由路、府、州、县的长次官兼任的奥鲁官管理;灭南宋后收集南宋军队的新附军户,则由管军官管理。为保持军户的稳定性,“天下既平,尝为军者,定入尺籍伍符,不可更易”。所有军户必须出成年男子到军队服役,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世代相袭。“其名数,则有宪宗二年之籍、世祖至元八年之籍、十一年之籍,而所附军有二十七年之籍。”
  元代“以兵籍系军机重务,汉人不阅其数。虽枢密近臣职专军旅者,惟长官一二人知之。故有国百年,而内外兵数之多寡,人莫有知之者”。蒙古军户及探马赤军户数字不详,属路、府、州、县的汉军军户,据《元史•世祖纪一》及《元史•兵志•兵制》的记载,忽必烈一代1274年止,先后签发汉军即逾20万人,加上太宗、宪宗列朝所签总数当在30万人以上。按一军一户计,汉军军户亦在30万户以上。1274年,北方计有196万余户。军户占全国户数的六分之一强。
  ②站户
  元朝为了“通达边情,布宣政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站赤系统,由政府签发部分人户专门承担站役,称为“站户”,归通政院掌管,州、县官不得干预。据《元史•兵志》统计,全国共有站赤1400处,加上岭北行省及宣政院辖地,当在1500处以上。每处站赤站户平均以200户计,站户总数当在30余万户。
  ③民屯户
  元代民屯的设立是为了供应军糈,具有浓厚的军事性质,其组织也几乎全部实行军事化,归司农寺掌管。民屯的来源,有来自征发的民丁,遣戍的囚徒,搜括的逃户及漏籍户,还俗的僧道和招募的贫民等。据《元史-兵志》三“屯田”记载,元时计有民屯户10.8281万户。
  ④匠户
  元代“匠户”另有匠籍,直接置于所服役的官府手工业局、院管辖之下,世代相承,非经放免,不得脱籍。元政府在法律上明文规定:“诸匠户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黹绣,其辄敢拘刷者,禁之”。其来源有战争中的虏获,有接受自金代官工业局的原有工匠;更多的是自民间签发而来。如1236年,括中原民匠,“得72万户”,其中工匠即不在少数;1276年,“籍江南民为工匠凡30万户”,经拣选后留下10余万户;1279年,工部又“籍人匠42万,立局院七十余所,每岁定造币缟弓矢甲胄等物”;1287年,复再“括江南诸路匠户”。
  以上只是系官局、院的匠户,其总数已不可考,估计当在50万户以上。其它受军队管辖的“军匠”及隶属于诸贵族王公的“投下匠户”尚不在内。
  ⑤释、道、儒户
  元朝统治者崇信释、道二教,寺院经济空前发展。1291年,“宣政院上天下寺宇4.2318万区,僧尼21.3148万人”。由于寺院享有豁免赋役特权,1297年,“富户规避差税冒为僧道”者极多。1299年,中书省臣言:“江南诸寺佃户五十余万,本皆编民,自杨总摄冒入寺籍”。政府又公开将民户拨赐寺观为永业户。如1321年,“割常州、宜兴民四万户”隶承徽寺;1331年,以部民2.4万余户隶“大昭孝寺为永业户”等。1347年,“拨山东地土十6.2万余顷属大承天护圣寺”。这些土地上的原有佃农,也就一并成为该寺的永业户。
  儒人在元代亦被视为一种宗教职业者,与释、道并列为“三教”。同经“考汰三教”后而得儒籍,并“世守其业”,享有与各色宗教户计类似的赋役蠲免权。1276年,曾差官试验,分拣原金人统治地区诸路原籍儒户,合格者3890户。是为元代北方定籍的儒户数。灭宋后,则根据地方攒报,凡旧宋的登科、发解,真才硕学,名卿士大夫,皆可入儒籍。并以1290年江南户籍为准,定籍为南方的儒户,其数失载。据《庙学典礼》卷三记载:“浙东道抄数南北人户约计114万,儒户止有8724户,较之分数,百不及一”。儒户约占总户数的0.76%。
  释、道、儒户包括寺观佃户,其总数估计不会少于百万。
  ⑥游食者
  指为规避赋役而逃亡异乡的流民。至元中后期,由于忽必烈的嗜利、黩武,先后利用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专理财政,“百色检敛”,迫使大批农民“远徙他所”。1283年,崔或上疏云:“内地百姓流移江南避赋役者,已十五万户”。1291年,户部在上天下户数时,于各路、府、州户口之外,另有游食者42.9118万。其它因游徙不定,未列入政府统计的游食者,人数还是不少的。
  以上独立于州县以外的诸色户计,约235万户左右。
  总之,上述三类不在户部版籍之内的人口,按以上推论,总数达935万户,倘按《地理志》全国每户平均4.47口计,则有4179万口,元代中后期盛时户部版籍经推算估计达1830万户、8180万口。两者通计,则元代盛时有户2765万、口1.2359亿。
  在估算元代人口时,还须注意到户部在籍人户与诸色户计之间人口的转移、变换与流动等因素。蒙古军户、探马赤军户来自本不在户部版籍的蒙古部民,而汉军则常签自原金人统治地区新籍民户。如1236年,“于断事官忽都虎新籍民户37.2972万人数内,每二十丁起军一名”。元政府分拨给诸王、贵戚、功臣的投下户,又多在政府“籍户”的数字之内,而在籍的民户与军、站户又常因逃避繁重的徭役而投奔投下主,充当投下户或怯怜口。至于驱口,则始终处于政府不断诏释为民与蒙古贵族不断掠民为驱的变动之中。元代后期,军户逃亡现象严重。1345年,令罢奥鲁,军户制已完全破坏。站户也因“诸衙门给驿泛滥”而“屡签屡亡”,终使站赤制度废弛,站户人数大为减少。匠户也有放免为民,如1290年“放保定工匠楚通等341户为民”;或令弃工屯田者,如1288年,忽撒马丁“督斡端、可失合儿工匠1050户屯田”等。以上不免要发生重复计算户口的问题。
  元代人口逃亡的现象很严重,如1241年,忽都虎等元籍诸路民户100.4656万户,逃户即达28.0746万户,占全部人户的28%。察合台后王封地又未列入以上户口统计的范围之内。综合平衡以上各种因素,元代盛时2765万户、1.2359亿口的估算数字,还是比较接近于实际的。
  
举报 | 回复 楼主:centralplain 时间:2006-08-03 13:54:05   3、明清时期
  入宋以来到明初,女真灭宋、蒙古灭金、红巾起义、蒙古诸将内战、燕王夺帝,华北平原经数百年战乱,人口大量亡徙。祸不单行,1350年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陷入一场空前的瘟疫(鼠疫)之中,华北平原人口进一步损失;金元时期,山西因有太行山为屏障,受战火破坏相对较少,经济文化一直延续北宋承平年间的发展势头,虽然比不上江南,但却是北方首屈一指的,如金朝全国共设10个考区,山西就占了3个。1381年,河南土著人口是189.1万人,河北土著人口是189.3万人,而山西土著人口却达403.045万口。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万人,移民山东121万人,移民河北41万人。
  据曹树基研究,河北省移民后的人口比例:永平府(治所今卢龙)的土著只占38.55%,河间府的土著占48.6%,广平府(治所今永年县)和大名府土著占48%。
  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河南省移民后的人口比例:彰德府的土著占71.8%,卫辉府、怀庆府、开封府的土著占50%,河南府的土著占79.1%,南阳府的土著占44.6%,汝宁府(治所今汝南县,汝宁府比现在驻马店的管辖范围大)的土著占 76%。
  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山东省移民后的人口比例:东昌府土著(今聊城)占18.5%,兖州西部土著占30.8%,兖州东部土著占85.8%,济南府的土著占67.5%(移民以山西、河北为主),青州南部土著占69.4%(移民以山西、江苏为主),青州北部土著占 74.4%(移民以河北为主),莱州府土著占84%,登州府土著占71.2%。
  北京城1368年有80万,徐达进北京时只剩下1.2万人,于是朱元璋将移民迁入北京,据曹树基研究,移民后北平府土著比例只占9.8%。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又把华北推向战火之中。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从南京移民北京87.5万人,从山西移民顺天府39.5万人。
  我们这里重点谈一下山西人,因为山西南部人是华北平原大部分汉人的祖先。山西南部自古与洛阳一起并列为华夏族的核心。汉末,南匈奴被曹操分成五部,左部居今汾阳,右部居今祁县东南,南部居今隰县,北部居今忻州,中部居今文水。西晋时,塞外匈奴大量内迁,总数在30万以上。羯族随匈奴迁入山西,集中于上党的武乡(今榆社北),后被冉闵灭族。鲜卑族集中于代县、大同。这些内迁胡人都不在山西南部的中原文化区。五胡乱华时期,匈奴刘渊建都于平阳,亡国后山西的匈奴人被残杀、逃亡、被强迁往他乡,没有人留在山西。北魏时期,大量高车、库莫奚人迁入大同。但是迁入大同的人后来基本上都迁入了洛阳(108万 汉胡混合人)。元朝时期,从黄河以南迁入大量移民到山西。大量蒙古人迁移到大同和朔州。由此可见,明初大移民中的山西南部人,他们是纯正的华夏贵胄,非胡汉杂种。
  
  除了将山西人移民华北平原外,明初政府还在其它地区实行移民措施,如将江南人北徒淮域,西徙云贵;迁北平、山后(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以北地区)民散居北边诸卫,以为军籍等等。以后社会相对稳定,明政府又鼓励人民从狭乡迁往宽乡,经过自然的调整,到了万历初年,南北人口的分布渐趋均匀。今以1578年的记载为例:①北五省:北直隶(今冀、京、津)、晋、鲁、豫、陕(今陕甘二省)的人口为2500万。②中五省:南直隶(今苏、皖、沪)、浙江、江西、湖广(今两湖)、四川的人口为2900万。③南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人口为670万。各地人口分布比较均匀,这是因为南方可耕种的平原毕竟较少,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进行自我调整。
  明清时期平原地区基本开发完毕。失去土地的农民为谋生计往往奔向人口相对稀少、尚待开发的地区。这就决定明清两代人口迁徙大致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向海外移民。临海的粤、闽等地因山多田少、人稠地(平原)狭,多出海谋生。以去台湾和东南亚各岛屿为最多。鸦片战争以后,广东人口大量外流。据调查,从1850年到19世纪末,仅台山一县移居海外的就有20万人。二是向山区进发。明代自宣德至成化年间,从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各省逃流亡的农民迁徙至豫、鄂交界的荆、襄地区的大约有一二百万人,以后又向秦岭、大巴山区迁徙。清代嘉庆年间川、陕、鄂、豫、甘5省白莲教起义,就是各地迁往这五省交界山区的流民大起义。东南地区的无田农民多向闽浙皖南山区进发,湖南流民的目标是湘西山区,而闽、粤流民甚至迁往荒岭僻壤的赣南山区。由于明代后期玉米、甘薯的传入,使大批流民进入山区成为可能。三是向边区迁徙。清代幅员辽阔,边疆地区人口稀少,为内地流民迁徙提供了条件。东北长白山区被满族定为封禁区,但仍不断有人趋辽东半岛以至松花江流域,以资谋生。河北、山西人由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喜峰口等处进入草原;晋陕垦荒者则去呼和浩特耕种。陇东贫民多进入银川平原。陕甘人移居新疆的也不少。光绪年间为平定阿古柏政权而进入新疆的湘军,就在哈密、巴里坤等地进行屯田。
  
  说南北朝时有民族的融合倒还说的过去,因为虽然在民族仇杀中羯、匈奴、氐、羌整个民族在中国被杀绝了,但是鲜卑族的的确确融进了汉族。但是在宋元时代,胡汉矛盾比抗日时期的中日矛盾要尖锐十倍,纯粹是民族间的一场血腥大屠杀,根本没有民族融合的条件。虽然胡人在战争初期取得主动,但是由于胡人意志的退化,胡汉人口对比的悬殊,胡人政权最终灭亡,并且在灭亡后遭到了汉民族报复性的血腥大屠杀,留在中国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杀。
  满族是金政权进入中原后留在东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后代,到了本世纪,基本上汉化,但在户口上仍不被承认为汉族,满人的血液没有融进汉族。 另外,元朝进入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的后代今天在户口本上分别属于蒙古族和回族,虽然他们都汉化了,但因为血缘不纯问题仍不属于汉族。 相对人口总数庞大的汉民族,在汉朝以后,异族混入了今天汉族的成分要远远多于汉族混入异族的成分。
  
  4、汉族技术的西传
  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人类诸多发明远不如三大发明那幺显着,这三大发明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这三大发明都起源于汉人。 
  雕版印刷是一种把要印的书的每页分别刻在每块木板上的印刷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刷的汉族佛教经文。 活字印刷也是汉人最早发明的,1041年,普通艺人毕升制作了用泥土焙烧而成的活字。以后几个世纪中,汉人用木头和各种金属活字代替了泥土活字。这些发明由中国传到中东,再从中东传入欧洲。 早在唐朝,汉人就用火药制造烟火。1120年,汉人发明了一种武器“突火枪”,它用一根粗毛竹筒塞满火药制作而成,这就是金属管枪的前身。 公元前240年,汉人书籍最早明确提到了磁铁。但以后几个世纪中,指南针仅用于泥土占卜者的巫术活动。1125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学会使用这种仪器,并将其传入欧洲。 
  除这三大发明外,汉人传给欧亚大陆各邻邦的东西还很多。105年,中国人发明了造纸,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先决条件。751年,被帯到撒马尔罕的中国战俘,将造纸术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将它传入叙利亚、埃及、摩洛哥。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法国和欧洲其它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传遍整个欧亚大陆、具有深远影响的其它汉人发明是船尾舵、马蹬和胸带挽具等。船尾舵于1180年与指南针同时传入欧洲;马蹬使中世纪欧洲穿戴沉重的铠甲的封建骑士得以产生;胸带挽具与过去的颈环挽具不同,是套在马身上,使马能全力拉东西而不会被勒死。 最后,汉人栽培了许多水果和植物,它们由阿拉伯人传遍欧亚大陆。这些水果和植物包括菊花、山茶花、杜鹃花、茶香玫瑰、翠菊、柠檬、桔子等。 
  三大发明虽然都起源于汉人。然而,这三大发明对汉人并没什幺作用,相反,却在西方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华夏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决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于是,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方言区域自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一时的远航外,并不象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汉人只有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却没有科学精神;西方人却将科学精神应用于‘技术’不发达的手工业,居然将之跃升为为现代工业文明,将汉人甩在后面。科学精神在古希腊中后期已几乎完全形成,西方近代科学产生的几大重要因素是:
  首先是中世纪作为教条主义的亚里士多德体系,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十分庞大的科学哲学体系,当然他的体系并非严谨的科学理论,而更多的是哲学家的领悟。众所周知,他的很多观点都是错误的,但重要的不是他的观点的错误,而是他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试想如果根本没有人提出问题,那就不会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问题一经提出,如果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解决的人会很多,虽然很多人可能给出错误的答案,但最终会有人给出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的作用正在此,他的庞大的科学哲学体系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问题体系,他给出的答案许多都是错误的,但只要有人纠正了他的错误,这个体系就会变成一个十分严谨的有价值的正确体系,牛顿的体系其实就是对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的纠正,但体系本身是一致的。一些人常说中国古代存在发达的科学,但问题在于中国有谁象亚里士多德那样鲜明的提出了这个观点----“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力的持续作用,它将静止下来”。我们都是将这个观点当作非常明显的事实来看的,而非象亚里士多德那样上升为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永远不会出现类似伽利略、牛顿这样的纠正这一错误的学者,所以我们永远得不出牛顿的科学体系----最基本的科学体系,所以我们永远无法自发产生科学这一花朵,从而也无法将手工业发展为工业。中国没有从农业文明阶段进入工业文明阶段的根本原因就是如此。 其次是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以说是哲学家对自然现象的领悟,而非象伽利略那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实验和研究得出的结论。这是他的很多观点都是错误的根本原因。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的作用就是排除一些外界干扰因素,而专注于特定的研究对象,从而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是纠正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正确方法。
  最后是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体系。与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的几何知识相比,更重要的不是这些知识本身,而是她提供的方法----公理体系,用从公理中推出定理、再推出各种推论、结论的方法来构建严谨、正确的体系,从而保障各知识的关联性和正确性。至从欧几里德几何学建立之日起,西方学者一直将她当作楷模,他们希望一切知识和学科都能象欧几里德几何学那样建立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公理的基础之上,然后通过严谨的推理得出正确的命题、结论。亚里士多德虽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科学哲学体系,但是这个体系不具有严谨性,各观点之间不具有严谨的论证性。这种体系还是属于哲学家的领悟体系,而非科学家的论证体系。如果说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是纠正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那幺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体系则是保障体系本身的严谨性的方法。正是这两点完全解决了亚里士多德科学哲学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了正确的体系--牛顿科学体系。牛顿科学体系首先是以运用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得出的牛顿三定律,然后通过推论推出各定理、结论,从而构建的庞大科学体系。牛顿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体系》中是完全仿照欧几里德的公理体系写的。
  
  
  八、南方汉族的形成过程
  
  1.北方汉族取代南朝百越南蛮的主体民族地位
  在秦岭淮河和北南文化线(通州县东-南通市东-长江-靖江县北-长江-镇江市东-丹阳县西-金坛县西-溧阳县西-溧水县南-高淳县北-安徽省黄池-方村-峨桥-钟仓北-铜陵县西南-铜陵市东-大通-马牙桥-高坦-牌楼-瓦垅-长江-莲洲-石牌-二桥-怀宁东-金拱-唐湾-主簿-鹞落坪-湖北安徽省界-黄湖官湖龙感湖南岸-望江县南-华阳-香口-马垱-彭泽-湖口-九江市东-九江县-范家铺-湖北江西省界-武穴南岸-长江-黄石-大冶北-梁子湖-渡普西-长江南-白螺-洪湖西岸-潜江南-江陵-秦市南-调弦口-石首-黄山头东南-湖南省官垱-安乡县西保和堤-澧水-益阳西北军山铺-官庄-七甲坪-松柏-里耶-湖南省界-尧市-江口北-花桥北-龙头庵-小横垡西-新建-中方-楠木坪-漠滨-湖南贵州省界-广坪西-响水坝-靖州县-溪口-广西省堂坊-百里村南-安和南-灌江源头-黄关-湖南广西省界-清江桥-渡水-高木塘-塘田市-花桥-高溪市-大忠桥-阳明山-金陵-欧阳海-郴州苏仙区-上渡西-大源-栗源南-湖南广东省界-莽山西-连州县-连南县-连山县北永和-大宁-桂岭-里松-贺州北-望高-钟山北-牛庙-沙田西-步头西-黄姚-昭平县-文圩-头排-罗秀-黄茆-东乡-桂平西山-石龙-古樟-石牙-武宣-黔江-大湾-龙岩-迁江-加方-古零-仙湖-甘圩-丁当-坡造-海城-朔良-永乐-阳圩-坡洪-印茶-南圩-那桐-中东-屏山-全茗-大新-新和-雷平-那岭-硕龙)之间,自秦汉以来都有大量汉族移民。
  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西晋永嘉元年至南朝宋泰始二年的150年里,这次移民高潮形成了三大支流。其一为“秦雍流人”(陕西甘肃以及山西一部分)到达的地点是洞庭湖流域;其二为“司豫流人”(河南以及河北的一部分),到达的地点是鄱阳湖流域;其三为“青徐流人”(山东以及江苏安徽一部分),其到达的目的地是太湖流域。 这次移民使北方方言与南方方言的分野超过秦岭淮河一线并成为吴、湘两大系南方汉族的基本源流。南迁的流民计90万,约占刘宋人口的1/6。(实际数目大于此,因为当时部分士族为逃避赋税还隐瞒了部分人口。当时南迁汉族以身强力壮、勇于拓荒的男性农民为主,很多女性在迁移的途中由于体弱多病而死于遥远的路途之中。此外,历史上的南方多为边远蛮夷之地,各朝代多于此驻军屯田,这对所在地的性别和基因构成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中苏皖二省就占移民总数将近一半,江苏有些区段呈高度集中状态,今南京以东至镇江一带北方侨民甚至比当地土著居民还要多。由于迁徙时间集中,侨寓地区集中,侨居方式又多是聚族而居,因此北方方言必然要对土著方言发生冲击。一方面使宁镇以西北地区奠定了江淮官话的最初基础,另一方面,又使镇江以东原有的吴方言受到影响,失去一些原有的特征。 楚人在战国时期半华夏化,自大量中原移民到达湖北,汉族移民数量开始超过当地楚人数量,江北楚人彻底汉化,湖北地区开始操一种汉语方言,这是西南官话的雏形。
  第二次大移民发生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在太湖流域,人口也有显着增加,吴县移民可能占到全县户口的1/3。人口的增加还引起政区的增置,分润州(今镇江)置升州(今南京)、又分宣州置池州。在江西,移民数量也很大。赣东北的饶州户数净增四倍之多、洪州增三分之二、吉州增五分之一。由襄州沿汉水南下经郢、复至鄂,诸州户口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连移民路线都斑斑可考。这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在洞庭湖地区,奠定了西南官话的基础。 到达江湘者,则产生了新湘语的萌芽。 江西北中部则出现赣客语的共同源头,将吴语区与湘语区隔开来。唐末黄巢起义使部分人移入闽赣山区,为客方言的产生准备条件。
  第三次大移民发生在北宋靖康之难至蒙古入主中原之时,其中最重要的是靖康元年(1126年)至绍兴十二年(1142)间的移民。移民总人数500万,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汉民族南迁。 今东南各省,甚至远至福建、广东都有北方移民,其中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苏南浙江一带,更加密集的移民区则是从苏州至宁波一带,当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里。这样集中的移民对语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杭州与苏州都一度出现杭音与北音,苏音与北音对立并存现象。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化,苏州的北音已经消融,但杭州的北音因移民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顽强保留到今天,故杭州城里从明朝至今一直是吴方言区里的一个特殊的方言岛。 因此次移民散布面比前两次要宽,除苏南浙北以外,对各地方言特征的影响不如前两次深刻。但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客家方言的逐渐形成。闽西、赣南的移民部分更迁往粤东北地区,于是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因为与北方方言隔离开来,成为客方言形成的良好地理环境,并在日后使梅县成为客方言的中心。 第三次大移民还造成西南官话向广西的传播。
  元代以后,自北而南的大规模移民活动不再出现。东西向移民最重要有以下两桩: 江西向湖南移民从五代开始直到明清之际,持续七八百年之久,使湖南原有的湘语发生质的变化,由近而远带上程度不同的赣语特征而湘东地区可以算作赣语范围。 福建向广东、海南移民大致也从五代开始。福建山多田少,在中唐以后又接受大量北方移民,如闽南的泉州元和时期比天宝年间户口多出50%,因此人口过饱和现象很快突现,向广东移民不可避免。首先向邻近的潮汕地区迁移,而后向西扩散,越过珠江三角洲(因为这里早已由操粤方言的汉人所开发),进入粤西南沿海地带到雷州半岛,再到海南岛。也有直接来到海南的,那往往是经商失败的闽人。在两宋之际与宋末金、元相逼之时,更是大量涌来。从地方志和族谱记载来看,福建移民的原籍多是兴化(今莆田、仙游)、泉州、漳州人,他们将莆仙方言与闽南方言散布在海南岛和广东省两端的近海地带,并在珠江三角洲留下了一些闽方言岛。
  
  历经汉、三国、南朝、唐宋1500年的汉族中央政权统治,楚汉战争、黄巾之乱、靖康之难时期,又有大量北方汉族移入,巴蜀人与汉人逐渐融合,开始操汉语族蜀语支。南北朝时期,几十万僚人(百越)入蜀,融入汉族,所以很多四川人身高比较矮概与此有关。宋蒙巴蜀地区的酷烈攻防战持续了50多年,四川人口相对于南宋锐减了80%以上,剩下不到100万人。元末四川人口恢复到200万人,随州人明玉珍率20万湖北人进入四川,与元军大战10多年,川人(不含明部)剩下不足70万人。洪武年间,以麻城为代表的湖北人大量迁入四川。明末清初,四川的兵燹战乱连续长达三十多年,如张献忠、明、清、三藩等,川人不足60万人,于是“湖广填四川”出现了,四川的外地移民占了总人口的80%。所以四川话就是湖北话为主、涵合当地土著的蜀语支语言而形成的,属于西南官话。
  元、明两代及清初接连不断向云南、贵州地区派去大量军队,实行屯田制度。包括随军家属,四百年内,移入云贵地区的人口达百万之多。清代中期,在四川人口逐渐增加以后,又有大批移民在政府鼓励下迁到云贵地区。两次移民使云贵地区的汉语方言纳入西南官话的体系中,但与四川湖北方言又不尽一致,某些地方带有江淮官话的特征。
  
  在秦岭淮河和北南文化线之间的汉族血统有90%,这里的汉族无疑属于北方远东人种。
  于越国被半华夏化的楚国灭掉后,越人南溃,湖北楚蛮涌入吴越地区;后来由于北方战乱而南逃上海-苏南一带的中原汉族人逐渐增多,超过了当地吴越;湖南是汉族与大量江南楚蛮(长沙蛮,苗瑶畲族祖先)杂居;江西则是北宋汉族与江南楚蛮、山越等百越杂居。 由于江浙、湖南、江西的汉族人是北方远东人种与南亚人种的混血,所以属于南方远东人种,而这里未汉化的百越后裔(苗瑶畲族)则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被藏缅化的百越(彝族)也属于南方远东人种;日本的“底脯”成分是50%的通古斯族和50%的百越南岛族,属于南方远东人种。
  
  
举报 | 回复 楼主:centralplain 时间:2006-08-03 13:55:06   2.百越的汉化
  虽然三苗被夏朝打败退出中原,但百越人还广泛地占领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方,百越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一直到东晋,广大的中国南方还都是百越语言的天下,汉族在这里绝对是少数民族。古越人使用铜剑、铜鼓,擅长造船操舟,奉龙蛇为图腾,剪发文身、错臂左衽,有打牙习俗。五胡乱华、大批汉族南下,初步改变了中国南方以百越为主体民族的种族状况。古越语是一种胶着语,它不像汉语那样一字一音,而是合多音胶着而成,百越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
  
  楚民族血统上是华夏、藏缅、苗瑶的融合(湖北)或者就是苗瑶(湖南、江西),灭吴越后东楚民族血统上则是楚民族与百越的融合。楚人尊凤,其次崇拜龙。楚语是一种汉语、藏缅语、苗瑶语的融合,楚国文字采用稍加改造的中原汉字。后来随着与中原交往的加深,楚民族逐渐华夏化,楚语逐渐演化为今日湘语、吴语,楚语与江淮汉语融合形成赣语。
  扬越顾名思义扬水(发源于荆州东流于潜江入汉水)东南的百越,可能属于三苗后裔苗瑶族,他们广泛分布在今湖南省江西省全境、湖北省东部。其中今鄂州市的鄂国、今江西余干县的干国最为著名。全部扬越地区最后都被楚国征服,但他们的语言苗瑶语仍然于独立于楚语。但随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原地区的扬越人逐渐被楚人同化。退居山区的扬越人号称山越,后来被吴国孙权征服,逐渐汉化。
  濮人属于百越一支,居住在江汉平原西部,参加过武王伐纣,一直到周朝势力都压过楚国。公元前700年被楚国灭亡,一部分逃到广西,称西瓯、骆越,一部分逃到贵州云南,称僚。
  庸人属于藏缅语系,居住在今竹山县,也参加过武王伐纣,前611年被楚国种族灭绝。卢戎属于藏缅语系,居住在今南漳县、宜城县,也参加过武王伐纣,前690年被楚国灭亡,逐渐融于楚民族之中。
  盘瓠蛮居住在今湖南中西部,后来分散演化为长沙蛮、武陵蛮、五溪蛮、傒。
  长沙蛮武陵蛮又逐渐散居演化为苗瑶畲三族,畲族居于福建、广东东部,瑶族居于湖南、广西东部、广东北部,苗族居于湘西与贵州等地。 唐王朝于福建畲族地区设置漳州、汀州。 宋代瑶族有几大聚居区:一是现湖南省中部的梅山地区,宋朝派章惇开梅山,瑶族有的向湘南及广西等地迁徒,有的就留在当地逐渐被同化于汉族之中;另一个在今湖南南部、广西广东北部山区。从1045—1047年经多次战斗,瑶族接受朝廷封给的峒主、银青光禄大夫等官职。
  五溪蛮因其地有雄、樠、潕、酉、辰等五溪而得名,是今沅江上游。原来主要是百越民族,后有藏缅族群巴人(土家族祖先)迁入,形成多民族杂居局面。北江蛮首领为巴人彭氏。南江诸蛮自辰州达于长沙、邵阳,首领为舒氏、田氏、向氏,三姓首领互相攻击,朝廷利用其连年战争,治下百姓都思归化的心理,于1072年派章惇招降。
  傒人分布以湖南为中心,向东扩散到赣水,向南延及韶关,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唐朝时期融于汉族。
  
  商周时期,今浙江南部、福建居住着百越的一支---闽,后来于越民流亡闽地,二者融合为闽越。 楚灭于越后,越王大儿子摇占浙江,称东海王,二儿子无诸占福建,为闽越王。前223年秦派大将王剪灭楚。秦始皇统一天下,无诸与摇被废为君长,以其地属置会稽郡、闽中郡(福州市)。在秦末农民起义中,闽越无诸和东海王摇率越人跟随鄱阳令吴芮参加亡秦斗争,其后又辅佐汉朝击溃项羽。前202年刘邦立无诸为闽越王,统辖原闽中郡故地;前192年,立摇为东海王(东瓯王),建都温州市。
  前154年吴王刘濞反汉,东瓯王受汉指使杀濞于丹徒。濞子子驹逃亡入闽越,唆使闽越王出击瓯,前138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求救于汉,刘彻令庄助发兵援东瓯,兵未至闽越即退兵而去。东瓯王恐闽越再来攻,迁其众4万多于江淮之间,故地为闽越王所占。前135年,闽越王乘南越武帝赵佗新死,发兵攻南越,汉武帝乘机进攻闽越,闽越王之弟余善杀闽越王郢,向汉称臣,无诸孙丑被封为越繇王,余善被封为东越王。前112年南越相吕嘉反汉,被汉军攻灭。次年,东越王余善起兵反汉。汉以越衍侯吴阳劝降余善,余善不听,退守福建省浦城县,尚有甲兵数十万。东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合谋,计杀余善,献于汉军。因而,繇王居股被封为东成侯,建成侯敖被封为开陵侯,越衍侯吴阳被封为北石侯,东越将军多被封为无锡侯等。汉武帝以闽越地险阻,多反复,易为患,故徒其民于江淮间,福建之地遂虚。实际上尚有一部分闽越人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前85年,汉昭帝置冶县(福州)统治之。
  山越基本上是依阻山险而居的越人,分布于三国吴属的丹阳(宣州)、会稽、新都(黄山)、建安(福建省建瓯县)、豫章(南昌)、鄱阳(上饶)、庐陵(吉安)诸郡及魏属的庐江郡等地。孙吴政权为了扩大兵源、增加赋役,频繁镇抚山越。238年平定山越,并收之为吴国士卒。山越人逐渐与汉族融合,成为今天赣人、徽人、江淮人、吴人、闽人的血液的一部分。
  吴国孙权在福建置建安郡(今建瓯),所辖东安县即今天闽南的同安、南安,汉族人开始少量移入闽南。永嘉之乱后,中原汉族大量逃入闽南,成为福佬人最早的基础。510年梁置南安郡,管辖今泉州地区。唐朝时,闽西南畲族起义,陈政、陈元光父子(世居山西,后迁至河南光州固始县)率5000多河南兵前往镇压,并就任漳州刺史。入宋以来,中原汉族移民继续南迁入闽南,当地的闽越族在人口上被汉族超过,逐渐失去本民族特征,汉越二族融合成福佬人。福佬人由于向外移民,成为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台湾的主体民族。
  吴国对闽北五次用兵,数十年经营,巩固了统治,部分汉族人开始定居福州。西晋初置晋安郡,治所福州,特别永嘉之后,大量汉族入闽北。南朝时期,入闽汉族继续增加。唐末,王潮率领大量光州固始人入闽,并建立闽国。汉族人开始超过当地的闽越族人,汉越二族逐渐融合为现代意义上的福州人。
  福建人的汉族血统充其量不超过60%,这注定了福建人有更多的百越特征,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
  
  商周时期,今桂粤湘交界处居住着百越的一支---苍梧。公元前230年,一部分苍梧南迁到珠三角,改称南越;一部分西迁到广西大瑶山,演变为侗族。
  今越南北部、广西大部、广东、海南岛居住着百越的另一支---骆。公元前206年,骆分化为西瓯、骆越。西瓯居住在以贵港为中心的柳江-郁江流域;骆越居住在越南北部、南宁为中心的邕江流域、雷州半岛、海南岛。汉末,西瓯演化为乌浒,骆越演化为俚僚。
  秦始皇平定岭南,于今广西东北部的西瓯地置桂林郡;于今广西西南部、越南东北部、海南岛儋耳的骆越地置象郡,于今广东省东北及中部一带的南越、扬越地置南海郡。但越人不降,散处原野树丛坚持对抗。秦军粮食乏绝、士卒劳倦,加以夏日暑热、霍乱痢疾流行。越人采用夜间突袭的方法,使秦军大败。于是秦始皇以任嚣为南海尉、赵佗为龙川令,领因罪被流放的犯人等5万之众,留守岭南,并从中原征调1.5万名未婚女子,使之与守戍将士成婚定居,繁衍后代,这是古代中原人口向岭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次迁徙。从中原迁来岭南越地的壮年男女,男子披甲从事征战的军事生活,妇女担负繁重的后勤工作,苦不聊生。同时,秦始皇还从中原地区强迫大量劳动人民迁来岭南,与越人杂居共处。从中原地区迁来的百姓,是最早的大批移民,构成了岭南最早的汉族居民。有的也融合于越人之中,成为越人的一部分。
  前210年,陈胜、吴广起义。南海尉任嚣死后龙川令赵佗代行南海尉事,诛杀秦官,绝道聚兵自守。前207年,赵佗击并桂林、象郡,建南越国。赵佗以财物结纳相邻的闽越、西瓯、骆越诸部,使之成为自己的属地,造成东西万余里均遵奉赵佗政令的局势。赵佗尽管出身今河北省定州市,但接受越人风俗习惯,完全以土著越人的首领自居。赵佗发兵攻长沙王吴芮,未能取胜。前137年,赵佗去世,寿逾百岁,孙赵胡继位。前135年,闽越王邹郢攻南越,赵胡要求汉朝干预。邹郢弟余善刺杀郢,使汉罢兵。前122年赵胡病卒,葬于今广州市越秀公园西边,太子婴齐继位。前112年婴齐亦卒,婴齐在长安时娶樛氏妻所生之子赵兴即位。南越三代老臣、丞相吕嘉原为越人首领,主张保持南越独立,带兵攻杀樛氏、赵兴与汉使少季。随即立赵建德(婴齐在赴长安之前,娶南越女子为妻所生之子)继位。前111年,汉军攻入广州,赵建德与吕嘉被杀害。接着,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40余万口归汉。汉武帝在越地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址、九真、日南、珠崖、儋耳诸郡,郡下均设属县若干,纳入直接统治之下。 五胡乱华以后,南迁汉人亦不断增多,但数量上远不及土著,被土著同化。
  到了唐朝,乌浒演变为黄峒蛮。黄峒蛮因黄氏首领居住黄橙峒而得名,聚居在今广西的靖西、百色、田阳、田东等县境。742年黄氏强盛,攻击附近的韦、周等氏,雄踞十余州,至756年首领黄干曜自号中越王,分封桂南王、拓南王、南越王、镇南王等称号,拥众20万,影响数千里。758年黄干曜等被官军所杀。794年黄峒首领黄少卿又攻邕州,807年黄少卿曾一度归顺唐王朝,被授为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县)刺史,其弟黄少高为有州刺史,但不久又称雄独立。黄峒蛮的各个集团长期以来对于唐王朝就处于这种“叛服不常”的状态之中。黄峒蛮到了宋代演化为僮族,有依、黄、莫、韦、周等大姓。自唐代建立羁縻州峒,宋代一依其旧,所设羁縻州、县、峒以在广南西路邕州左右江一带为最多。依氏主要居住在安平、武勒、思浪、七源等州;黄氏主要居住在安德、归乐、归城、田州等州;莫氏主要居住南丹等州。僮族逐渐发展为现在的壮族。
  俚僚住在山洞,部落十余万家,首领洗氏,称雄一带。南梁州刺史洗挺,曾持强侵掠近邻,得其妹洗夫人的规劝,怨隙渐息。洗夫人后嫁高凉(阳东县)太守汉人冯宝为妻,参预政事。洗夫人辅佐丈夫冯宝,儿子冯仆,一直与南朝梁、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当岭南发生动乱之际,洗夫人亲自披甲乘马,巡抚诸州,为隋朝稳定岭南作出了努力。洗夫人之孙冯盎被隋朝拜为高州刺史。 
  南朝时期,南迁汉人的有势力者成了土著渠帅,如冯氏、宁氏、黄氏、陈氏,对汉语与土著语的结合起了重要作用;今粤语次方言分布区域,与之有一定联系。如高阳话分布区域,主要是冯氏活动范围;钦廉话分布区域,主要是宁氏活动范围;邕浔话分布区域,主要是黄氏活动范围;而广府话分布区域,则主要是陈氏活动范围。初唐至盛唐,渠帅的势力仍相当强大,其时岭南是双语区:汉语与土著语同时使用。
  安史之乱后,岭南道的广州因北方汉族迁入,人口增加了75%,珠三角的南越逐渐汉化,产生了中原汉语与土著语的结合物----广府话。1127年到1279年的150多年间,北方汉族南迁岭南绵延不绝,多以韶关东北南雄县为第一站再进入珠三角,移民在人口上超过了土著的汉族和越族。广府话进一步吸收中原汉语、使自己与汉语更加接近,一种汉语方言---粤语开始普及流行,汉族彻底同化了越族,广府人形成。元代开始,广府话开始与中原汉语分道扬镳:北方话将中古声韵向口腔前演变,造成前声母、前元音发达,而广府话则将中古声韵向口腔后演变,造成后声母、后元音发达;北方话对古声调进行归并,而广府话对古声调续行分化。
  两广汉族有更多的南越族血统,属于黄种人南亚人种。越南族、傣族、老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黎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拉珈族、仡佬族等百越族群的成员也是黄种人南亚人种。
  
  3.总结
  我国古代的民族迁移分两种:阿尔泰游牧民族(胡人)迁入中原;中原汉族迁入南方。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少数融入多数。
  阿尔泰民族通常以强势入侵者的身份进入中原,但他们人数非常少,通常只有北方汉族人口数的百分之一甚至更少,文化上也很落后,这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北方人种和语言产生大的影响(小的影响在所难免)。最终,他们从种族上、文化上和语言上都融入了北方汉族。就象一滴墨水掉入一盆清水中,影响甚微。例如,百万满族人统治中国近三百年,比此前所有游牧民族人数多、统治时间长,且最终大多融入汉族,但满语对汉语影响很小,我们至今读明代人写的白话小说,如三言两拍、水浒传等,不觉与现代汉语有大的差别。
  中原汉族的南迁人数较游牧民为多,但仍然少于当地土著人(百越)。越人种植水稻,能供养大量人口,文化上也优于阿尔泰游牧民族,而南迁的汉人也并非一下涌来,而是一波一波,这样一次进入南方的数量更少。但他们虽然人数较少,却掌握了先进的技术(铁器)和文化,在文化上处于强势地位,这样互有所长的两个种群相遇,影响是互相的。结果是:在不同的越族地区,成长出了不同的南方汉族和对应语言,特点是:文化上被汉族同化,从此成为汉族,血统上和语言上保留了大量越人的特征。这就象一小杯红墨水和一大杯蓝墨水想混合,最终是一种新的墨水。
  需要说明的是,“百越”是司马迁对所有南方种群的统称,实际上,由于南方地域广大,丘陵广布,交通闭塞,不象北方大平原容易交流,“百越”之间从种族、文化、语言各方面差异巨大,根本不是一个民族。南迁的北方汉族和彼此差异巨大的不同越人融合,产生了南方不同的汉人种群,而他们之间原来就很大的语言差异也基本保留了下来。
  汉族源于北方华夏部落,并逐渐扩散到了中国南方。那幺,是大规模人口迁徙带动了汉文化的流动,还是汉文化自身在静止不动的人群间扩散?答案是:汉文化的扩散伴随着大规模人口迁徙,但这场由北向南的人口迁徙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男性。汉族南迁中,与南方居民不断通婚,先进文化不断向南方扩散,南方汉族在交融中形成。
  语言和文化的扩散存在两种模式:一为人口扩张,即人口迁徙模式;另一种为文化传播模式,即人群间有文化传播,而基因交流却很有限,比如英语在当今各国的普及。那幺,汉文化南传过程中是否也伴随着这两种模式? 
  南方汉族与北方汉族的Y染色体类型及频率分布非常相近,说明南方汉族在父系上与北方汉族非常相似、受到南方原住居民的影响很小;北南汉族的线粒体类型的分布非常不同,说明南方汉族在母系方面与北方汉族有极其显着的差异、受到南方原住民的影响较大。总体上,北方汉族对南方汉族的遗传贡献父系比母系高得多,南方汉族中北方汉族的贡献比例由北向南递减。
  汉族南迁带动了汉文化扩散,将南方人群同化,使其成为汉族的一部分。然而,文化只能将当地人社会形态和精神面貌彻底融合,但无法改变他们身上的遗传基因。
  所以结论是:无论种族、语言,北南文化线以北的北方人较南方人对古代汉人的继承程度更大。汉代,华夏族与边缘蛮夷融合成汉族,汉族形成(从此绵延至今)。隋朝时,鲜卑族融入了北方汉族,形成北方新汉族。北方新汉族与汉代汉族文化上、血缘上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
  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种的民族,只有相对纯种的民族。北方汉族人还是相对纯正的古代汉族的后裔,而南方汉族人血缘上则是古代汉族移民与当地百越土著相融合的产物。
  
举报 | 回复 作者:逆风之昔 时间:2006-08-03 14:15:08   
  看的好辛苦,也没看完,先留个记号!顺便顶楼主
  
举报 | 回复 作者:谣言止于我 时间:2006-08-03 14:22:21   没有看完
  但正巧在看这一期的《随笔》,封二有流沙河先生的照片和自我介绍,说他是“汉族,蒙古裔”,是说明汉族如何形成的好材料。
举报 | 回复 作者:长啸三声 时间:2006-08-03 17:29:07   北方汉语是阿尔泰化的汉语,南方汉语则继承了更多的古汉语的特点,
  文章虽长,但许多论点却未必正确.
  例如 北方汉语虽属汉藏语系,但却严重的受到了阿尔泰影响 
   汉藏语系和游牧民族的阿泰语系的主要区别 
   (1)汉藏语系是 辅音韵尾 有入声 
   (2)阿尔泰语 元音韵尾 无入声 
  
   北方话的特点 元音韵尾 无入声 
   南方语系的特点 辅音韵尾 有入声 
   古汉语的特点 辅音韵尾 有入声 
  
  现代的普通话和北方话读唐宋诗词也不太押韵,没有节奏感,而用南方话则优胜许多,也有许多语言家认为,广东话是最接近古汉语的汉语,因为据我国语言学家对古汉语的虚拟重构发现,古汉语极象现今的越南话!
  此外从人种来说,北方人和异族的混血也是相当的利害的
   如从生理指数来分析
   1黄帝的后代是短头狭鼻型的
   2通古斯的后代是长头狭鼻型的
   3藏缅语诸民族是长头阔鼻型的
   4孟-高棉语族是短头阔鼻型的
  而北方人的生理指数基本上和阿尔泰人一致,长头型中占的比例不小,
  较多的是中头型,明显的汉胡混血.
   如果从生理上来分析,较纯的汉人应分布在,江苏,湖北和福建中部.
  
举报 | 回复 作者:长啸三声 时间:2006-08-03 17:45:59   实际上,南方汉人固然是汉越混血的产物,但他的汉族纯其实不下于北方人,甚至还远高于许多地方的北方人群,具体的就不举例了.
   有意思的是,广东人的古汉血统其实也不低,基本上是短头中鼻型的,
  只是他们混血的对象有马来血统,所以看起来和大部分汉人有点区别,
  而北方混血的对象,如满族,女真,契丹,蒙古,本来就属北方蒙古人种,如果不分析生理指数,光从外貌来看,和汉人分别不大,混血了也难觉察.
   
举报 | 回复 楼主:centralplain 时间:2006-08-04 21:19:01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
  北方汉族与藏族人、缅甸人、彝族人的Y染色体有高度的一致性;
  其次,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的Y染色体与着基本的一致性。
  而阿尔泰民族的突厥、蒙古、朝鲜则与印第安人、芬兰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这从侧面证明了,当年的北方汉族、南方汉族原始时代与藏族本是一家。
  只是南方汉族的母系跟百越系统的壮族、傣族、越南族比较近似。
举报 | 回复 作者:东东狐 时间:2006-08-05 12:36:18   才发现啊,这不是转贴起点上的嘛。
举报 | 回复 作者:长啸三声 时间:2006-08-05 17:57:51    
  
  作者:centralplain 回复日期:2006-8-4 21:19:01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
    北方汉族与藏族人、缅甸人、彝族人的Y染色体有高度的一致性;
    其次,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的Y染色体与着基本的一致性。
    而阿尔泰民族的突厥、蒙古、朝鲜则与印第安人、芬兰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这从侧面证明了,当年的北方汉族、南方汉族原始时代与藏族本是一家。
    只是南方汉族的母系跟百越系统的壮族、傣族、越南族比较近似。
  ========================================================
  这种南北汉人的一致性的重合点不可能在二千年前,可能在二万年前呢.
  如果检测北方人和阿尔泰人的y染色体,也肯定会得出高度一致性的结论.
  据越南的历史记载,越南人是炎帝的后代.壮族和傣族也是中国的老土著,南方人和他们的基因完全相同也是不奇怪的.何况,中国早期本士民族的迁移史也是从南向北的.(包括华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1551/651531145225.html

更多阅读

何新:人类的起源与华夏种族的形成

人类的起源与华夏种族的形成-何新博客一、现代人的起源(一)中国人的起源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晚近的概念,指现在世界上的全体华人。中华民族的前身是华夏种族。4000年前的夏民族与更早的华胥民族,是华夏民族的前身。关于中国人的起源

香薰的起源与历史 咖啡的起源和历史

香薰的起源与历史——《现代香薰疗法》珍妮“芳香疗法”是由法语Aroma 和Therapy 组合而成的新词汇,它是一门利用植物精油(essential oil)对人体进行保育、按摩、消毒、除臭等,来达到养生保健和延缓衰老的艺术和科学。它是通过香料飘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起源之萌芽时期

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礼仪的起源关于礼的起源,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五种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源于俗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传播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传说

十二生肖是一种方便记忆的纪年符号系统。中国十二生肖在古代也称十二兽、十二禽、十二神、十二物、十二虫,民间称之为十二属相、十二生肖。十二生肖不是中华文明所独有,与其他许多古文明现象一样,十二生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而且都

关于龙的起源与龙图腾的研究 龙图腾纹身

阜新龙文化研究会胡晓奇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是由8000年来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所决定的,早已被大多数民众所接受。但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确提出质疑,认为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按照图腾的概念,做为图腾的动物应该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动物,而龙

声明:《汉族起源与发展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为网友逾期不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