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卢俊,资深出版人,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 2013 年全国书业商会年度最佳策划人,2014 年中国好编辑大奖得主,策划了 《从 0 到 1 》《21 世纪资本论》《互联网 +》《科学跑出来》《疯狂动物城》《时间线》《市场街最后一站》等数十部超级畅销书。
编者按: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樊登读书会北京分会联合北京阅读季在未来剧场举办大型读书公益活动,资深出版人卢俊受邀做了精彩演讲。本文由卢俊老师在4月23日北京阅读季未来剧场樊登读书会世界读书日活动的演讲要点整理而成,经过删节和调整。
首发于“樊北生活圈”公众号,思想潮经作者授权发布。全文7130字,且干货100%,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大家好,我是卢俊。
应樊登读书会的邀请,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关于阅读的一点个人认知。在座的都是樊登读书会的会员吗?(大家都举手称是)今天下午我们来讲一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我希望我的分享可以为大家提高获取信息与阅读的效率提供一些启发。
我今天会分三部分内容来分享《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让阅读迭代你生命的操作系统》这个主题。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比如跟别人聊天、分享或参加各种交流活动,都是获得信息的方法,而阅读是获得消息效率相对比较高的一种行为,这个也因人而异,如果回到学习这个层面,学习未必一定是指阅读,一切高效获取信息方式都可以称之为学习,并且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自我反省且可以实现自我迭代。
在今天,大家都能够感受到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量实际上比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出现以前的阅读量要大得多。在此之前,我们过去能够阅读的内容其实也并不稀缺,但是,受限于物理条件,我们不可能随时随地带一大堆书报刊来阅读,所以普通人的阅读量不会很高,可是,今天在手机、IPAD等等移动阅读终端,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超级数据和信息包。
我个人现在每天的阅读量大概是七八万字,稍微想一下,普通人每天八到十篇3千字左右的文章,随随便便也有三四万字,大量阅读对大家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移动互联生活的常态了。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阅读场景也被互联网分散了,虽然我们每天都能够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事实上吸收的质量却在极速下降。由于每天都用大量的时间用手机看信息,但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一方面在消弭系统学习的可能性,一方面不得不说的是容易造成你在学习的假象,而且对我们的视力损伤也很大。
01
阅读与偏见
1、偏见的诞生
偏见是如何诞生的?在网络上我们能够看到许多争论甚至是争吵,有的人在争论应该相信中医,还是相信西医;有的人在争论应该坚持哈耶克理论还是凯恩斯理论等等。这么多的争论,这么多的争吵,原因是什么?这些争吵都是来自于,一个人对过去认知的路径依赖,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不愿意站到对方的那一面去思考问题。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真正的偏见不来自于未知,偏见是因为已知而不是未知。无知的人是不知道偏见的,反而是当你获得了不够开放的认知体系之后,将导致你有出现非常大偏见的可能。
比如,现代文明人偶然闯入一个原始部落,原始部落的人只会有警惕性,他们其实并没有偏见,所以偏见的诞生和兼容性认知是互相冲突的,认知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没有偏见有时又无法形成有效认知,如果全部是偏见,也不能建立有效认知。
我们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形成一般的偏见,但是杰出的认知,优秀的认知和结论,在被大众接受之前,都是偏见。
当你获得一种跟别人不同的认知的时候,确实是一种偏见,好多新的理论结论,包括我们经常看到的达尔文进化论,包括霍金的理论,包括今天我们广为流传的关于人类历史和未来的一些结论,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一种偏见。
但是,大众意义上的偏见,则多数是产生冲突的原因,所以,如何理性地分得清真知和偏见,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2、文化的质感
很多人说读书多就会有知识,有知识就是有文化,其实,不然。
我们过去被所谓的有才华,或者有知识,有文化的某些偏见所迷惑,你掌握和了解东西越多你就是有文化,但是这种认知只能够指导我们去获得更多已经确定的知识。我们古人有一句反应中国文化智慧的名言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如果你的知识越多你越傲慢,你越有偏见,那这样的知识还是不要的好。
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并不是喜欢阅读的民族,平均每年不到10本这样一个非常低的阅读量,远远低于犹太人的平均64本。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国是非常喜欢阅读的,在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以及英语考试,还有研究生考试和升学考试花费的时间和阅读量并不少,不能简单地说我们不爱学习和阅读。
我们得到的统计数据,海外阅读量,包括我们看到的无论说欧洲还是日本,他们国家国民在阅读,其实有绝大部分人都是在看小说,而不是中国还在基础层面上的,关于价值观,关于经济制度,关于社会学、哲学方面大量的人文性的基础书籍。今天的社会学在中国是非常热的,我们中信出版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其实在美国并不是很主流,美国市场没有特别流行,但是在中国却热翻天。
昨天我在《总裁读书会》讲了一个观点,美国是工业社会比较健全的国家,新型的移动互联网经济、数据经济以及智能经济对工业社会的冲击是没有那么大,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是很迅速,但是工业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基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中国社会在面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社会的冲击时,变化非常大,中国的阿里巴巴,天猫和京东等一系列电子商务,对于零售业的冲击是远远大于美国亚马逊对普通零售业的冲击的。
所以你会看到,在国外他们每个周末都会逛商场,喝咖啡、看电影,在商业体内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我们中国新一代居民,除了出去吃饭,甚至外卖、足疗、美甲也要送到家里,宅已经是一种非常主流的文化。
中国未来的商业形态,正在按照《未来简史》里面所描述的那样发展,所以中国人非常焦虑,非常关心我们未来如何发展,所以这样的书在中国大热。
3、阅读和文化的质感之间的关系
文化的质感并不是把大量的知识装在大脑里去就行了。
有文化和有知识,是一定要把对未知世界的认知,在你的大脑里形成认知系统,指导你去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更加有质量的人生,以及你因为获取这些知识能不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正向回馈,这才是有文化、有知识的重要的部分,而不是通过拼命地摄取,让你的大脑变成一个简单的信息容器。
不是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什么你都知道,如果PK这个你可以去维基百科,我们人类把确定的东西委给了图书馆或者委托给维基百科,我们今天教授,包括新的知识分子,并不是你能够记住什么东西,而是你把有效的知识系统在你的大脑里形成新的神经元系统。它可以指导你认知这个世界,跟这个世界产生良性互动,能够让我们迈向更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识。
02
阅读的理念
1、阅读的层次
第一部分是阅读的层次,我们看在社会现象里面有很多社会化阅读,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微信公众号和热文花费的时间,占了我们大部分的阅读时间。我们看到的那些有学问的教授学者,反而看社交媒体比较少,他们不太受社交化和社会化媒体的引导,他们在自己的世界整合自己的知识网络,并没有随着别人看什么他们看什么,他们和流行保持清醒的距离。
很多技术是外包体力,媒介和智能技术是外包我们的大脑,今天的智能算法甚至是外包我们的思考,我们很多思考都委托给了智能算法。
我们小时候能够背很长的唐诗,但是现在可能就是只能够背一些短的,我们把大脑的一些功能委托给了移动互联网。
这是人类的存量知识越来越丰富的结果,我们不得不去委托给技术,即使如此,人类也不得不通过更长的学习时间,才能通过学习的竞争进入社会,技术可以解放我们的记忆,就像计算器早就解放了我们的算术能力,这也是我们靠记忆获得认知升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的缘故。
所以我们在碎片化的时代如何高效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重塑我们的人格和人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我这里面将信息分为四种形态,第一是基本信息,第二是知识,第三是文化,第四是文明。阅读资讯类的信息是很消耗人的创造力的,如果你的生活里面的时间大部分被资讯时间占据了,这会对你阅读质量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所以,我们的认知系统中需要有一定逻辑的知识,就是主题信息,譬如杂志类和公众号类的信息,就是主题信息,这些信息就是类知识化的,再往上升级就是体系化的信息,就是我们常见的出版的书、学术著作等,如果是学术著作会是更加严谨的,有突破性的知识,这样的阅读对大家来说是挑战,但是大量的像《从0到1》、《未来简史》这样的新知著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大众读物,因为他们既有好的观点,还有良好的阅读界面。
文化在取得阶段性和区域性(比如地域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之后,文化信息的最高层次就是文明,能够影响很久时空内的人类生活,大到可以跨洲,时间跨度可以超越数千年年,文明是被人类社会发展积淀的文化组合。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通过信息到知识,到文化再到文明这个过程,有了这样的认识对于大家更加有层次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2、阅读的可能
在中国,应试教育是非常泛滥的,应试学习性阅读在中国是主流的,我们大量出版物市场里面卖的比较多的还是教材教科书。
是我们中国人多么功利吗?为什么那么爱强调有用,这其实是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的特色,大家很难把自己的时间放到无用之用上的,但是无用之用也是有用,一个是短期直接价值,无用是长期复杂的价值。
人获取信息一定会有一定的诉求,你各个方面需要获得信息是一定有目的性的,这个目的性有可能是短暂也有可能是长远的。
但是我们在中国经过大概三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应该稍微步调放的优雅一些。包括中国的创新为什么没有西方世界那么给力,就因为中国的文化“有用”和想法太多了。
我去过欧美、日本、澳洲和新西兰这些国家,参观他们海洋博物馆的时候,发现他们对海洋文明的探索,做的潜水工具特别奇怪,特别夸张,我一开始在一个海洋国家发现这种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看多了,才明白他们愿意对看起来没什么用,而出于好奇心研发的探索工具,让他们面对无用失败的容纳度高于中国,造就了西方社会的崛起和创新的广泛盛行。
我们中国对失败的容纳很低,就是对无用的容纳之心很低,我们对失败的看法是偏颇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看待失败的态度,对于无用失败的容纳度不够的话,创新在中国将来的速度自然会非常缓慢。
今天我们在这个时候尽可能对无用和失败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样我们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创新可能。
我们应该把阅读的无用看成一种常识,不要时时想着短期的所谓有用。
阅读的常识有两面,一个是用来对抗无知,一个是用来对抗无聊。
娱乐也是人类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面, 比如有些朋友帮你提升自己,这些朋友就是酒肉朋友,酒肉朋友也是朋友,他们也很重要。
刚才说的,我们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有时候就是浪费掉了,我们需要有质量地浪费掉一些时间,度过一生,这也很不错,阅读并不是通向学而优则仕,则商,则演……纯粹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答案,有时候途经就是到达。
3、阅读的疆界
大家阅读一定希望有个合理的标准与疆界,今天大家可以看到《樊登读书会》塑造了《樊登读书会》的标准,《新京报》有《新京报》的标准,《罗辑思维》有《罗辑思维》的标准,中信出版社有中信出版社的标准,每个组织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大家筛选图书。
大家买书,逛当当、京东、亚马逊的时候,一旦200-100或者5折封顶,就顺着排行榜看,只要是自己没有的书,而且自己还感兴趣的书就买了,追热、追榜、追廉价、追潮、追流、追海量、追黄、追神、追刺激等等都是社会上非常普遍的读书疆界的问题,实际上互联网早期发展历程里,阅读量最大就是有色文章或者有色视频。
随着互联网和阅读产业发展,其他内容越来越多也越主流,这些有色内容就被边缘化了。
关于阅读的疆界我个人的看法就是:
第一,要对新知保持适度的警惕。新知在探索当中是有很多盲区和错误的,所以尽可能跟热点新知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完全脱离热点也不一定对,像小孩子玩游戏的一样,让他玩也可以,保持一定的灰度和柔性,灰度和柔性的活力,就是来自我们与它们保持的一定距离。
靠太近,离太远都没有活力。我们看全球最权威学术杂志里边,真正被反复验证的论文知识点的比例很低,其他的都被反复地推翻,所以我们知道大概新的一些概念就行了,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新出现的知识上。
第二,对经典的适度扬弃。因为有些经典阅读是盲从导致的结果,好多经典真正到今天理解它的人非常少,跟大部分人的认知和生活的关系很远。虽然你不能理解经典,但是对周边人的认识让你对经典一知半解,误读经典产生的影响会更差。
第三,是对原创与否适度放宽。比如有人对一些难懂的经典做了精彩且适度的解读,内容经过一次翻译之后变得更加易懂且友好,读这些内容也有很大的好处,这就相当于有人帮你做过了一次阅读辅导。就像是有个老师告诉你知识点在哪里,告诉你之后,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如果读演绎的作品对我们阅读认知会有很大的好处的话,也未必一定要只读原著。
第四,不要一定追求读所谓高雅的阳春白雪内容。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小朋友有时候对特别无聊的,甚至成年人都感觉到特别无聊的书感兴趣,恶趣味也是趣味。比如看《故事会》《今古传奇》,里面有一些故事也是很有趣的。
大家认为《读者》和《青年文摘》是鸡汤,好像已经很low了,但是它毕竟解决了数百万人的阅读需求,我们生活中不一定都是干粮,你只要不把它们当成主食就可以了,一些简单的娱乐性的阅读也是重要的选择,大家顺其自然即可,这也是个灰度问题。
03
阅读的技术
怎么把阅读做得更加有效率呢?
有的要逐字逐句精读,有的随意浏览翻阅速读,有的随时记笔记,这三种现象都在我们当中发生,我们需要根据信息的密度选择不同的方式去阅读。
比方说,咨讯信息就是简单信息,需要快速浏览,按逻辑归类信息,寻找相关性。
你必须在自己的大脑里建立一个数据库,哪一类知识归档到这类,你分门别类分装你自己的知识。
首先,建立自己的知识树。比如,只管在新的知识树上缝一个新叶子,把获得的信息一股脑装入大脑里,不经过梳理,这样会很耗散摄取的效率。
这样的人特别多,天天在学习,最后一问他什么都知道,但是在生活中一旦让他独立思考,就什么都想不出来,这样的人我见过特别多,特别爱读,量特别大,让他得出真正有效的结论的时候却很难,就是因为他没有完整的知识树。
这棵知识树,是我们归档信息的处理系统。没有这个系统的锚定,我们很难建立起有效的认知系统。
第二,知识存储要有必要的难度。对你来说学习起来越难的东西,经过反复的训练获得的知识积累,你最后的提取效率反而越高,在学习过程中,让你痛苦的东西到经过很长时间之后,你会发现提取那些存储难度高的内容,会更加容易,而那些你学起来很轻松,觉得都懂了,实际上你忘记的速度比你深入学习速度要快很多。
比如说我春节的时候看《未来简史》,前几天我去录节目时,发现忘记了很多,赶紧又把书拿过来翻了翻,那些曾经让我脑洞大开的内容我完全忘记了,所以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把知识树上的叶子缝得更结实。
你的知识网络像织布一样,新的知识就像一条没有经过经纬织造过的线。如果只是假装把线轻轻放在原来的布料上,风一吹就吹跑了,这样你学习质量和效率也是不够扎实的,所以要在不同的时间,反复的记忆,不停地消化与掌握。
第三,是文化和文明,系统认知和兼容性认知。这对我们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有一个对于文化的认知,各国文化的认知,需要先建立兼容性的知识库,同时要把各个文化和文明兼容在知识库之内,才不会产生前面说的偏见。
系统性和兼容性,是产生知识碰撞的前提,没有碰撞不会产生新知,如果只有碰撞没有兼容,碰撞的方向和质量都会出问题。
第四,经典著作的系统性阅读的技术,要速读、精读、交叉阅读反复进行。
正文阅读与附文注释与参考文献结合阅读的方法特别重要。但是,我们对注释索引重视程度特别差。注释与索引是作者向你呈现了他如何获得认知的推理,你按照这个框架再研究一遍,就得出这个作者为什么和如何得出这个结论,这对有效的阅读经典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读者一开始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学术著作有那么大的索引量,认为中信出版社很不地道,一本书有一半是索引,但是它给中国读者提供的价值有限,就建议我们做一些删减,后来学术性读者就给我们提意见,为什么把有效的索引删掉了,我们无言以对,所以又把索引补充出来。
结合注释索引和参考文献的处理方式,学科年代、引用频次进行分类,使用频率最高的书,这个必定是要拿出来重新读一下,按照索引找到源头,按照这样的办法去读你在某个学科里面获得的效率都是按索引方式去做的,这种高难度摄入信息的方式,会让你很快建立自己在某些学科的知识树。
我们的系统性认知就会迅速建立起来,我们必须按照从易到难的学习方法,才可能让自己的知识树变得更加结实,茁壮。
最后,阅读与行动。
社会上有很多现象。
其一是读书就是读书。读书就是意义,阅读本身就是意义,爱阅读就是这个人的爱好,未必说读书以致用是一个唯一标准,你愿意跟先贤交流,与不同的大脑交流也是可以的。
其二是学以致用。在学以致用这个逻辑里,没有影响行为的阅读是不合格的,如果阅读之后不能塑造你的行为,不能改变你和世界的关系,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这样的阅读效率是比较低的,你必须要让阅读和你自己成长结合起来。
04
阅读与认知系统迭代
我的观点是阅读需要打造不断升级的思考模型,阅读一定要促进你阅读认知模型的迭代。
你今天的认知模型和低龄小朋友还是一样的,那很显然,我们的阅读就很容易是失败的。
我们必须通过阅读重塑我们的认知模型,我们的认知模型质量越高我们的行动能力也就越高,我们的认知能力越高,我们改变生活,改变自己、重塑自己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我们没有好的认知就不可能有好的行动,没有好的行动你跟世界的关系相对比较弱,我们对客观世界赋能是相对微弱的,你就是可有可无的人。
大量影响改变世界转变方向的人都是认知框架和认知模型跟我们不一样的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或者是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们这些人都是认知模型跟我们不太一样的。更好的认知模型肯定是信息输入的方式和质量导致的,所以我们要更加注重阅读的品质、技术和方法。
对于社会上的好多现象,人人都振振有辞,人人都自视正确,我认为这是落后认知系统导致的结果。
事实上就是我们的认知系统不够开放,你很难知道你的位置在哪里,你的阅读质量怎么样,而不是说你自认为你对,你那个想赢的冲动,其实就代表了认知的程度是不够的,你应该放在更大的知识视野里面才能够获得有效认知。
错读的危害大于不读。
你懂得多,而且你懂的内容质量很差,甚至是谬误,对你的影响比对社会的低效能的内耗对你产生的损伤更大。
这种错误认知导致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很常见的,比如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引发的全人类的灾难,我们始终都不会忘记。
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开放的系统,更好的认知框架和更高更好的认知模型,能够迭代我们的人生。
我们的大脑就像里面装了一个系统一样,你装的是安卓系统,还是IOS系统,或者WINDOWS系统,这是我们跟现实世界发生很重要的关系的界面。
我们必须通过阅读获得更加开放的系统,让我们跟这个世界交集,变得越来越美好,让我们重塑自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就是阅读带给我们的一种终身学习的状态,也是我们迭代生命质量操作系统的方法,这是我的理解,我愿与大家共勉。
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文提到的书
《未来简史》 [以] 尤瓦尔·赫拉利 著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彼得·蒂尔 著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