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团组织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团组织的建设也愈发显得重要,本文通过对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理解,融合到i自校团组织的发展建设当中,提出了高校团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高校;团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来的管理理论,指通过培养弥漫于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包括了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以及系统思考。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建设学习型高校中,构建学习型高校团组织是关键环节,是科学发展的趋势,高校团组织只有成为学习型团队,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和活力,才能具备快速应变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团员团干的潜质,也才能实现共青团为国家培养新人、成为党的预备军的伟大目标。
1 提倡民主、沟通和心智开放的团队氛围,是高校团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素。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在育人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道德情操、理想抱负、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的塑造和修正。高校团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素便是营造具有民主的沟通方式和开放的心智模式的团队氛围。
首先,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倡导民主平等的沟通方式,鼓励团员团干间的平等对话,强调基层团员的共同参与。在沟通过程中,淡化团组织领导的角色和地位,鼓励团员团干主动地进行思想交流,不断动员基层团员积极发表意见,自主参与到高校团的发展和建设当中来,并在这种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认同感,获得与高校团组织发展共荣辱的归属感,从而激发团员团干主动要求进步和提高的内在动机和愿望。
其次,改善团员心智模式,鼓励开放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根植于人们内心,影响人们如何去了解世界,如何改造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和印象。构建学习型的高校团组织,对心智模式的检视是重要的环节,组织行为理论认为,组织中存在拟人化的集体思维,它时刻影响着组织成员的心智模式。
2 强化团员意识、建立共同愿景是高校团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发展和不同思潮的冲击,广大共青团员对自我身份的认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淡漠和疏离,这种情况在高校也比比皆是。强化团员自我意识,明确团员身份和职责是高校团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团员能够对团有正确深刻的认识,并且认同和理解自己作为团的一份子的内涵,才能建立符合共青团发展的一致的目标,从而形成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在高校团组织中是共同分享愿望和景象,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驱使共青团员自觉为团组织共同愿景的实现树立认同意识;能使团员由“适应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能使团组织和团员团干产生一体感。学习型组织建立共同愿景,实际上是将团员个体的愿景整合为团组织愿景,或者说将团组织的愿景传递给每一位团员,从而将团员凝聚在一起,激发他们追求成功,献身共青团事业的热枕。在建立共同愿景的同时,不断强化团员对自我身份的意识,通过团员间的共同学习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造就共青团团组织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生机。
3 引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实现知识共享是高校团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环节。团队学习是高校团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最基本的学习形式,通过团队的学习,充分发挥全体团员团干的才智,提高团组织决策和执行的能力。团队学习是一种人人学习基础上的共同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可以萃取高于个体智力的团体智力。形成极具创造性又协调一致的行动。团队学习的核心是“深度会谈”,通过团员敞开心扉,聆听与交流各自的看法,围绕相关议题进行创造性和探究性的讨论和辩论,形成科学的群体决策。促成了团员与团组织、内在与外在的自觉一致性。
高校团组织还要重视构筑团队学习的网络和平台,把高校团的工作变成动态发展的过程,强调团队整体的和谐和工作的最佳绩效,从制度上鼓励团员团干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互助型团队关系,引导团员认识到合作需要相互的沟通、理解和接纳,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吸收彼此的知识而形成更强的团队合力,从而带动整个团组织的发展和每个团员素质能力的提升。高校团组织学习网络的构成主要为“校团委——院团委——班团支部”的三级网络建设,校团委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
4 倡导创新,鼓励团员自我超越,是高校团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根本追求。创新是建立学习型共青团组织的精神基础,也是共青团保持生命力的根本源泉。青年团员是一个极具创新意识的团队,团组织要倡导、发挥团员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升团员的学习意愿和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共青团组织整体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水平。团员们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思维逐步开阔,经验不断积累,能力不断提升。而团组织则通过对团员知识的管理实现组织间成员知识的传递和输送,以及隐性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来增强团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自我超越强调自我向极限挑战,实现自我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鼓励团员青年自我超越的关键是保持创造性张力,高校团员青年正是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对人生理想充满了憧憬和奋斗的激情,团组织应充分激发团员的学习动力。让其在知识上不断创造与超越。在这种良性的学习互动的模式下。团员们会以旺盛的生命力迎接激烈的人才竞争的挑战。只有通过学习,结合团组织的共同愿景和激励机制。才能使共青团员在前进中不断地自我超越,推动高校共青团事业的持续发展。团员要实现自我超越,要做到:①认真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更新思想观念;②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对事物规律和杜会发展的把握能力、驾驭能力和洞悉能力;③反思后行动,对问题能够剖析反思,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关键从而解决问题;④理论指导实践,在“学习一反思一实践一理论指导一学习”不断的循环中,加深认识,实现自我超越。
5 系统思考,实现组织整合是高校团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目标。学习型组织强调按照系统思考去学习、研究事物,把所学习的事物看做一个系统,要看到其中的组成都分。还要看到相互间的作用,并以总体角度把系统中的人、物、能量、信息加以处理和协调。五项修炼是一个整体,其中的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经过系统思考的修炼可以将高校共青团组织凝结为一个整体,其内部领导和团员之间的界限和隔阂会逐渐消失,知识在团组织内无障碍自由传递,各种信息各种资源开始融合,团组织会以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凝聚力发挥整体的效用。
共青团员运用系统思考的观点,可以科学地规划共青团事业的开展和个人的发展计划,在推进共青团事业的工作中。把握知识的整体性,探究事物本质,将团员青年的知识结果拓宽到一个更新更宽的领域。系统思考全面协调高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员个体的关系、整合组织各种资源,以构建学习型组织,推动自组织运行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团组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2051/184040084229.html

更多阅读

解读学习型组织理论

解读学习型组织理论张鸣雨前言不久前,参加学习型组织创建研讨会,深感许多单位,特别是一些企业对组织的学习型化认识尚有偏颇。这些认识,不利于创建学习型组织。根据本人的理解、认识与实践,就学习型组织作如下解读。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

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双环模型

   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 · 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必经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对承担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学习发展管理者或培训

学习型组织构建新思(一)——凝聚团队共识的4大要诀

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来说,如何凝聚组织内全体成员的共识,如何让学习型组织落地,并使其进一步深化,是企业在建设与发展学习型组织中遇到的难点。在这一系列中,我们将为大家对这三个问题做详细解答,并给出经过优化的实践方案。在现实世界,虽然

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经之路

    要有效进行知识管理,企业必须在认清自身战略、组织、文化、技术等诸多关键因素后,有针对性地有所作为。靠员工自觉,是无法培育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需根据战略目标,提炼出要支持战略,组织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搭建起面向未来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理论综述2

关于组织学习,他提出了 “组织鱼模式”理论。认为组织学习 由四部分构成:观念、组织学习机制、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以及行动。这一模式不仅指明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构成“部件”,而且形象地描绘了各“部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 恰似一

声明:《构建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团组织》为网友陈沐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