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县经济普查综合评估报告
按照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总体要求,新津县的经济普查工作在上级经济普查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和全体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普查登记、审核、编码、录入、查询修改、数据处理和汇总等工作,现将全县经济普查主要数据质量情况评估报告如下:
一、 经济普查数据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县逐级汇总共有二、三产业法人单位1582个,其中单产业法人1525户,多产业法人单位57户,产业活动单位1753户,其中多产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228户,从业人员58835人;个体经营户15579户,从业人员42126人,营业收入或产值282550万元。按机构类型分,企业法人1001户,事业法人202户,机关法人91户,社团法人60户,其他法人228户,其中民办非企业26户。与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相比,全县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经济结构有所调整。
(二)工业
全县共有工业企业37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户,占全县工业企业的18.3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307户,占全县工业企业81.65%。据普查,到2004年底,全县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6456人,工业总产值46.66万元;其中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7282人,占全县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65.32%,工业总产值36.9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9.08%。
(三)建筑业、房地产
到2004年底,我县共有建筑业企业30户,房地产企业12户,物业、中介企业8户,共计从业人员14138人,全年营业收入或产值45975.7万元。其中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3户,资质以外建筑业企业7户,房地产企业12户,房地产物业管理企业5户,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3户。
(四)商业
全县共有商业企业264户,从业人员2352人,全年营业收入217712.4万元,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企业3户,从业人员134人,营业收入748358万元;限额以下批零企业238户,从业人员1726人,营业收入138967.3万元;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1户,从业人员85人,营业收入3707万元;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企业22户,从业人员2352人,营业收入217712.4万元。
(五)服务业
此次经济普查我县共有服务业企业178户,从业人员 人,营业收入30218.3万元;行政事业单位555户,从业人员11923人;交通运输及电信企业13户,从业人员581人,营业收入2405.1万元。
二、 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这次经济普查是历年来普查范围最广、技术难度最大
的,为确保这次普查质量,我县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具体措施:
1、 未雨绸缪,做实做牢基础工作。一是对单位个数(包括个体经营户)实行“拉网式”的清查,并和工商局、国地税、人事、民政返回的单位个数进行核实,摸清全部单位个数。二是个体经营户普查由县普查办人员协助乡镇经普办对村委会和社区的普查人员进行培训,镇乡工商所协助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的普查人员,对辖区内的个体经营户进行“拉网式”逐户上门普查登记。三是规模以下企业,镇经普办组织普查人员,由县经普办进行全面培训,并逐个指导企业普查人员填表。四是规模以上企业,由县经普办对其普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将县普办人员分成若干组,专门对规模以上普查人员进行指导填表。
2、 加强宣传,提高源头数据质量。一是利用电视、报刊、条幅、标语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经济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打消普查对象的顾虑,实事求是填报普查表。二是采取协查、抽查、实查、回头再查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对个体经营户数据进行评估,确保数据接近实际。
3、 严格审核,确保数据质量。对普查表进行三级全面审核,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先由企业自身审核,再由镇经普办从事统计、会计工作的同志审核,最后由县普办专业人员
全面审核,审核基本通过,由专业人员进行录入,在录入中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联系,核实更正。对个体户录入采取集中录入,专机专用,专人负责的原则,对每一台电脑进行分镇乡编号、责任到人,县经普办工作人员对录前、录中、录后工作进行全过程的审核、指导、把关,对每天录入数据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努力降低录入误差。
三、 层层认真搞好验收,检查验收质量达标
省、市、县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开展不定期质量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基层普查表填写质量较高,其误差率均在国家质量控制范围内。
1、县、镇经普办验收的办法:一是县、镇经普办成立数据质量抽查验收组,抽调普查业务骨干组成若干组对全县的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进行循环式抽查验收。二是对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实行两级验收,镇按照国家的要求对村、居委会按15%的比例抽取单位、个体户进行入户验收,误差均在国家控制范围内。三是县经普办在镇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国家规定的3—5%的检查比例抽查各镇的单位数和个体户进行入户调查及表间逻辑、平衡关系、编码等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其误差率均在国家控制内。
2、成都市对我县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验收一次性合
格。根据全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验收工作安排,市经普办与蒲江县经普办对我县数据质量进行了全面抽查验收,抽查质量情况如下:
抽查居(村)委会10个,抽查法人单位16个、产业活动单位11个、个体经营户5户,9个调查指标误差率均在5%以内,年末从业人员录入误差率为0.46%,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误差率为0%,录入笔数综合差错率为3.12%,填报笔数综合差错率4.68%。
3、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一是普查登记时间上的差异,普查时有的企业财务报表未经审计,只是快报预计数,抽查时提供的是决算和年报审核数。二是填报人员不一致,普查时是会计人员填报,抽查时是其他人员填报,故产生一定的差异。三是少数企业有顾虑而有意识的少登记或多算,如多报中间投入,少报利润、劳动报酬等现象。
四、 普查分专业、部门、行业比较,差异及原因 (一) 经济普查总量特征
经济普查基层数据汇总结果,与相关统计资料比较,呈现出单位数增多,从业人员增加,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变化的明显特征。
1、单位量增多。全县共有二、三产业单位1582个,多产法人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228户,个体经营户15579户,比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法人单位增加526个,
增长49.8%;个体经营户增加2345户,增长17.72%。在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增加412户,增长69.95%,机关、事业法人增加60个,增长25.75%,社团法人增加35个,增长140%。(见下表)
基本单位发展变化情况
2、从业人数增加。全县法人单位从业人数58835人,比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增加10449人,增长21.60%。个体经营户从业人数人,增加19003人,增长82.18%。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分别增加61.24%和12.49%。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增加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学会、协会增加多,以及有部分单位将入会的会员作为从业人员填报。(见下表)
经济普查从业人数比较表
单位:人、%
3、经济总量增长。全县经济普查汇总,二、三产业总产值(营业收入)118.01亿元。全部二、三产业总产值(营业收入)除交通运输业外下降43.8%,其他服务业增速较低,其它各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下表)
经济普查总产值(营业收入)情况表
单位:亿元、%
4、产业结构调整。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地区生产总值41.0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0.8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86%,比2003年50.43%上升0.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1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53%,比2003年上35.09%下降0.56个百分
点。
经济普查产业结构情况表
(二) 经济普查与统计年报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 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逐级汇总资料与快年报数据相比,经济总量波动较小,但行业之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工业、建筑企业与快年报相比差异较大。
一是经济总量波动较小。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按老口径地区生产总值计算方法),新津地区生产总值 41.01亿元,比2004年快年报的45.65亿元少4.64亿元,低10.16%,经济总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减少3.21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少2.93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减少0.28亿元,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有增有减,特别是交通运输、邮电、房地产业减少幅度较大,其中交通运输业减少2.1亿元,减少
61.76%,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与快年报相比大幅度增加,增幅分别达到19.16%和28.8%。
经济普查数据与2004年快年报比较情况表
二是企业产值略有增加。普查结果显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90亿元,比快年报多1.75亿元,增加4.98%;建筑业8.33亿元,比快年报多0.68亿元,增加8.9%;房地产投资完成额0.91亿元,比快年报增加0.21亿元,增长30.0%;批发零售业7.48亿元,与快年报持平(按可比口径),快年报中扣除油料公司的销售收入。
三是企业效益基本持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利润总额2.25亿元,与快年报基本持平,其中: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比快年报多0.09亿元,增加5.60%。
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数据比较表
(三) 经济普查主要经济指标差异的原因
1、产业结构变化。二产业比重略有上升,三产业比重下降,主要原因:一是第三产业点多面广,平时测算时难以取得完整的原始资料,估算难度较大,无法准确测算其增加值。二是第三产业所涉及企业多为企业小、人数少的私营企业,多数属两无企业,即无会计、无财务报表,数据质量无法保证。
2、资质以内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增加、产值增加,主要原因:一是建筑业快年报的上报方式是综合表,再加上建筑企业的特殊经营方式,经营场地在不同地方并且不停地变换,收集报表困难;二是快年报的上报时间较早,企业上报数据的预计成份较多,因此快年报有较多指标均为初步统计;三是建筑工程拖欠、竣工拖欠情况居多,往往是工程竣工了还不能做决算表,多为估计数,建筑业经营者相当一部分是私营企业老板,没有正规的财务制度,计算不准确,所以造成快年报数据偏大;四是建筑企业按注册地普查登记,县外注册在新津的建筑项目不能普查登记。
4、房地产开发企业普查数据比快年报数据增加。其主要原因:一是时间上的差异,房地产开发企业快年报的时间比普查登记提前10—15天左右;二是房地产企业的大部分指标特别是本年新增固定资产,房屋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企业一般都在年底时才搞项目的竣工验收,通过验收
后的项目普查登记时就转入了竣工面积,使部分预售面积转为了销售面积,并转为新增固定资产;三是商品房销售在年底也是各种促销活动的高峰期,从而促进了销售面积的增长;四是快年报时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未能及时纳入统计,而普查均以全部进行登记,故房地产开发企业普查数据中的各相关指标均高于快年报数据。与新津实际相符。
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比快年报少,其主要原因:一是常年统计是抽样调查来推算总体,而普查是由每户企业填报;二是经济普查表种多,指标要求高,平时决大部分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财务决算表,填报资料比较困难,更谈不上数据的真实;三是部分企业老板对经济普查认识不到位,顾虑较多,尤其是涉及的一些效益指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意如实申报,填报的数据与实际状况相差甚远,难以取得真实数据的现象。
6、企业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影响所致。企业月度报表和快年报由一人负责,而经济普查时人员产生变动,加之企业统计基础工作不健全规范,在资料的收集交接方面不够完善等原因,致使二者数据不一致。
7、规模和限额以下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瞒报人员和产值等指标数据现象,这是全国性的问题,有待国家统一解决。
五、 经济普查数据的总体评价
上述经济普查主要数据,我们通过认真分析评估,认为基本符合新津实际情况。
一是依法开展经济普查,全县各级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认真贯彻《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经济普查方案办事,经济普查全过程法律化、规范化。
二是数据来源有根据。全县600余名普查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坚持实事求是,依据有关证件和会计、统计、业务核算资料据实填写,经济普查的各项指标来源于企业,依据充分。
三是逻辑关系合理。指标与指标之间相互匹配,一些数据虽然有差距,但产生差距的原因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符合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制度及有关规定,数据质量达到控制范围之内。
四是程序审核正确无误。经济普查基层数据和汇总表,通过国家程序和省、市补充程序数千条的平衡关系,逻辑关系审核只有少量限制条件超界,经查询属实。
五是数据变化符合县情。经济普查体现的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变化、单位总数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主导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比重提升快、规模以下比重下降、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等基本特征,均客观反映了新津经济发展总
趋势。
六是经济普查数据的可靠性。经济普查数据经过经济普查办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审核、分析、评估,充分肯定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全面客观反映了新津经济发展情况,数据真实可靠,可用程度高。
六、 质量隐患
一是摸底和普查时间间隔长,基层单位变动影响普查质量。
二是个体经营户和规模以下企业财务不健全,不规范。 三是宣传具有局限性,《统计法》和《普查条例》落实难度大,普查对象顾虑多。
四是普查队伍过于庞大,素质参差不齐,培训难度大,影响质量。
五是普查入户时间短,而且集中在春节前后,一方面普查人员和普查对象时间都有冲突,另一方面许多单位财务结算并未完成,影响质量。
注:1、邮政、金融、保险等部门资料,需由上级经济普查办公室反馈,本报告中的数据用2003年年报数据代。
2、本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含了部分产业活动单位数。
3、各行业增加值除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取普查表资料,其余行业按2003年增加值率计算。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