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辨别不清,有时遇到孩子犯错,常找家长问责,感到不解。最近,许先生向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咨询有关问题,现解答如下: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我国《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这就说明,公民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所谓出生,按照我国医学界和法学界的观点,是指活着离开母体,婴儿一旦出生,就是我国的公民,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因此,人的出生关系重大,必须在出生证上记明出生时间。出生证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书,在不少法律关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证明作用。婴儿出生后,就成为我国的公民,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与成人一样成为民事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一切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所谓死亡,我国法学界和医学界公认的观点,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停止呼吸。这是生命的绝对消失,又称生理死亡或自然死亡。就是其民事权利的消灭,再也不是民事主体,他(她)所参与的一切民事法律关系,均须终止。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具体讲,就是公民亲自参与民事活动,在具体民事活动中去设定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意思能力,包括遇见能力和判断能力。这种能力是以智力状况为标准的。如果一个人能够理智地、独立地处理民事经济活动的事务,就是有意思能力的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正常人的理智是随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而发展的。但是有的人虽已成年,由于精神病理障碍而部分或完全丧失理智成为欠缺或丧失意思能力的人。因此,各国的民法都以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况来划分其行为能力,在法律上产生不同的后果。

我国《民法通则》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三种: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本条第二款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本法还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精神病人可以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等担任监护人”。

综上所述,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生来就有的。而民事行为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智力发展状况决定的。孩子作为未成年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须由父母监护,所以,其犯错,多找家长问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2251/34840429037.html

更多阅读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离婚问题 无民事行为能力离婚

符合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已结婚的成年人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后,其配偶提起离婚的纠纷在审判实践中不断涌现,而我国婚姻法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规定几近空白,这对现有婚姻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审理此类离婚案件在诉讼程序

有智力残疾证的人是不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什么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来源: 作者: 日期:08-12-18民事行为能力是指独立地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 义务的能力,这个能力不是人人都具有的。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从年龄上说,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什么是民事行为权利中的时效制度?

  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民事行为权利中的时效制度。一般来说时效指的是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达到一定的期间便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果之制度。时效被引进民法系统时,称为民事时效。民事时效,是指权利人不行使其应行使的民事

第8节:制约劳动行为能力的因素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1)

系列专题:《劳资纠纷防范与应对一本全》   三、制约劳动行为能力的因素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  劳动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资格。  制约劳动者劳动行为能力的因素有:  1?年龄。除了文

声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为网友雾色缭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