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物都是比较而存在的,在绘画中就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对比手法,对比是使画面生动的重要条件。
城市风光中的车流轨迹的记录就是利用相机的长曝光来完成的,车流的灯光在感光元件或者胶片上留下的痕迹绘成优美的曲线,着实美丽。
进行长曝光并不需要价格昂贵的高速镜头或者胶卷,也不必进行多么复杂的后期处理,你所要做的只是进行精准的曝光测量和选择恰当的曝光参数。
▽▼▽
一、设备的准备
(1)手持测光表:测光正确是一切拍摄的前提,在夜晚,我们要考虑到亮部与暗部的光比,怎样的曝光指数能够兼顾两头。当然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条件,也可以将相机调节至点测光,分别测量亮部(夜晚最亮的灯光)、中间值(层次最丰富的部位)、暗部(夜晚一般是天空,很黑没有层次)的光量,然后选择一个中间值进行曝光。当然如果这一切没有的话也没关系,那就多拍几张,数码相机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随时检查曝光是否准确。
(2)三脚架:这是稳定的基础,因为你一定会在几秒钟之内呼吸或者因外界的影响而移动,你也一定做不到像铁架般稳定,当然如果你采用最大光圈(F2.8)和高感光(ISO6400)设置,并且现场光源条件非常好,你也可以不用三角架来拍摄,但是画面噪点的多少盒清晰度的高低就不由分说了。所以不要偷懒,一定要带上笨重而忠实的三脚架。
(3)B门功能:B门大多数在高端相机里才会出现,而现在大部分的相机,当调到M档,快门速度超过30秒之后就可以具有B门功能了。
“B门”
是一种完全由摄影者所控制的快门释放方式,快门时间长短完全由摄影者按下快门的时间长短来决定,因此也称为“手控快门”。“B门”的“B”在字典上原意是Bulb,是指以往的那种用手操作的球状气动快门释放器,或是在闪光 。
(4)滤镜:至少四级以上的灰镜(例如B+W110),这在各大摄影器材城皆有销售。
(5) 反光板:在拍摄中最好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
(6)快门线:如果可能的话,再带上一根快门线吧。
▽▼▽
二、拍摄场地的选择
在拍摄滚滚车流的时候,建议大家多采用制高点来拍摄,可以是路对面的建筑物,也可以是路面上的立交桥,但是如果选择后者请小心,飞驰在桥上的汽车会带来桥体的不稳,造成画面的模糊。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桥底下拍摄,这样桥体的曲线和地面上的车流相映成趣,更是一种美感。以此类推,高架桥、隧道等都是很好的表现主题。

▽▼▽
三、曝光控制
ISO——
白天:SO100或ISO200
晚上:长时间曝光,ISO200-ISO400
主要是因为夜晚受外界干扰和现场光线变化因素很大,曝光时间越长,噪点越大,所以会稍微提高ISO进行曝光拍摄。
Q|常见问题解答如果在夜景条件下无法对焦怎么办?
A|:如果在夜景条件下可能无法准确对焦,那么尽量把曝光锁定在较为明亮的物体上,然后再进行构图,当然也可以进行手动对焦,将焦距设定在无限远(最好在拍摄远景时使用),这样就不用考虑对焦慢或者焦对不准的问题了。
Q|夜晚拍摄车流时的光圈该如何把握呢?
A:如果你用的是单反相机,就请将相机调到光圈优先档。一般来说,拍摄夜景都使用小光圈(F8-F16),一方面是希望景物在大景深的范围内会比较清晰,而且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希望得到慢门造成的车流效果。还有一点值得和大家说的是:在夜晚拍摄车流时,通常取景中的暗部比较多,一般减一档曝光补偿,使色彩饱和,曝光正常。
Q|白天拍摄车流时有什么建议吗?
A:白天的拍摄选择光圈优先档也是很好的,如果在小光圈和慢门都不够形成车流效果的时候,你可以在镜头前加上灰镜来降低场景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