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记者从海南省食药监局了解到,自2014年以来,海南省基本消灭了11类危害公众健康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大幅降低了桶装饮用水等7类消费量大的食品不合格率。目前,海南省食品安全已进入拐点,呈现逐年好转的态势,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对全省食品安全改善发挥了决定性的技术支撑作用。
筛选快速检测方法和仪器 确保基层和一线执法人员快速准确甄别
为了让一结监管人员通过简单的感官和快检即可分辨出有毒有害食品,海南省食品检测中心(以下简称“食检中心”)研究建立了冷冻类食品等30余项问题食品的感官鉴别及快检方法,编辑成册供一线监管人员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使用沥青、工业松香脱毛简便快捷的鉴别方法,为全省基本清除使用沥青、工业松香脱毛的违法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市场快检仪器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海南省组织开展了常用快检仪器比对研究工作,为快检车、基层检测室等全省300个市场农药残留免费检测点筛选出灵敏度和准确性高、操作简单的快检仪器。对甲醛、硼砂、瘦肉精、黄曲霉毒素B1、双氧水、注水肉等30余种常用食品快检试剂比对研究,遴选出灵敏度高、假阴性率低的产品供各级监管部门使用,提高了办案效率,及时锁定了有毒有害食品和犯罪分子。近两年,全省共端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黑窝点”200余个,有37人被判刑,数量是前十年总和的数倍。
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确保检得出、检得准
海南省食品检测中心邀请SGS(通标标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等国际一流的检验检测机构专家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选派技术骨干到农业部食品检验机构跟班学习农产品检验技术,主动参与完成包括英国FAPAS(英国弗帕斯<中国>检测技术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组织开展的能力验证和盲样比对,参加比对的42个项目覆盖了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元素和致病菌微生物等六大领域,获得100%的满意率,并被农业部等四部委确认为食品复验机构。
2014年以来,海南省对“甲醛牛百叶”“无根豆芽”“硼砂米粉”等42项常用食品开展了68轮次的专项整治,有些品种进行了若干轮反复排查,其中集中消毒餐具就排查了11次。每次整治都要对所整治食品全覆盖抽检,检验任务量之多前所未有。特别是蔬菜水果农残检测时间要求紧、必须随到随检,不出检测结果就不下班。2016年5月,海南省快检发现从广东进入海口水果批发市场的9000多斤潮柑农药残留超标,检验员徐彬等3人用一个通宵9个小时的奋战,筛查了80余种农药,检出氧乐果等3个国家限用高毒农药,阻止了“毒潮柑”流入海南市场。两年来,省食检中心累计检测1.57万个样品、5.5万个项目,出具的检验报告无一例差错,接受申诉样品的检验结果无一例被复核检验推翻。为全省基本消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大幅降低食品不合格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研究潜规则 确保抽样检测的靶向性
为研究食品安全潜在风险,海南省食检中心组织开展了畜禽肉、水产品、食用油等28类常用食品安全潜规则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仔细分析《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应用》、《舌尖上的100例“毒食”》等书籍,并经实地调研和做实验,明确问题项目及可能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风险分析。通过开展食品中模拟添加毒性和禁用物质、寻找阳性样品,如米粉中添加硼砂、“无根水”泡发豆芽、馒头中添加“泡打粉”等实验,制备阳性样品进行潜规则研究,寻找识别和防控方法。
探索新的检测方法 确保重大国事活动万无一失
为了防止重大国事活动中出现添加剧毒食品,海南省食检中心利用小鼠建立新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对所有食品及食品原材料进行剧毒物质筛查。制定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理化检测系统操作规程,应用于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工作,得到公安部的高度肯定。在近两年的重大活动保障工作中,共检测食品2万批次,发现的117批次问题食品得到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