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今天要讲一个勤学励志的故事。
20年前......
白峰镇小门村,村里有户人家叫做徐家。徐家有三个儿子,先后考上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在整个山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至今村里还流传着这段佳话。
一个怎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如此出色的孩子呢?
我们不得不提到这三位英才的父亲:徐永法。当他说起自己颇有出息的三个儿子时十分自豪和欣慰:除了大儿子在政府部门供职,另外两个儿子都定居美国,事业上也都算有了一定成就。
他在教育上有什么诀窍,竟能培养出三个“学霸”?
家族里长久以来就有一种好学向学的风气,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下自然能用心读书。这种代代相传的“勤学重教”的门风却始终跟随着他这一支脉,并且已开枝散叶,泽流远及海外。
徐家是小门村的大姓,明朝成化年间,徐家第一代先祖十三人从山东避难来到了当年还是荒野海涂的这片土地。小门徐家的族谱共记载了13代,是从第三代先祖时人丁才开始兴旺起来,并按照“仁、义、礼、智、信”分为五房。五大房的祠堂是“伍公祠”,由先祖专门划出4亩地兴建,也兼用作书院,供徐家子孙免费接受教育。徐永法的父亲就在“伍公祠”书院读了近十年。
读书学到的东西才是最实在的,贼人偷不走抢不去,读书最好。
受到家族中良好教育风气的影响,徐永法的三个儿子读起书来总是不愿落在人后,学习兴趣足,不用父母督促,总能自觉把课业认真完成。因成绩优异,后来三兄弟都成了镇海中学的校友。“因为当时老大、老三分别在镇海中学读高中和初中,家里经济条件很困难,老二准备放弃读镇中的机会改读‘普师’(中等师范学校中普通的师范专业),我们想无论如何也要顺利让他把书读好,只好四处借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徐永法说,当时他的全部工资收入还不够三兄弟的生活费用,每到开学,都要千方百计筹集三人的学杂费,好在孩子们从小懂事,把读书看成是一种乐趣,暑假里还参加田间劳动,减轻家庭负担。
老二徐慧杰是三兄弟中最爱读书的。镇中毕业后,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申请贷学金读完大学。后来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分配到711研究所工作,因工作中表现良好,还提前晋级为工程师。再后来赴新加坡从事计算机硬盘设计,又到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在美国西部数据公司任高级主管工程师。老三徐敏杰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后来又考入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现就职于美国电子数据系统公司任计算机软件工程师。
在老二和老三出国前,徐永法就告诫他们,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学成后不能忘记家乡,忘记祖国,有机会一定要回来为家乡做一点事。
如今,徐永法的退休生活很丰富,他学会了用电脑,常在电脑上跟远在美国的儿子保持电子邮件往来和视频通话。“活到老,学到老。”徐永法还在老年大学报名培训过拼音和五笔打字,学过英语和摄影,不过平时最爱的还是看书。“三个儿子都重视家庭教育,孙子孙女们也都爱学习,肯读书,成绩都不错。”徐永法希望这种崇尚学习、重视教育的家风能够在家族里一直流传下去。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北仑新闻网记者 王杰 通讯员 陈初蕾 原标题为《勤学重教传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