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晋国献公的正妃称大戎狐姬,次妃称小戎子,又有一妃称骊姬。中国古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表示地缘职业关系,住在什么地方,任什么职业,就称什么氏。姓代表血统。狐是今山西省内一地名,住在那里的人称狐氏。此女姓姬,则代表她的血统。因此我们就可借以证明山西狐氏是和周朝人同一血统的。
照现代人观念,同一血统,当然是同一民族。然而当时人称她为“大戎”,就不像是同一民族了。又譬如骊姬,骊是山名,住在那里的人就是骊氏。骊姬是那个集团里的一女子。她亦姓姬,亦就和周朝人同一血统了。照理应该是和周人同一民族,然而当时人又称此族为“骊戎”。小戎子,子和商代同姓,但也被称为“戎”了。
当时人还有一观念,认为“同姓相婚,其生不蕃”。这是说同一血统的男女互通婚姻,生下的小孩便不易长大。晋国姬姓,是周室的宗亲,狐家实与同一血统。狐家的女子嫁给晋献公,生了几个孩子,晋文公便是其中的一个。在他未得国以前,称公子重耳。重耳出亡在外,那时他已经有四十多岁,流亡十九年回到晋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当时人认为是一种异征。因为他父母同一血统,而能长大到六十多岁,这像是天意要他做一番事业。
即从这一例证,便知中国古人的民族观念,不拿血统分,而拿文化分。为什么叫大戎、小戎、骊戎?因他们的文化和周天子与晋室不同。什么叫文化?就是指他们的日常生活,吃饭、穿衣、一切方式,乃至宗教信仰等,有不同。
孔子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袵矣。”头发装束不同,衣服体制不同,这就变成为蛮夷人了。管仲尊王攘夷,“夷”是一种文化的界限,不是一种血统的转变。因此后人讲春秋,亦谓:“诸夏而夷狄,则夷狄之。夷狄而进于诸夏,则诸夏之。”可见中国古代人观念中的民族界线,是在文化上。只要是同文化,便成为同民族。异文化,也就是异民族。
“民族”二字,中国古书上没有,今天我们只是拿西方名词来用。语言文字便可代表人们的观念。中国古人本没有“民族”这名词。现代我们同西方人接触了,西方人有他们的极鲜明极强烈的民族观念,我们回头来读中国书,才知中国古人并没有这样的观念;至少中国人的民族观和西方人不同。
中国人注重在文化上,西方人注重在血统上。若我们也照西方人观念,要问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相异的血统来混合成为后来的中国人,那就不易细讲了。据我想,我们只从中国古代历史记载有多少个姓传下来,约略可知当时他们中间血统之异同。至于后来历史上的中国人,那就更难讲。因为我们定要拿近代西方人的名词,来讲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间是很有隔膜,不易相通的。
今天我们所讲,则只说中国人一向对于“民族”这一观念,是偏重在文化上,和西方看法有不同。因此西方人写历史,一定要详细指出这一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们共分几支,一一写得清清楚楚。而中国人写中国历史,却浑然只当同是中国人,不再细分了。这不是中国人头脑不科学,只是中国人的文化体系和西方人不同。
本文选摘自《民族与文化》钱穆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公众号:读钱穆(read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