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本模式下反思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去年,我学区王进红校长和罗江霞主任分别赴广东和重庆进行了生本教育培训,带回了生本教育理念,每位教师都在尝试生本教育。今年我也赴广州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研习班,回来后我也开始尝试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反思我得授课情况,我个人觉得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前置性作业做得不好
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我们所面对的是农村学生,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不用说,还有学生的课外资料极少,手中只有一本课本,更不用说在网上查阅资料了。对于前置性作业,学生必须通过查阅报纸、书刊、杂志和互联网等获取相关信息。因此学生的知识比较贫乏,课前布置的前置性作业做得不好。教学资源不足,限制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二、参与面不广
多数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讨论。生本教育的课堂中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我把本班学生根据好中差分成七个小组,每组4人。在讨论中,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学困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
三、交流不到位
交流时不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的学生可能是不自信、害怕别的学生笑话。讨论时老师明明听见他的想法很好,但在交流时就是不说自己的独到见解,而是谈的大家普遍的看法。
四、完不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中,由于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做得不好,导致交流发言做得也就不好。很多问题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进行深层的探索,把实质性的东西讲不出来。因此,教师不得不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就的花费很多时间,导致后面的知识没有时间去学习,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了。
五、学生适应慢
同学们对于生本教育的理论知之甚少,他们原来都在师本教育的模式里学习,对老师的依赖已经形成习惯,突然间就要求他们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无形让学生一下进入断奶期,相当难以适应。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不上课不讲课,如果整堂课都在讨论问题,他们都觉得这不是上课。
初次尝试生本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存在以上几个问题,但我也实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使得自己的教学尽快与生本教学接轨。我主要采取了下列的教学对策:
一、设计好前置性作业
生本教育与以往不同的是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我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根据农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前置性作业。每个小问题我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学生也就有了自信,有了成就感,愿意在课堂上交流了。
二、关注全体学生
我把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进行了编号。问题提出以后,由组长负责组织,几号发言,几号记录,几号补充。这样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有话可说,全员参与了。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学困生不再自卑、不再沉默了。同时我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时候,时常走到不爱发言学生的身旁,多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
三、及时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在共同的全班性学习交流中,我更关注不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如果哪个小组中的这些学生发言了,无论对与错,我都让全班同学用热情的、鼓励的掌声激励。使他们体会到被关注的快乐,树立起自信。
四、奖励优秀小组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我,我在黑板的右边写了各小组的名称,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小组发言的次数。每二十次为一片树叶,每二十片树叶为一朵小花,每二十朵小花为一个果实,然后将树叶、花朵、果实贴在评比栏中的智慧树上,看哪个小组的果实多。
五、“教”要灵活。
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提到要“以学定教”,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我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把教学进度放慢点儿,安排多些时间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敬请告知!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