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故事之三(21-30)

(续上)

第三章  新课程的教学观

——和孩子一同享受成长的快乐

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景,促进学生能动的发展。同时,加强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信息和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的信息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格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每个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激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

21、老师是一只青蛙

【案例】

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同往常一样,我们又该学习新课了,不同的是有许多老师来听课。

学习的课文是《坐井观天》。以前,每学完这篇课文,我都要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今天我将又一次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呢?

李梦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连忙向小鸟求救。王婉佳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孙艳同学竟然让青蛙坐上了飞机,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感慨“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好啊!”听课老师都被她的话逗乐了,我也没想到她会把正大综艺的广告词“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改用的这么恰当。

张雨是新来我班的学生,我看到他把手举得高高的,便点了他的名。他起来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笑了。我打断了他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还是井外好?”我示意张雨坐下,随口说到“我看你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之后,我又让大家把自己想的和说的写出来。

在批阅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时,我看到张雨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它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正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看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往回赶,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

我的心被震撼了。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呢?可我却没有给他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可我竟然说他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

收起笑,我在张雨作业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

【评析】

课程实施视野中的教学是“两代人”的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自己的经验,因各自独特的精神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把学生看作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活动的主体,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学生观。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友爱每一位学生,而且要依靠每一位学生,保护每一位学生。案例中的教师没有给张雨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可能因为张雨“还是井里好”的回答是在教师的预设之外的,是没有预约的,这或许是可以原谅的。当我们的教师竟然说他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这不仅仅是对学生主体的践踏,而且是对学生人格的蔑视。学生的信心、自尊、思维,都将受到严重的伤害。庆幸的是我们老师挡住了学生的口,却让学生的笔下处于开放状态,让学生有倾吐表达的机会。

“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需要跳出来的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我们的教师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用语言和行动向学生表示歉意,是对学生主体最好的尊重。

最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充满爱心的人文主义者。

【思考】

1、反思自己或身边的同行,有无违背现代学生观,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做法或现象,如:罚抄生字,上课站着听讲,为学生布置重复性的作业等等。您有没有考虑过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譬如一部分必做题,一部分选做题。列举一两个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课堂内外均可)。

2、做一次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喜欢上学吗?有无学生已习惯于老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长假中学生无所适从(丧失了自我),想上学?请分析调查的结果和学生的原因,并与同行探讨改进的措施。

22、教什么课都不要忘记是在“教人”

【案例】

杭州朱乐平老师,刚一上课,就列出讨论的问题:下表中是小明、小红和小强在三次考试中的数学成绩,请判断三个同学中哪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比较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明 63 8490 小红 8278 80 小强 96 81 66

问题一提出,各小组立即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先发言。

生1:我认为是小明。因为从表上看,小明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而且在最后一次考试中他考的分数最高。

生2:我认为小强的成绩比较好,因为他的平均分数高。

生3:小红成绩好,她成绩的比较平稳,不像其他两人有时考得好有时考得不好。

生4:小强好,他第一次临场发挥最好,考了96分,是所有分数中的最高分。

生5:(振振有词地):小明好。虽然第一次他考得最差,但第三次他考得最好。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

生6:我认为小强好,因为他前两次都考得很好,第三次可能是考试失误。

生7:小明好。因为他第三次考得好,说明他现在是最好。(注意:他用了“现在是”这个词。)

师:刚才大家讲出了这么多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说明我们选择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标准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有的同学都若有所悟地点头。课上到这儿,听课的老师都认为帷幕将要拉上。可朱老师并不满足,只见他话锋一转。)通过这个例子,你们有什么总结的话要说吗?

大家略一沉思,又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1:考虑问题时,应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拓宽我们的解题思路。

生2:想问题不能光凭一些数据,而应该把各种情况综合起来考虑。

生3:我认为面对问题时,只要我们善于开拓我们的思维,就能想出各种方法来。

生4:语文有多种答案,而数学往往是一种答案,所以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数学也可以有多种答案,就像刚才的例子。

师进行再次调控:同学们说的真棒。刚才总结的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的一些观点。那么在做人方面呢:(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做每件事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应该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

生2: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到他的缺点,还要看他优点,每个人的优点应该是大于他的缺点的。

生3:多方面地看一个人,然后再总结,千万不能光凭一件事就断定一个人怎么样。

生4:看问题不能光用一种老方法,而要用新颖的眼光来看问题。

生5: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要看本质。

生6:解决问题要多用自己的脑子想,不能光听别人怎么说。

生7:应该允许每个人有自己的方法。比如吃面包时,不一定非要同时吃牛奶,也可以是果酱或其他什么的。

【评析】

我们常说,教师的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而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但是,在事实上,教育工作者常常把人“物化”,忽视了教育场所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

而朱老师的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他给知识注入生命,点燃了孩子的求知欲望,他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学生通过体验去感受事物,通过交流去认识事物,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成长,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成熟。

朱老师的课堂又是教师生长的地方。教师在其推进的多种可能性过程中体现了对教学过程的高超把握,在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激活新的教学状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充分自由发展。

【思考】

1、你认为课堂中的生命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对课堂的活力将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23、呼唤失落的“水晶鞋”

――由一堂阅读课想到新课程改革

【案例】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跳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讲台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因为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肮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地面对这个问题!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他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能成功地吓倒王子了。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老师: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看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那么,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的?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期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创造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儿)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啊,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评析】

这是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

新课程改革,像是一缕春风,吹进我们的课堂。当我们审视着站在讲台上的自己,面对着讲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时,心里涌动着冲动,也饱含着不安。我们有这样的激情吗?我们有这样的思想吗?我们有这样的胸怀吗?我们有这样深邃的思考吗?

是因为课程改革了,是因为用新教材了,是因为执行新课程标准了,马上我们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思想立即就与新课程无缝接轨了吗?行政的拉动能够代替灵魂深处的思想的嬗变吗?强行的切入能够疗治我们的思想的沉疴吗?盲目的跟从能够把住新课程改革的命脉吗?失落的“水晶鞋”,狠狠地抽打我们的每一根神经,拷问着我们的教育灵魂,我们不是缺少眼睛,而是缺少发现智慧的眼睛、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生命价值的眼睛。

站在新课程改革的门槛上,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拼命地向外爬,想挣脱思想的枷锁,最后还是狠狠地摔在自己设计的陷阱里。可悲的不是陷阱和稻草,而是失落了精神支撑的人。

无欲、无为的平淡,有容、有法的从容,永远是引领我们走出沼泽的向导。让我们以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智慧之心,一颗仁爱之心,引领孩子们搏击在21世纪;我们以感激的心情、博大的情怀、包容的胸怀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孩子。

【思考】

1、 案例中失落的“水晶鞋”暗指我们课堂教学中缺失了什么?读了这篇案例,你有哪些感悟?

2、 如果你教这一课,你是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感悟的?

24、晒干的金鱼

【案例】

有一次一位家长向老师反映,星期天他的孩子在家里把他养的鱼缸里的十几条金鱼都晒成了鱼干。末了,这位家长气愤地说:我这孩子怎么了,一点没人性,一点没同情心;心态那么不好,那么残忍。会是这样吗?老师对这位家长的话产生了怀疑。晨间活动时,这位孩子走到老师跟前悄悄地说:“老师,小鱼和人不一样,是吗?”“是呀,你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人不晒太阳会缺钙,我妈妈告诉我的,小鱼晒太阳他就会死”。说完,孩子难过地低下了头。原来如此,孩子是因为想让金鱼补充钙质而想到了这个办法。

【评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不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周围世界的。”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践,孩子的主动实践则更可贵,只是孩子的实践常常不为成人所理解。其实,我们小时候又何尝没有这样的行为,我们也曾让小鸡学游泳,让小鸭学爬树,爱迪生小时候不也曾孵过小鸡?善待孩子的奇思妙想,尊重孩子的实践,让孩子主动发展。老师好比一张弓,学生就是有生命力的箭。我们有责任做一张强有力的弓,把每个学生送上美好前程。

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不也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着孩子吗?也常常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一位妈妈常带孩子去玩具店,可孩子每次吵着要回家,妈妈有些不明白,这么多玩具对孩子应该有吸引力,可当她有一次蹲下身子系鞋带时,才豁然发现,孩子眼中看到的只是人来人往的大腿,商店的高高柜台挡住了孩子的视线。蹲下身子,才能发现孩子眼中的世界,你才会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们也才能以自己的经验感受着属于他们的那片蓝天,那片土地。

21世纪的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是一种人类希望、理想和超越的教育。如果当时这位家长能耐心地与孩子对话,了解孩子的奇思异想,或许她就不会下这个结论。重视与孩子的对话,才能让我们了解孩子。对话使教育真正成为人对人的教育,使儿童变得容易理解,对话意味着教师要倾听儿童,与儿童进行心灵的沟通,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思想、观点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教师会从儿童那里看到优于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创意。对话使教育变得精彩,有活力,成为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相互敞亮,彼此接纳,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过程,对话使我们重视儿童,使儿童成为与教师合作,共同探索的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鲜活生命。

【思考】

1、分析一下你或同事有没有充当过故事中的这位“妈妈”的行为。

2、做一次调查:学生心理真正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5、正视学生的要求,走向教学成功

【案例】

自诩连续七年教六年级数学的我闭着眼也能将书从头教到尾,也自诩在学校教书水平还可以,好多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到我的门下,没想到我“栽”在一个学生身上!

那是六年级一开始的一节分数乘法计算新授课,课堂上我按部就班地带领学生探究计算法则。此时只见陈曦眼睛发呆,肯定是开小差。再看还有几名同学东倒西歪,像在听实际并没有听。陈曦是教师家的孩子,家长打过“招呼”。听前任老师说他对感兴趣的课才会认真听,我得管管他。

“陈曦,你在干什么?”我大声喝道。

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一脸的不在乎。

“上课不能开小差,不然成绩会下降的。”我苦口婆心。

他脸通红,“我不是开小差,你讲的东西我早就会了,我不想听。”

从来没有学生敢当面这样评价我的课堂教学,我不禁怒火中烧,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竭力恢复自己内心的平静。

“你会了,也要仔细听!”接着开始我的教学,学生的听课状态比刚才好多了,但我心中却多了一个疙瘩。

下课时我问学生:“今天这节课,还有哪些同学早就会了?”我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举手。在犹豫中举起几只小手,基本上是成绩好的学生。

“你们对今后数学课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我面露坦诚而急切状。陆陆续续有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师要把课上得有趣一点,要能引人入胜。

老师不要说与数学课无关的话。

有些不用你讲我们就会的知识,可以不讲,最好上得精彩一点,要不然让人觉得没意思。

……

课后我陷入了反思,学生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再沿袭传统的上课方法,不就是穿新鞋,走旧路吗?

以后的教学中,我课前努力钻研教材,新授课努力创设各种情境,特别是日常生活情境,引领学生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复习课开展各种活动,如比赛。学生的热情高涨,班级成绩遥遥领先。现在这批学生已临近毕业,留给我的是许多值得回味的课例。如“倒数的认识”从中国汉字引入;“按比例分配”从班上徐冶和万春景曾合伙买过一个烧饼说起;“圆的认识”从投球比赛论起;“平面圆形的周长和面积”以一个情景解决若干实际问题……这些生动的课例为我开展教学研究积累一定的材料。

【评析】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在求新求变的阶段,渴求丰富多彩、欣赏标新立异,不愿意迎合他人、逆来顺受。因此我们要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深入学生的心灵,教育更有针对性。

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观。教学不是消极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为了使学生学得更好,改变自己“自觉或不自觉的沿袭”、“精心设计、滴水不漏”的教学模式,不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困,做到胸中有学生,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

二、构建新型的课程观。教师不应只是照本宣科,而要积极挖掘教材的思想价值,综合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同时积极寻找生活课程资源,引领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和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成功。

三、构建新型的学生发展观。不能将一个固定的目标加在每一个学生头上,要充分尊重个体,努力体现主体发展过程中的人文主义思想,面对“我会了”的挑战,应首先想到一个学习者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的反叛,拒绝被当作一个客观的容器输入。 “教者,长其善而救其失也”(《学记》),要做到这一点,要有良好的职业悟性和学术素养。

【思考】

1、在你的教学历程中,有无发生学生不听的现象?你是如何认识,怎样处理的?

2、在我们的教学中不可避免“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下”的现象,对此怎样设计我们的教学呢?

26、“好色”风波

【案例】

一天下午,初二(1)班语文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我们刚才复习了小说的人物描写,知道人物描写通常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所谓直接描写是指直接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和心理等,所谓间接描写是通过别人的反映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为了检验大家是否掌握,老师将一段课外的古诗朗诵给大家,请大家判断一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同学们声音洪亮地回答道“间接描写”。“很好!”我带着欣赏的目光予以表扬后话锋一转:“为什么青年人也好,老年人也罢,行者也好,耕者也罢,这么多人见到罗敷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去‘观罗敷’,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学生洋洋自得地说“好色!”这一下班里沸腾了,还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学生起哄。课堂秩序一下了混乱起来了。说实在的,我当时勃然大怒,很想发火,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但是,职业的理智告诉我,这个学生顺口说出“好色”二字,很可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与其大发雷霆,给对方一阵疾风暴雨式的呵斥,竭尽讽刺挖苦一番,不如先冷静下来稳定课堂秩序,然后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课后再私下找那个“调皮鬼”……

短暂的停顿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下“好色”二字,并在“好”字下加上了着重号:“同学们‘好’字有两种读音,第三声和第四声,如果是动词,读什么音?请组词。”“动词读第四声,如:爱好、喜好、好逸恶劳、好大喜功。”同学们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齐声回答后课堂秩序稍稍稳定了。“如果是形容词,读什么音?请组词。”我见同学们已经转移了注意力,步步追问。“形容词读第三声,如:好坏、好人、好主意、好方法。”同学们好像忘了刚才的喧闹,非常认真地回答道。“很好!通过刚才的那段文字,那么大家能否用一个词概括罗敷的特点?”“好看”,“美丽”,“漂亮”,“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起来。我连忙说:大家说的都很对,常言说,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同学们异口同声,且面带微笑。

我进一步指出:“所以,见到美好的事物,我们都想欣赏一番,只是人之常情。不难看出,刚才那段文字中的青年人、老年人、耕者、行者不约而同地停下来观看罗敷,正是因为罗敷在他们眼里太美丽了,大家都想看个仔细。下面大家试着比较一下,如果说罗敷真美呀!太美啦!美得无与伦比,美得妙不可言等,这样是更具体了呢,还是更抽象了呢?”同学们高兴地回答:“更抽象了。”“对,如果一味地说罗敷美,只能给大家留下非常模糊的印象。如果通过众人的反映来写罗敷的美,读者就会感到具体真切,而且能给大家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我看课堂秩序已经完全稳定了,接着又说:“我们也常常听说某某是好色之徒,这‘好色’是指心怀邪念的男子沉溺于情欲,贪恋女色。‘爱美’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钦佩。两个词有本质区别。如此说来,用‘好色’一词来概括刚才那些人的表现公平吗?”同学们众口一词:“不公平”。这时,我有意识地瞧瞧刚才那个学生,只见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我最后小结:“通过我们大家刚才地分析,在把握文章的人物描写中,应该注意什么和什么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描写效果呢?”“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同学已经心领神会了。

这节课十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学生掌握较好。我也很好地平息了“好色”风波。课后,我找到那个学生,他显得很惭愧,说他当时觉得他很感动,他要让我看他以后的行动。后来,他果不食言,课上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经过不懈努力,成绩大有长进。

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故事之三(21-30)

【评析】

接纳学生的感受和声音,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表现。改革后的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老师面对着“众说纷纭”,如何进行应对,显然是一个新问题。

学生中“别样的声音”,往往让教师措手不及。处理这类问题,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应变能力。很难想象,一个平时笨嘴拙舌、知识馈乏、思维迟钝的老师面对这类问题时,能够从容不迫,挥洒自如吗。

这位老师能根据问题的实际特点因势利导,巧妙点拨,从而化被动为主动,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学生的“异口异声”,要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对待。遇到难题,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要思考问题的原因,再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案例中的学生就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没有排斥他,而是接纳了他,并顺着他的思路展开了教学,就很自然的处理了学生脱口而出的问题。试想,如果该老师当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凭着自己的情感,劈头盖脸训斥一通,可能当时秩序表面稳定了,但是他从此也许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在课堂上发言,他后来的成绩长进更是难以想象。即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说出一些课堂上不该说的话,老师也要巧妙地引导,不能把学生想象得很坏。总之,教师再也不能作话语的霸权,而应学会作学生话语的聆听者。

【思考】

1、你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过“别样的声音”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2、请你谈谈教师具有哪些条件才能智慧地处理好这类问题?

27、教材的“教”与“用”

【案例】

【教例一】

师:(指名读课文第4节)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被指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师:是这一句吗?

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师:怎么那么笨,难道找不着吗?

生3:(冒着风险站了起来)“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师:回答完了吗?

生:(学习委员站了起来)“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

师:终于找出来了。那么,这说明海伦·凯勒学习怎么样呢?

生:(齐答)刻苦!

师:对!(和教案上相符,于是板书)刻苦。我们一定要学习海伦·凯勒的刻苦精神。

【教例二】

师: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默读课文的第四节,反复品一品,哪些地方令人感动或者令人为之一震,随手画下来。对此,你一定会心潮澎湃,有自己独到的感慨,不妨写下来,然后交流,好吗?

生:(充满着无限的阅读期待,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潜心会文。五分钟后)

师:让大家分享你的阅读收获吧,请各陈己见。

生A:海伦·凯勒“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这种刻苦用功的精神令我感动!相比之下,我在学习英语记忆单词的时候,就缺少这种恒心与毅力!

师:结合自身谈体会,很真实。

生B:“拼命摸”、“不停地写”“摸出了血”,这些字眼儿的背后是一种坚韧,是一种执着。

生C:“海伦·凯勒默读盲文那感人的一幕,使我想起了因患血管瘤而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她躺在床上,对着镜子,念外语单词,以至于嘴唇都磨出了血泡。

生D:这也使我想起了被卢伽雷病困在轮椅上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霍金,想起他艰难地敲击键盘敲出了震古烁今的《时间简史》,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师:你们的谈话使我想起了耳聋后的贝多芬。耳聋,对常人而言是部分世界的死寂,对音乐家而言是整个世界的毁灭!“整个世界毁灭了”,而贝多芬依然挺立,他用牙齿衔着指挥棒放在键盘上,用心灵感应每一个音符,捕音为凤,谱曲为凰,向世界,向冥冥中的命运抗争,奏响了他的《英雄交响曲》!其实,像司马迁忍受宫刑写《史记》、梵·高在精神分裂状况下创作《向日葵》……经历过很大的痛苦,才使他们从平凡走向伟大。诚可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

师:那么,从海伦·凯勒、张海迪、霍金、贝多芬、司马迁身上你们得到什么启迪呢?

生1:痛苦是伟大的开始。

生2:一个人战胜敌人一千次还不如战胜自己一次。

生3:身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残。

师: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无数身残志坚者给了每个肢体健全者更多的直面苦难时的坚守、乐观与勇气!

【评析】

显而易见,“教例一”与“教例二”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教教材,后者是用教材教。

单纯地“教教材”者,一如“教例一”,往往从功利出发将教学的惟一目的定位于“应试”。它必然走向一种视教材为“圣经”,视教学为“颂经”,视自己为“圣上”,视学生为“臣民”的误区。于是,教材文本的解读权在于“教参”,在于“教案”,在于教师,惟独不在于阅读的主体——学生。学生的义务在于配合教师执行教案,在于协助教师完成任务,在于顺从教师施展权威。这种教教材的过程,难免充斥着钳制、灌输、束缚、教唆、蛊惑、宰割,甚至泯灭;这种一味教教材的课堂,要么一人独白、万马齐喑,要么众口一词、千人一腔;这种一味教教材的,必然导致一种声音说话,一种方式思维,一种行为做事。长此以往,一个人的悟性、灵性、创造性焉能不枯竭殆尽?

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从宏观的角度讲“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学不仅是教书本知识,而且是哺育人精神成长;从微观的角度讲“用教材教”,意味着引领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并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用教材教”是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的有效实践。“教例二”的“用教材教”昭示我们: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就是归还学生阅读主体的权利;还学生阅读对话的空间,就是归还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还学生交流对话的机会,就是归还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天地。“教例二”的“用教材教”还昭示我们,教师与学生对话,是一种方向的引领,是一种空间的拓展,是一种境界的提升。如果说学生与文本对话,宛如同观一幅“白鹭立雪”图,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不同,目光及视点各异,可能会出现“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的个性差异。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么,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一方面在于承认这种“看鹭”、“观雪”、“见白”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在于以此为契机,相机进行教学资源的“二度”开发与利用,旨在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使本来只能见其点(“鹭”)者,能够观其面(“雪”),使已经能够观其面(“雪”)者,进而能够识其本(“白”)。

【思考】

1、 你在平常教学中发现过“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典型事例吗?试举例说明。

2、 你是怎么理解“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

28、仗势“骗人”

【案例】

学完《狐假虎威》课文,教师让学生说说认识到了什么道理。教师的话音一落,几十只小手举起来。学生甲:“不要仗势欺人……”老师:“他回答得对不对?”众学生:“对!”这时,学生乙大声说“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老师:“那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乙:“仗势欺人,是仗着势力欺负别人的意思。狐狸借老虎的威风,不是仗着老虎的势力;它是欺骗别人,不是欺负别人。所以,不能说是仗势欺人。”

老师高兴地问学生:“他的认识对吗?”

众学生:“对!”

老师带头鼓掌,并示意让学生乙坐下,可他不坐,说“老师,我还有……”

老师:“你还有?那你接着说。”

学生乙:“这篇寓言还告诉人们,狐狸虽然狡猾但非常聪明,也值得学习……”

老师没有想到这一点,问:“狐狸也值得学习吗?”

学生乙:“狐狸让老虎逮住了,可它一点儿也不慌张,还骗了老虎,说明它很聪明,保护了自己,所以,也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感到意外地说:“可你想想,这篇寓言主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学生乙:“我……我认为这两个都有。”

老师:“可多数人会怎样认识?”

学生乙有些犹豫,但还是说:“反正……反正我这么认识……”

学生乙无话了,自己坐下……

【评析】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材教参是知识的神圣载体。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是教师照本宣科地讲,学生的责任是听教师的说教,把书本上的东西记下来。教师把教材“神圣化”,教材、教参、教案成了教学的主导,教师是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受制于它的程序、内容和答案,教学中的激情、创造、灵性和活力难以与那些学科的体系内容融合。老师对于教材,是领会、传递。教材对教师的控制,又强化了教师的权利和“神圣”,加剧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赋予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新的含义。教材只是呈现一定的内容和信息以供师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材料,并不完全等同于学习内容。教学中要看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准备、个别差异的影响,要看到教师的能力水平、态度、个性品质的作用,要强调学生是主动参与教学的人。老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要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倾听和对话,尊重各自的观点和阅历,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思考】

1、新课程中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在发生着怎样的影响?

2、新课程中你怎样看待教材的地位?

29、以前刘老师说的

【案例】

开学几个星期,五(3)班刘老师不幸患肺癌去世了。学校安排我接手五(3)班。刘老师是位尽心尽职的好老师,但我自信会做得比她更好。

五(3)班的孩子是懂事的,他们爱已逝的刘老师,孩子们的日记中常常浮现出她的身影。起初我很欣慰我有这一批懂事的学生,然而不久这爱师之情让我有了一丝反感,因为无论做什么事,这群孩子总是搬出以前的做法和我理论:当我禁止早晨在校吃早饭时,他们会说:以前刘老师说的,可以在外吃完进教室;当我要求每个生词抄五遍时,他们又说:以前刘老师说的,每个抄三遍;当我批评那些字写得难看的学生,说他们的作业永远得不了“优”时,他们居然也会说:以前刘老师说的,只要认真写就可以得“优”……终于有一天,我对着全班大吼:“什么刘老师说的!我是姚老师,我就这样要求。要不你们找刘老师去。”

那天,为参加校“阳光赛诗会”,我带着学生一丝不苟地彩排着。一个细节老是念不好,我正火着呢,突然不知从哪冒出一个声音:“老师,你怎么老板着脸?”“谁!哪儿来的废话!”我顺着声音找过去。一定又是那个好插嘴的小丫头。我狠狠地揪出她:“都什么时候了,还乱说话。这次诗朗诵就是为了纪念刘老师的,你竟然这么不认真。”“我……”她想争辩,被我粗鲁地打断了:“回去,别参加了。”她哭着跑了回去。

第二天,我看到了小丫头的日记:

“……刘老师,我想你了。现在的姚老师好凶,从来不笑。每当看到他板着脸我就想起你的微笑,是那么的甜,象天边的彩霞。想着想着,我就哭了……

姚老师,昨天你错怪我了,那句话不是我说的。我一直在认真地排练。看你那么生气,我不想再辩解。虽然我不能参加诗朗诵了,但我相信:一切误会以后会知道的——这是以前刘老师说的。”

…………

看着日记,我想了许久。

【评析】

古往今来,教学的舞台上有两个角色,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作为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学生呢?案例中的两位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两种迥然不同的做法:已逝的刘老师笑得那么的甜,就像是母亲,她让孩子吃完早饭进教室,她从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去教导学生。孩子们爱她;另一位姚老师并非是不尽职的老师,他严格要求学生,他追求完善的管理制度,他尊崇师道尊严。那孩子眼中的两位老师又是怎样的呢?已逝的刘老师是彩霞,是微笑,她的影响深深地渗透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之中。虽然人不在了,但身影依旧;尽管姚老师也很认真,对待教学一丝不苟,但是在小丫头的眼中却是“板着脸”的,有些惧怕,因而常常想起“以前刘老师说的”。

虽然,“板着脸”有利于教学管理,但却将孩子从身边推开,师生成了隐性的对立者。他忽略了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而“微笑”拉近了师生的心,师生成为学习上的合作伙伴,有了朋友间的默契。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老师。作为教育者应该怎样面对学生呢?新课程指出,教师应是引导者,应是促进者,应是研究者,应是合作的伙伴,应是蹲下来倾听孩子们心声的朋友。应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看了案例,大家一定羡慕那位刘老师,至少那句“以前刘老师说的”体现出她的教学魅力。

在学生面前,教师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育影响是最大的,于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在无形中便有了碰撞。案例中的姚老师似乎在与已逝的刘老师争夺教育的功劳,以至于他会对着全班大吼:“去找刘老师去”。教育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合力的过程。课程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老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如产生了对立,它会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多大的困惑呀。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

【思考】

1、你对孩子们微笑了吗?你是如何看待师生关系的?联系平日的教学,谈谈你的体会,也可和同事讨论讨论。

2、反思一下你的教学行为,在潜意识中你有案例中姚老师的行为吗?你是如何与同事相处的,结合案例,谈谈体会。

30、细节决定成败

【案例】

每周一节的“驶进心灵港湾”(即与班主任说心里话)又开始了。以前总是采取座谈式,我坐在中间,学生围着我,谈天说地,彼此倒也收获不少,但我总觉得思维含量并不高。这次采取了“独立写”的形式,提出了不允许交头接耳,最好用三言两语说一名真心话来“帮助帮助我们的大朋友”的要求。而且教室布置得也十分温馨,这样主要是为了减少学生的顾虑,让他们能畅所欲言。结果,两位学生的真心话给了我不少启迪。

一个学生写道:“您平时待我们像朋友,从不大声地斥责批评我们,但我实在有些怕您!”

另一个学生写道:“造句的感觉真舒服!我真喜欢上您的用词说话课。”

乍一看到这两条“一怕”“一赞”的意见,颇为纳闷。平时我从未声色俱厉,学生何怕之有?何况我平时待他们还不错;造句又有什么好舒服的?接着,我回顾了这两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惊奇地发现前一个学生的成绩是每况愈下,而后一个却突飞猛进。何不找他们聊一聊呢?

于是师生间有了一次发人深省的谈话。

我先找了那个说“怕我”的学生。

“老师哪些地方使你怕了?”

“造句。”

“造句有什么可怕?”

“不可怕。”

“嗯?”

“记得有一次用‘发现’造句,我是这样造的:‘我发现大母鸡在草垛边转’。您听后,微笑着示意我坐下,然后您轻轻地说了一句。‘一年级的孩子也造得出’,我感到您的笑是冷的。”晶莹的泪水已盈满学生的眼眶。

“您不知道当时我是多么的伤心,要知道这可是我的真正‘发现’呀!”他说着泪如泉涌了,“以后……我就特别怕上您的语文课了。”看得出,这是他从心底流出来的泪水。当时我也许确实是无意的,因而已没有一点印象,他却记忆犹新。

接着我又问了那个“赞”我的学生,他一点也不怕造句。我忙问其原因,他说,自从那天他用“发现”造了“我发现地球绕太阳转的现象”的句子,老师热情表扬他后,他学语文便有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心中仿佛升起了一轮太阳,所以他说造句的感觉真舒服。

听完两个学生的叙述,我都大吃一惊,终于明白了这两个学生近期的语文学习成绩为什么一个每况愈下,一个却突飞猛进的原因了。

这一“赞”一“怕”,促使我认真反思,让我顿有所悟……

【评析】

教师们开始注意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处境了。因为其中包含着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则案例,可以说是教师对“关注学生学习”的典型案例。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惩罚会削弱人的某种行为,而奖励则会强化某种行为。在本案例中“怕”的学生,是因为受到了惩罚,而且是一种心灵的惩罚,从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每况愈下;而“赞”的学生,是因为受到了教师的“激励”,从而强化了他的创新意识,挖掘他的内心世界,活跃他的各种思维。对“怕”的学生,看似不经意的否定,差点扼杀了其语文学习的兴趣;那个“赞”的学生,老师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隐其学,则疾其师。”如何让学生们能“亲其师”而不“隐其学”呢?关键还在于如何保护好同学们的学习,鼓励他们发现,鼓励他们创新。可见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者的关系是多么的紧密。这则案例告诉我们:教师本身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教师是否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创造力是多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当教师不理解或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的行为时,学生就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状态。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要创造性地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努力生活在学生之中,“蹲下身子”和他们一起去感受生活,甚至不耻下问,做学生的学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可见,做一个创造性的教师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努力把那种封闭的习惯性思维变为开放创造性思维,尽可能把这种新观念以及科学方法,有意识地移植到教育活动中去,建立一个适合创造活动、有助于维护学生个人自尊心的环境。这样,师生间就能互相尊重、竭心协力,创造出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学生才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另外,在这则案例中,老师以“驶进心灵港湾”的形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并从中发现自己教育的不足之处,对常规教学进行深入反思,积极改进教学,更新教育观念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思考】

1、在平常教学中你有过不经意间伤害过学生的行为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2、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发展有相抵触之处 ,该如何处理呢?

 (未完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62851/288654478909.html

更多阅读

令人开悟的佛教经典小故事 佛教经典故事视频

令人开悟的佛教经典小故事1、泥泞路上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著大雨。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著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

转载 中国古代几个经典智慧故事 中国古代智慧故事

原文地址:中国古代几个经典智慧故事作者:谷风冀雨中国古代几个经典智慧故事一、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大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

改变人生的经典故事 16个经典人生故事

18个经典人生故事一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

声明:《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故事之三(21-30)》为网友前任是个神经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